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经原文】味甘平,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葛谷,主下利,十岁以上。

【产地】处处有之,江浙尤多,花名葛花,子名葛谷,根制粉名葛粉,捣汁名葛汁,均入药。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主治】葛根为发汗解肌升阳散火要药,主消渴大热,伤寒中风,治头痛,泄泻,开胃气,解酒毒。

【别录】疗伤寒中风头痛,解肌发表出汗,开腠理,疗金疮,止胁风痛。

【甄权】治天行上气呕逆,开胃下食,解酒毒。

【大明】治胸膈烦热发狂,止血痢,通小便,排脓破血,傅蛇虫毒,毒箭伤。

【之材】杀野葛巴豆百药毒。

【藏器】生者堕胎,蒸食消酒毒,可断谷不饥,作粉尤妙。

【开宝】作粉止渴,利大小便,解酒去烦热,压丹石,傅小儿热疮,捣汁饮治小儿热痞。

【苏敬】猁狗伤捣汁饮,并末傅之。

【容川】葛根其根深,能以地中水气,上达于苗叶,其苗极长,象人身之太阳经,从膀胱水中,达阳气于经脉,以卫周身,故入太阳经。葛根气味较平,故发散而不伤血,根深能引水 气,上达苗叶,故兼能升津液以治太阳之痉。其根色纯白,属金,又能吸水气上升,是金水 相生之物,故又能引津气治阳明之燥,故入太阳阳明二经。与升麻不同,葛根根实,故升津 不升气,升麻根空,有孔道以行气,故升气而不升津。

【药征】主治项背强也,旁治喘而汗出。

【用量】普通二钱至六钱。

【禁忌】多用反伤胃气,升散太过也,丹溪曰已见红密点,不可服葛根升麻,恐表虚反增斑烂。

【吴克潜】认为葛根为解热之剂,与麻黄桂枝同为伤寒要药,然麻黄发汗解表,乃解太阳皮 表之邪以退热,桂枝发汗解肌,乃调和营卫解肌腠之邪以退热,麻黄治表实(汗不得出), 桂枝治表虚(汗出恶风),而葛根发汗,主治则在病将由太阳而入阳明,热甚或呕或痢,必 须汗出以解之,此三药之发汗不同之处。

【倪注】葛根为升津之要药,故仲景使用于太阳痉病,与下热痢,因能升津也,口噤用之也 因其升津之性也,故伤寒论中之葛根汤实为仲景先师为温病立下之处方,今之温病学家误解 仲景先师无温病之识,故曰北方无温病,为南方有之,因此分出温病学,殊不知伤寒论中的 葛根汤就是治疗温病的第一优先方。

【炮制】捡去杂质,劈成0.6—1厘米厚长条块,去灰屑即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