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能主治】 功能祛腐生肌。主治小腿慢性溃疡。 |
【处方组成】 取鸡蛋10只煮熟去白,将鸡蛋黄放入小铁锅中用文火炒煎至油出,然后用勺子挑出蛋黄,投入数小块纱布炒拌均匀即成,置于清洁容器中备用。应用时,根据溃疡面大小选用鸡蛋黄油纱布局部包扎,每日1次。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本方治疗小腿慢性溃疡22例,疗程短者20余天,长者月余,结果痊愈20例,无效2例。 |
【处方来源】 戴为群等。 |
【按 语】 治疗小腿溃疡,开始几天尚可用炒焦的蛋黄末适量与油纱共敷之,有去腐肉作用;继而用蛋黄油纱布,有生肌长皮之效;治疗期间抬高患肢,在换药前配合红外线照射15分钟,以助疗效。(唐汉钧) |
【功能主治】 功能抗菌消炎,收敛生肌。主治慢性溃疡,放射性皮肤溃疡。 |
【处方组成】 茶叶15克、艾叶15克、女贞子叶15克、皂角针15克,加水250毫升,煎至100-150毫升,纱布过滤,取其煎液外洗或湿敷局部溃疡面,每日3次。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本方治疗放射性皮肤溃疡12例,全部治愈,治疗时间最短21天,最长480天,平均250天。 |
【处方来源】 解放军181医院赵秉志。 |
【按 语】 茶叶含茶硷、可可豆硷、黄嘌呤、鞣质、6一氨基嘌呤等;艾叶含挥发油、苦艾素、胆硷、腺嘌呤、维生素B族、维生素C、鞣质和氯化钾等;女贞子叶主要含齐墩果酸、黄酮类等;皂角主要含皂角素、皂甙、脂肪油等,通过对以上药物成分的分析,可见本方只有抗菌消炎、收敛生肌、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唐汉钧) |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解毒,收敛生肌。主治臁疮。 |
【处方组成】 青黛20克、陈石灰20克、朱砂10克、轻粉10克、黄丹10克、冰片5克,塞入牛胆中(保留胆汁),挂通风处阴干,研碎末。再将黄柏20克、大黄(焙黄)20克、密陀僧30克、枯矾30克,研末与上药和匀过筛,高压灭菌备用。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治疗臁疮12例,于2周内结痂生肌,其中9例痊愈,3例获效。 |
【处方来源】 广东省乐昌县曾冲。 |
【按 语】 臁疮多由湿热下注、瘀血滞凝经脉所致,本方用黄柏、大黄清热解毒,泻火消肿;密陀僧、桔矾化腐收敛生肌;青黛、朱砂、轻粉解毒消炎;配合石灰、黄丹、冰片生肌收敛。故用之临床,取效甚著(唐汉钧) |
【功能主治】 (l)方功能清热利湿,消肿收涩,祛腐生肌;(2)方功能清热利湿,益气通络,祛腐生肌。主治慢性下肢溃疡及急性发作期。 |
【处方组成】 (l)萆薢10克、牛膝10克、黄柏10克、黄芩10克、苦参10克、防风10克、当归10克、金银花15克、地丁15克、苡仁20克,水煎服。(2)党参10克、桂枝10克、牛膝10克、黄柏10克、当归10克、木瓜10克、防已10克、黄芪10克、萆薢15克、银花15克、苡仁20克,水煎服。 外用:(l)黄柏粉10克、煅石膏10克、煅龙骨10克、密陀僧10克、炉甘石IO克、海螵蛸3克、赤石脂6克、青黛6克、三仙丹3克、轻粉 2克、冰片 2.5克,以上共研极细末,加玉红膏100克、红桐油100克,调制成膏,每日1次外用。(2)黄柏粉10克、珍珠粉0.5克、煅白螺粉6克、轻粉0.5克、三仙丹1.5克、血竭2克、海螵蛸1.5克、煅儿茶2克、制象皮2克、麝香0.3克、冰片2.5克,上药共研细末,以双红膏(玉红膏70%,红桐油30%),调匀即成。外敷患处。1日1次。待脓液减少,伤口转红活时,可去三仙丹、轻粉,以促进伤口愈合。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治疗58例,获愈53例。 |
【处方来源】 湖北省云梦县中医医院赵满祥。 |
【按 语】 下肢慢性溃疡即中医称谓“臁疮”,虽属慢性疾病,但时有急性发作,症见腿部红肿,搔后溃烂作病,流水不止,需用内服(1)方及外用(1)方;在慢性病变过程中用内服(2)方及外用(2)方。本方名由编者所拟。(汝丽娟) |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利湿,活血通络,祛腐生肌。主治下肢慢性溃疡。 |
【处方组成】 蓖麻仁20克、生乳香20克、生没药20克、紫草20克、白芷20克、红花15克、血竭12克、黄丹130克、香油250毫升。先将香油放入铁锅内,用文火烧开,把蓖麻仁、紫草、白芷、红花投入油内炸枯过滤去渣,将油重放锅内;再把乳香、没药、血竭入锅待溶化尽;最后将黄丹徐徐撒进油内,并取尺许长的新槐枝旋转搅拌,熬至滴水成珠不散,指捻软硬适宜为度。于是将油膏倾入冷水盆内,浸泡一昼夜以去火毒,即可取出备用。应用前先洗净创面,将膏药摊放沙布上,覆盖创面,每周换药1次。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治疗6例,均获痊愈。 |
【处方来源】 河北省三门峡市交口卫生院赵玉振。 |
【按 语】 臁疮系西医下肢慢性溃疡范畴,病多因下肢湿热蕴阻,气血凝滞,热胜内腐。方用紫草、白芷清热解毒;以红花、血竭、乳没活血止痛;蓖麻仁、香油、黄丹祛腐,润肤生肌。(汝丽娟 唐汉钧) |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解毒,收敛止痛,主治外伤性下肢慢性溃疡。 |
