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补肾阳,壮筋骨。治肾虚少气,腹胀腰痛,小腹急痛,手足逆冷,饮食减少,面色黧黑,百节疼痛,日惭无力;或肾脏真阳久虚,下体痿弱疼痛,喘嗽。
每服70丸,空腹时盐酒或盐汤送下。
上为末,炼蜜为丸,外装蜡壳封固。
病后体虚,心脏衰弱,怔忡惊悸,遗精,妇人带下。
每服1丸,幼童减半,早、晚用开水各服1次。
感冒及一切热症忌服;忌酸冷食物。
妇人子宫脏虚损,肌体羸瘦,漏下赤白,脐腹撮痛,瘀血在腹,经候不通,虚劳洒洒如疟,寒热不定。
每服30丸,空心酒或米饮送下。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补益虚损。主耳聋。
每服30丸,空心温酒送下,晚食前再服。
补益鹿茸丸
上11味,捣罗9味为末,将腽肭脐膏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五劳七伤,精髓虚惫。
补益鹿茸丸(《普济方》卷二二八)。
上为末,以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
肾脏虚冷,腰脚疼痛,筋挛骨痹,四肢少力,脐腹疼痛,不思饮食。
每服15丸,空心、食前温酒送下。
上为细末,取白羊肾十只,去筋膜,细切,烂研,用好酒5升,慢火熬成膏,入前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虚劳不足,肾脏伤惫。
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温酒送下。
金毛狗脊(燎去毛)1两,白敛1两,鹿茸(酒蒸,焙)2两。
上为末,用艾煎醋汁打糯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冲任虚寒,室女白带。
每服50丸,空心温酒送下。
生料鹿茸丸
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肾虚少气,腹胀腰痛,小腹急痛,手足逆冷,饮食减少,面色黧黑,百节痛疼,日渐无力。
生料鹿茸丸(《准绳·类方》卷二)。
生料鹿茸丸
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经候过多,其色瘀黑,甚者崩下,吸吸少气,脐腹冷极则汗出如雨,尺脉微小。由冲任虚衰,为风冷客乘胞中,气不能固。
生料鹿茸丸(《医略六书》卷二十六)。
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经候过多,其色瘀黑,甚则崩下,吸吸少力,脐腹如冰,冷汗如雨,冲任虚损,风冷之气客于胞中,气不禁固。
上五味,捣罗四味为末,与鹿髓同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肾脏伤惫,腰膝无力,形瘦骨病,头目昏沉,时忽旋运,项背疼痛,不得俯仰。
每服30丸,温酒送下,1日2-3次。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肾气虚损,骨痿羸瘦,心烦腹急,腰重耳鸣,行坐无力。
每服15丸,渐加至30丸,空心温酒送下。
内补鹿茸丸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男子肾脏虚惫,遗泄不时,黑瘦。
内补鹿茸丸(原书卷九十二)。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男子肾脏虚损,腰脚弱,气不足,体烦倦,面色黑,小便数。
每服20丸,温酒送下,空心、午前、临卧各1服。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诸痔瘘。牡痔、牝痔、脉痔、肠痔、血痔等。
每服30丸,空心煎柏叶汤送下,日晚再服。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虚劳,两足疼冷,或时发热;由于行房失度,两目目(目巟)(目巟),四肢沉重,多卧少起。
每服15丸,渐加至20丸,空心、食前、夜卧时温酒送下;亦可为散,每服1钱匕,酒调下。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壮筋骨,暖肾脏,养精神,润颜色。主虚劳,肾气内伤,腰痛不能转侧。
每次20丸,空心温酒送下。
石斛丸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肾脏虚损,脚膝无力,腰脊拘急,口苦舌涩。
石斛丸(《普济方》卷二二一)。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麝香末为衣。
老人阳气亏脱,血不能存,走失大肠。
每服20-30丸,盐汤、盐酒送下。
上为末,以酒、蜜各一半炼熟为丸,如梧桐子大。
补真气,暖肾脏,缩小便,退阴进阳,壮筋骨,耐寒暑,进饮食。主
每服30-50丸,空心酒送下。
内补鹿茸丸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真元虚惫,五劳七伤,小腹拘急,四肢酸疼,面色黧黑,唇口干燥,目暗耳鸣,心忪气短,精神困倦,喜怒无常,饮食无味,举动乏力,小便滑数,或时出血。
内补鹿茸丸(《普济方》卷三十三)。
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膀胱虚,小便冷滑,少腹虚胀,腰背相引疼痛,遗精。
每服30丸,空心食前温酒送下。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妇人血伤不止,兼赤白带下不绝,面黄体瘦,渐成劳疾。
每服20丸,加至40丸,空心饮送服,1日2次。
《千金方衍义》:此方温中散瘀,兼得其奥,允为调适久崩之合剂。
上为末,入磁石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暖脏腑,壮腰膝,补下元,养精气,美颜容,长肌肉,补诸虚损。主
每服3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补暖下元,强筋骨,益精髓,壮腰膝,祛风利气,美颜色。主
每服30丸,渐加至40丸,空心温酒及盐汤送下。
上为末,入阳起石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补益脏腑,强壮腰脚。主下元冷惫,风虚劳损。
每服30丸,渐加至4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肾脏虚,积冷气攻心腹疼痛,及膀胱气痛。
每服20丸,加至30丸,温酒或盐汤送下。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驻颜益气。主虚劳伤惫,腰脚疼痛少力,精神不爽,饮食减退。
每服2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送下。
上为末,用羊肾一对,去脂膜,研如泥,以酒2升,煎成膏,入诸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肾脏虚损,阳气萎弱,精泄不禁。
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送下。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消肾。气虚羸瘦,四肢无力,小便色白,滑数不禁,不思饮食,心神虚烦。
每服2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清粥饮送下。
断红丸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脏腑久虚,肠风痔瘘,下血太多,面色萎黄,日渐羸瘦。
断红丸(《普济方》卷三十七)。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虚劳,梦与鬼交,精泄不止,四肢羸瘦,少力,心神虚烦。
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送下。
上为细末,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五种腰痛。
每服30丸,空心温酒送下,晚食前再服。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小肠虚冷,小便数多。
每服20丸,空心盐汤送下,晚食前再服。
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膀胱虚冷,面色萎黑,小便不禁,腰膝酸疼,两胁胀满,不能饮食,肌肤消瘦。
每服30丸,渐加至4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送下。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补虚损,益下元,暖水脏,调三焦,和腰脚。主风冷气。
每服40丸,空腹及晚食前以温酒送下。
上为末,炼蜜与羊胫骨髓拌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补十二经脉,添髓养血。主精极。上焦热,下焦冷。
每次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