何孟春

明代官吏。知医。字子元,号燕泉先生,郴州(今属湖南)人,弘治六年(1493年)进士。尝任兵部尚书、太仆卿、吏部右侍郎等职。平时留心医药,曾辑有《续群书抄方》一书,未见行世。

何梦瑶

清代医家(1692-1764年)。字报之,号西池,广东南海人。初习儒,雍正八年(1730)进士,其后尝任义宁、阳朔、岑溪、思恩等县县令,因幼时多病,留心医药,并精于医。官思恩时,瘟疫流行,梦瑶广施方药,存活甚众。晚年辞归故里,并着书自娱。所著《医碥》一书,论述内科杂病,力陈滥用温补之弊。对张仲景、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诸家之医理,叙述详明,并掺以个人见解,予人以启发。此外,尚有《本草韵语》、《妇科良方》、《幼科良方》等,为清代具有代表性人物之一。

何荣

清代医家。古虞(今属山西)人。生平欠详。辑有《胎产秘书》四卷,未见行世。

何若愚

元代医家。履贯欠详,长于针灸,尝着《流注指微论》、《流注指微赋》,未见行世。另有《子午流注针经》三卷,现有刊本行世。明《永乐大典》中尝辑有《流注指微赋》之内容。

何世仁(1752-1806年)

清代医家。字符长,号澹安、福泉山人,江苏青浦人。世代为医。世仁初工篆刻书画,后又承家学,医术亦高明,愈人无数,又擅长望诊,治伤寒有殊效。尝着《治病要言》、《何氏秘本伤寒辨类》及《簳山草堂医案》等。

何廷俊

清代医生。字杰臣,履贯欠详。尝任太医院八品吏目,兼上药房值宿司药官。

何五征

清代医生。字伯鸿,江苏青浦县人。其父何昌龄为当代名医,五征亦以医名。

何炫

清代医家。字令昭,号自宗,一作嗣宗。江苏奉贤县人。世医出身,常能起沉疴,未尝以医谋利。着有《何氏伤寒纂要》、《何氏虚劳心传》,现有刻本行世。尚有《伤寒本义》、《保产全书》,则未见传世。

何镇

清代医家。字培元,江苏丹徒人。生平欠详。尝着《本草纲目必读类纂》、《家传集效方》。前者采自《本草纲目》,收药600余种,其分类则与《本草纲目》略有不同。此外,尚有《何氏济生方》,现有刊本行世。

①五治法之一。即和法。详该条。

②顺应。《素问·上古天真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③和合。《素问·生气通天论》:“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

④调和。《灵枢·本脏》:“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

⑤安和,和缓。《素问·五运行大论》:“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素问·至真要大论》:“气之复也,和者平之,暴者夺之。”

和安大夫

宋代医官名。是宋代医官中最高的职称。隶属于翰林医官院,其官阶从六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和安郎

宋代医官职称之一。隶属于翰林医官院,官阶从七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和法

①治疗学名词。系八法之一,亦称和解法。五治法之一。指通过和解、调和或缓和等作用治疗疾病的方法。多用于邪经或邪在半表半里的病证。主要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舒肝和胃、分消上下、调和肠胃等。《伤寒明理论》:“伤寒邪在表者,必渍形以汗;邪气在里者,必荡涤以为利;其于不外不内,半表半里,即非发汗之所宜,又非吐下之所对,是当和解则可矣”。《医学心悟》:“有清而和者,有温而和者,有消而和者,有补而和者,有燥而和者,有润而和者,有兼表而和者,有兼攻而和者,和之义则一,而和之法变化无穷焉。”

②推拿手法名。即合法。《保赤推拿法》:“和者,医以两手之指由儿两处经穴合于中间一处也。”

和肝

治疗学术语。即滋阴疏肝。用滋阴与疏肝药相合治疗肝虚气郁的方法。肝肾阴虚,气郁生热不散,横逆犯胃。症见胁肋窜痛,胸脘胀闷,吞酸吐苦,口燥咽干,舌红少津,脉弦细等。治宜滋阴疏肝,方如一贯煎。

和合四象

气功内丹术术语。此处四象指眼、耳、鼻、舌。《金丹四百字·序》:“以含眼光,凝耳韵,调鼻息,缄舌气,是为和合四象。”

