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疟,暑病也。邪入于阴,则阴实阳虚而发寒;邪入于阳,则阳实阴虚而发热。经故曰:寒热更作,阴阳相移也。盖暑邪伤,或舍皮肤之内,与卫气并居,因随日行阳夜行阴之卫气并行,而得阳则外出,得阴则内搏,是以有日作之疟。或邪舍深而内搏于阴,则邪在脏矣,在脏者其行迟,不能随卫气之行阳行阴,以准外出内搏之候,故阴常与阳争不得出,而有间日一作之疟。或邪与卫气会于六腑,有时相守,不能相争,因又有休数日一作之疟。此《内经》论疟之精蕴,有可悉其源流者也。然疟虽原于暑热,而疟之发实因于寒与风。经曰:夏伤于暑,汗大出,腠理开发,因凄沧之水寒藏皮肤中,秋伤风则病成。夫所谓水者,因浴而受水之气也。所谓寒者,因暑乘凉而反受寒也。是水寒之气,当盛夏之时,与暑热之邪并伏皮肤之内,迨秋风外束,而新凉之阴欲入,暑阳从内拒之,暑阳欲挟水寒之气而出,新凉之阴又从外遏之,阴阳相搏而成疟。此疟所以原于暑,而发必因于寒与风也。特风寒之感,必有重轻,有先后。经曰:先伤寒,后伤风,故先寒后热,病名寒疟。固已,其曰先伤风,后伤寒,故先热后寒,病名温疟者,其先伤之风,乃由盛暑汗出当风所感之风言,非指新秋外束之风言也。既当风而受风,复因贪凉而反受寒,此风与寒之邪,均伏于皮肤内,至秋重又感风而作也。其曰:肺素有热,气盛于身,发则阳气盛,其气不及于阴,而但热不寒者,又名瘅疟。凡此皆指应暑之疟言之,其实四季之气,寒热相劫,皆能为疟,经所云秋病者寒甚,冬病者寒不甚,春病者恶风,夏病者多汗是也。故于温疟复申之曰:温疟者,得之冬中于风,寒气藏于骨髓,至春阳大发,邪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腠理发泄,兼有所用力,邪与汗皆出,此病藏于肾,自内而出之外者,据是推之,四时皆能为疟益信矣。至发之时,有或晚或早者,以邪必客风府,风府者,项骨第一节之位。项骨有三节,脊骨二十一节,共二十四节,下为尾骶骨。邪自风府,日下一节,故发晚,二十五日直至骶骨,二十六日邪复自后而前,入于脊内,以注伏膂之脉,由是邪在伏膂,循脊上行,为自阴就阳,却无关节之阻,其邪亦日退,九日即出缺盆,而发渐早,故疟之发,无论日与间日,其邪随经络以内搏者,必俟卫气相会合,病乃发也。总之,邪之浅者,日随卫气为出入,卫气一日一夜与邪气会于风府,疟即相应而发。邪之深者,即留着于内,不能日随卫气出入,须俟卫气周流,适与邪气相值,而相值之候,或间日,或休数日,相值之时,或早或晚,既不能拘,故病亦不能日发,且不能有定时耳。疟之为义,如是尽矣。

