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能主治】 功能活血化瘀。主治各型硬皮病。 |
【处方组成】 当归、川芎、红花、葛根等份制成片剂,每片含生药1克,每次服4-8片,每日3次。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治疗414例硬皮病患者,取得较好疗效,其中系统性硬皮病118例,显效率为40.7%,总有效率为96.6%;局限性硬皮病296例,显效率为44.9%,总有效率为97.6%。 |
【处方来源】 北京市协和医院苑勰。 |
【按 语】 本组硬皮病患者用归芎方治疗3年取得较好临床疗效,大部分患者显示初步疗效的时间为2-4周。值得提出的是196例局限性带状型硬皮病患者经治疗显效率为42.1%,有效率54.7%,而以往文献中对该型病例罕有疗效满意者。采用本方治疗硬皮病费用低,副作用小,为长期治疗提供了可能性。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该药有改善血液循环及胶原纤维代谢、调节纤维母细胞功能的作用。本方名由编者所拟。(秦万章 乔子虹) |
【功能主治】 功能活血化瘀,祛风通络。主治头痛。 |
【处方组成】 当归9克、生地9克、川芎9克、赤芍9克、桃仁9克、红花6克、枳壳9克、甘草6克、桔梗4.5克、牛膝6克、柴胡9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气血虚弱头痛绵绵,遇劳累即发者加党参、黄芪;兼肝阳上亢、烦躁易怒者去桔梗,加天麻、钩藤、黄芩、栀子;兼肝肾阴虚者去柴胡,加枸杞、菊花、二至丸;兼肝胃虚寒合吴茱萸汤;兼痰湿昏闷不舒者加二陈汤;若痛剧者加全蝎、僵蚕。 |
【临床疗效】 治疗94例,痊愈(头痛消失)76例,显效(头痛减轻,能坚持日常工作)12例,好转(症状改善,但有时影响工作)6例。 |
【处方来源】 湖北省新洲县人民医院宁惠芬 |
【按 语】 本方名和剂量由编者所拟。(夏翔) |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凉血止血。主治急性肾炎急性期及恢复期。 |
【处方组成】 (1)急性期方:益母草30克、茅根30克、地丁草12克、板蓝根12克、野菊花9克、生甘草4.5克,水煎服。(2)恢复期方:生地9克、大蓟9克、小蓟9克、生地榆9克、藕节15克、炙甘草4.5克、茅根30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感冒加荆芥9克、防风9克:血尿明显加琥珀屑1-1.5克或三七粉1.5-3克:浮肿、尿少加猪芩9~12克、茯苓9-12克、车前子9~12克(包煎);血压高加夏枯草9克、钩藤(后下)9克;气虚加党参12克。 |
【临床疗效】 本方治疗67例小儿急性肾炎,结果痊愈59例,好转8例。对35例病程在3月以上的病儿检测尿12小时爱迪氏计数,表明有26例已恢复正常。同期随机应用西药治疗的58例小儿急性肾炎,有40例痊愈,18例好转,在痊愈率及尿爱迪氏计数恢复正常方面均较以本方为主的中西医结合组差。 |
【处方来源】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时毓民等。 |
【按 语】 本方急性期用地丁草、野菊花、板蓝根清热解毒,茅根凉血,益母草活血化瘀。恢复期以凉血止血为主。三七粉及琥珀屑凉血止血,对急性期及恢复期血尿均有较好的效果。本方疗效证实,应用中西医结合以本方为主的方法,可改善肾炎临床症状及促进疾病早日康复。(时毓民) |
【功能主治】 功能劳香化浊,清热利尿。主治以湿热型为主的急性肾炎。 |
【处方组成】 功能劳香化浊,清热利尿。主治以湿热型为主的急性肾炎。 |
