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毒喉痹
病名。指咽喉肿物,形如鸡卵,其色鲜红,其光如镜,壅塞喉中,伴发热恶寒、头痛项肿的疾病。多由痰湿之体,复伤酒毒,湿热邪毒熏蒸心脾、致痰湿热毒壅塞咽喉。其治宜解毒泻热,选用鼠粘子解毒汤、泻黄散、龙胆泻肝汤等;外吹以冰硼散。
酒毒喉风
病名。见《喉科秘旨》卷上。喉风的一种。是指因酒毒所致的喉风。症见喉关内肿痛色红或黄,饮食难咽,面部红赤,或目睛上视,发热恶寒,头痛项强。治宜清热除湿,兼解酒毒。用药葛根、栀子、花粉、茵陈、车前草、丹皮、枳椇子、薄荷、桔梗、芥穗等煎服。
酒风
病名。酒后为风邪所伤之证。又名漏风。证见发热,肢体胎惰,汗出恶风。《素问·病能论》:“有病身热解隋,汗出如浴,恶风少气,……病名曰酒风。”详漏风条。
酒臌
病证名。因饮酒过度所致的臌胀证。《不居集·酒臌》:“少年纵酒无节,多成酒臌。”“其有积渐日久,而成酒臌者,则尤多也。盖酒性本湿,壮者气行则已,酒即血也;怯者着而成病,酒即水也。不惟以酒为水,而血气既衰,亦皆随酒悉化为水矣。所以凡治水臌者,必当以血气为主,而养阴利湿,是诚善矣。”参见水鼓条。
酒寒喉风
病名,喉风之一种。出《喉科杓指》。症见:两仓平而不肿,有淡红块,四五粒,咽物觉痛,无身寒热,六脉洪大(《喉科指掌》卷二)。多因饮酒后感受风寒,化热生湿,上壅咽喉所致。治宜清化湿热为主,方选清咽利膈汤加减。
酒黄
病名。三十六黄之一。《圣济总录》卷六十一:“病人五脏积热,面赤,言语带邪,昏沉错乱,目中黄色,此是酒黄。灸后心、百会、下廉三处百壮。若惙气上喘,脉如屋漏,此候不治,如只大便下血,宜服泽泻汤方。”参见黄疸有关各条。
酒黄疸
病名。即酒疸。《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酒黄疸,心中懊憹或热痛,栀子大黄汤主之。”“酒黄疸者,或无热,靖言了了,腹满欲吐,鼻燥,其脉浮者先吐之,沉弦者先下之。”参见黄疸、酒疸条。
酒积
病证名。因饮酒过多所致的积滞。九积之一。见《儒门事亲》卷二。证见肚腹胀痛,食少,目黄口干。治宜祛湿消积。《医碥》卷三:“酒积,目黄口干,肚腹胀痛,少食。宜葛根、枳实、麦芽之类。”《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症瘕痃癖痞源流》治用曲蘖丸、酒积丸、乌白丸等方。本证见于酒精性胃炎、肝硬变等疾病。
酒积便血
病证名。因嗜酒过度,湿热结蓄大肠所致的便血。初起宜清湿热,解酒毒,用黄连丸、酒蒸黄连丸、约营煎、聚金丸、槐角丸之类。日久下痢脓血,腹痛不瘥,用乌梅丸、樗白皮散。酒湿从寒化者,宜健脾祛湿,用二术煎、四君子汤或葛花解醒汤。参见便血、痢疾条。
酒积腹痛
病证名。嗜酒无度,湿热伤脾所致的腹痛。《症因脉治》卷四:“酒积腹痛之症,痛而欲利,利下黄沫,天明即发,饮酒痛甚,小便赤涩。”治宜清热化湿。痛而欲利,脉沉数者,枳壳大黄汤;口苦舌干,干葛清胃汤;利下黄沫,栀连平胃散加枳壳;小便赤涩,益元散等方。
酒积五更泄泻
病证名。因饮酒过多,湿热内蕴,损伤脾胃所致的晨泄。见《症因脉治·泄泻论》。其证每至五更则腹中作痛,泄下黄沫,小便赤色或如米泔,脉洪数或弦数。治宜清热化湿,用平胃四苓散加葛根、黄柏,或家秘川连枳壳汤。参见酒泄、纵酒泄泻条。
酒积泄
病证名。因饮酒过多所致的晨泄。一作酒积泻。《不居集·泄泻》:“酒积泄,饮酒太多,清晨作泄,或五更腹痛,泄下黄赤,此酒湿入脏所致。非肾虚者比也。”即酒积五更泄泻,参见该条。
酒积泻
病证名。见《医略六书·杂病证治》又称酒积泄、酒积五更泄泻。
酒剂
药物剂型之一。古称酒醴,后世称药酒。是以酒为溶媒,或用白酒,或用黄酒,浸制药物中有效成分,所得药液供内服或外用。如十全大补酒、风湿药酒等。