和缓

“医和”和“医缓”的合称,履贯均欠详。以其医术高明,后人遂将“和缓”作为良医的誉称。

和解

治法之一。

①即和法。详该条。

②指用轻剂进行调治。《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吐利止,而身病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和解少阳

治疗学术语。系和法之一。治疗外感热病邪在少阳半表半里之间的方法。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脉弦等。方用小柴胡汤。

和髎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少阳三焦经。手、足少阳,手太阳之会。在头侧部,当鬓发后缘,平耳廓根之前方,颞浅动脉的后缘。布有耳颞神经的分支,面神经颞支和颞浅动、静脉。主治头痛,耳鸣,牙关紧闭,颈颌肿痛等。斜刺0.3-0.5寸,避开动脉。艾条灸5-10分钟。

和凝(898-955年)

五代时文学家、法医学家。字成绩。郓州须昌(今山东东平)人。幼时颖敏好学,十七岁举明经,十九岁登进士第。好文学,长于短歌艳曲。曾任翰林院学士、中书侍郎平章事、太子太傅等职。尝取古今史传所讼断狱、辨雪冤枉等事,着为《疑狱集》两卷(951年)。子和(山蒙)又增订两卷,合成四卷。《疑狱集》包括许多法医知识,在平反冤狱中有一定作用,为宋慈着《洗冤集录》创造了条件。

和胃

治疗学术语。又称和中。是治疗胃气不和的方法。胃气不和则升降功能失常,症见胃脘胀闷,嗳气吞酸,呃逆恶心,厌食,舌淡苔白等。常用药物有陈皮、半夏、木香、砂仁、枳壳、香橼、佛手等。

和胃理气

治疗学术语。系理气法之一。用治疗气、痰、食、湿、火等病邪阻滞中脘,胃失和降的方法。症见脘腹胀闷,嗳气吞酸,或呕吐酸水,恶心厌食等。常用药物有陈皮、半夏、枳实、苍术、木香、香附、檀香、莱菔子等。方如越鞠丸。

和血熄风

治疗学术语。系熄风法之一。治疗阴血亏虚所致肝风内动的方法。阴血不足,筋脉失养,出现手足震颤,肌肉瞤动,关节拘急不利,肢体麻木,眩晕耳鸣,面白无华,爪甲不荣,舌淡苔白,脉细等症。常用药物有白芍、生地、鸡子黄、天冬、龟板、鳖甲、牡蛎、钩藤、石决明、天麻等。

和阴阳

小儿推拿方法名。又名合阴阳、合二气。用拇指由小儿腕横纹两端向中间合推。有和气血、消痰延等作用。《小儿按摩经·手诀》:“从两下合之,理气血用之。”

河车

气功内丹术术语。系黄河逆流、三车入顶的合称。指肾间动气(精炁)及其行小周天运转,循督、任二脉升降的现象。《钟吕传道集》:“河车者,起于北方壬水之中。肾藏真气,真气所生之正气乃曰河车。”精炁沿任、督之脉运转的途径称为河车路。始从尾闾沿督脉上升逆行,称为“黄河逆流”,途经夹脊、玉枕至泥丸宫,然后下降鹊桥、重棱、黄庭,纳于丹田。一阳初动而行周天运转,自觉气从督脉上升,称为河车初动;炼精化气时,真气混合,百脉上冲,神气合一,意随气行,称为真河车动,亦称小河车,或谓即小周天;至大药结成,金液还丹,行周天运转一度,称为大河车,或谓即大周天。又有将炼神还虚阶段中神气作大周天运转称为紫河车,紫河车实际不走任督二脉。

河口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狂走惊痫,灸河口五十壮。穴在腕后陷中动脉是。此与阳明同也。”《类经图翼》:“按此当是手阳明阳溪之穴。”

