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首页
药方列表
病理科: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滋养益寿
中药秘方
肿瘤科
验方
秘方
名方
药酒
暂未分类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积滞(方数:5)
积滞是指小儿宿食不化、停聚中脘所致的一种慢性消化功能障碍的综合征。起病缓慢,主要症状是食欲不振,体重不增以及多量的粪便。大便呈糊状,粪色淡黄带白,含脂肪及泡沫,常有恶臭味。病儿有时大便秘结,腹部隆起,食后觉胀,且多神经症状,如坐立不安,睡眠不宁,易受刺激,亦易疲劳。重症病例贫血显著,大多是小细胞性贫血。积滞过久者体格发育迟缓,可发展成疳证。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主要由于喂养无节制,引起消化吸收功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秘方
六瘤(方数:18)
凡瘀血、浊气、痰饮停留于体表组织而产生的赘生物,中医称为瘤。《诸病源侯论》曰:“瘤者,皮内中忽肿起初梅李大,渐长大,不痛不痒,又不结强,言留结不散,谓之瘤。”本病各处可生,或发于皮肉之间,或发于筋骨之内。根据中医历代文献,大多分为六瘤,除脂瘤外,均配合五脏而定名,如气瘤属肺,肉瘤属脾,筋瘤属肝,血瘤属心,骨瘤属肾。中医文献中瘤与癌是分别论述的,癌是恶性的,瘤则多为良性。 气瘤是指皮肤间的多发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秘方
婴幼儿腹泻(方数:10)
婴幼儿腹泻又称婴幼儿消化不良为消化道综合征,夏秋两季发病数最高。发病年龄多在1/2岁以下。病初起较急,以腹泻为主要症状。轻型腹泻(单纯性),每天排便数次至10余次,呈黄色或黄绿色稀糊状,或蛋花汤样,并可夹黄白色奶瓣,偶有呕吐,精神较好,体温大多正常,不显脱水症状。重型腹泻(中毒性),每天排便在20次左右,亦可超过40~50次以上,大便呈水状或蛋花汤样,常伴脱水、酸中毒、低血钾等水、电解质紊乱及全身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秘方
褥疮(方数:7)
本病又名“席疮”,因久着席褥生疮而命名。多见于昏迷、半身不遂或下肢瘫痪等长期卧床的病人。好发于易受压迫及摩擦的部位,如尾骶、脊背、坐骨结节、足跟等处。 本病的临床表现,初起时多在尾骶、脊背、足跟、坐骨结节等部位的皮肤上,有一破损面,或为一小褐色红斑;逐渐形成黑色痂盖,其四周的皮肤色于暗红、缺乏光泽和弹性,终于溃腐,形成局限性浅表溃疡,肿势平塌散漫,腐肉不易脱落,脓水不多,不易收敛,有的自觉疼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秘方
营养不良(方数:5)
营养不良常泛指营养物质的全面缺乏,以致能量不足。一般多发生子3岁以下的婴幼儿,临床表现为皮下脂肪减少或消失,进行性消瘦,生长发育停滞,同时伴有全身各系统的功能紊乱及抵抗力低下,引起各种并发症。体重不增是本病的早期表现。临床上根据症状与体征分为轻型与重型。轻型:体重比正常者减少15~25%,精神尚可,皮肤弹性稍差,腹部皮下脂肪少于0.8厘米,器官功能改变不明显。重型:体重比正常减少25%以上,精神萎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秘方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方数:4)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中老年(45岁以上)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一部分。多见于腹主动脉及下肢大、中型动脉硬化狭窄和继发血栓形成引起闭塞,使肢体发生缺血。 临床表现:早期主要患脚怕冷、麻木、间歇性跛行、小腿痛胀和肌肉萎缩,病情进行多较缓慢。如腹主动脉下端或髂动脉发生闭塞时,走路后整个臀部和肢体部有酸胀疼痛与乏力感。如肢端动脉发生急性血栓闭塞时,患脚突然严重缺血,出现苍白、紫绀瘀黑、冰冷、持续静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秘方
