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能主治】 功能活血利尿。主治急性肾小球肾炎。 |
【处方组成】 干益母草(全草)90一120克,或鲜全草180一240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治疗80例,治愈71例,治愈天数最快5天,最长36天,愈后随访6个月到5年;无1例复发。 |
【处方来源】 山西省五台县人民医院姚轶尘等。 |
【按 语】 益母草全草药性温和,无毒,无寒热之偏,无论证情属阴属阳,皆可应用。用治肾炎,剂量必须加大,对急性肾炎疗效迅速,无副作用。现代药理证明益母革具有抗血性形成和栓溶、降压、利尿、抗菌作用,既能针对其高血压、水肿、感染等临床表现以缓解其症状,又能针对肾炎的病理生理以治其本。 |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祛风利水。主治急性肾炎。 |
【处方组成】 金银花12克、蝉蜕6克、玉米须 20克、赤小豆20克、连翘12克、浮萍10克、白茅根30克、冬瓜皮12克、车前草15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咽红痛发热者加紫地丁、蒲公英;皮肤脓疮者加土茯苓、地肤子;恶风甚,脉浮紧,苔白者加荆芥、麻黄;恶心、苔原腻、便搪者加茯苓、白术、半夏;尿检蛋白转阴后加生黄芪,补气健脾以善后。 |
【临床疗效】 治疗35例,治愈27例,明显好转7例,无效1例。 |
【处方来源】 江苏省江阴县中医院叶秉仁。 |
【按 语】 本病辨证分型虽有风热、风寒、寒湿、湿热之别,但临床毕竟以风为主并兼热证者多。方中金银花能“清络中风火湿热”;蝉蜕善散风造热,《本草纲目》谓“治皮肤疮病风热,当用蝉蜕”;玉米须甘乎,长于利水清热;赤小豆利协解毒。集此四味散风流热解毒是为主,另以连翘、浮萍散风热;白茅根、冬瓜皮、车前草利水清热.本方适用于风热型之急性肾炎。(陈以平) |
【功能主治】 功能活血化瘀,利水消肿。主治急性肾炎。 |
【处方组成】 白茅根50克、益母草25克、泽泻25克、半边莲25克、车前子20克、猪芩20克、大腹皮15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风邪侵袭型加麻黄15克、苏叶15克;水湿浸渍型加木通20克、茯芩25克、桂枝15克;湿热蕴结型加蒲公英15克、生地克、竹茹15克;如腹胀、便秘,或有氮质血症者加槟榔、二丑、厚朴、大黄、芒硝;血压持续不降者加黄芪(50克以上)、丹参、川芎;蛋白尿不消者加黄芪、石苇、大黄、泽泻;尿红细胞不降者加生地榆、生柏案;有瘀血征象者加丹参、川芎;并咽峡炎者加双花、蒲公英、生地;恶心者加竹茹、半夏。 |
【临床疗效】 治疗110例,治愈87例,显效14例,有效9例。 |
【处方来源】 吉林省资河县医院韩建方。 |
【按 语】 坤草(益母草)有活血化瘀、利水消肿之功;重用白茅根取其凉血止血;清热利水;配以车前子、半边莲清利湿热,利水消肿。本方利水药集中,以通利小便来达到利水消肿的目的。 |
【功能主治】 功能活血化瘀、清热利湿。主治急性肾炎。 |
【处方组成】 丹参、当归、赤芍、红花、桃仁、益母草、白茅根、丹皮、白花蛇舌草、车前子、篇蓄、鱼腥草,水煎服。 |
【辨证加减】 浮肿严重者如玉米汤、陈葫芦;血压过高者加菊花、地龙、草决明、夏枯草;肾阴虚者加生地、女贞子、山萸肉;肾阳应者加附子、肉桂、巴戟、仙茅;脾阳虚者加党参、茯苓、白术、山药。 |
【临床疗效】 治疗79例,治愈65例,好转13例,无效1例。 |
【处方来源】 陕西省汉中地委行署机关卫生所张国徽。 |
【按 语】 张氏认为,活血化瘀对肾脏功能的改善是多方面的(1)可改善微循环,增加肾血流量、促进利尿消肿;(2)改变血液理化性质,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粘附,防止血栓形成;(3)改善微血管的通透性,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炎症病变的消退;(4)抑制胶原和粘多糖的合成,促进纤维病变的吸收;(5)调节免疫功能,抑制和减轻免疫损伤。急性肾炎临床表现以热症较多,体内水湿久蕴也易化热,故本方用活血化瘀和清热利湿药物合而奏效(陈以平) |
【功能主治】 功能益气活血,清热利水。主治急性肾炎。 |
【处方组成】 生黄芪15克、半枝莲9克、半边莲9克、茜草9克、蒲黄9克、丹参9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治疗162 例,临床痊愈109例,痊愈率为67.3%;好转29例,占17.9%;无效24例。总有效率为85.2%。 |