酒瘕
病证名。饮酒过多所致的瘕病。其证食少、消瘦、多睡、不得酒即吐。《诸病源候论·症瘕病诸候》:“人有性嗜酒,饮酒既多,而食谷常少,积久渐瘦,其病遂常思酒,不得酒即吐,多睡不复能食,云是胃中有虫使之然,名为酒瘕也。”参见瘕条。
酒禁
证名。饮酒后身体发冷颤抖。《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酒苦性热,养于心火,故饮之过多,则心火热甚,而为战栗,俗谓之酒禁也。”
酒厥
厥证之一。酒后四肢厥冷,不省人事的病证。《证治汇补·伤酒章》:“大醉之后,忽然战栗,手足厥冷,不省人事,名曰酒厥。”治当先以姜汤灌下,然后服药,不可即投寒剂。《杂病源流犀烛·诸厥源流》治酒厥,用二陈汤加青皮、葛根。本病见于急性酒精中毒。参见厥证、食厥条。
酒渴
病证名。
①因饮酒过多所致的渴证。《证治要诀·拾遗门》:“酒渴者,干葛调五苓散。”参见渴条。
②消渴病之一种。又名酣饮。《类证治裁·三消》:“有酒渴,由嗜酒积热烦渴,专嗜冷物,乌梅木瓜汤。”详酣饮条。
酒客
指嗜酒的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酒癞
病名。指皮肤生结疮痂癞者。出《诸病源候论》卷二。内有:“酒癞者,酒醉卧黍穰上,因汗体虚,风从外入,落人眉须。”症见初起遍身生疮,小者如豆,大者如钱,色呈灰黄,上覆脓痂,久则眉发脱落。相当于结核样型麻风及瘤形麻风。
酒醴
酒剂的古称。详酒剂条。
酒痢
病名。酒毒蓄积肠胃所致的痢疾。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亦作酒利。《医说》卷六:“有人日逐饮酒,遂成酒利。”其证腹痛,痢血,或下如鱼脑。日久身体消瘦,终日不食,但饮酒一二盏。治宜清热祛湿,解酒毒,用葛根汤、香茸丸、或以丝瓜一条,连皮烧研,空心酒服(见《文堂集验方·痢疾》)。参见痢疾条。
酒瘤
病名。指患处瘤体因饮酒而发生变化者。见张觉人《外科十三方考》下编。有:“酒瘤,吃酒时则厚坚不软,不吃酒时则软而坚。”
酒癖
病名。饮酒过度,水饮搏聚于胸膈、胁肋的癖病。《诸病源候论·酒癖候》:“夫酒癖者,因大饮酒后,渴而引饮无度,酒与饮俱不散,停滞在于胁肋下,结聚成癖,时时而痛,因即呼为酒癖,其状胁下气急而痛。”《外台秘要》卷八:“酒癖,饮酒停痰水不消,满逆呕吐,目视(目巟)(目巟),耳聋,腹中水声。”治宜消癖化饮。可选用大七气汤、消饮丸、姜桂丸、曲蘖丸、海藻丸等方。参见癖有关条。
酒气
酒的精微之气。《素问·厥论》:“酒气与谷气相薄,热盛于中。”
酒湿泄
病证名。因饮酒过多,湿气内停所致的泄泻。又名酒泄。有湿热、寒湿之分。《罗氏会约医镜·论泄泻》:“酒湿泄,用葛花解酲汤。此因酒之湿热也。而亦有因酒生寒湿者,以酒性去,而水性留为寒,惟峻补命门则可。”详酒泄条。
酒食衄
病证名。因饮食过多和嗜食辛热所致的鼻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病者饮酒过多,及啖炙煿五辛热食,动于血,血随气溢,发为鼻衄,名酒食衄。”用茅花汤、加味理中丸。或以泻心汤加解酒之葛花、枳椇子内服,亦可选加其他凉血之品,并以棉花蘸药塞鼻以止血。参见鼻衄条。
酒嗽
病名。因饮酒过度伤肺所致的咳嗽。《丹溪心法·咳嗽》:“饮酒伤肺,痰嗽,以竹沥煎紫苏,入韭汁,就吞栝蒌杏连丸。”《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酒嗽,伤酒而成也。盖酒大热以毒,或冷热兼饮,日久渐伤胃脘,其气结聚不流,致成湿痰作嗽。”用栝蒌青黛丸、蜂姜丸等。参见咳嗽条。
酒痰
病名。