【辨证加减】 兼有外感者加荆芥、蝉衣、薄荷、牛蒡子、桑叶;热重或因于脓疮诱发者加银花、黄芩、黄柏、紫地丁、蒲公英、赤芍;湿重者加茯苓、泽泻、车前子;血尿明显者酌加丹皮、赤芍、蒲黄、大小蓟、凤尾草;小便短赤,大便秘结,有急性肾功能不全者加用生大黄6~10克(后下);浮肿显著,气急咳嗽,有心衰或肺水肿者加苏葶丸(苏子、葶苈子)或酌加主大黄(后下)、川朴10克、莱菔子10克、黑白丑10克。 |
【临床疗效】 治疗小儿急性肾炎136例,痊愈84例(62%),好转52例(38%),经过6个月至1年的随访,全部患儿均痊愈,未有转为慢性者。 |
【处方来源】 浙江省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夏承义等。 |
【按 语】 本方根据急性肾炎的发病机理主要是湿热蕴结,治疗上采用芳香化湿、清热利尿为主要治则。藿香可去脾经之湿;柴苏可去肺经之风;连翘清热解毒兼有利水功能;忍冬藤可清热解毒。根据现代临床观察,认为发表和芳化法对解除小血管痉挛,减轻组织水肿,防止心衰及高血压脑病有一定作用。(时毓民) |
【功能主治】 功能宣肺利水,清热利湿,滋肾和血。主治急性肾炎急性期及恢复期。 |
【处方组成】 急性期:(1)表证型:炙麻黄3克、生甘草3克、生石膏20克、白茅根15克、板蓝根10克,黄芩10克、陈皮10克、生姜皮10克、茯苓皮10克,冬瓜皮10克。(2)湿热型热重者:炙麻黄9克、木通3克、连翘10克、炙桑皮10克、生姜皮10克、滑石10克、生地10克、赤小豆12克、大蓟12克、小蓟12克、白茅根15克;(3)湿热型湿重者:陈皮10克、大腹皮10克、茯苓皮10克、桑皮10克、猪苓10克、生姜皮6克,泽泻6克、白术6克、桂枝6克。(4)湿热型肝亢者:龙胆草6克、通草6克、泽泻10克、柴胡10克、车前子10克、生地10克、当归10克、黄芩10克、知母10克、生石决明12克、生甘草3克。 恢复期:(1)肾阴虚,尿红细胞多者:生地10克、山药10克、丹皮10克、茯苓10克、旱莲草10克、藕节炭10克、益母草10克、熟地10克、白茅根10克、泽泻6克。(2)下焦不固,尿蛋白持续者:生熟地各10克、山药10克、茯苓10克、党参10克、炒白术10克、陈皮10克、生甘草3克。(3)脾肾两虚:党参10克、炒白术10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熟地10克、山药10克、车前子10克、泽泻10克、枸杞子10克、肉桂2克、熟附子3克、黄芪15克。 以上均为水煎服。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本方治疗203例小儿急性肾炎,结果浮肿消退时间平均5.2天,血压恢复正常平均5.1天,蛋白尿转阴时间平均14.5天,尿红细胞转阴平均16.6天。总有效率为96.5%。远期随访61例未见复发。 |
【处方来源】 北京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儿科靖雨珍等。 |
【按 语】 本方根据绝大多数患儿由于热郁血分或血分湿热而发为急性肾炎,且多有肝阳偏亢的症状,因此辨证要点不仅是制水化湿,而且采用清热凉血,是为有效。本方名由编者所拟。(时毓民) |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利湿。主治各型小儿急性肾炎。 |
【处方组成】 苍术9克、黄柏9克、苡仁9克、牛膝9克、茯苓9克、泽泻9克、车前子9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兼风热表证者加金银花、连翘;兼风寒表证者加防风、羌活;伴咽喉红肿疼痛者加牛蒡子、桔梗;湿重于热者加重苍术量,热重于湿者加重黄柏量,兼脾虚者加太子参、白术、山药;以血尿为主者加小蓟炭、蒲黄炭、白茅根;以蛋白尿为主者加鸡内金、黄苍、麦芽、六曲。 |