河豚中毒

病名。误食河豚鱼出现中毒症状者。河豚鱼古称鯸鲐鱼,俗称廷巴鱼。见《诸病源候论·食鯸鲐鱼中毒候》。证见呕吐、腹痛、腹泻、大便带血,继则口唇舌尖及肢体麻木,眼睑下垂,肢体软瘫,严重者可迅速出现呼吸衰竭而死亡。治疗应中西医结合抢救。轻症可服大剂量鲜橄榄、鲜芦根汁等。《本草纲目》卷四载解河豚毒药,有荻芽、芦花、胡麻油、白扁豆、大豆汁、橄榄、五倍子、槐花、黑豆汁、紫苏汁、青黛汁、蓝汁、蜈蚣、羊蹄叶等,可参考。

核骨

①足大趾本节与跖骨结合之关节。《医宗金鉴》:“足大趾本节后侧圆骨努突者,一名核骨。”《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

②足外踝骨。《医宗金鉴》:“在外者名外踝,俗名核骨。”

核核

真诚可信之意。《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火形之人……手少阴核核然。”

核桃灸

间隔灸的一种。以核桃壳为垫隔物,上置艾炷施灸。《理瀹骈文》:“凡肩背腰胁手臂腿膝环跳贴骨处疼痛,用沉香、木香、丁香、乳香、麝香、山甲末,裹核桃壳覆患处,正面作圈护住,上用荷叶遮盖以防火落,烧艾一二炷,觉热气入内即散。”

核桃痔

病名。相当于肛漏合并痔疮者。《外科大成》卷二有:“肛外一边,形如核桃,有孔肿痛流脓。”一般以外治法为主,如用挂线疗法或手术切开疗法治疗。同时配合内服药物治疗,如可服用蜡矾丸收口。

核瘟

病名。即鼠疫。以其腋、胯部有结核,肿痛红热,故名。《鼠疫抉微》:“鼠疫又名核瘟,言是症之必见结核也。”详鼠疫条。

荷钱癣

病名。因形如荷花瓣或圆钱而得名。多发生在面、颈、躯干及四肢部位,症见皮损为钱币形红斑,边缘清楚,四周有丘疹、水泡、结痂及鳞屑等。见《本草纲目》卷三十五下巴豆条。即体癣。

涸流

运气术语。水流干涸,形容水运不及之年的物象特征。《素问·五常政大论》:“其不及……金曰从革,水曰涸流。”

涸流之纪

运气术语。水运不及的年份,如辛未、辛巳、辛卯、辛酉、辛亥、辛丑之年皆是。《素问·五常政大论》:“涸流之纪,是谓反阳,藏令不举,化气乃昌。”

颌脉

颌部的经脉。《灵枢·卫气行》:“别者以上玉耳前,合于颌脉,注足阳明。”

颌下痈

病名。系指痈之发于颌下及其两侧的病证。症见颌下及两侧红肿疼痛,连有口底及咽喉,妨碍饮食。本病多由肺胃蕴热,复感风热,痰毒邪火上冲所致。治宜泻火解毒,消肿止痛。用仙方活命饮加减,也可外敷如意金黄散。脓成时刺破排脓。

贺岳

明代医生。字汝瞻。海盐(今属浙江)人。因母病,常购岐黄书诵之,且向四方名医求教医术,遂精医。着《医经大旨》、《药性准绳》、《诊脉家宝》、《明医会要》等,多佚。

赫曦

光明炎盛貌。指火运太过。《素问·五常政大论》:“帝曰:太过何谓?岐伯曰:木曰发生,火曰赫曦。”又:“赫曦之纪,是谓蕃茂。”(张介宾注:“火之太过,是谓赫曦。”)

赫痈

病名。指发生于建里穴处之腹皮痈。出《医宗金鉴》卷六七。即吓痈。详见该条。

鹤顶

经外穴名。

①出《针灸集成》。《外科大成》原名膝顶。在膝上部,髌底的中点上方凹陷处。主治下肢瘫痪,鹤膝风,脚气,膝关节炎等。向上直刺1-1.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②出《考正穴法》。在头顶,自鼻尖直上入发际3.5寸,与督脉前顶穴同位。主治疔疮。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鹤节