①因酒湿积聚所致的痰证。《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酒痰,因饮酒不消,或酒后多饮茶水,但得酒,次日即吐,饮食不美,呕吐酸水等症,宜瑞竹堂化痰丸。”
②素有痰疾,因饮食酒醪厚味而喘咯咳唾者。又名味痰。《泰定养生主论》:“味痰,又名酒痰。味痰者,因饮食酒醑厚味而唾痰也。”参见味痰、痰证条。
酒泄
病名。因饮酒过度,损伤脾胃所致的泄泻。见《世医得效方·大方脉杂医科》。又称酒湿泄、纵酒泄泻、伤酒泄泻。有湿热、寒湿之分。《不居集·酒伤》:“人但知酒有湿热,而不知酒有寒湿也。”湿热者为先天禀厚而善饮,大便泄泻,若一日不泻,反觉闷热。治宜清热利湿,用四苓散、大分清饮、葛花解醒汤、酒蒸黄连丸之类。寒湿者系多饮损伤脾阳,酒湿从寒化,证见饮食渐减,形体渐瘦,困倦畏寒,泄泻日久,或五更作泄,或秋冬加剧,脉多弦细。治宜培补脾肾,温化寒湿,用平胃散、补中益气汤、理中汤、八味丸、胃关煎等方。
酒齄鼻
病名。出自《魏书·王慧龙传》》。古称鼻赤,又名鼻齄、肺风、肺风粉刺、赤鼻、鼻准红赤。指鼻准发红,久则呈紫黑色,甚者可延及鼻翼,皮肤变厚,鼻头增大,表面隆起,高低不平,状如赘疣的疾病。多由脾胃湿热上熏于肺所致。治宜清热、凉血、散结。内服凉血四物汤或清肺饮。形成鼻赘可手术。外用颠倒散凉水调搽。
酒胀
病名。因嗜酒无度,湿热伤脾所致的胀病。《张氏医通·腹满》:“嗜酒之人,病腹胀如斗,前后溲便俱有血,用利药转加,其脉数而涩。此得之湿热伤脾阴,不能统血,胃虽受谷,脾不输运,故成痞胀。”治宜健脾理气,清热祛湿,兼养血之法,药用枳实、黄连、炮姜、半夏、茯苓、当归、芍药、阿胶、乌梅、砂仁之类。参见鼓胀、酒鼓条。
酒痔
病名。
①见《外台秘要》卷二十六。有:“若肛边肿痛生疮者酒痔也。”相当于肛门周围脓肿,其病多在过量饮酒后发作,治疗可服蜂房膏。余可参见肛痈条。
②牝痔的别名,相当于肛漏。详见牡痔条。
酒注
病名。九注之一。因饮酒过多,酒湿留住体内所致的病证。《诸病源候论·诸注候》:“酒注,体气动,热气从胸中上下,无处不痛,一年之后,四支重,喜卧,喜哕,噫酸,体面浮肿,往来不时。”参见九注条。
《旧德堂医案》
医案著作。清·李用粹撰。本书选辑医案六十余条,多属内科杂病。作者强调“医贵精详”。其治案,辨证审脉较细致,四诊合参,尤参掌握疾病的标本缓急,智圆行方,理法有致。案语或有艰涩之弊。后收入《三三医书》中。
臼齿
人体器官名。即尽根牙。又称磨牙。以其上为平面,有磨碎物之作用,故名。参见根牙条。
疚疽
病名,痈疽发于两腋及两臂等内侧者。《刘涓子治痈疽神仙遗论·决生死法》:“内疚疽发两腋下及两臂并两手掌中,寒热而振,血(疑“衄”字)嗌干,饮多即呕,烦心,六、七、八日宜汗。”《医宗金鉴》卷六十七作疚疽,即米疽,证治详该条。
《救荒本草》
本草著作。明·朱棣(周定王)等原撰。四卷(又有二卷本、十四卷本)。本书论述如何利用自然界的植物代替食品,以度荒年。作者通过调查访问将民间可供食用的各种草木(包括根、苗、花、实等)逐一描绘原植物图像,记明出产环境,外形物征,性味及食用的方法。原书共收载138种植物。后经增补,共414种(又有112种本及434种本)。全书所载植物虽未涉及医疗主治,但却收载了若干不见于一般本草著作中的野生草药。现存明刻本、日刻本、清刻本等。
《救急备用经验汇方》
医方著作。十卷。清·叶廷荐辑。刊于1801年。本书参考并引录历代医学方书中的成方和单方,共分为四门。卷一-三通治门;卷四-六分治门;卷七-八妇人门;卷九-十小儿门。每门分述各科病症及其选方。本书所分门类简单,所收方剂大多切于临床实用。现存初刻本。
救里
同回阳救逆。详该条。
《救偏琐言》
痘疹专着。五卷。清·费启泰撰。刊于1659年。作者认为古人治痘之法,多有所偏,特别是略于攻下、解毒、凉血、清火诸法,因而根据临床经验写成此书。对痘疹的辨证原则和治疗方法论述颇详。书中除讨论了一些具体的痘科辨证外,并附怪痘的图像及备用良方。现存十余种清刻本。
