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不禁

证名。又称小便失禁。清醒时小便自出不觉,或小便频数难以自制。以虚寒者居多,小便自遗而色清。因热者,小便频数不能自制,尿色黄赤。肺虚者,宜补中益气汤。肾与膀胱虚冷者,宜菟丝子散、固脬丸、家韭子丸等方。心气不足者,恐惧则遗,宜用归脾丸。膀胱火邪妄动者,治宜清利,用鸡肠散、白薇散、神芎导水丸及四苓散合三黄汤等方。又有肝郁热结者,胁腹作胀,尿意急迫,甚则不禁,宜用消遥丸加减。热病昏迷、中风、癫痫等亦可见小便失禁。

小便闭

证名。小便闭塞不通。《素问·标本病传论》:“膀胱病,小便闭。”详癃闭条。

小便

即尿。《素问·痹论》:“胞痹者,……涩于小便。”参见尿条。

小痹

病名。痹证邪在孙络,随脉往来者。因邪入未深,故称小痹。《素问·气穴论》:“其小痹淫溢,循脉往来,微针所及,与法相同。”《黄帝素问灵枢合纂》引张志聪注:“小痹者,谓邪始入于皮肤,未伤筋骨。脉,谓孙络脉也。”

小膀骨

人体解剖结构名。即桡、尺骨的统称。参见臂骨条。

⑴与“大”相对。《素问·气穴论》:“肉之小会为溪。”《灵枢·骨度》:“过则胃大,不满则胃小。”

㈡指时间短,小月。《素问·宝命全角论》:“月有小大,日有短长。”

⑶使小。《灵枢·刺节真邪》:“凡刺大邪,日以小,泄夺其有余,乃益虚。”

㈣年幼。《灵枢·卫气失常》:“六岁已上为小。”

⑸轻微。《素问·刺疟篇》:“身体小痛,刺至阴。”

⑹指小针。《灵枢·玉版》:“以小治小者其功小。”

⑺脉象名。其脉形较小。《素问·平人气象论》:“脉小实而坚,病在内。脉小弱以涩,谓之久病。”

⑻指药味少的方剂。《素问·至真要大论》:“君一臣二,制之小也。”

⑼指药量少的方剂。《素问·至真要大论》:“运而奇偶,制大其服也,大则数少,小则数多。”

⑽指小便。《素问·方盛衰论》:“视其大小,合之病能。”

⑾少,与“众”相对。《灵枢·卫气失常》:“病间者浅之,甚者深之,间者小之,甚者众之。”

销烁

同“销铄”。

①熔化;毁灭。《素问·气交变大论》:“南方生热,热生火……其令热,其变销烁。”

②枯瘦。《素问·刺要论》:“刺骨无伤髓,髓伤则销烁胻酸,体解(亻亦)然不去矣。”《楚辞·九辨》:“形销铄而瘀伤。”王逸注:“身体燋枯,被病久也。”

萧纲(503-551年)

南北朝梁皇帝。字世缵,小字六通。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精医,着有《沐浴经》三卷、《如意方》十卷,均佚。

萧炳

唐药学家。号兰陵处士。兰陵(今属山东)人。取本草药名第一字,按四声(平上去入)相从,编成《四声本草》五卷,已佚。部分佚文见《证类本草》。

萧昂

明代医家。字申立,号正斋道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立志于医,曾学医于周崇善门下,因周逝而中辍,后自学成才。着《医粹》(1501年),为脉学专着,惜流传不广。

消浊

病证名。小儿消渴之一。又称肾消、下消。《幼科铁镜》:“消浊,火动消肾,移热于膀胱。”《幼幼集成》:“乃上消之传变,肺胃之热久不清,乃至动而消肾,移热于膀胱,小便浑浊,色如膏脂,名曰下消。”治宜滋阴清热,用加味地黄汤,或四物汤加莲子、知母、芡实、麦冬。

消中

病名。出《素问·腹中论》。即中消。见《杂病源流犀烛·三消源流》。其证多食善饥,口干饮水。大便硬,小便如泔。一名内消。《圣济总录》卷十三:“病消中者,不渴而多瘦,一名内消。”又称痟中。《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吃食多而饮水少,小便少而赤黄者,痟中也。”详中消条。