试进详治之之法。古人云:有汗欲其无汗,养正为先(宜参、苓、芪、术等,秋冬加桂枝)。无汗欲其有汗,散邪为急(宜柴胡、葛根、石膏、羌活、姜皮、人参、苍术等)。其大旨也。要而论之,疟之发,如冰冷,如火热,如风雨骤至,猝不可当,其病为逆,殊不易治。而究其故,要皆中气不足,脾胃虚弱,暑邪与风寒乘虚客之而作,故治之者,莫先于清暑益气,祛风消痰,兼理脾胃,而又随经随证,投药解散之,则庶几其有济矣。何则?疟之作,六经皆有现证。足太阳证,腰痛头疼且重,遍身骨痛,小便短赤,寒从背起,先寒后热,热止,汗出难已。盖邪在三阳盛于表,故汗出不收也(宜羌活黄芩汤加减)。足阳明证,头疼鼻干,渴欲引饮,不得眠,先寒,洒淅寒甚,久乃热,甚则烦躁,畏日月火光,热去汗出。盖以阳明为热甚之腑,寒胜之故先寒,久乃热也。畏日月火光者,热腑而为阴邪所掩,故触乎热反畏之也(宜大剂竹叶石膏汤加减)。足少阳证,口苦,耳聋,胸胁痛,或呕,身体解㑊,见人惕惕然,寒不甚,热不甚,热多,汗出甚,盖以病在半表里,故寒热俱不甚。邪在胆而怯,故心惕。少阳主木火,故热多,且汗出甚。解㑊者,倦怠不耐烦也(宜小柴胡汤加减)。以上三阳经疟,大约多热多渴,亦易得汗,急宜大剂以逐暑邪,除热渴,去头疼(宜辛寒如石膏、知母、柴胡,甘寒如葛根、麦冬、竹叶、梗米,苦寒如黄芩为君,兼寒甚者用辛温如姜皮、桂枝,脾胃虚弱饮食不消者,补以参术,佐以蔻仁、砂仁、草蔻、麦芽、枳壳、陈皮、山楂、神曲以为消导)。下午或空日,兼服扶脾开胃之药,大补元气(宜参术健脾汤),自然易瘳。士材李氏云:在太阳曰风疟,宜汗;阳明曰热疟,宜下;少阳曰风热疟,宜和。其法亦可临时酌用。足太阴证,不乐,善太息,不嗜食,先寒后热,或寒多。若脾疟,必寒从中起,善呕,呕已乃衰,然后发热,热过汗出,乃已。热甚者或渴,否则不渴,喜火。盖以脾喜乐,病则否,上焦痞塞,故好太息而不嗜食。太阴主里,邪不易解,故多寒热。脾病及胃,故善呕也(宜桂枝汤加减,参用建中汤,脾寒诸疟宜橘皮散)。足厥阴疟,腰痛,少腹满,小便不利如癃状,意恐惧,易太息,先寒后热,甚者色苍苍如欲死,或头疼而渴。盖以厥阴之脉环阴器,抵少腹,布胁肋,故多腰腹小便之病。凡小水不利为癃,如癃者,病不在小水,而在邪之陷,急数欲便也。肝气不足,故恐惧而太息(宜先用三黄石膏汤以祛暑邪,次用鳖甲牛膝汤加减)。足少阴证,腰痛脊强,口渴,呕吐甚,小便短赤,欲闭户牖而处,寒从下起,寒热俱甚,热多寒少,其病难已。盖以少阴主里,则阴气上冲,故呕吐甚。肾病则阴虚,阴虚故热多寒少。病在阴,故欲暗处。肾阴脏,而邪居之,故难已也(宜先用人参白虎汤,次用鳖甲牛膝汤加减。以上治六经诸疟,悉本缪仲淳法)。是知三阳疟其邪浅,发在夏至后处暑前。三阴疟其邪深,发在处暑后冬至前。其大较也。三阴三阳疟,俱有日作间作之证,前辈谓三阳疟定日作,三阴疟定间日者非也。独三日疟,即经所云休数日作者,乃必发于三阴耳。故必审其脉证,知为何经,然后决经治之。丹溪谓为作于子午卯酉日者,少阴经疟;作于寅申巳亥日者,厥阴经疟;作于辰戌丑未日者,太阴经疟。亦是审验三阴经法(宜以鳖甲牛膝为君,加入引经药,作于夜而便燥者加当归,脾胃弱者勿加,佐以姜皮,热甚勿入,大剂与之)。既审知何经而施治。其或有痰兼去痰(宜加槟榔、半夏)。有癖兼除癖(宜加常山)。经络阻碍,兼透经络(宜加川山甲)。若止暑结荣分,则槟榔等俱无所用(宜鳖甲、香薷、生姜)。此治三日疟之大法也。邪气深伏,并能为五脏疟。如肺疟则心寒,寒甚则热,热时善惊,如有所见。盖以肺为心覆,寒邪乘所不胜,故心寒。心气受伤,故善惊也(宜桂枝加芍药汤)。心疟则烦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而不甚热。盖以邪在心,故烦欲得水以解,心阳脏,而邪居之,则阳虚阴盛,故反寒多不甚热也(宜桂枝黄芩汤)。肝疟则面青太息,状若死。盖以肝气苍,肝郁则气逆,故太息。木病则强,故若死也(宜四逆汤)。脾疟则寒时腹痛,热时腹鸣,鸣已汗出。盖以脾至阴,而邪居之,故寒而腹痛。寒已而热,脾气得行,故腹中鸣。鸣已,阳气外达,故汗出而解也(宜小建中汤、橘皮散)。肾疟则腰脊痛,大便难,目暄暄然,手足寒。盖以肾脉贯脊,开窍于二阴,故腰脊大便病。目不明,水亏也。手足寒,阴厥也(宜桂枝加归芍汤)。但前既言六经疟,而此又言五脏疟者,以前就经言,邪只中诸脏之经,此就部言,邪并中诸脏之部,故非重复也。