病名。指因病膝关节及腿部变形如鹤节者。见《世医得效方》卷十二。即鹤膝风。详该条。

鹤膝风

病名。指病后膝关节肿大变形,股胫变细,形如鹤膝者。亦名鹤游风、游膝风、鹤节、膝眼风、膝疡、鼓槌风等。见《外科心法》卷五。该病多由经络气血亏损,风邪外袭,阴寒凝滞而成。病初多见膝关节疼痛微肿,步履不便,并伴见形寒发热等全身症状;继之膝关节红肿焮热,或色白漫肿,疼痛难忍,日久关节腔内积液肿胀,股胫变细,溃后脓出如浆,或流粘性黄液,愈合缓慢。治疗:初其身热肿痛者,服五积散,可配合白芥子外敷及葱熨,或艾灸,或外敷回阳玉龙膏。日久患部肿痛者,宜温阳祛湿,可用大防风汤、独活寄生汤,痛甚者酌加乳香;溃后用芙蓉叶、菊花叶各15克,拌大米饭捣匀贴敷,或用豆腐渣蒸熟贴敷。本病类似膝关节结核及类风湿性关节炎。

鹤膝节

病名。见明·万全《片玉心书》。即鹤膝风。详该条。

鹤膝痰

病名。见《疡科心得集》卷中。即鹤膝风。见该条。

黑斑

证名。多指外感热病发斑色黑之证。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指出:时气病重证可现黑斑,认为是“十死一生”之证。《温热经纬·叶香岩外感温热篇》:“黑斑而光亮者,热胜毒盛,虽属不治,若其人气血充者,或依法治之,尚可救。”选用化斑汤、升麻葛根汤、玄参升麻汤、黑膏、黑奴丸等方。参见斑条。

黑崩

病证名。《脉经》卷九:“黑崩者,形如衃血也。”指崩下大量之血,色黯如败坏凝聚之黑血。治参血崩、崩漏条。

黑肠

出《难经·三十五难》。即膀胱。参黄肠条。

黑疮倒靥

出《类证活人书》。即黑靥。详该条。

黑带

病证名。见《傅青主女科》卷上。亦名带下黑候。指妇女经常从阴道流出黑色,甚者如黑豆汁样液体,粘稠或清稀、或有腥臭味;或在赤白带下中杂有黑色的液体。伴面黄消瘦,口渴喜凉饮等症。多因热盛熏蒸,伤及任脉、带脉、肾水亏虚所致。治宜泻火清热,方用利火汤。参见肝经湿热带下,肾虚带下条。

黑疸

病名。五疸之一。出《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多由女劳疸、酒疸或久疸患者牵延失治发展而成,以肝肾亏虚、瘀浊内阻为其病机特点。《诸病源候论》卷十二:“黑疸之状,苦小腹满,身体尽黄,额上反黑,足下热,大便黑。是夫黄疸、酒疸、女劳疸,久久多变为黑疸。”或兼见心中懊憹,腹胀而浮等症。治宜扶正攻邪,以补肝肾、化瘀浊为大法,可选用硝石矾石散,并配合滋补肝肾、化瘀调中之品。参见黄疸、五疸条。

黑丁

病名。

①出《中藏经》卷三。为五丁之一。病根在肾,发于耳前,色黑坚硬,状如瘢痕,可用紫花草敷于疮上。

②出《证治准绳》卷二,为耳疔之别名。

③出《外科启玄》卷三。肾疔之别名。

④出《外科正宗》卷四。生于耳内一点,疼如锥刺,痛引腮脑……,用蟾酥丸汗之,研蟾酥饼水调滴于耳内立效。灸后溪穴七壮。

黑疔

病名。

①系指牙龈生有黑色疔疮之病证。本病多由阳明火毒或大肠经湿热熏蒸而成。治宜泻火解毒,消肿止痛。方用五味消毒饮加减。也可外吹清咽利喉散。参见牙疔条。

②系指耳内生疔的病证。《外科正宗》卷四:“黑疔生于耳窍之内,黑硬腐烂,破流血水,疼及腮颧。”多由火毒上炎致疔生于耳内。治宜解毒泻火,方可用五味消毒饮加减。

黑疔症

病名。系指舌之左右两侧俱黑,全身疲惫的病证。见《喉舌备要》。《喉科方论》:“此症发在喉中,左右舌俱黑色,此是肾经传来不治之症。患此症者,必大寒大热,盖伤色过度,肾绝故也。”治宜滋肾养液,方用左归饮等加减。