消心

病名。因心火上炎所致多饮多食多尿之证。即上消。《证治要诀·三消》:“上消消心,心火炎上,大渴而小便多。”“消心之病,往往因欲饮食过多,及食啖辛热,饮引既多,小便亦多。当抑心火使之下降,自然不渴,宜半夏泻心汤。”参见上消条。

消息

①指体察斟酌病情。《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②指调养。《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弦数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息止之。”

消痰软坚

消痰法之一。治疗因浊痰结聚或瘰疬等病证的方法。

消痰平喘

消痰法之一。治疗痰多气逆的方法。症见喘嗽痰多,胸痞食少,舌苔粘腻,脉滑。常用三子养亲汤之类。

消食化滞

治疗学术语。系消法之一。又称消食导滞,简称消导。是消除食滞,恢复脾胃运化功能的方法。多用于因饮食不节所致的食积停滞,症见胸脘痞满、腹胀时痛、嗳腐吞酸、呕恶厌食,或大便泄泻,舌苔厚腻而黄,脉滑,代表方剂为保和丸。

消食导滞

同消食化滞。详该条。

消肾

病名。即肾消。见《圣济总录》卷十三。详肾消条。

消上

病证名。小儿消渴之一。《幼幼集成》:“消渴,心火动而消上,上消乎心,移热于肺,渴饮茶水,饮之又渴,名曰消上。”治宜滋阴养液,用莲花饮。继用生津四物汤润燥养心。

消乳

治疗学术语。指哺乳期间中断乳汁分泌的方法。《广嗣五种备要·保胎方论》:“产母不令子饮乳,有乳而欲消者,用麦芽五钱,炒为末,四物汤调服即消。或用神曲二钱,炒为末,酒吞,日服一次。”参见断乳条。

消癖神火针

艾卷灸的一种。见《种福堂公选良方》。用蜈蚣一条,木鳖、五灵脂、雄黄、乳香、没药、阿魏、三棱、蓬术、甘草、皮硝各3克,闹羊花、硫黄、山甲、牙皂各6克,麝香9克,甘遂1.5克,艾绒60克,制作如雷火针,以灸治痞块。

消痞化积

治疗学术语。指用行气化瘀、消滞软坚以消除痞积的治法。如胁下肿块或小儿疳积等病,均可采用此法。

消痞

治疗学术语。系消法之一。治疗痞积、痞满的方法。

①胸胁下有肿块,坚实不移者为积,须消痞化积,如鳖甲煎丸。

②胸胁胀满,痰食停滞者为痞满,须消痞化满,如失笑丸。

消脾

病名。即中消。《证治要诀·大小腑门》:“消脾,缘脾经燥热,食物易化,皆为小便,转食转饥。”详中消条。

消泺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少阳三焦经。在臂外侧,当清冷渊与臑会连线的中点处。布有臂背侧皮神经,桡神经肌支和中侧副动、静脉。主治头痛,齿痛、项强、癫疾、臂痛,上肢麻痹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消疬

经外穴名。《针灸集成》:“瘰疬……又方,以绳子周回病人项,还至起端处截断,将此绳一头从大椎上垂下脊骨,绳头尽处点记,又量患人口吻如一字样,中折黑记横布脊点上,两端尽处,灸百壮大效。”《经外奇穴治疗诀》列作经外穴,名消疬。在背部,以平结喉之颈项周长,自大椎穴直下尽处左右旁开0.5寸处。主治瘰疬。艾炷灸3-7壮。

消渴

病名。泛指具有多饮、多食、多尿症状的疾病。出《素问·奇病论》。亦作痟渴。分上消、中消、下消三种。《证治汇补·消渴章》:“上消者心也,多饮少食,大便如常,溺多而频。中消者脾也,善渴善饥,能食而瘦,溺赤便闭。下消者肾也,精枯髓竭,引水自救,随即溺下,稠浊如膏。”本证见于糖尿病、尿崩症等。详上消、中消、下消各条。又指口渴、多饮、多尿而小便甜的病证。《外台秘要》卷十一:“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无脂似麸片甜者,皆是消渴病也。”即现代之糖尿病。又指以口渴、尿少为主证的病证。《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夫痟渴者,为虽渴而不小便也。”又:《伤寒论》中所述之消渴,系指在热病过程中的口渴引饮、多尿,与内科杂病之消渴病含义不同。