《救伤秘旨》
伤科著作。一卷,附《救伤秘旨续刻》一卷。清·赵廷海撰。刊于1852年。书中叙述因拳脚所致损伤及骨折的辨证、整复手法和治疗验方。此外还记述了因武术“点穴”所受损伤的治疗法(共34穴)。现存多种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救阳
挽救亡阳的治法。同回阳救逆。详该条。
僦贷季
上古传说中医生。据传为岐伯之师,博通阴阳,熟诸色脉之学,人尊为“圣工”。
居
①居处,居留处所。《素问·平人气象论》:“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
②居住。《素问·异法方宜论》:“其民陵居而多风。”
③存在。《灵枢·天年》:“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④停留。《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
⑤脉象牢实。《素问·平人气象论》:“死心脉来,前曲后居。”
⑥静止。《灵枢·周痹》:“此各在其处,更发更止,更居更起。”
⑦健旺。《灵枢·平人绝谷》:“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⑧占据,占。《伤寒论·序》:“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⑨强直。《灵枢·癫狂》:“骨癫疾者,顑齿诸腧分肉皆满,而骨居,汗出烦悗。”
居经
生理学名词。出《脉经》卷九。指妇女月经每三个月一行而无症状者,亦属正常生理现象,不需治疗。又名季经。
居髎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阳胆经。阳蹻、足少阳之会。在髋部,当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最凸点连线的中点处。布有股外侧皮神经,旋髂浅动、静脉分支和旋股外侧动、静脉升支。主治腰腿痹痛,月经不调,带下,疝气,及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等。直刺1-1.5寸。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居气
运气术语。即少阴间气。少阴之火为君火,无所不居,故称之。司天在泉之气,主一年之气化;间气之气,主六十日零八十七刻半之气化。《素问·至真要大论》:“少阴司天为热化,在泉为苦化,不司气化,居气为灼化。”林忆等注:“少阴不曰间气而云居气者,盖尊君火无所不居,不当间之也。”
拘
①拘泥,有所顾忌。《素问·五脏别论》:“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
②证名。筋脉拘紧牵强不伸之证。多由湿热、风寒、血虚所致。《素问·生气通天论》:“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杂证会心录》卷上:“古书有风寒、湿热、血虚之不同,然总不外亡血,筋无荣养则尽之矣。盖阴血受伤则血燥,血燥则筋失所滋,为拘为挛。”参拘急、拘挛条。
拘法
推拿手法名。食、中两指并拢,以其指腹在头颞部作圆弧形的推抹。有清醒头目等作用。常用治头痛。
拘急
证名。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肢体牵引不适有紧缩感,屈伸不利之证。常见于四肢及腹部。四肢拘急,系因外感六淫、伤及筋脉,或血虚不能养筋所致。少腹拘急,多因肾阳不足,膀胱之气不化,常伴见腰痛、小便不利。详见四肢拘急、少腹拘急等条。
