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方数:9)

鼻咽癌是指发生于鼻咽腔顶部和侧壁的恶性肿瘤。常见临床症状是鼻塞、鼻涕带血、头痛、耳鸣;晚期侵及颅脑,可出现耳鸣、耳聋、头痛、复视及颈淋巴结肿大。  鼻咽癌病因目前尚未清楚。现代医学认为,可能与遗传(种族遗传性、家族聚集性、血型基因)、病毒(EB病毒等)、环境因素及维生素A缺乏有关。    鼻咽癌的诊断可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临床遇有血涕、鼻塞、头痛、耳鸣、复视及预部肿块等症状的患者应首先考虑本病可能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秘方


鼻咽癌 
(方数:9)

鼻咽癌是指发生于鼻咽腔顶部和侧壁的恶性肿瘤。常见临床症状是鼻塞、鼻涕带血、头痛、耳鸣;晚期侵及颅脑,可出现耳鸣、耳聋、头痛、复视及颈淋巴结肿大。鼻咽癌病因目前尚未清楚。现代医学认为,可能与遗传(种族遗传性、家族聚集性、血型基因)、病毒(EB病毒等)、环境因素及维生素A缺乏有关。
鼻咽癌的诊断可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临床遇有血涕、鼻塞、头痛、耳鸣、复视及预部肿块等症状的患者应首先考虑本病可能,鼻咽镜检查,可发现鼻咽侧壁或鼻后孔或鼻咽顶等处粘膜表面是灰白色,粗糙、糜烂成溃疡,或见结节样肿物、斑块状隆起等。X线摄片对鼻咽癌的诊断及了解颅底骨是否破坏有一定意义。脱落细胞学检查及鼻咽活体组织病理检查是目前诊断鼻咽癌的主要手段。
现代医学对鼻咽癌治疗首选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可缓解症状,缩小肿块,目前仍是作为晚期鼻咽癌的辅助疗法之一。由于鼻咽癌多有预淋巴结转移,甚至双侧,向上侵犯颅底,且鼻咽腔位置隐蔽,腔道狭小,多数病理属于分化较低的癌瘤,一般很少采用手术治疗。
本病在中医临床中属于“鼻渊”、“真头痛”.“石上疽”、“失荣”等范畴。祖国医学认为,肺热痰火及肝胆热毒上扰为鼻咽癌发病主要原因。上焦积热;肺气失宣,热甚迫血离经出现鼻衄,继而气血凝滞,津聚为痰,痰热蕴结而成或肿块;肝失疏泄,气郁气滞,气滞不能运化水湿,积聚为痰,疾浊凝菜而成肿核、肿块;肝气郁滞,郁久化火,灼液为痰,痰火上扰清阳则烦躁易怒、耳鸣、耳聋、头痛、视物模糊,颈部出现痰核、瘰疬。(施志明)

苍天山海汤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解毒,化痰软坚。主治鼻咽癌。
【处方组成】
苍耳子15克、山豆根12克、石上柏30克、半枝莲30克、夏枯草12克、天葵子30克、昆布15克、海带15克,水煎服。另醋制硇砂15一20克,加入蒸馏水至200毫升,制成溶液,滴鼻。
【辨证加减】
瘀血明显加红花桃仁、三棱、莪术等;气血两虚加黄芪当归党参白术鸡血藤等。
【临床疗效】
本方治疗鼻咽癌、鼻腔癌38例(其中32例曾用放疗或其他疗法治疗后未完全控制),经13~30月治疗,临床治愈4例,显效6例,好转19例,无效9例。
【处方来源】
解放军第366医院。
【按 语】
方中苍耳子宣通鼻窍;山豆根半枝莲、石上柏、天葵于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夏枯草昆布海带化痰软坚;硇砂祛瘀,去腐生肌,故对热痰瘀结的鼻咽癌具有一定的作用。但硇砂有毒,具较强的腐蚀作用,故须严格掌握用量,溃疡病、肝肾功能不全及孕妇忌用。本方名及剂量由编者所拟。(施志明)

鼻咽灵方

【功能主治】
功能养阴清热,解毒消肿。主治鼻咽癌。
【处方组成】
山豆根麦冬半枝莲、石上柏、白花蛇舌草、天花粉制成片剂。每日4次,每次4片,15天为1疗程。
【辨证加减】
【临床疗效】
本方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患者226例,结果显效25例,占11%;有效177例,占78.3%,总有效率为89.3%。
【处方来源】
冯所安。
【按 语】
放射治疗的局部及全身副反应明显。鼻咽癌采用放疗,由于对口腔粘膜及唾液腺的杀伤,临床上可产生严重的口干咽燥等症状,中医认为属热毒伤阴所致。故方中用麦冬天花粉养阴生津;半枝莲、石上柏、山豆根、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养阴清热相互配合,不仅能减轻放疗的副反应及后遗症,同时具有预防肿瘤复发、转移及延长生存期的远期疗效。(施志明)