消肌

病证名。小儿消渴之一。又称消中、中消、脾消。《易简方》:“若热蓄于中,脾虚受之,伏阳蒸内,消谷善饥,食欲倍常,不生肌肉,好饮冷水,小便频数,色白如泔,味甜如蜜,名曰消中,又曰脾消,属于中焦,病在水谷之海也。”《幼科铁镜》:“消肌,脾火动而消中,中消于脾,移热于胃,喜多食,食无足时,小便色黄,名曰中消。”治宜养胃存津,用白虎加人参汤加减。

消谷善饥

证名。由中焦热盛所致食入易消,常觉饥饿之证。《灵枢·脉气》:“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为中消主证。参见中消条。本症见于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等疾患。

消谷

证名。食物入胃肠,很快消化之证。《灵枢·大惑论》:“胃热则消谷,谷消故善饥。”为中消主证。参见中消条。

消法

治疗法则,八法之一。包括消散和消导两种意义。用消散导滞破积药,以消除食滞及气血痰湿瘀滞而产生痞积的方法。有消食化滞、消痞化积等法。详各条。

消导

消食导滞的简称。详消食化滞条。

消瘅

病名。出《灵枢·五变》、《素问·通评虚实论》等篇。

①即消渴病。《儒门事亲》:“消瘅者,众消之总名。”

②即热中。《杂病源流犀烛·三水源流》:“消瘅,肝心肾三经之阴虚而生内热病也,即经所谓热中,与三消异。”其证阴虚内热,肌肉消瘦,脉微细。治宜滋阴清热,用生地黄饮子、玉泉丸等方。参见热中条。

消补并用

消法和补法同时并用的方法。一般用于虚实挟杂的证候。

病名因阳明热盛伤阴所致的消谷善饥,饮食不荣肌肉之证。即消渴。《素问·阴阳别论》:“二阳结,谓之消。”二阳指阳明。后世将消病分类三类。《医述·三消》:“消病有三,曰消渴,曰消中,曰消肾。”《景岳全书·杂证谟》:“消证有阴阳,尤不可不察。如多渴者,曰消渴;善饥者,曰消谷;小便淋浊如膏者,曰肾消。凡此者多由于火。”《杂病源流犀烛》谓消病即中消,“二阳结,谓之消,皆中消也。”参见三消、消渴、中消条。本病见于糖尿病、尿崩症、甲状腺机能亢进等疾患。

项中疽

病名。即脑疽。出《外科证治准绳》卷三。详参脑疽。

项与手争

自我推拿方法名。《遵生八笺》:“踊身令起,平身正坐,两手叉项,仰视举首,左右抬摇,使项与手争。”有保健强身的作用。

项昕

元代医家。字彦章,号抱一翁。原籍永嘉(今浙江温州),后徒居余姚。幼好方术,后专攻医书。少时即能诵《素问》、《难经》、《脉经》等医着。曾任杭州府吏、鄞县为肃政府书吏等职。因母病为庸医所误,立志攻医术。曾得韩明善所藏方论,并从陈白云学医,与名医朱震亨、葛可久等论医学。又向太医院使张廷玉学导引按摩,尽得其传。兼学各家之长,于内、外、妇科俱精,行医四十余年,活人甚众。撰《脾胃后论》,以补李杲《脾胃论》之不足。另撰《医原》,已佚。

项痛

证名。项部肌肉筋脉作痛。出《灵枢·杂病》。由风寒之邪侵袭,或气血凝滞经络所致。感冒风寒者,用驱邪汤;痰盛者,用消风豁痰汤;湿盛者,用加味胜湿汤;血虚火盛筋燥者,项强急,动则微痛,用疏风滋血汤;闪挫、久坐、失枕所致者,项强不可转移,多由肾虚不能生肝,肝血虚,无以养筋,常服六味丸(《医碥·项强痛》)。腮项相连肿痛,发热便闭者,宜防风通圣散。参见颈项强痛条。

项太阳

经脉名。指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于颈项的部分。头项有病,多在项部的足太阳膀胱经取穴治疗。《灵枢·寒热病》:“病始头首者,先取项太阳而汗出。”