此外又有风、寒、暑、湿、痰、食、血、劳、瘴、疫、鬼、牝、疟母等证,士材谓为疟之兼病,非因而成疟者是也。然既有此等兼病,则必有其所由然,与其所以治。风疟者,自感风而得,风为阳邪,故其证先热后寒,恶风自汗,头疼烦躁(宜川芎、白芷、细辛、青皮、槟榔、紫苏)。寒疟者,自感寒而得,与经言寒疟不同,寒为阴邪,故先寒后热,且寒多热少,恶寒无汗,挛痛而惨(宜姜、桂、厚朴、草果等,附子亦可酌用)。暑疟者,专受暑而得,与凡疟之因暑而反受风寒以成者不同,故但热不寒,或多热,里实不泄,烦渴而呕,肌肉消削(宜益元散、香薷饮、小柴胡汤参用之,或加竹沥)。湿疟者,感受湿气而成,其证寒热相等,小便不利,身体重痛,肢节烦疼,呕逆胀满(宜参用胃苓汤、除湿汤、五苓散、加味二陈汤)。痰疟者,痰结胸中,与凡疟所挟之痰更甚,故寒热乍已,胸中满闷不退,或头疼肉跳,吐食呕沫,甚则昏迷卒倒,皆是痰涎强聚之故(宜二陈汤、导痰汤)。食疟者,饮食不节,食滞痰生所致,故寒已复热,热已复寒,寒热交并,饥不能食,食则胀满呕逆,腹痛,亦名胃疟(宜青皮、陈皮、砂仁、蔻仁、麦芽、草果、山楂、神曲)。血疟者,或衄血,或便血,或女人月事适来,皆是血证(宜于治疟药中加桃仁、蓬术、延胡索等)。劳疟者,以真元不足,表里俱虚,或作劳,或房劳所致,故病发于阴,即久疟也,其证寒热甚微,寒中有热,热中有寒,最难调治(宜补中益气汤酌加鳖甲、牛膝、首乌)。瘴疟者,感受山岚湿涧之毒气,以至败血瘀心,瘀涎聚脾,故乍寒乍热,迷困发狂,或哂而不言,岭南最多此证(宜小柴胡汤加大黄、木香)。疫疟者,一方长幼相似,因染时行不正之气,变成寒热,须参气运用药(宜五瘟丹、不换金正气散)。鬼疟者,亦感时行不正之气,以至成疟,寒热日作,或甚或不甚,每发必胡言乱语,见神见鬼,多生恐怖(宜苍术、白芷、桃仁、雄黄)。牝疟者,阳气素虚,又久受阴湿,阴盛阳虚,故但寒不热,气虚而泄(宜柴胡姜桂汤,或加黄芩)。至于疟母者,缘治之失宜,营卫亏损,邪伏肝经,挟血挟痰挟食,胁下结成块是也,必以补虚为主,不可轻用攻剂(宜参用小柴胡汤、四君子汤加鳖甲、肉桂、射干、牡蛎、砂仁、三棱、青皮)。而犹有未尽者,更陈列之。疟必由中气虚,若用破气药,则中气愈伤,邪不得解,甚则中满不思食,作泄,恶寒,口干,种种变生,急难医治,如或遇此,速宜培补真气(宜六君子汤)。疟病必挟痰,所谓无痰不成疟是也,然痰有寒热之分,不容概治(热痰以贝母为君,竹茹、竹沥、橘红、茯苓、瓜蒌霜佐之,寒痰发疟,寒多不渴,以半夏、白术、橘皮为君,姜皮佐之)。疟病必挟风,有风者先治其邪(宜以首乌为君,白术、橘皮为臣,葛根、羌活、姜皮为佐,不头疼去羌活)。疟有暑湿热之邪内伏,百药不效者,尤宜详审,或稍下之亦可(宜青蒿、苍术、枳实)。疟有寒甚而因于虚者,治必兼补兼散(宜以甘温如参、芪、术为君,辛甘如姜皮、桂枝为佐)。疟发在阴分者,不得概用阳分药(宜以当归、牛膝为君,佐以干姜,如热甚而渴,去姜,加知母、麦冬、竹叶、鳖甲等)。疟发日久,多热不解者,必本阴虚,当益阴除热(宜鳖甲、牛膝为主)。疟发日久,多寒不解者,必本阳虚,当补中益气(宜以参、芪、术为主)。疟发日久,并寒与热不歇者,为有根,根者何?水饮败血结癖是也。盖水饮皆能生寒热,败血为暑热之毒,结癖为疟母,而有结癖者胁必痛,以癖必结于胁下也。凡此皆为寒热不歇之根,故挟水饮者当逐水饮,挟败血者当消暑毒,有结癖者当攻其癖,能随证疏利之,寒热自除矣。《直指》云:疟多用常山,以水在上能吐之,水在中下能破其结而下其水。斯言良是也,此皆治疟之要法,不可不知者。若疟后变证,惟痢最为危急,而其变痢之由,有因暑邪太盛,解散不早,即或解散,不能通畅,以至陷入于里,变而为痢者,急用表里分消之法以治之(宜以芩、连、芍、草、滑石、红曲以消里,葛根、升、柴以治外,脾胃弱加人参、扁豆、莲肉),连进大剂,以痢愈为度,痢愈疟亦止,即不止,其发亦轻,仍随经随证施治。有因误下邪气隐于内,变而为痢者,则必兼腹满、肿胀、呕恶、不思食等证,法宜逐邪去滞以培土(宜芩、连、芍、草、滑石、红曲、葛根、柴胡、人参、莲肉等,及陈皮、藿香、厚朴、姜皮),亦以痢愈为度。此二因者,证之最急,治之之药,必宜大剂,若胆小,虽用药不谬,终不去病,以致迁延不救。其次疟劳,或素有弱证,而又患疟,以致旧病更深,或因疟煎熬日久顿惫,精神衰耗,内热不清,肌肉消削,浙至往来潮热,致成痨瘵,急宜察其何经受病,以补益调理之(宜补中益气汤、八味丸为主)。其次厥疟,总由气血亏虚,调理失宜,或因寒而厚衣重被,至发热不去,过伤于暖,或因热而单衣露体,虽过时犹然,至又感寒,遂成厥疟,治者当分别寒热,不得混施汤剂(热厥宜升阳散火汤,寒厥宜建中汤,及附、桂、吴萸,俱可酌用,或兼气虚,参用参芪益气汤,或兼血虚,参用四物汤)。以上种种诸法,固合疟之证变为治矣,宁患有未瘳乎。至如似疟非疟一证,亦恶寒,亦发热,亦或连日作,或间日作,而其与疟分别处,惟在乎脉不必弦,皆由感冒风寒,忽觉毛寒股栗,百骸鼓撼,呕不能食,未几而发热,有似疟状也,其或有热多者(宜小柴胡汤),或有寒多者(宜人参养胃汤),或有内伤虚者(宜补中益气汤加山楂、麦芽、蔻仁以扶脾胃),皆宜随证施治,自止矣。然伤寒痨病,各有如疟,各宜从本病施治,即痰饮㿗疝,积聚伤食,暑湿燥火,痈疽疮毒等证,俱有寒热似疟者,须细问其原,不得概认为疟。