【处方来源】 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王永钩等。 |
【按 语】 黄芪功擅益气;丹参则能祛瘀生新;半技莲、半边莲清热解毒,行水化湿;生茜草、生蒲黄凉血散瘀,利水消肿,配伍得当,其效益佳。王氏等对本方通过动物实验,证实对输注灭活伤寒菌液导致的急性鼠肾循环障碍有较持久的抗血凝和消除红细胞聚集,改善微循环,提高动物存活率的作用。(陈以平) |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凉血,宣肺利水。主治急性肾炎。 |
【处方组成】 白茅根30克、黄芩9克、黄柏9克、浮萍9克、蝉衣9克、二花15克、连翅12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血压过高者加夏枯草、石决明、牛膝、杜仲、磁石;血尿甚者加大小蓟炭、侧柏叶、藕节、三七粉;咽红肿者加射干、山豆根、牛蒡子;便秘者加大黄、摈榔;恶心者加竹茹、半夏;肝大者加丹参、桃仁、红花、当归。 |
【临床疗效】 治疗50例,疗效满意,乎均降压5.2天,退热2.1天,消肿6.5天,尿恢复11.5天。 |
【处方来源】 陕西省西安市中医医院张淑琛。 |
【按 语】 方中蝉农、浮萍疏风解责,宣肺利水;黄芩、二花、连翘清热解毒,热清则肺气自宣,化源自利,水道自通;黄芩、黄柏燥湿解毒,湿去则脾能健运,水湿得散;白茅根入血分,清热凉血下五游,与芩柏相配,清除在里之邪,使水湿从下面去。(陈以平) |
【功能主治】 功能祛风抗敏,渗湿解毒。主治急性肾炎。 |
【处方组成】 乌梢蛇 30克、蝉衣30克、浮萍 30克、西河柳30克、白藓皮12克、地肤子12克、蛇床子12克、麻黄6克、晚蚕砂30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身热者加鸭跖草30克、车前草30克、藓芦根30克;感染者加银花12克、连翘12克、野菊9克。 |
【临床疗效】 治疗31例, 3天内肿消7例, 1周内肿消24例;3次连续尿检阳性,在1周内转阴的有5例,2周内转阴的有10例。1月内转阴的有11例,l月以上转阴的有5例。 |
【处方来源】 浙江省绍兴地区医院范中明。 |
【按 语】 范氏根据肾炎是变态反应性疾病,在中药中寻求“抗敏”药物,经过多年筛选,认为解表药中麻黄、浮萍、西河柳,渗湿解毒药中委砂、白藓皮、地肤子、蛇床子,虫类药中乌梢蛇、蝉衣等,有很好的抗敏作用。(陈以平) |
【功能主治】 功能发汗利尿,清热除湿。主治急性肾炎。 |
【处方组成】 地肤子15克、荆芥 9克、苏叶 9克、桑白皮9克、瞿麦9克、黄柏9克、车前子9克、蝉蜕10只,水煎服。 |
【辨证加减】 病热较急者地肤子用量增至18克;血尿秀者可加重瞿麦用量;尿蛋白较多者加重苏叶、蝉蜕的用量;尿中白细胞较多者可加连翘,并加重黄柏的用量;管型较多者加石苇。 |
【临床疗效】 治疗79例,痊愈62例,占78.5%;好转16例,占20.2%;无效1例,占1.3%。总有效率98.7%。 |
【处方来源】 钟思潮 |
【按 语】 地肤子苦寒入膀胱经,消皮肤之风邪;佐以车前利尿,瞿麦治血尿,黄柏清下焦湿热,蝉蜕、荆芥轻清散风邪;少佐苏叶以散寒,收到发汗利尿,清热除湿之功效。(陈以平) |
【功能主治】 功能祛风抗敏,利水消肿。主游急性肾炎。 |
【处方组成】 蝉衣10克、僵蚕10克、地龙10克、白藓皮10克、地肤子10克、荆芥10克、乌梢蛇15克、浮萍15克、防己15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上感者加生麻黄、鸭跖草;扁桃体炎者加玄参、蒲公英;皮肤感染者加紫地丁、野菊花;湿热壅滞者加甘露消毒丹、苍术、黄芩。 |
【临床疗效】 治疗120例,痊愈86例,显效24例,无效10例。 |
【处方来源】 浙江省杭州市第四医院舒土建。 |
【按 语】 本方特点是应用具有抗敏作用的虫类药物蝉衣、僵蚕、地龙、乌梢蛇,以其为主药配以能祛血中之风的荆芥,善于发汗解表、行水消肿的浮萍,以及具有利水渗湿作用的防己、白藓皮、地肤子等,共同达到祛风抗敏、利水消肿作用。(陈以平) |
【功能主治】 功能芳化湿浊,活血利水。主治急性肾炎和慢性肾炎急性发作。 |
【处方组成】 土茯苓、生槐花、生茅根、益母草、藿香,提炼精制成胶囊,每粒0.3克,每服10粒。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治疗335例(急性肾炎 178例,慢性肾炎急性发作157例),治愈52.85%, 显效21.32%,有效18.02%,无效7.81%,总有效率92.19%。 |
【处方来源】 吉林省长春中医学院任继学。 |
【按 语】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