拘苛
证名。筋脉拘急,肌肉沉重之证。《素问·至真要大论》:“筋肉拘苛。”王冰注:“拘,急也;苛,重也。”《类经·运气类》:“筋肉得寒则为急痹,故筋急肉苛。”
拘挛
证名。四肢拘急,难以屈伸之证。出《素问·缪刺论》一作痀挛。因阴血亏虚,筋失所养或复有风寒湿热侵袭筋脉,或瘀血留滞所致。《杂证会心录·挛证》:“拘挛属肝,肝主身之筋也。古书有风寒湿热血虚之不同,然总不外亡血,筋无荣养则尽之矣。盖阴血受伤则血燥,血燥则筋失所滋。”“精血不亏,虽有邪干,亦决无筋脉拘急之病。”治宜养血滋阴以缓急。《医述》卷十二:“拘挛则急多缓少,寒多热少,经谓寒则筋挛是也。其治莫如养血温经,使阳气以和柔之,阴津以灌溉之。”并可辨证应用祛风湿、通经络等法。参见挛条。本证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及肌强直等疾患。
疽
病名。指气血为毒邪所阻滞,而发于肌肉筋骨间的疮肿。见《五十二病方》。《灵枢·痈疽》称:“热气淳盛,下陷肌肤,筋髓枯,内连五脏,血气竭,当其痈下,筋骨良肉皆无余,故命曰疽。疽者,上之皮夭以坚,上如牛领之皮。”其特点为疮肿深而重。宋以前之疽仅指无头疽,自宋《卫济宝书》始见有头疽的描述。现中医按疽病早期有头和无头而分为有头疽和无头疽两大类。证治可参见各条。
疽瘤
病名。《外科正宗》卷二:“又一种疽瘤,连生肩膊。”常生有数枚,症见局部瘤体甚痒,扪之有虫体蠕动感,破溃后可见内有蛆样红虫,宜手术治疗。
疽目
病证名。见《男妇小儿眼科七十二症》。指两睑赤烂,时痒流泪的病证。多因脾经湿滞所致。治宜祛风清热除湿等法。
痀(jū,音拘)挛
证名。即“拘挛”。指筋骨拘急挛缩,肢节屈伸不利。参“拘挛”。《灵枢·邪客》:“邪气恶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则伤筋络骨节机关,不得屈伸,故痀挛也。”详拘挛条。
局部选穴法
针灸选穴法之一。指在病变局部选取穴位治疗的方法。是《内经》中“以痛为输”、“随而调之”等选穴原则的运用。如额痛取印堂、攒竹等穴,胃痛取中脘、梁门等穴,膝痛取膝眼穴等。适用于体表各部的局部病变,对内脏和深部疾患亦有一定的疗效。
《局方发挥》
医论著作。一卷。元·朱震亨约撰于14世纪中。作者因宋代官修《和剂局方》只列各方主治症候,不载病原;立法虽简便,而未能变通,遂以问答体例予以评论。全书针对局方配伍原则与辨证论治等共提出三十多个问题,着重阐发了滋阴降火的治疗法则,指出《和剂局方》常以温补、辛香燥热之剂治病的偏向,主张戒用温补燥热之法。现存元刻本、三种明刻本、日刻本和清刻本等。1949年后有影印本。
《菊人医话》
医论著作。张菊人撰。本书汇集作者多年临床治案和经验论述,分温热病,风、劳、鼓、膈四大症,医案选案三部分。作者医生应深刻领会经典医籍的精髓,并在实践中创造性地灵活运用;用药治病必须因地、因时、因人制宜。每论一病一症,均附列医案以阐明用药之法。张氏于临床治疗方面,对温热病尤多心得。本书1960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沮(jǔ举)弛
败坏松弛。《素问·生气通天论》:“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举、按、寻
诊断学术语。切脉指法。切脉时用不同的指力和手法诊测脉象的方法。《诊家枢要》:“持脉之要有三:曰举,曰按,曰寻。轻手循之曰举,重手取之曰按,不轻不重,委曲求之曰寻。初持脉,轻手候之,脉见皮肤之间者,阳也,腑也,亦心肺之应也。重手得之,脉伏于肉下者,阴也,脏也,亦肝肾之应也。不轻不重,中而取之,其脉应于血肉之间者,阴阳相适,冲和之应,脾胃之候也。若浮中沉之不见,则委曲求之,若隐若见,则阴阳伏匿之脉也,三部皆然。”