〔脉法〕 《要略》曰:疟脉自弦,弦数多热,弦迟多寒,弦小紧者宜下之,弦迟者可温之,弦而紧者可发汗,浮大者可吐之,弦数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息止之。《脉经》曰:疟脉自弦,微则为虚,代散则死。丹溪曰:疟脉多弦,但热则带数,寒则带迟,亦有病久而脉极虚微无力,似乎不弦,然必于虚数之中见弦,但不搏手耳,细察之可也。《医鉴》曰:弦短者伤食,弦滑者多痰,虚微无力为久疟。《回春》曰:疟脉迟缓者,病自愈。

〔疟疾形证〕 《内经》曰:阴阳交争,阳并于阴,则阴实而阳虚。阳明虚则寒栗鼓颔。太阳虚则腰背头项痛。三阳俱虚则阴气胜,阴胜则骨寒而痛,寒生于内,故中外皆寒。阳盛则外热,阴虚则内热,内外皆热,则喘而咳,故欲饮冷。《入门》曰:卫虚则先寒,营虚则先热,表邪多则寒多,里邪多则热多,表里相半则寒热相等。丹溪曰:人之荣卫昼行于阳,阳表也,夜行于阴,阴里也,荣卫行到,病所不通,乃作寒栗鼓振,头颔中外皆寒,腰脊俱痛,此邪气入于内也。寒战俱已,内外皆热,头痛如破,渴欲饮冷,烦满欲吐,自汗,此邪气发于外也。《三因》曰:暑疟则单热,湿疟则多寒,寒疟则先寒后热,风疟则先热后寒,余皆先寒后热。又曰:阳不足,则阴邪出表而与阳争,乃阴胜而为寒。阴不足,则阳邪入里而与阴争,乃阳胜而为热。若邪入而正气不与之争,则但热而无寒。阳不足,则先寒,阴不足,则先热。东垣曰:身后则为太阳,太阳者,膀胱水寒也;身前为阳明,阳明者,大肠金燥也;少阳之邪在其中,近后膀胱水则恶寒,近前阳明金则发热,故往来寒热而为疟。