项似拔

病证名。颈项部如象要被拔出断裂。《素问·至真要大论》:“目似脱,项似拔,腰似折。”

项森

明代医生。字子秀。遂昌(今浙江)人。祖泗、父孔贤皆以积善称。森继家风具医德,以施药济人为事,倾囊相救而不惜。

项软

病证名。见《世医得效方》。又称天柱骨倒。指颈项软弱,无力举头。多因肾气精髓衰损所致,属督脉病变。可见于小儿体虚,秉赋不足,老年阳虚精亏,虚劳,久病等。治宜补肾填精,强筋壮骨为主,方用健骨散、生筋散等。小儿体虚,久病后往往患此,属五软之一。

项强穴

①经外穴名。见《经外奇穴汇编》。在手背第二、三掌骨小头向后方之凹陷处。主治项强。直刺0.5-0.8寸。

②落枕穴别名。见该条。

项强

证名。颈项部肌肉筋脉牵强拘急。出《素问·至真要大论》。亦称颈项强急。因风寒湿邪侵袭太阳经脉,或感受暑温,或津血耗损、筋脉失养所致。见于伤寒、暑温、中风、痉病等。《伤寒括要·项强》:“太阳项强,无汗,脉浮紧,麻黄汤;有汗,脉浮缓,桂枝汤;痉症独摇头,卒口噤,项强,小续命汤;结胸项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大陷胸丸。”又有因刀伤感染风邪而致者;因挫闪、久坐、失枕而致项强不可转移者,详见有关各条。本证见于脑炎、脑血管意外,项肌痉挛等疾患。参见项强、颈项强痛条。

项疽

病名,即脑疽,出《外科大成》卷二,见该条。

项脊强

证名。项背肌肉经脉牵强。即项背强。《医学心悟·项脊强》:“项脊者,太阳经所过之地,太阳病,则项脊强也。”详项背强条。

项背强几几

证名。颈项、背部牵强不舒,俯仰不能自如。由病邪在表,津液不达,太阳经脉拘急所致。《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有表虚表实之分。发热汗出恶风者,为表虚,表虚者宜解肌;无汗恶风者,为表实,表实者可发汗。选用桂枝加葛根汤、葛根汤等方(《伤寒明理论》卷上)。参见项背强、项脊强等条。

项背强

病证名。指后项脊背间肌肉筋脉牵强凝滞不舒。多由风寒侵袭足太阳经,或气血凝滞,脉络不和,或因外伤所致。治宜温散通络,方用葛根汤等。《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人体部位名。指颈的后部。《素问·脉要精微论》:“推而下之,下而不上,头项痛也。”《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向向

亦作“响响”,犹言“膨膨”。腹胀貌。《灵枢·杂病》:“厥而腹向向然,多寒气。”

①思虑。引伸为内心活动所产生的欲望或非分要求。《素问·上古天真论》:“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

②自我感觉。《灵枢·海论》:“血海有余,则常想其身大。”

响惊

病证名。惊风之一。《许氏幼科七种》:小儿惊风发抽“发热目窜,忽然抽掣啼叫者,俗名响惊。”治宜清热化痰熄风,用《怡堂散记》方(连翘、赤芍药、炒山栀、天麻、钩藤勾、橘红、半夏、代赭石、茯苓、甘草)。

香附饼

灸用药饼的一种。《外科证治全书》:“生香附为末,生姜自然汁和,量患大小作饼,覆患处,以艾灸之。”用治“瘰疬痰毒或风寒袭于经络红肿。”

香顿·秀保投吉赤俄

宋代藏医家。约生活于11世纪。里籍未详。精通“八支”医理。与宇陀·萨玛元丹贡布同为一代名医。着有《医学通史》、《释难解障》等。门徒甚众。

香顿·斯杰巴尔

宋代藏医学家。生于西藏雅隆地区。深究“八支”医理,曾求学于印度。着有《经释月光疏》等。

相须

中药学术语,系药物七情之一。出《神农本草经》。指两种功能相类似的药物配合使用,以互相增强效用。如石膏配知母,大黄配芒硝。

相侮

五行学说术语。即反克,又称反侮。侮,恃强凌弱之意。相侮属病理变化范畴。正常情况下,金可克木,若金气不足,或木气偏亢,木就反而侮金,出现肺金虚损而肝木亢盛的病症。《素问·五运行大论》:“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

