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经原文】味辛温,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长年。岐伯曰无毒。色白者善。

【产地】产我国陕西及关外,今北地多有之,为多年生草本,叶下开花,状似杜衡,唯苗叶 经冬则凋,根外淡褐而内白色,气味辛烈。

【性味】味辛性温无毒。

【主治】细辛为风痛要药,功能深入散风祛寒,主治咳逆上气,风湿,痹痛,头痛,齿痛, 泄热破痰,开窍行水。

【别录】温中下气,破痰,利水道,开胸中滞积,除喉痹,鼻塞不闻香臭,风痫癫疾,下乳

结,汗不出,血不行,安五脏,益肝胆,通精气。

【甄权】添胆气,治咳嗽,去皮风湿痒。风眼泪下,除齿痛,血闭,妇人血沥腰痛。

【弘景】含之去口臭。

【好古】治督脉为病,脊强而厥。

【吴克潜】曰细辛主治诸痛,但用不可过剂。宗奭曰治头面风不可缺此。元素曰以独活为使 治少阴头痛如神。张子和曰治头痛,太阳经则羌活,少阴则细辛,阳明则白芷,厥阴则川芎 吴萸,少阳则柴胡。成无己曰胆气不足,细辛补之。著名方剂有伤寒论之麻黄附子细辛汤,小青龙汤等。

【容川】细辛形细色黑,故入少阴经,味大辛,能温散少阴之风寒,而少阴为寒水之脏,寒 则水气上泛,细辛散少阴之寒,能达水中之阳,故能逐水饮。

【药征】主治宿饮停水也,故治水气在心下而咳满,或上逆,或胁痛。

【灵胎】疏风散邪,驱逐寒气。

【用量】普通三分至一钱。

【禁忌】升燥发散性烈,凡内热及火升炎上,上盛下虚,气虚有汗,血虚头痛,阴虚咳嗽, 均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