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经原文】味酸温,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酸,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

【产地】产高丽及我国山东陕西一带,江浙间亦有,有南五味北五味黑五味诸种,就中以北

五味最良,子赤黑色,含有滋润,入药。

【性味】味酸(皮甘肉酸核辛苦,都具咸味,五味俱备)性温无毒。

【主治】五味子为肺虚咳逆上气要药,主敛肺滋肾,祛痰止咳,生津止渴,敛汗退热,治劳

伤,补不足。

【别录】养五脏,除热,生阴中肌。

【甄权】治中下气,止呕逆,补虚劳,令人体悦泽。

【大明】明目,暖水脏,壮筋骨,治风,消食,反胃,霍乱转筋,炫癖,奔豚冷气,消水肿, 心腹气胀,止渴除烦热,解酒毒。

【好古】治喘咳逆,壮水镇阳。

【容川】五味子酸敛肝木,得金收之性,使木气不上逆,则水火二者皆不上冲于肺,其味酸 而质润,囊大而中空,有肺中空虚之象,又生于叶间,其性轻浮,故专攻敛肺生津。这是药 能敛肝故能敛肺也。性极沉。

【药征】主治咳而冒者也。

【灵胎】敛肺补肾。

【用量】普通五分至一钱。大剂倍用。

【禁忌】咳初起脉数,有实火,及肝家有动气,肺气有实热痧疹初发,及一切停饮,均忌。 五味子本兼滋补及收敛之长,故祛痰止咳治肺气虚而似实者,效倍之。东垣曰酸以收逆气, 肺寒气逆宜与干姜同治之,又五味收肺气,乃火热必用之药,故治咳嗽,有痰加半夏,喘加 阿胶。丹溪曰五味大能收肺气,宜其有补肾之功,收肺气即是除热,补肾即是暖水脏,故乃 火热嗽必用之药,黄昏嗽乃火气浮入肺中,不宜用凉药,宜五味子敛而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