二草双花汤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解毒。主治鼻咽癌。
【处方组成】
人参3克、金银花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夏枯草20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临床疗效】
本方治疗经病理学证实的鼻咽癌放疗后患者30例,与单纯放疗30例作对照。结果,治疗组5年生存率为70%,对照组为36.7%。
【处方来源】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察懿。
【按 语】
方中人参大补元气,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人参可以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及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具有抑制癌细胞生长作用;金银花、白花蛇舌草、夏枯草清热解毒。标本兼顾,所以能取得良好效果。本方名由编者所拟。(施志明)

白山桃花汤

【功能主治】
功能活血化瘀,解毒消肿。主治鼻咽癌。
【处方组成】
赤芍5克、川芎5克、桃仁5克、当归5克、莪术5克、白芷5克、蚤休10克、山豆根10克、生姜3片、大枣5枚,水煎服。
【辨证加减】
口干咽燥加沙参麦冬石斛、花粉;局部红肿热痛加银花、连翘;胃脘不适加砂仁
【临床疗效】
本方结合放射疗法治疗鼻咽癌31例,并与单纯放疗组26例对照。治后,3年生存率中药结合放疗组为48.4%,放疗组为41.9%;5年生存率中药结合放疗组为42.3%,单纯放疗组为30.8%。
【处方来源】
湖南省肿瘤医院廖遇平。
【按 语】
方中当归赤芍川芎红花活血通络;莪术桃仁祛瘀破血;白芷、蚤休、山豆根解毒消肿。本方通过活血化瘀中药改善血液循环,提高缺氧细胞的含氧量,从而提高了肿瘤细胞对射线的敏感性。本方名由编者所拟。(施志明)

三参二冬汤

【功能主治】
功能益气养阴、清热解毒。主治鼻咽癌。
【处方组成】
麦冬12克、天冬12克、沙参10克、元参9克。生地10克、白茅根12克、玉竹9克、银花9克、白花蛇舌草30克、白毛藤30克、党参12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甘草3克、丹参12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脾胃虚弱加大枣黄芪砂仁,酌减白茅根、元参、麦冬天冬生地剂量;气血两虚,白血球降低加杞子、生黄芪鸡血藤;发热加黄芩青蒿、连翘;食欲不振加麦芽山楂、建曲、鸡内金;便秘加全瓜蒌、麻仁、大黄;失眠烦躁加枣仁、五味子珍珠母
【临床疗效】
本方结合放疗治疗鼻咽癌150例,结果3年生存率为72%,5年生存率为58%,10年生存率为30.8%。
【处方来源】
福建省福州市第一医院活明继。
【按 语】
方中天冬、变冬、沙参、元参、茅根、王竹、生地养阴生津,清热凉血;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丹参活血化瘀;金银花、白花蛇舌草、白毛藤清热解毒;全方配伍合理,气阴双补,扶正祛邪。故本方不仅可以减轻鼻咽癌放疗的副反应,同时还可通过调节体内免疫功能,提高远期疗效。本方名由编者所拟。(施志明)

鼻咽消肿汤

【功能主治】
(l)方功能养阴清热,生津利咽;(2)方功能健脾益气,化痰和胃;(3)方功能益气养阴。主治鼻咽癌。
【处方组成】
(1)知母9克、丹皮9克、茅根30克、银花12克、天花粉30克、野百合12克、天冬12克、麦冬12克、生地15克、石斛15克、沙参15克、杞子15克、女贞子15克、丹参15克、生南星15克、生半夏15克、石上柏30克,水煎服。
(2)党参12克、白术9克、茯苓12克、山药12克、制南星12克、制半夏12克、陈皮9克、米仁30克、苍术9克、川朴9克、扁豆15克、砂仁3克(后入)、猪苓15克,水煎服。
(3)党参12克、黄芪15克、白术9克、甘草6克、沙参15克、麦冬12克、元参15克、黄精15克、 山药12克、五味子6克、女贞子15克、菟丝子15克、旱莲草15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临床疗效】
本方治疗放射后鼻咽癌50例,治后3年生存率为70%,5年生存率为60%。
【处方来源】
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张青。
【按 语】
(l)方中生地、元参、天麦冬、杞子、茅根、天花粉有养阴生津功能;银花、知母、丹皮清热凉血,用于治疗放疗后阴津亏损的鼻咽癌。(2)方党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陈皮半夏砂仁苍术、川朴则燥湿健脾,理气化痰,用于治疗放疗后脾虚痰湿的鼻咽癌。(3)方黄芪党参白术甘草益气健脾;沙参麦冬、元参、女贞子养阴生津,用于放疗后气阴两虚的鼻咽癌。本方名由编者所拟。(施志明)