黑风

病名。系指黑风内障的病证。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黑风者,初病与绿风相同,但时见黑花,日久瞳变昏黑之色。”参见黑风内障条。

黑风内障

病名。系指头旋额角偏痛,眼睑骨及鼻颊骨时时疼痛,眼内痛涩有黑花往来的病证。又名黑风。本病为五风内障之一,较为少见。本病的病因是肾受风邪,热攻于眼所致。治宜祛风清热益肾。方用补肾磁石丸加减。参见绿风内障条。

黑疳

出《诸病源候论》。五疳之一。详五疳条。

黑骨温

古病名。指发于冬令,临床以里热外寒,腰或胸胁痛为主症的一种疫病。见《伤寒总病论》卷五。《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叙疫论》:“夫疫病者……冬时应寒而暖气折之,则折邪在肾,病曰黑骨温。”症见“里热外寒,意欲守火而反引饮,腰痛欲折,或胸胁切痛,类如刀刺,不得转动,热彭彭,服冷多则洞泻。”治宜清热解肌、温肾祛寒,用苦参石膏汤、知母解肌汤等方。

黑花凝翳内障

病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即黑水凝翳内障,详见该条。

黑花翳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也即黑水凝翳内障。详见该条。

黑黄

三十六黄之一。《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黑黄者,面色或黄或黑,眼目青色,腰脊拘急……”用鬼臼汁方或灸烙法。参见三十六黄条。

黑筋

推拿穴位名。又名肾筋。位于腕部掌侧横纹,正对小指处。尪羸昏沉,捏之。《小儿按摩经·六筋》:“黑筋:乃重浊纯阴,以应肾与膀胱,主冷气,外通两耳。”适用于小便不利、神昏等症。

黑睛

人体解剖名称。位于眼珠前端正中央,形圆无色透明。因能透见其后黄仁之黑褐色而得名。见《银海精微》。又名黑眼、黑珠、乌睛、青睛等。黑睛边缘紧接白睛,二者病变常相互牵累。黑睛内应于肝,故其病变常与肝胆有关。

黑脉

犹言肾脉 《素问·五脏生成篇》:“黑脉之至也,上坚而大,有积气在小腹与阴,名曰肾痹。”(一说:“黑脉之至也”作“黑,脉之至也。”“黑”指面黑色。)

黑盲

病名。系指类似脑流青盲的病证。见《外台秘要》卷二十一。属青盲。参见该条。

黑疱

病名。疔肿渐发由单一而多至数十头者。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即三十六丁。详该条。证治参见疔疮条。

黑仁

人体解剖名称。见《银海精微》。即黑睛。详见该条。

黑如炲(tái,音台)

炲,烟煤色,指灰黑枯槁的颜色。喻肾的真脏色。出《素问·五脏生成篇》。见于久病肾气将绝,胃气衰败。参真脏色条。

黑砂瘤

病名。瘤肿之一种。出《外科正宗》卷二。瘤多生于臂腿等处,大小不等,以手捏起,内有黑如沙之内容,软硬不一。宜用针刺破瘤体,剔去其中黑砂,或以手术摘除。

黑痧

病名。痧证之一。又名满痧。何京《文堂集验方》:“黑痧,俗名满痧。患者立时昏倒,微觉肚疼,面色黑胀,不呼不叫,甚者过两三时即不救。急用荞麦数合,焙燥研碎,去皮为末。每服三钱,温汤调服。重者再一服即愈。服药时,忌吃茶。”

黑舌

病状名。指舌质黑色,为气血败伤之象,古人认为黑舌出现是险症。根据黑舌的嫩滑湿润与粗涩干焦不同,又分若干情况。若中心淡黑湿润而滑者,为里虚已极,宜辛温回阳救逆。若干燥少津,色光亮者,是绛舌之变,为阴虚肾水枯竭,宜甘寒滋阴。若有点有罅,干燥无津,粗涩,是属热极之候,宜大剂清热泻火生津治之,服至黑舌转红。如黑色暗淡,无苔针点刺,非湿非士,似亮不亮,为阳虚气血亏,宜辛甘温补之剂。见《伤寒舌鉴》。