相畏

中药学术语。系药物七情之一。出《神农本草经》。指药物之间的互相抑制作用,一种药物毒性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消减。如半夏畏生姜。相畏与相杀是同一配伍关系从不同角度的两种提法。所以又可以说生姜杀半夏。参相杀条。

相哇南术加因桑

藏族医家。约生活于11世纪。精通医学。撰有《八支心要集》一百二十章。

相使

①中药学术语。系药物七情之一。出《神农本草经》。指一种药物作为主药,另一种或数种药物作为辅药用以提高主药功效。如款冬花配杏仁、黄芪配茯苓。

②生理学名词。脏腑间相互役使,相互作用和联系。《素问·灵兰秘典论》:“愿闻十二官之相使。”

相胜之脉

诊断学名词。指色与脉相克(脉克色)之脉象。例如面色白而得数脉,面色赤而得沉脉之类。说明病情笃重,预后不佳。《难经·十三难》:“经言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相胜之脉者,即死。”

相生

五行学说术语。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相互滋生和助长的关系。可用来说明脏腑间相互协调的生理现象。其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肝(木)生筋,筋生心(火)……心生血,血生脾(土)……脾生肉,肉生肺(金)……肺生皮毛,皮毛生肾(水)……肾主骨髓,骨髓生肝(木)。”

相杀

中药学术语。系药物七情之一。出《神农本草经》。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姜杀半夏。

相气十法

诊断学术语。系一种望诊,以观察病人面部气色的十种方法。《望诊遵经》:“十法者,浮沉、清浊、微甚、散抟、泽夭是也。”详各条。

相克

五行学说术语。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相互克伐和制约的关系。可用来说明脏腑间相互制约的生理关系。其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近人习惯将相克与反常的相乘混同,如病理上的木乘土,常称为木克土。

相火妄动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肝肾阴虚,不能涵养寄居肝肾的阳火,导致相火冲逆上炎的病变。症见眩晕头痛,视物不明,耳鸣耳聋,易怒多梦,五心烦热,性欲亢进,遗精早泄等。偏于肝阳亢者,治宜育阴潜阳;偏于肾火旺者,宜滋阴降火。

相火

①生理学名词。指寄居于肝肾二脏的阳火,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格致余论·相火论》:“火内阴而外阳,主乎动也,故凡动皆属火。以名而言,形气相生,配于五行,故谓之君;以位而言,生于虚无,守位禀命,因其动而可见,故谓之相。”具于人者,寄于肝肾二部,肝属木而肾主水也。胆者,肝之府;膀胱者,肾之府;心包络者,肾之配;三焦以焦言,而下焦司肝肾之分,皆阴而下者也。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肝肾之阴,悉具相火,人而同乎天也。”参君火条。

②地与天之三阴三阳相应的六气之一。其初气为木,上应天之厥阴风气;二气为君火,上应天之少阴火气;三气为相火,上应天之少阳暑气;四气为土,上应天之太阴湿气;五气为金,上应天之阳明燥气;终气为水,上应天之太阳寒气。火气有二,其一在前位,应少阴,合五脏君主之官(心),故名君火。与之相对,位在下,应肝者名相火。《素问·六微旨大论》:“愿闻地理之应六节气运何如?岐伯曰:显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

相傅之官

人体器官名。指肺。《素问·灵兰秘典论》:“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王冰注:“位高非君,故官为相傅。主行荣卫,故治节由之。”张景岳注:“肺主气,气调则营卫脏腑无所不治。”心为君主之官,肺犹宰相辅佐君主,调治全身。例如心主血,肺主气,气血循环运行输送养料,以维持各脏器组织的机能活动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相反

中药学术语。系药物七情之一。出《神农本草经》。指两种药物合用,可能产生毒性或副作用。如乌头反半夏。后世将相反药物归纳为“十八反”。参该条。

相恶

①中药学术语。系药物七情之一。出《神农本草经》。指一种药物能减弱另一种药物的功效。生姜恶黄芩,人参恶莱菔子。

②病因病理学术语。指彼此性反。《素问·脉解》:“阳气与阴气相薄,水火相恶,故惕然而惊也。”

