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经原文】味苦咸寒,主皮肤热,恶创,疽痔,湿痹,下乳汁,久服轻身益气,耳聪目明,

不老延年。

【产地】生于向阳之地之草木植物,秋后则草枯而变黑,异乎他草,根苗皆入药。 【性味】味苦咸,性寒,无毒。

【主治】漏芦为泄热解毒要药,主治恶疮热毒,湿痹,扑损,能排脓止血,通经脉。 【别录】止遗漏,热气疮痒如麻豆,可作浴汤。

【大明】通小肠,泄精尿血,肠风,赤眼,小儿壮热,扑损续筋骨,乳痈瘰疠金疮,止血排 脓,补血长肉,通经脉。

【括要】下乳汁,消热毒,排脓止血生肌杀虫,能预解时行痘疹毒,取其寒胜热,又入阳明 故也,无则以山栀取代之。

【用量】普通一钱至三钱。

【禁忌】妊娠禁用,疮疡阴证平塌不起发者,真气虚也,法当内塞,漏芦苦寒,非所宜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