【处方组成】 儿茶3份、黄连2份、黄柏2份、冰片2份、煅白矾2份、煅龙骨2份,各药分别研成极细末,混合装瓶备用。使用前先消毒创面,然后将药粉撤布于创面。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治疗外伤性慢性溃疡10例,全部消愈。 |
【处方来源】 贵州省道真县旧城区卫生院唐福昌。 |
【按 语】 本病乃因筋脉受损,湿毒外侵,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凝滞经脉,肌肤失养,溃腐成疮,故经久不愈。方用儿茶为主,清热收湿,敛疮止血;黄连、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冰片清热止痛;煅白矾解毒收敛;煅龙骨收敛生肌。据现代药理研究,儿茶、黄连、黄柏均有消炎、抗菌等作用。(汝丽娟) |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利湿,收敛消肿,祛腐生肌。主治下肢溃疡。 |
【处方组成】 制炉甘石6O克、黄柏2O克、冰片15克、密陀僧6O克、猪板油200克。制法:先将4味中药研成极细末,再把猪板油(去油皮)捣烂成泥,然后合并调成软膏状备用。用法:先将创面消毒,然后薄敷软膏用沙布包扎固定,隔7天换药1次,21天为1疗程。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治疗37例,痊愈32例,显效5例。其中1个疗程痊愈23例,2个疗程痊愈9例。 |
【处方来源】 江苏省盐城县王廷兆。 |
【按 语】 本病系局部疮面经久不愈,溃烂渗出,皮肤色素沉着,时而疼痛的慢性病,本方用黄柏、冰片清下焦湿热,止痛;以炉甘石清热燥湿,收敛,祛腐生肌;配密陀僧以助收敛、消炎。 (汝丽娟) |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下肢溃疡,上肢溃疡,口腔溃疡。 |
【处方组成】 茄子10O克、地龙25克、猪头骨30克、侧柏叶20克、灯芯15克、冰片10克。制法:取霜后茄子切片晾干(个小为佳,如急用烘干亦可),地龙、侧柏叶除掉杂质洗净烤干焙黄,猪头骨煅透,灯芯烧炭,共研细末,冰片研细与上药混合过筛,装瓶密封备用。使用时用蜂蜜或食油调上药涂患处,亦可直接将药粉撒敷患处,每天2一3次。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治疗54例,其中下肢溃疡23例,上肢溃疡12例,口腔溃疡15例,其他溃疡4例。治愈率88%,一般5-6天可痊愈。 |
【处方来源】 山西省晋东南军分区卫生所李春杰。 |
【按 语】 本方以茄子清热凉血,收敛;配血肉有精之品猪头骨粉滋补生肌;用侧柏叶、灯芯、冰片起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作用。(汝丽娟) |
【功能主治】 功能滋补养阴,生肌,主治慢性溃疡。 |
【处方组成】 将新鲜鸡蛋洗净,用75%酒精消毒后,将卵壳端击破一孔排出内容物,以消毒无齿镊子轻轻取出卵膜后,立即贴于创面。 用法:先将创面消毒,若有肉芽须修除,若有感染先控制感染。使用时按创面大小剪凤凰衣平整紧贴创面。若创面大凤凰衣间留空隙,创面分泌物多时可在凤凰衣上剪几个小孔,表面盖消毒纱布包扎,24小时后改暴露,1次不愈,可隔2-3天换1次。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治疗下肢慢性溃疡31例,上肢溃疡4例,骶部溃疡3例,均痊愈。一般面积10平方厘米以内敷贴1-2次就愈;面积在10-25平方厘米,贴3-4次愈;面积在100平方厘米以内,可不植皮而痊愈。 |
【处方来源】 魏一鸣等。 |
【按 语】 皮肤慢性溃疡是因局部气血不和,营养差,表皮生长慢。凤凰衣营养丰富,起滋补营养作用,敷贴后改善局部疮面营养,而且隔绝外界细菌感染,促使创面愈合。(汝丽娟 唐汉钧) |
【功能主治】 功能祛腐生肌,修复溃疡。主治下肢慢性溃疡和体表其他部位慢性溃疡。 |
【处方组成】 大果榆树皮适量。用法;取大果榆树皮晒干研末,过80目筛,置容器内备用。用时取粉末适量加冷开水调成糊状,敷于局部,1-2日换药1次。若脓液多在涂药中心留1小孔,以便引流,再复盖纱布。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治疗下肢慢性溃疡17例,其他部位慢性溃疡13例,全部痊愈,创面愈合平均为13.4天。 |
【处方来源】 甘肃省兰州医学院叶光华等。 |
【按 语】 大果榆,系榆科榆属植物,药用其皮,主要含多糖类及粘液质,该药对保护创面、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加速溃疡愈合,有良好的效果。(汝丽娟) |
【功能主治】 功能收敛生肌,止血消肿。主治下肢慢性溃疡。 |
【处方组成】 艾叶一味适量。将艾叶洗净,晒干或烤干,以色黄焦存性为度,然后碾碎末,装入瓶内备用,用时将疮口清洗后,将艾叶粉薄薄一层撒在疮口上;也可用茶油调粉外涂,并用纱布遮盖好,每天换药1次。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治疗5例,全部治愈。 |
【处方来源】 广东省乐昌县罗家渡卫生院王汉昌。 |
【按 语】 艾叶辛苦,性温,其气芳烈,纯阳,有温经透络、收敛生肌、止血消肿的功效。(汝丽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