相乘

五行学说术语。乘,即乘虚侵袭之意。相乘即相克太过,超过正常制约程度,属病理变化范畴。如肝气过亢,肺金不能制约肝木,则太过之木便去乘土,使土更虚而发生肝气犯胃的病症。参相梅条。

陷中

筋骨间的凹陷处。《灵枢·本输》:“注于太溪。太溪,内踝之后,跟骨之上,陷者中也,为俞。”

陷翳

证名。出《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下。属翳之一种。多肝风内热上干精明所致。因邪气自内而发,深沉凝滞,所以其翳顽固难退,故名陷翳。治法应先轻宣疏散,然后辅助退翳之品。

陷下则灸之

针灸治则之一。出《灵枢·经脉》。《灵枢·禁服》:“陷下者,脉血结于中,中有着(着)血,血寒,故宜灸之。”指虚寒病证,脉陷下不起者,是气虚血滞,宜用灸法以温经散寒。《灵枢·官能》:“经陷下者,火则当之。”意义相同。

陷下

①脉搏低沉。《灵枢·禁服》:“人迎……陷下刚灸之。”

②深入。指病邪由浅表向深部、内部传变。《素问·皮部论》:“邪之始入于皮也,……则感虚乃陷下。”

③运气术语。指气运变化不利于人体之时(如主气胜过客气,下胜上则发病急而重)。《灵枢·五变》:“先立其年,以知其时,时高则起,时下则殆,虽不陷下,当年有气通,其病必起,是谓因形而主病。”

④脱落,瘦削。《素问·玉机真脏论》:“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

⑤腧穴所在的凹陷处。《素问·针解篇》:“下廉者,陷下者也。”

陷脉

①寒邪陷于经脉,使气血凝滞在肌肉腠理之间,久则成瘘疮。《素问·生气通天论》:“开合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陷脉为瘘。”

②指筋骨肌肉凹陷处的俞穴。《灵枢·小针解》:“故针陷脉则邪气出,针中脉则浊气出,针太深则邪气反沉。”

陷睛翳

病证名。即目内陷,又名睛陷、目睛缩入。指眼珠向眼眶内退陷的病证。多由肾阴亏损,元气大虚所致。常见于重病或虚证久病者,为正气衰竭之象,预后多不良。其治疗宜大补元气,滋补肾阴为主,同时治疗宜缓,不可图速功。

陷经

病名。指经血下陷、漏血不止的病证。《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妇人陷经,漏下黑不解,胶姜汤主之。”参见崩漏条。

陷骨

经穴别名。见《普济方》。即陷谷。见该条。

陷谷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阳明胃经。别名陷骨。输(木)穴。在足背,当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布有足背内侧皮神经和足背静脉网。主治腹痛胀满,肠鸣泄痢,面目浮肿,目赤痛,疝气,足背肿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陷伏

见《奇效良方》。即黑靥。详该条。

证名。指凡生疮疡,毒不外泄,反陷入里者。亦名内陷。见《外科理例》卷一。该证有疮疡邪毒内攻之意,但来势较缓,除邪实之外尚有正虚的一面。参见三陷条。

哯(xiàn现)乳

病证名。又名转奶,噫奶。为哺乳期婴儿常见的病证。《幼科发挥》:“哯乳者,小儿无故乳常流出,口角唇边常见,如瓶之漏而水渗出也,即哺露。”为胃气上逆所致。治宜和胃降逆,用二陈汤去甘草,加藿香、木瓜;或以炒麦芽、橘红、丁香,水煎服。

线障

病证名。系指目翳垂下如线,红赤涩痛的病证。本病多由肝肺风热所致。治宜疏风清热、明目退翳。方用石决明散加减。另外,本病也可由于肝肾阴亏、虚火上炎所致。治宜滋阴清热,方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参见赤膜下垂条。

《现代实用中药》

医学著作。一册。叶橘泉主编。本书分为二篇。第一篇概说,为中药学总论;第二篇各论,按笔划顺序选录常用中药500余种,打破传统药学著作的药物分类法和以每味药物的性味功治为主的叙述方法,增加了现代科学的内容。分别记述各药的异名、学名、科属、形态、产地、性味、品质、成分、药理、效用、用量、附方、制剂等。末附索引。是结合现代科学知识整理中药的一种较实用的参考书。1956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了增订本。