【临床疗效】 本方治疗小儿急性肾炎135例,疗程最短18天,最长52天,结果全部治愈。 |
【处方来源】 江苏省靖江县中医院陈建平。 |
【按 语】 苍术、黄柏、苡仁、牛膝有清热利湿的功效,在此基础上加茯苓、泽泻、车前子以健脾利水,故本方以清热利水为主,兼有健脾利水的功效,适用于急性肾炎急性期湿热明显伴有浮肿者。本方名和剂量由编者所拟。(时毓民) |
【功能主治】 功能消肿利水,益气补肾。主治小儿急性肾炎。 |
【处方组成】 浮萍9克、葶苈子9克、旱莲草12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肾气虚加黄芪12克、熟地9克;肾阳虚加附片9克、山萸肉9克:肾阴虚加生地9克、五味子5克。 |
【临床疗效】 本方治疗160例小儿急性肾炎,服药4剂消肿78例,6剂消肿69例,13例消肿较慢,总有效率92%,服药10剂蛋白尿消失者14例,15剂消失者59例,20剂消失者25例,35例消退不佳,总有效率61%。 |
【处方来源】 安徽省合肥市郊区医院张益林。 |
【按 语】 本方浮萍、葶苈子利水消肿;旱莲草凉血止血。待消肿后辨证加用补肾益气中药以消蛋白尿,取得消肿快、消蛋白尿稳定的满意疗效,本方剂量由编者所拟。(时毓民) |
【功能主治】 功能祛风清热,宣肺行水。主治急性肾炎。 |
【处方组成】 麻黄4.5克、鲜茅根15克、杏仁5克、连翘5克,赤小豆10克、茯苓6克、车前子6克、甘草3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热重,咳嗽气促者加荆芥、桑皮,咽喉红肿,扁桃体肿大疼痛者加银花、黄芩、川牛膝,皮肤疮毒者加银花、蒲公英、栀子;尿血者加生地、小蓟。 |
【临床疗效】 本方治疗98例小儿急性肾炎,结果痊愈90例。占91.8%,好转7例,占7.1%; 无效1例,占1%。总有效率为99%。治愈时间最长26天,最短7天,平均10天。 |
【处方来源】 湖南省江永县中医院蒋先明等。 |
【按 语】 杏仁、麻黄祛风解表,宣肺行水;鲜茅根、赤小豆、连翘清利小便;茯苓、车前子健脾利水消肿,本方对急性肾炎早期较适用。(时毓民) |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宣肺利水,健脾滋阴。主治急性肾炎急性期及恢复期。 |
【处方组成】 急性期:(1)茅根30克、丹皮15克、板蓝根15克、蒲公英15克、车前草30克、龙葵15克,水煎服。(2)恢复期:于术10克、茯苓15克、黄精15克、生谷芽15克、生麦芽15克、生地10克、生甘草6克、旱莲草10克、女贞子10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咳喘、浮肿明显加麻黄3~6克、生石膏20-30克、杏仁8克、生姜6克;血尿明显加茜草10克、丹参10克、生地10克;咽部症状明显加锦灯龙6克、草河车10克,脓痂疹加苦参10克、地丁草12克、地肤子10克。 |
【临床疗效】 本方治疗61例小儿急性竹炎,痊愈57例,占93.4%,4例转为迁延性肾炎。 |
【处方来源】 北京市中医医院儿科。 |
【按 语】 本方中蒲公英、板蓝根,龙葵等具有抗菌、抑毒、消炎、退热和提高机体屏障作用,利于清除病灶和过敏原;丹皮、茜草、丹参、生地等凉血活血药可改善肾血管通透性,抑制抗体生成,使肾脏损害减轻,有利于疾病的康复。本方名由编者所拟。(时毓民) |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宣肺,健脾利湿。主治各型急性肾炎。 |