〔疟发日数〕 丹溪曰:三日一发者,受病一年,间日一发者,受病半年,连日发者,受病一月,二日连发住一日者,气血俱受病也。又曰:三日一发,阴经受病最重。《入门》曰:阳为腑,邪浅与荣卫并行,一日一作。阴为脏,邪深横连膜原,不能与正气并行,故间日蓄积乃作,或三四日一作,久则必为疟母。

〔疟发时刻〕 《保命》曰:从卯至午作者,邪在外也。从午至酉作者,邪在内也。从酉至子作,或至寅作者,邪在血分也。《入门》曰:阳为子时至巳,阴为午时至亥,如作寅卯而退于未申,或作未申而退于子丑,皆谓之阴阳不分,须用药趱早,或移时分,定阴阳,然后阳疟截住,阴疟升散。

〔疟发昼夜宜分治〕 《医鉴》曰:气虚则日发,宜补中益气汤加半夏、黄芩,六君子汤。血虚则夜发,宜麻黄黄芩汤,柴胡芎归汤。

〔疟疾治法〕 《保命》曰:太阳曰寒疟,宜汗;正阳明曰热疟,宜下;少阳曰风疟,宜和。三经皆谓暴疟。在三阴俱曰温疟,宜汗下和。痎疟者,老疟也,故曰久疟,又曰太阳疟,宜桂枝羌活汤、麻黄羌活汤。阳明疟,宜柴苓汤、人参白虎汤。少阳疟,宜柴胡桂枝汤、柴胡加桂汤。三阴疟,总宜白虎桂枝汤、麻黄白术汤。太阳阳明合疟,宜桂枝芍药汤、桂枝石膏汤。三阳合疟,宜桂枝黄芩汤以和之。《正传》曰:伤寒余热未尽,重感于寒而变疟,名曰温疟,亦名风疟,此为伤寒坏证,其证先热后寒,不得作正疟疾治。《入门》曰:桂枝汤治太阳,白虎汤治阳明,小柴胡汤治少阳,意甚明白。挟痰合二陈汤,挟食合平胃散,尿涩合五苓散,便闭合大柴胡汤,无汗加葛根、苍术,有汗加黄芩、白术,气虚加人参、白术,热甚加芩、连,寒多加草果,口渴加乌梅,夜作加桃仁、赤芍,日久加常山、槟榔吐之,治疟之法尽矣。又曰:疟无汗,宜用柴胡、升麻、川芎;多汗,宜用白术、乌梅。《得效》曰:疟疾者,阴阳交争,寒热互作,用药须半生半熟、半冷半热,乃收十全之功,盖所以分阴阳,解寒热也。《直指》曰:凡疟方来,与正发时,不可服药,恐药病交争,转为深害,须未发两时之前,或发日清晨与服,仍节饮食,避风寒,远酒色,慎起居,无不愈。《医鉴》曰:如疟疾寒热大作,此太阳阳明合病也,谓之大争,寒作则必战动,热发则必汗泄。经曰:汗出不愈,知为热也,不治之,恐久而传入阴经,故宜用桂枝芍药以解之。若服此汤后,寒热转甚者,知太阳阳明少阳三经合病也,故又宜桂枝黄芩汤以和之。