黑水

古病名。十水之一。《中藏经·论水肿脉证生死候》:“黑水者,其根起于肾,其状先从足肤肿。”关于“十水”分类法,明清以后已基本不予采用。参见十水条。

黑水凝翳内障

病名。系指不痛不痒,头旋眼涩,见花黄黑不定,瞳神微大,翳或青白的病证。由某些内眼疾病所致之并发性白内障。又名黑花凝翳内障、黑花翳。治疗一般用金针拨离。参见圆翳内障条。

黑陷

五陷之一。出《幼科全书》。症见痘疮晕脚干枯,中有黑脐。为毒火内盛,营血干枯所致。治宜凉血解毒,泄火清营。用清瘟败毒饮。

黑眼

人体解剖名称。《灵枢·大惑论》:“筋之精为黑睛。”即黑睛。详见该条。

黑眼病

证名。系指黑睛部位的病痛。参见目痛条。

黑夜睛明症

病证名。见《审视瑶函》。也即黑夜精明证。详见该条。

黑夜精明证

病证名。系指黑暗睛明,白昼视物模糊的病证。又名黑夜睛明症、白昼青盲症。《证治准绳·杂病》:“人体天地之阴阳,昼明夜晦理之常也,今晦冥之中倏忽见物,是背于阴阳矣。”本病的病因在《审视瑶函》中描述为:“肾水不足,虚阳僭上故耳。若不滋肾水以溢真阴,则水不升而火不降,神光失序,不能收藏,故黑暗睛明。”治宜滋养肾阴,以制阳光。方用杞菊地黄丸加减,针刺选用光明、足三里等穴。

黑靥

病证名。见《奇效良方》。又名倒靥、黑疮倒靥、陷伏。痘疮收靥时,外感寒邪,腠理复闭,身痛四肢微厥,痘转青紫或呈黑色者为黑靥。出痘时感受风寒毒气弥盛,心热与外热壅郁,蒸藤不消,毒复入里;或食少腹泄,脏腑阳气亏虚,无阳以应,或秽气冲触,均可形成黑靥。宜审因施治。

黑靥疔

病名。色紫褐如靥之疔肿。出《外科正宗》卷二。此属肾经毒火而成。多生于耳窍、胸腹腰背偏僻软肉之间。证见初起即风黑斑紫疮,毒串皮肤,渐攻肌肉,顽硬如疔,痛彻骨髓。重则手足青紫,惊悸心烦,软陷孔深,目睛透露,治同疔疮。不宜下,须兼滋养肾水。

黑靥子

病名。颜面等处之褐黑色斑点。出《外科证治准绳》卷五。证见皮肤上呈褐色或淡黑色斑点,形若针头乃至绿豆大小,略高出皮肤表面,以散发于面部为多见,其次亦见于颈或手背等处。治以外治法为主,可用风化石灰30克,花硷15克,共为细末,加水少许调成糊状,以签蘸药点靥子上,数次可蚀去。不影响美观者,可不予治疗。

黑翳如珠

病证名。系指风轮上生翳,黑而圆,大小高低不等,状如蟹睛的病证。见《银海精微》。本病多由肝肾虚热,复感风邪所致。小儿患此,多属实热眼疳。对于虚热挟风者,宜养阴清热祛风,方用通明补肾丸;对于肝经实热者,宜祛风清热泻火,用羚羊角饮子加减。参见蟹睛及疳疾上目条。

黑圆翳

病名。系指眼生黑花,翳色如烟,不能视物的病证。本病之病因,《古今医统》认为:“……肝胆积热,风火上冲”所致。属圆翳内障范围。详见该条。

黑痣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也即面黑子。详见该条。

黑珠

人体解剖名称。见明·邓苑《一草亭目科全书》。也即黑睛。详见该条。

黑珠翳

病证名。见南京中医学院《中医学概论》。即蟹睛。详见该条。

黑子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四。即面黑子。详见该条。

同“默”,沉默;无声。《灵枢·五乱》:“故气乱于心,则烦心密嘿,俯首解伏。”

亦作“(骨行)”。足胫。《素问·刺热》:“肾热病者,先腰痛胻酸。”《灵枢·邪气脏腑病形》:“(邪)中于阴者,常从臂胻始。夫臂与胻,其阴皮薄,其肉淖泽,故俱受风,独伤其阴。”