二参三子方

【功能主治】
功能滋阴清热,益气利咽。主治鼻咽癌。
【处方组成】
元参30克、北沙参30克、麦冬15克、知母12克、石斛25克、黄芪25克、白术25克、女贞子15克、紫草25克、卷柏15克、苍耳子15克、山豆根10克、辛荑15克、白芷10克、淮山药10克、石菖蒲10克、菟丝子15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火毒凝集,头痛,耳聋,鼻衄加防风、半枝莲生地龙胆草;虚火上炎咽痛,口干,头晕,乏力加芦根天花粉、瓜蒌仁;气滞血瘀。剧烈头痛,复视,耳鸣加夏枯草川芎、蔓荆子、枸杞子菊花薄荷;颈部肿块增大兼痰湿重者加海藻昆布山慈菇、川贝;苔黄腻纳少者加藿香、佩兰、米仁、焦三仙;白血球下降加补骨脂红参鸡血藤,肿块放疗后局部红肿热痛者加银花、石膏、连翘。
【临床疗效】
本方治疗经放疗后鼻咽癌50例,治后痊愈12例,5年以上生存率为24%,特效12例,显效16例,有效4例。无效6例。
【处方来源】
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中医院杨通礼。
【按 语】
方中元参、麦冬北沙参知母石斛女贞子养阴清热生津;党参白术黄芪益气扶正;紫草苍耳子、辛荑、卷柏山豆根清热解毒。诸药共奏养阴清热,解毒消肿,通利鼻窍之功,适用于放疗后阴津亏损、邪毒未尽之鼻咽癌患者。本方名由编者所拟。(施志明)

双龙消瘤方

【功能主治】
功能清泻肝火,化痰消肿。主治鼻测未分化癌。
【处方组成】
柴胡4.5克、龙胆草6克、炙鳖甲24克、地骨皮18克、地龙6克、土贝母12克、海藻12克、昆布12克、凤尾草12克、败着草12克,水煎服。消瘤丸(全蝎蜂房、龙衣各等分,研末水泛为丸)9克吞。
【辨证加减】
鼻衄目赤加贯仲炭12克、藕节炭9克、茅根30克、金银花9克、蒲公英18克、丹皮12克、生地12克、玄参15克。
【临床疗效】
本方治疗1例鼻衄4年,面黄目赤,左眼下肿块逐渐增大,鼻左侧有10×8×6厘米大小肿块,遮挡左眼,影响视力,局部切片病理证实为鼻左侧末分化癌。X线检查:左筛窦及眼眶下线均有骨质破坏,上颌窦亦显模糊。服本方7周肿块逐渐缩小,4个半月后已缩小到2×1.5×1.5厘米大小,获得显效,再过2个月肿块又渐增大至4×3×2.5厘米,乃加放射治疗后肿块消失,随访13年情况很好。
【处方来源】
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胡安邦。
【按 语】
祖国医学认为热毒瘀结,肝郁气火上升是产生本病的原因之一。本方以消癌丸投别深入肝经瘀结之毒邪,辅以鳖甲、地龙地骨皮以治肝经血分之伏热;柴胡龙胆草疏泄肝经气分之郁火;土贝母凤尾草败酱草化痰解毒;海藻昆布化痰软坚配合相得,故能起到一定的效用。(陈湘君)

葵树白花汤

【功能主治】
功能化痰软坚,解毒消肿。主治鼻咽癌。
【处方组成】
牡蛎30克、葵树子30克、白花蛇百草30克、佛手10克、生南星10克、生半夏10克、七叶一枝花15克、穿石破30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白血球低加鸡血藤30克、女贞子15克、黄芪15克、黄精15克、补骨脂15克、党参15克;气血二虚者加黄精24克、党参15克、茯苓15克、金樱子30克、鸡血藤30克、大枣5枚。
【临床疗效】
本方为主结合小剂量化疗治疗1例低分化鼻咽癌,治疗半年后鼻咽部肿瘤消失,精神好转,体重增加,恢复全天工作。随访3年2个月,未见复发转移。
【处方来源】
广东省广州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黄霖。
【按 语】
方中生牡蛎、生南星、生半夏化痰软坚散结;白花蛇舌草、七叶一枝花等清热解毒,故对痰凝毒盛之鼻咽癌有一定疗效。本方名由编者所拟。(施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