〔疟疾难治不治证〕 《灵枢》曰:寒热脱形,脉坚搏逆也,死不治。《得效》曰:久疟复作,虚浮不食者,难治。久疟腰脊强急瘈疭者,必不治。

〔疟疾导引法〕 《保生秘要》曰:平身坐定,双手擦掌抚肾囊,两肘靠膝,以声势向前躬而后抑,如此用力起五九之数,约汗透身,轻爽而自愈,慎风邪。

〔疟疾运功〕 《保生秘要》曰:定艮起念,运上风门穴,多着工夫,盖风感此透也,渐运入内,又散出外,上泥丸,降心头推开,或吐而愈,不吐亦愈。

【治疟方四十六】

羌活黄芩汤 〈太阳疟〉

羌活  黄芩  陈皮  前胡  猪苓  甘草  知母

如口渴,即兼阳明,宜倍知母,加麦冬、石膏。渴而汗少或无汗,加葛根。如深秋或冬无汗,加姜皮。因虚汗少或无汗,加人参、麦冬、姜皮。因虚汗多,加黄芪、桂枝,汗止即去桂枝。若素有热,勿入桂枝,代以白芍、五味子。若发于阴加当归。小便短赤或涩,加六一散,春温以茯苓、猪苓代之。

桂枝羌活汤 〈又〉

桂枝  羌活  防风  甘草(各一钱半)

此方能治太阳疟,自汗,头项痛,腰脊强。

麻黄羌活汤 〈又〉麻黄  羌活  防风  甘草

此方能治太阳疟无汗,即前方去桂枝用麻黄也。

柴苓汤 〈阳明疟〉柴胡(一钱六分)  泽泻(一钱三分)  赤苓  猪苓  白术(各七分半)  半夏(七分)  黄芩  人参  甘草(各六分)  桂心(三分)  姜(三片)

竹叶石膏汤 〈又〉

竹叶  石膏  人参  麦冬  甘草  生粳米

无汗或汗少不呕者,加葛根。虚而作劳,加人参。汗多加白术。痰多加橘红、贝母,得汗即解。寒热俱甚,渴甚,汗多,寒时指甲紫黯者,加桂枝。

小柴胡汤 〈少阳疟〉

柴胡  黄芩  人参  半夏  甘草  姜  枣

渴者去半夏,加石膏、麦冬。肺热去人参,倍麦冬,加知母。有痰不渴,加贝母、白术、茯苓、姜皮。阴虚有热,虽呕吐,忌用半夏、生姜,恐损津液。至声哑,加竹茹、橘皮、茯苓、乌梅、麦冬。

柴胡桂枝汤 〈又〉

柴胡(二钱)  桂枝  黄芩  人参  白术  半夏(各一钱)  甘草(五分)  姜(三)  枣(二)

此方能治少阳疟,寒热乍往乍来。

柴胡加桂汤 〈又〉

柴胡(三钱)  黄芩  桂枝(各二钱半)  半夏(一钱)  甘草(四分)  姜(三)  枣(二)

桂枝芍药汤 〈二阳疟〉

桂枝(一钱)  赤芍  知母  石膏  黄芩(各二钱)

桂枝石膏汤 〈又〉

石膏  知母(各三钱)  黄芩(二钱)  桂枝(一钱)

桂枝黄芩汤 〈三阳疟〉

柴胡(二钱)  石膏  知母(各一钱半)  人参  黄芩  半夏  甘草(各一钱二分)  桂枝(一钱)

参术健脾汤 〈凡疟总服〉

人参  橘红  茯苓  白蔻仁  山楂  麦芽  藿香  白术  白芍  山药

肺火去参、术,加麦冬、石斛、乌梅。停食必恶食,倍山楂,加神曲。伤肉食加黄连、红曲。伤谷食加枳实、草果。伤面食加莱菔子,食消即已,单用本方。胃家素有湿痰,其证不渴,寒多,方可用半夏、橘红、苍术、白术,大剂与之。呕甚加姜皮。

白虎桂枝汤 〈三阴疟〉

石膏(四钱)  知母(二钱)  桂枝  甘草(各一钱)  粳米(一合)

三阴疟其脉如平,无寒但热,骨节烦疼,时便难,朝发暮解,暮发朝解,此方治之。

麻黄白芍汤 〈又〉

麻黄  桂皮  青皮  陈皮  半夏曲  白芷  苏叶  赤苓  白术  桔梗  细辛  槟榔  甘草(各七分)  姜(三片)  枣(二枚)