句漏
山名。又作勾漏。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县东北15公里。相传晋·葛洪曾在此山白沙洞炼丹。《晋书·葛洪传》:“有洪为句漏令事。”
巨处
经穴别名。见《医学入门》。即五处。见该条。
巨刺
刺法名。九刺之一。《灵枢·官针》:“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即人体一侧有病而选取对侧经穴治疗的刺法。《素问·缪刺论》指出巨刺用于“邪客于经”的病痛,并“必中其经,非络脉也。”本法与缪刺二者均于痛处对侧取穴,但刺巨刺刺经,缪刺刺络。参见缪刺条。
巨分
人体部位名。口角两侧大纹处。《灵枢·五色》:“巨分者,股里也。”张景岳注:“巨分者,口旁大纹处也。”巨分的异常可以反映大腿内侧的病症。
巨骨
①经穴名。出《素问·气府论》。属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阳蹻之会。在肩上部,当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之间凹陷处。布有锁骨上神经后支,副神经分支,深层有肩胛上神经和肩胛上动、静脉。主治肩背疼痛,半身不遂,瘾疹,瘰疬,以及肩关节周围炎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②柱骨别名。见该条。
巨搅
经外穴别名。出《千金要方》。即臣觉穴。见该条。
巨窌
①脉学术语。指古代全身遍诊法三部九候中的一个部位之一。即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以候口齿之气。
②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位于面部,瞳孔直下(眼平视),平鼻翼下缘处。主治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鼻塞,鼻出血,三叉神经痛等。直刺0.3-0.5寸。
③经穴别名。见《针灸甲乙经》。丝竹空别名。详该条。
巨觉
经外穴别名。见《中国针灸学》。臣觉之又名。参见该条。
巨髎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手足阳明、阳蹻之会。在面部,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缘处,当鼻唇沟外侧。一说“在鼻孔下,侠水沟旁八分”《太平圣惠方》)。布有面神经及眶下神经的分支,面动、静及眶下动、静脉的分支。主治口眼斜,眼睑瞤动,鼻塞,鼻衄,齿痛,以及三叉神经痛等。直刺0.3-0.5寸。艾条灸3-5分钟。
巨气
生理学名词。指人体的正气。《素问·汤液醪醴论》:“故精自生,形自盛,骨肉相保,巨气乃平。”
巨屈
人体部位名。指颊下曲骨处。《灵枢·五色》:“巨屈者,膝膑也。”张景岳注:“巨屈者,颊下曲骨也。”巨屈的异常可以反映膝膑部位的病证。
巨阙
经穴名。出《脉经》。属任脉。心之募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6寸。一说在脐上6.5寸(《针灸甲乙经》)。布有第七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腹壁上动、静脉。主治心胸痛,胃脘痛,呃逆,反胃,吞酸,噎膈,呕吐,心悸,健忘,癫痫,以及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胆道蛔虫症等。直刺0.3-0.8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巨阙俞