【处方组成】 (1)麻黄6克、杏仁6克、苡仁12克、甘草6克、连翘20克、泽泻6克、车前子9克、云苓9克、瞿麦6克、白茅根30克。适用于风湿型。 (2)生地9克、小蓟12克、栀子9克、滑石18克、通草3克、白茅根30克、连翘20克、双花20克、丹皮3克、甘草3克。适用于湿热型。 (3)白术9克、云苓12克、泽泻12克、猪苓9克、桂枝8克、陈皮6克、大腹皮9克、黄芪6克、白茅根30克。适用于寒湿型。以上均水煎服。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本方治疗75例小儿急性肾炎,并与西医组75例对照,结果在血压恢复正常、尿中管型、蛋白尿、红细胞正常及浮肿消退天数方面本方治疗组均优于西医组(P<0.01)。 |
【处方来源】 河北省衡水地区人民医院刘秀琴等。 |
【按 语】 本方的特点是发汗与利尿同时并用。利水剂中加入行血凉血之品如小蓟、白茅根、茜草等常可提高疗效。病至后期,常用补脾肾佐以分利。以上方法与西医组对照显出其优越性。本方名由编者所拟。(时毓民) |
【功能主治】 功能益气利水,清热解毒,主治小儿急性肾炎。 |
【处方组成】 黄芪15克、防己15克、白术10克、淫羊藿25克、附子10克、车前子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苦参10克,水煎至180毫升,分2次口服,30大为1疗程。 |
【辨证加减】 小便不利加西瓜翠衣;血压高加钩藤;血尿明显酌加紫珠草、旱莲草、益母草。 |
【临床疗效】 本方治疗30例小儿急性肾炎,结果痊愈21例,好转8例,无效1例。痊愈者平均住院30.1天。浮肿消退平均5天,血压正常平均6天。 |
【处方来源】 吉林省中医药研究所王庆文。 |
【按 语】 本方特点为重视治肾。益气利水,使卫阳表固,脾阳旺盛,水湿行而不致复聚,标本兼顾而收显效,本方名由编者所拟。(时毓民) |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利尿,凉血活血,主治小儿各型急性肾炎。 |
【处方组成】 茅根30克、益母草12克、小蓟10克、车前草15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风寒型去小蓟加麻黄5克、苏叶10克、杏仁10克;风热型加银花12克、连翘10克、桑叶10克、山豆根8克:热重于湿型加赤小豆15克、冬瓜皮15克、泽泻10克、早莲草15克;湿重于热型去小蓟,加茯苓皮15克、大腹皮10克、姜皮6克、白术8克;高血压加夏枯草15克、牛膝6克、草决明12克;脾肾虚去小蓟、车前草,加党参12克、黄芪15克、芡实15克、金樱子15克、山药15克、白术10克、鹿角霜10克。 |
【临床疗效】 本方治疗小儿急性肾炎84例,其中痊愈30例(35.7%),显效32例(38.1%),好转18例(21.4%),无效4例(4.8%),总有效率为95.2%。 |
【处方来源】 广西桂林市医学专科学校梁家禧。 |
【按 语】 本方中茅根性凉,味甘淡,能去实火,清热,利小便,益母草味苦,微寒,有活血祛瘀,利尿消肿的作用;车前草可清热利小便,小蓟性凉善入血分,可清血热,治血尿。(时毓民) |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利湿,凉血止血,健脾益气。主治急性肾炎。 |
【处方组成】 银花9克、黄芩9克、黄柏9克、泽泻9克、茯苓皮9克、桑白皮9克、猪苓9克、丹皮9克、陈皮9克、大青叶压15 克、车前子15克、山药15克、茅根15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血尿加旱莲草;水肿严重加大腹皮:蛋白尿严重加杜仲、益母草。 |