桂枝汤 〈太阴疟〉

桂枝  芍药  甘草  姜  枣

有痰加陈皮、白术。

建中汤 〈又〉

橘皮散 〈脾寒诸疟〉

广皮八两去白切,姜汁浸过一宿,砂罐内重汤煮干,焙,研末,每服三钱,大枣十枚去核,水一碗,煎至半碗,发前服,即以枣下之。

此方非寒极甚者,勿与服。

三黄石膏汤 〈厥阴疟〉

鳖甲牛膝汤 〈又〉

鳖甲  牛膝  当归  陈皮  柴胡

热甚而渴,倍鳖甲,加花粉、麦冬、知母。脾胃弱或溏泄,去当归,加人参。寒甚,寒多指甲青黯,加人参、姜皮、桂枝。肺火忌用参,止多服本方。

人参白虎汤 〈少阴疟阳明疟〉

人参  石膏  知母  甘草  粳米

凡少阴疟,先用本方加桂枝以祛暑邪,后加鳖甲、牛膝。热甚,倍知母,加麦冬。寒甚加桂枝。热甚而呕,加竹茹、人参、陈皮。用桂枝、牛膝者,肝肾同一治也。

桂枝加芍药汤 〈肺疟〉

桂枝  芍药  甘草  姜  枣

芍药倍用。

桂枝黄芩汤 〈心疟〉

桂枝  芍药  甘草  黄芩  姜  枣

四逆汤 〈肝疟〉

附子  干姜  甘草

小建中汤 〈脾疟〉

桂枝  芍药  甘草  饴糖  姜  枣

桂枝加归芍汤 〈肾疟〉

桂枝  芍药  甘草  当归  姜  枣

芍药倍用。

益元散 〈暑疟〉

滑石  甘草  朱砂

香薷饮 〈又〉

香薷  厚朴  扁豆子  甘草

胃苓汤 〈湿疟〉

苍术  厚朴  陈皮  甘草  白术  肉桂  茯苓  猪苓  泽泻

除湿汤 〈又〉

苍术  厚朴  陈皮  甘草  白术  茯苓  半夏  藿香

加味二陈汤 〈又〉

半夏  陈皮  茯苓  甘草  黄芩  羌活  苍术

二陈汤 〈痰疟〉

半夏  陈皮  茯苓  甘草

导痰汤 〈又〉

半夏  南星  赤苓  枳实  广橘红  甘草  生姜

不换金正气散 〈又〉

苍术(二钱)  厚朴  陈皮  藿香  半夏  甘草(各一钱)  姜(一片)  枣(二枚)

五瘟丹 〈疫疟〉

黄连(火戊癸年为君)  黄柏(水丙辛年为君)  黄芩(金乙庚年为君)  甘草(土甲己年为君)  香附(木丁壬年为君)  紫苏叶(各一两)

为君者倍入,皆生用,冬至日制为未,用锦纹大黄三两熬成膏,为丸,弹子大,朱砂、雄黄为衣,再贴金箔,每一丸,井华水磨服。

补中益气汤 〈劳疟昼发疟〉

人参  黄芪  白术  甘草  陈皮  归身  升麻  柴胡

柴胡姜桂汤 〈牝疟〉

柴胡  干姜  桂枝  黄芩  花粉  牡蛎  甘草

六君子汤 〈疟母昼发疟〉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半夏  陈皮

调中益气汤 〈疟痨〉

人参  黄芪  白术  甘草  当归  白芍  柴胡  升麻  陈皮  五味子

归脾汤 〈疟痨〉

人参  黄芪  当归  白术  枣仁  远志  茯神  圆眼  木香  甘草  姜  枣

八味丸 〈疟痨〉

熟地  山药  山萸  丹皮  茯苓  泽泻  附子  肉桂

升阳散火汤 〈热厥疟〉

升麻  柴胡  羌活  独活  葛根  白芍  防风  甘草

理中汤 〈寒厥疟〉

人参  白术  炮姜  炙草

参芪益气汤 〈气虚疟〉

人参  黄芪  白术  五味  麦冬  陈皮  炮附子  炙甘草

四物汤 〈血虚疟〉

川芎  当归  白芍  熟地

麻黄黄芩汤 〈夜发疟〉

麻黄(三钱)  黄芩(二钱)  桂心(一钱)  甘草(一钱半)  桃仁(十五个)

临卧服。桃仁味甘苦辛,肝者,血之海,血受邪则肝气燥,经所谓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桃仁散血缓肝。谓邪气深远而入血,故夜发,乃阴经有邪,此汤乃发散血中风寒之剂也。

柴胡芎归汤 〈又〉

柴胡  葛根  川芎(各一钱)  桔梗  当归  赤芍药  人参  厚朴  白术  白茯苓  陈皮(各七分)  红花  甘草(各三分)  姜(三片)  枣(二枚)  乌梅(一枚)

此方能治夜发之疟,引出阳分而散,后再服人参截疟饮,自愈矣。

人参截疟饮 〈截一切疟〉

人参  白术  茯苓  当归  青皮  厚朴  柴胡  黄芩  知母  酒常山  草果  醋鳖甲(各八分)  肉桂  甘草(各三分)