经外穴名。出《千金翼方》。在后背正中线,当第四、五胸椎棘突之间。主治胸膈中气,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心脏病,肋间神经痛,神经衰弱等。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巨胜
养生药物名。古代道士服食常用物之一。即黑芝麻。《周易参同契》:“巨胜尚延年。”《神农本草经》载本品的功用为“主伤中虚羸,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脑髓。久服轻身不老。”据现代药理与临床研究,本品富含具有延缓衰老作用的维生素E、亚油酸等,为养生益寿的佳品。
巨虚
经穴别名。指上巨虚和下巨虚。出《素问·针解》:“巨虚者,蹻足(骨行)独陷者。”王冰注为下巨虚。又《圣惠方》:“巨虚二穴,在三里下三寸。”指上巨虚。详见各条。
巨虚上廉
经穴别名。出《灵枢·本输》。即上巨虚。见该条。
巨虚下廉
经穴别名。出《灵枢·本输》。即下巨虚。见该条。
巨针
针具名。原指九针中的大针。《灵枢·热病》:“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痛在分腠之间,巨针取之。”现代多用不锈钢制成,形与毫针相似,但针身较粗而长。用于治疗偏瘫、小儿麻痹后遗症等。
拒按
病状名。指疼痛部位因按压而增痛。属里实证。《景岳全书·杂证谟》:“痛有虚实……辨之之法,但当察其可按者为虚,拒按者为实。”多用于胸腹部。
惧
①恐惧,害怕。《素问·上古天真论》:“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
②动心,动情。《素问·上古天真论》:“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
惧惧
恐惧貌。《灵枢·通天》:“阴阳和平之人,居处安静,无为惧惧,无为欣欣。”
聚
病证名。指腹中有聚散无常之块状物。《难经·五十五难》:“聚者,阳气也。其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谓之聚。”《景岳全书·杂证谟》:“聚者聚散之谓,作止不常也。……其病多在气分,气无形而动也。”在临床上,聚指积块聚散无常,发无定处,时隐时现,攻窜作胀,痛则出现积块,痛止自散为特征。明·陈绍隆则将“肠腹攻冲,疝痃瘕热,胸腹胀满,切痛雷鸣等症”均列为聚一类的病证(见《医灯续焰·积聚脉证》)。聚证以气郁为主要病机,多由于情志抑郁,肝气失调,气机不畅所致。治以行气消聚法,用散聚汤、大七气汤、化积丸及木香顺气汤加减。参见六聚、积聚等条。
聚毒寒喉风
病名。系指喉关聚毒,涎唾稠实,发热恶寒的病证。系十八种喉风症之一。分关上、关下。关上者依法治疗,方用温胆汤,清气化痰丸加减。关下者难治。参见喉风条。
聚开障
病证名。系指黑睛生翳,或圆或缺,或厚或薄,如云似月,或数点如星,痛则见之,不痛则隐,或月数发,或年数发的病证。见《证治准绳·杂病》。又名聚散障、夜星聚散、星月聚散、浮萍障,时发时散翳等。本病多由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或阴虚兼湿热所致。治宜滋阴清热祛湿,可用甘露消毒饮、生熟地黄丸加减治疗。
聚咳
病证名。指连续性咳嗽因于风寒袭肺所致。《不居集》卷十五:“聚咳,风寒入肺,每一咳则连数百不止,不能转气,宜三拗汤。久则杏仁煮猪肺,或姜汁调蜜亦好,参苏饮加细辛。”参见风寒咳嗽、顿咳等条。
聚毛