息性胃肠炎(方数:1)
本病是指由于进食被细菌或其他毒素污染的食物引起的胃肠道急性炎症。多见于夏秋两季。主要症状是恶心、呕吐和腹痛、腹泻。起病较急,发病前先感觉腹部不适,继则发热、恶心、呕吐,腹部阵发性疼痛或绞痛,腹泻每日数次或十余次,大便呈水样、色黄,可含未消化食物及少量粘液,偶呈脓血便或血便,上腹或中腹部有压痛,剧烈呕吐.腹泻可发生脱水,水电解质紊乱,甚则休克。一般患者经治疗后在数日内即可痊愈。 现代医学认为本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秘方
臁疮(方数:12)
本病是发生于小腿下三分之一胫骨脊两旁、踝部皮肤和肌肉之间的慢性溃疡。因其发病部位在裙边,故又称“裙边疮”。患病后长年不愈,俗称“老烂脚”,现代医学称小腿慢性溃疡。 臁疮患者多有经久站立工作史,患肢多有下肢静脉曲张病;溃疡发于小腿下三分之一处,踝骨上端的内外侧,而以内侧为多。溃疡日久不愈,疮口凹陷,边缘形如缸口,疮面肉色灰白,流溢灰黑或带绿色秽臭脓水,若疮面碰伤或损伤血管,容易出血。溃疡周围皮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秘方
迁延性及慢性婴幼儿腹泻(方数:5)
腹泻病程超过一个月以上,大便次数和性状不稳定者,称迁延性腹泻。 本病在临床上表现为腹泻病程迁延,超过一个月至数月,反复发作,时泻时止。轻者一日3~4次左右,糊状黄色或黄绿色便,或夹有白色奶片(皂块)和食物残渣,食欲不振。重者多因病程久长,或因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久治不愈,或因体弱,长期应用广谱抗菌素或激素者,可并发真菌性肠炎,大便稀黄,泡沫较多带粘液,有时可见豆腐渣样细块。常伴鹅口疮。患儿营养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秘方
血栓性静脉炎(方数:5)
血栓性静脉炎是指静脉内腔的炎症,同时伴有血栓形成,是一种较为多见的周围血管病。主要由静脉管壁损伤、血流滞缓和血液高凝状态三大因素形成。 临床症状,可分浅层和深部静脉炎两类。 (l)浅层静脉炎,多发于四肢或胸腹部的浅表静脉,沿浅静脉出现硬条索状肿痛,短的2一5厘米,长的如细柳条,压痛明显,沿静脉周围有的伴发红肿灼热炎症反应,约2-4周后,急性症状逐渐减退,可与皮肤呈条状粘连,或条状灰褐色素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秘方
厌食(方数:5)
厌食是指较长时期的食欲减退或消失。 本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食欲不振在两个月以上,患儿往往因食之无味而见食不贪,甚则拒食,可伴面色少华、形体消瘦。长期厌食,蛋白质摄入不足,可影响小儿的营养状况,身高、体重不足,食欲和味觉敏感度更低。 现代医学认为体内锌的缺乏,可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家长过分溺爱和不正确的喂食态度,致使小儿情绪变化,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从而使消化功能的调节失去平衡。另一方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秘方
甲状腺腺瘤(方数:19)
本病是最常见的甲状腺良性肿瘤。病理上可分为滤泡状和乳头状囊性腺瘤两种,前者较常见。腺瘤周围有完整的包膜,其临床表现,多见于40岁以下的妇女。腺瘤多为单发,呈圆形或椭圆形,局限在一侧腺体内。质地较周围甲状腺组织稍硬,表面光滑,无压痛,能随吞咽上下移动。腺瘤生长缓慢,大部分患者无任何症状。乳头状囊性腺瘤有时可因囊壁血管破裂而发生囊内出血。此时,肿瘤体积可在短期内迅速增大,局部出现胀痛。同位素碘[131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秘方
1..
«
3889
3890
3891
3892
»
..3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