【临床疗效】 本方治疗94例小儿急性肾炎,与西药对照组31例比较,在浮肿消退时间、血压恢复正常时间及尿镜检转阴时间方面,治疗组优于西药对照组,在血沉恢复正常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治疗组治愈例,显效10例,好转5例,平均治愈日16.5天;对照组治愈21例,好转7例,无效例平均治愈日24.5天。 |
【处方来源】 湖北省沙洋农场医院儿科李永龙。 |
【按 语】 本方以银花、黄芩、黄柏、大青叶清热利湿;山药;健脾;泽泻、茯苓皮、猪苓、车前子利水;丹皮、茅根凉血止血;桑白皮泻肺平喘、行水消肿。并与西药对照组比较显示有较好的疗效。(时毓民) |
【功能主治】 功能健脾益气,清热渗湿。主治小儿各型急性肾炎。 |
【处方组成】 党参10克、黄芪10克、板蓝根10克、荠菜10克、茯苓10克、银花3克、连翘3克、白术3克、爵床6克、茅根12克、海金砂5克、石苇5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肺热型去党参、黄芪、白术,酌加鱼腥草、蒲公英、白花蛇舌草、淡竹叶等;脾虚肺热型肺热较重者加淮山药、芡实、莲肉;脾虚型去银花,连翘、板蓝根、爵床,酌加苍术、淮山药、芡实、莲肉。 |
【临床疗效】 肺热型去党参、黄芪、白术,酌加鱼腥草、蒲公英、白花蛇舌草、淡竹叶等;脾虚肺热型肺热较重者加淮山药、芡实、莲肉;脾虚型去银花,连翘、板蓝根、爵床,酌加苍术、淮山药、芡实、莲肉。 |
【处方来源】 福建省厦门市中医院杜锦海。 |
【按 语】 壮氏认为小儿急性肾炎是脾虚气弱而肺部受邪的结果,故以健脾清热渗湿为大法。方中党参、黄芪、白术、茯苓、莲肉、芡实、淮山药有健脾的功效;白花蛇舌草、鱼腥草、银花、连翘、板蓝板、爵床、蒲公英、淡竹叶有清热作用;海金砂、茅根、荠菜、石苇、茯苓可以利水渗湿。本方近期疗效较好,尚缺少远期疗效观察。(时毓民) |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解毒利水,凉血止血。主治小儿急性肾炎。 |
【处方组成】 土茯苓12克、白茅根30克、坤草(益母草)30克、蒲公英15克、匾蓄15克、瞿麦9克、滑石9克、蒲黄9克、竹叶9克、车前9克,泽泻9克、连翘9克、旱莲草9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风热期宜宣肺平喘,泄热利水,用麻黄、连翘、杏仁、桑白皮、葶苈子、益母草、蒲公英、土茯苓、蒲黄、滑石;热重于湿期宜清热解毒利湿,用土茯苓、白茅根、车前、泽泻、连翘、益母草、蒲公英、瞿麦、匾蓄、滑石、小蓟、蒲黄、旱莲草、竹叶;湿重于热期宜通阳利水,佐以清热利湿,用白术、泽泻、茯苓、车前、桂枝、猪苓、土茯苓、益母草、蒲公英,血尿明显加藕节、大小蓟、旱莲草、侧柏叶;蛋白尿高者加党参、黄芪、白术、山药:血压高者加山楂、牛膝、龙骨、牡蛎、黄芩、夏枯草、草决明。 |
【临床疗效】 本方治疗小儿急性肾炎110例,结果痊愈78例,显效19例,好转12例,无效1例。浮肿消退平均6.3天,血压下降至正常平均6.8天,尿检转阴平均17.5天。 |
【处方来源】 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张玉乾。 |
【按 语】 本方辨证将急性肾炎分为3期,风热期在用土茯苓、益母草、蒲公英清热解毒利水同时,加用麻黄、杏仁、桑白皮等宣肺乎喘:热重于湿期用土茯苓、白茅根、蒲公英、连翘清热解毒,消炎利水,蒲黄活血,小蓟凉血止血:湿重于热期用桂枝温经通阳,合茯苓、猪苓、白术、泽泻、车前利水,土茯苓、益母草、蒲公英清热利湿。本方对湿热症象明显的急性肾炎尤为适用。本方剂量由编者所拟。(时毓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