人体部位名。见《黄帝内经太素》。即三毛。详该条。
聚泉
经外穴名。出《奇效良方》。在口腔内,当舌背正中缝的中点处。主治哮喘,咳嗽,消渴,舌强,吐舌等。先用消毒纱布裹舌外牵。直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若治哮喘咳嗽,可用隔姜灸。如热嗽,于艾炷中加雄黄末少许;如冷嗽,则加款冬花末,灸毕以茶清连生姜细咀咽下。
聚散障
病证名。见路际平《眼科临症笔记》,也即聚开障。详见该条。
聚星障
病名。系指黑睛生细小星翳,数颗聚群分布,伴有抱轮红赤,沙涩疼痛,羞明流泪的病证。相当于今之角膜炎。本病多由肝火内炽,风邪外袭,风热相搏,上攻于目;或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前才治宜祛风清热平肝,方用新制柴连汤或石决明散加减;后者宜滋阴降火,用海藏地黄散加减。
瞿书源(1891-1957年)
近代医家。字文楼,号因勉庐生,河北新城县人。文史功底较好,后钻研医学,遂精于医。光绪间曾于太医院医学馆就读,后留太医院任职,为八品吏目。民国时期,先后任教于中医讲习会、华北国医学院、北京国医学院。1949年后,为北京中医学会及中央卫生部顾问,并为北京东城区人民代表(第二届)。医德高尚,为同人敬重。所著有《痢疾论》、《温病论述》、《脉学心得》、《儿科学》等,惜均未见梓行。
瞿中溶(1769-1842年)
清代文人,兼通医。字苌生,号木夫、空空子、空空叟、木居士,江苏嘉定人。其岳父钱大昕,为清代名儒,中溶亦博通经史、精书画、亦通刑律,嗜金石学。旁通医学,所著有《洗冤录辨正》,有刻本行于世。
蠲痹通络
治疗学术语。系一种治法。即祛除湿痹、活血舒络的治疗方法。症见身体烦疼,项背拘急,肩肘痹痛,举动艰难及手足麻痹等。常用方如蠲痹汤。
卷
㈠(juǎn)
①短缩不利。《素问·脉要精微论》:“心脉搏坚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
②卷曲。《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天道可见,民气可调,阴阳卷舒,近而无惑,数之可数者。”
㈡(juàn,音倦)书卷,书册。《灵枢·刺节真邪》:“针之极也,神明之类也,口说书卷,犹不能及也。”
㈢(quán,音全)通“拳”。《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手少阳之下,血气盛则手拳多肉以温。”
卷法
推拿手法名。即捏法。《灵枢·刺节真邪》:“大热偏身,狂而妄见、妄闻、妄言,视足阳明及大络取之,虚者补之,血而实者泻之,因其偃卧,居其头前,以两手四指挟按颈动脉,久持之,卷而切推,下至缺盆中,而复止如前,热去乃止,此所谓推而散之者也。”详捏法条。
卷帘
眼科外治手法名称。系将拨落之晶状体压置于玻璃体前下近锯齿缘球壁处,直至退开拨针,晶状体亦不再上浮为止。参见拨内障手法条。
卷帘疔
病名。舌上生疮,甚则舌忽然向上翻卷,喉紧疼痛,烦渴而又饮食难进。此病多因心火上炎所致,故治宜泻火解毒,方用五味消毒饮等加减。参见舌疔条。
卷舌痈
病名。据清·金德鉴《喉科枕秘》卷一载,此症因风热感于心经,或煎炒热物而生。症见舌下或左右、或正中,形如圆眼,或如枣核,肿疼不堪,言语不能,舌卷紫硬。治宜凉血解毒,消肿止痛,可选用犀角地黄汤等加减。
绢片
正骨辅助器械之一。《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有:“凡拔伸捺正要软物,如绢片之类奠之。”相当于今之压垫。可用于骨折伤等疾患的辅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