姜(三片)  枣(三枚)  乌梅(一个)  桃仁(七粒)

水煎,露一夜,五更空心服,渣再煎,朝服,糖拌乌梅下药。忌鸡、鱼、豆腐、面食、辛辣物。此方虚人尤妙。

截疟饮 〈又〉

黄芪(二钱)  人参  白术  茯苓(各钱半)  砂仁  草果  橘红(各一钱)  五味子(八分)  甘草(六分)  乌梅(三个)  姜(三片)  枣(二枚)

此方治虚人久疟不止,极效。

截疟方 〈又〉

人参自四钱至一两,姜皮或生姜相配,露一夜,发日五更服,必止。甚者连进二服或三服。如贫,以白术代参。夜发者加当归,无不应手取效。此必久疟料无外邪内滞,方可服。

人参养胃汤 〈似疟非疟〉

人参  白术  橘红  半夏曲  丁香  木香  藿香  神曲  麦芽  茯苓  砂仁  厚朴  建莲  甘草(各七分)  姜(三片)

【附载:倪涵初治疟四方】

第一方

广皮  姜半夏  茯苓  威灵仙(各一钱)  制苍术  姜厚朴  柴胡  黄芩(各八分)  青皮  槟榔(各六分)  炙甘草(三分)

头痛加白芷,加姜三片,上咀片,如法炮制,河井水各一杯,煎九分,饥时服,渣再煎服。此方平胃消痰,理气除湿,有疏导开先之功,受病轻者,二帖即愈,勿再药可也。若二帖后病势虽减而不全愈,必用第二方,少则三帖,多则五帖而已。

第二方

生首乌(三钱)  知母  醋鳖甲(各二钱)  白术  威灵仙  当归(各一钱)  茯苓  枯黄芩  柴胡  陈皮(各八分)  炙甘草(三分)  姜(三片)

井水、河水各一杯,煎八分,加无灰酒五分,再煎一沸,空心服,渣再煎服。此方补泻互用,虚实得宜,不用人参、黄芪,屏去常山、草果,平平无奇,却有神效,即极弱之人犯极重之病,十帖后,立有起色,功奏万全,所云加减一二即不灵应者,正此方也。

第三方

黄芪  当归(各一钱二分)  人参  白术(各一钱)  柴胡  陈皮(各八分)  升麻(四分)  炙甘草(三分)

或加首乌二钱,炒知母一钱。或又加麦芽一钱,青蒿子八分皆可。姜一片,枣二枚,水二杯,煎八分,半饥时服三五帖,元气充实,永不发矣。方虽有三,第二实为主方,既不刻削,亦可峻补,功独归之。其第三方专为有力者设,若贫家,只多服第二方可也。疟之为害,南人患之,北人尤甚,弱者患之,强者尤甚,虽不至遽伤人命,然不治则发无已时,治之不得其道则邪恶内伏,正气日虚,久而久之,遂不可治。予所定三方,甚为平易无奇,绝不入常山、草果等劫剂,且不必分阳疟阴疟,连日间日三日,及非时疟,人无分老幼,疾不论久近,此三方不用加减,惟按次第服之,无不应手而愈也。

久疟全消方

威灵仙  醋莪术  炒麦芽(各一两)  生首乌(二两)  金毛狗脊(八钱)  青蒿子  黄丹  穿山甲(水煮,切细,炒成珠)  醋鳖甲(各五钱)

如小儿,加炙鸡肫皮五钱。用山药粉一两,饴糖一两,水一小碗为糊丸,每半饥时,姜汤下二三钱。凡处暑后冬至前,或间日,或非时,缠延日久,须治疟母,予尝酌定此方以治人,服不半料,无不全愈收功。

【附载:缪仲淳治疟诸法及诸药要品】

热多

贝母  麦冬  葛根  竹叶  知母  黄芩  柴胡  乌梅  首乌  鳖甲  牡蛎  石膏  橘红  滑石  牛膝  茯苓

寒多

桂枝  姜皮  人参  白术  苍术  黄芪  归身  炙草  半夏  橘红  蔻仁  草蔻仁

汗多

人参  白术  黄芪  秋冬加桂枝

无汗

葛根  柴胡  石膏  羌活  姜皮  人参  苍术

疟母

鳖甲  射干  牡蛎  三棱  砂仁  肉桂  人参  青皮  陈皮  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