胻骨

骨名。亦作(骨行)骨。即胫骨。《素问·骨空论》:“胻骨空在辅骨之上端。”《灵枢·本输》:“下陵,膝下三寸,胻骨外三里也。”或为小腿胫、腓骨之统称。《医宗金鉴》:“胻骨者,俗名臁胫骨也。其骨两根,在前者名成骨,又名骭骨;形粗,膝外突出之骨也。在后者名辅骨,形细,膝内侧之小骨也。”

胻骨伤

病名。指胫腓骨干骨折者。见《医宗金鉴》卷八十八。胻骨包括胫骨、腓骨。可因跌打、碰撞所伤。临床分为单断、双断或横断、斜断等。症见患肢局都肿胀、疼痛,甚至折骨锋穿皮肉,功能丧失,也可有异常活动及骨声。无移位者,可用小夹板固定直至骨折愈合;如移位者可在麻醉下进行手法整复,用夹板固定,可配以跟骨持续牵引;如属开放性骨折,可行彻底清创术尽快闭合伤口后复位,然后夹缚固定。用药初服复元活血汤,肿痛减轻后服正骨紫金丹,治疗期间应根据不同骨折情况适时进行功能锻炼。

胻疽青烂

病名。指生于小腿部的一种慢性溃疡。见《本草纲目》卷五十上豕屎条。该卷载:“生于腨胫间,恶水淋漓经年,疮冷败为深疽。好肉虚肿,百药不瘥,或瘥而复发。”据其描述,该病很似臁疮,详见该条。

胻毛

小腿部的汗毛。《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血少气多则胻毛少。”

㈠(héng,音衡)

①与“竖”、“纵”相对,谓横向、旁行。《灵枢·脉度》:“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素问·疟论》:“其间日发者,由邪气内薄于五脏,横连募原也。”

②满实胀溢。《灵枢·师传》:“目下果大,其胆乃横。”《灵枢·论勇》:“怒则气盛而胸胀,肝举而胆横,眦裂而目扬。”

③指旁突有力的脉象。《素问·平人气象论》:“寸口脉沉而横,曰胁下有积。”又:“盛喘数绝者,则病在中;结而横,有积矣。”姚止庵注:“脉道本直,其有不直而横者,乃有积块伏匿于其内,脉虽但言横,而有力可知矣。”吴昆说:“横,横格于指下也。”

④五行中相乘,即反克。《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此肝乘肺也,名曰横。”

⑤指相侮的脉象。《诊家正眼》:“曰横者,火乘水,水乘金也。”

㈡(hèng)专横,凶暴。《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风燥横运。”

横刺

针刺角度之一。又称沿皮刺、平刺。指针体和穴位皮肤呈15°角左右刺入的刺法。主要用于肌肉浅薄,下有骨骼处的穴位。透穴时亦常应用。横刺的方向,应视具体穴位或补泻要求而定。

横蛾

病名。系指乳蛾的一种证型。见《疡科选粹》卷三。参见乳蛾条。

横格

横阻之木。喻脉象硬而横突。《素问·大奇论》:“脉至如横格,是胆气予不足也,禾熟而死。”杨上善注:“胆脉如弦,今如横格之木,即是木之胆气有损。”

横骨

①人体部位名。指耻骨。《释骨》:“(骨曷)(骨亏)直下横两股间者,曰横骨,曰股际骨。”又指舌骨。《灵枢·忧恚无方》:“横骨者,神气所使,主发舌者也。”

②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下极。必足少阴肾经。冲脉、足少阴之会。在下腹部,当脐中下5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另说在脐下4.5寸,旁开0.5寸(《针灸甲乙经》);脐下5寸,旁开1寸(《针灸大成》);脐下5寸,旁开1.5寸(《针灸资生经》)。布有髂腹下神经的分支,腹壁下动脉及阴部外动脉。主治少腹胀,小便不利,遗尿,尿闭,阳痿,遗精,疝气,睾丸肿痛,尿失禁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横关翳内障

病名。《秘传眼科龙木论》:“横翳内障一名横关翳内障。”参见横翳内障条。

横广走

病证名。指疔毒入于血分,内攻脏腑的一种危重证候。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四。即疔疮走黄。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