痫黄

病名。三十六黄之一。《圣济总录》卷六十一:“痫黄,病人身如金色,不多言语。四肢无力,好眠卧,口吐粘涎者,宜服茵陈汤方。”参见黄疸、三十六黄条。

痫瘥而喑

病名。系指小儿发痫瘥后六七岁不能语的病证。见《幼科证治准绳》卷九。《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五:“痫发瘥后,不能语者,是风痫。风痫因儿衣厚汗出,以儿乘风取凉太过,为风所伤得之……心之声为言,开窍于口……心气不和,其声不发,故不能言。”。

①病名。出《灵枢·寒热病》。该篇指出此病之主证为“暴挛、痫、眩,足不任身”。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病证。《简明医彀》卷四:“此病皆由惊动其神,使脏气不平,郁而生涎,闭塞诸经,痰涎壅积,变热生风”致病。后世又以禀赋遗传、七情内伤心肾虚怯、风火痰热、饮食劳倦及外伤为重要病因。《张氏医通》:“痫病发时,昏不知人,卒然眩仆倒地,甚则瘛疭抽搦,目上视,或口眼斜,或口作六畜声;将醒时吐涎沫,醒后又复发。有连日发者,有一日三五次发者。”治宜标本兼顾,扶正培本,豁痰降火为标,方用定痫丸和安神丸,参汤下;或选用人参琥珀丸、牛黄安神丸。气血虚兼痰火者,清心抑胆汤;风痰者,用追风祛痰丸;痰火者,清心滚痰丸;痰多涎甚者,导痰汤加木香、竹沥;痰多而眩晕者,用清心抑胆汤。痫证获得控制后,宜用十全大补汤加酸枣仁、远志、麦冬。先天性痫证(“胎痫”),宜用烧丹丸,或先服至宝锭以清热止痉,再据其兼证辨治。中医久痫,即现代医学之癫痫。

②中医古籍中或有痫、癫通用者。前人又有十岁以下为痫,十岁以上为癫之说。参见癫、五脏痫等条。

涎唾

涎与唾的合称。俗称口水。详涎、唾条。

涎积

病名。九积之一。饮涎壅聚成积之证。《儒门事亲》卷三:“涎积,咽如拽锯。”参见痰积条。

五液之一。又称口津。与唾合称涎唾或唾液。具有润滑口腔和帮助消化的作用。涎为脾液。《素问·宣明五气》:“脾为涎。”脾胃正常则津足,口中和,不燥不渴,食而知味。脾胃虚寒则冷涎上涌,口淡泛恶;胃火炽盛则涎少口燥;脾胃湿热或内有虫积,中风或癫痫发作,多有大角流涎。《灵枢·口问》:“胃中有热则虫动,虫动则胃缓,胃缓则廉泉开,故涎下。”

咸哮咳

病名。进食咸味过度引起的哮嗽。《不居集》卷十五:“咸哮咳,因食咸物所伤,以致哮嗽不止。用白面二钱,砂糖二钱,通搜和,用糖饼灰汁捻作饼子,放在炉内煠热,划出加轻粉四分,另炒熟,将饼切作四片,掺轻粉在内,令患人吃尽,吐出病根即愈。”参见咳嗽条。

咸胜苦

咸属水,苦属火,水能克火,故咸能胜苦。《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苦伤气,咸胜苦。”

咸生肾

生理学名词。指咸与肾五行皆属水,故咸味具有补肾作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

咸伤血

咸味能损伤血分。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咸耎

指味咸之物具有软坚的作用。见《素问脏气法时论》。

弦脉

脉学名词。脉象之一。脉象端直而长,指下挺然,如按琴弦。主肝胆病,诸痛,痰饮,疟疾。《素问·玉机真脏论》:“端直以长,故曰弦。”

弦缕

脉学名词。脉象如弓弦之缕,坚急不和。《素问·大奇论》:“脉至如弦缕,是胞精予不足也。”马莳注:“弦缕,如弓弦之缕,主坚急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