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希声(?-707年)

唐代文人,兼通医学。曾官至司礼博士,吏部侍郎。除文学著作外,尝集有《张文仲疗诸风方》及《行要备急方》等,均佚。

元俗

汉代医生。河间(今属河北)人。《古今医统》载其售药于市,并治愈河间王之瘕病,后隐居于山中。

元神之府

人体结构名。指脑。精神意识,记忆思维,视觉器官,皆发于脑,故称。详脑条。

元况

经穴别名。见《循经考穴编》。即膻中。见该条。

元觉

宋代医僧。四明(今浙江鄞县)人。其师奉真、弟子法琮,亦皆以医名。

元见

经穴别名。见《针灸大成》。即膻中。见该条。

元好问(1190-1257年)

金代文人,兼通医学。字裕之,号遗山。秀容(今山西忻县)人。攻举子业,尝任尚书省左司都事员外郎。家藏医书甚多,曾将其平日亲验有用之方集为《集验方》一卷。

元颃

唐代医者。京都(今陕西西安人)。尝治一妇人因误食虫而疑之不释,辄治而无效。元颃以药吐之,并佯称吐出一虾蟆云,患者心病顿去而愈。其长于心理治疗有如是者。

元儿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作元见。《循经考穴编》作元沉。即膻中。见该条。

元达

宋元间医生。原名守灵。鸡泽(今属河北)人。知医善药,又善于调用犀角成粉。

①始,本原。《素问·天元纪大论》:“太虚寥廓,肇基化元。”

②大。《本草纲目·介部·鼋》:“甲虫唯鼋最大,故字从元。元者,大也。”

渊腋

经穴名。出《灵枢·经脉》。别名泉液。属足少阳胆经。在侧胸部腋中线上,腋下3寸,当第五肋间隙处(《针灸甲乙经》)。布有第五肋间神经的外侧皮支,胸长神经的分支,胸腹臂静脉,胸外侧动、静脉及第五肋间动、静脉。主治胸胁满痛、瘰疬、肩臂痛;以及肋间神经痛,腋窝淋巴结炎等。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艾条灸5-10分钟。

渊液

经穴别名。即渊腋。见该条。

渊疽

病名。指无头疽生于胁部腋下三寸处者。出《外科大成》。该病多因忧思太过,伤及肝胆所致。症见初起患处坚硬,肿而不红,疮势平塌,日久方溃。临证如见疮口脓稠色白者顺;如豆浆水者逆。治法详见无头疽条。如疮口闻及呼吸声,此为内膜已透,当急灸阳陵泉穴,兼服护膜散(白蜡、白芨各等分,共研细末),每服一钱,一日三次。

渊刺

刺法名。出《灵枢·官针》。即关刺。见该条。

冤热

即郁热,热邪蓄积。《素问·玉机真脏论》:“疝瘕,少腹冤热而痛,出白,一名曰蛊。”

通“宛”。《方言》卷十三:宛,蓄也。

①闷,烦懑。《素问·示从容论》:“咳嗽烦冤者,是肾气之逆也。”《素问·疟论》:“少气烦冤。”

②蕴结。见“冤热”。

《毓芝堂医书四种》

医学丛书。清·汪和鼎辑。刊于1812年。包括《宜麟策》、《达生篇》、《保婴易知录》、《丛桂堂集验良方》。现有初刻本。

御神

即驾驭精神。《素问·上古天真论》:“不时御神。”

《寓意草》

医方著作。清·喻昌撰于1643年。全书收辑以内科杂病为主的疑难治案六十余则。前有医论二篇,作者强调“先议病,后用药”,其“议病式”就是一份比较完整的病历格式。在治案中喻氏对病因、病情记述较详;辨证剖析明彻、治法稳妥灵活。并以层层设问的方式,阐明治案中的关键和疑难之点,每能给读者以启迪。喻氏善用古方,又有个人的见解和发挥,故本书在医案著作中有相当的影响。但不少治案只议病情而无处方。现存初刻本、多种清刻本、石印本等。1949年后有排印本。

寓攻于补

治疗学术语。系虚实错杂病证的治疗法则之一。

①指把攻之目的寄托于补法中。如胎死腹中属于气虚不足的患者,用黄芪合开骨散以下死胎。

②在补剂中加入一、二攻邪之药。《温病条辨·中焦篇》:“应下失下,正虚不能运药,不运药者死,新加黄龙汤主之。”

寓补于攻

治疗学术语。系虚实错杂证的治疗法则之一。

①指把补之目的寄托于攻法之中。《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缓中补虚,大黄(匿^虫)虫丸主之。”瘀血去则新血自生,营养自能恢复。

②指在攻邪药中加入一、二补益之药,如治疫痢用人参败毒散。

喻义

唐代外科医家。生活于公元六世纪下半叶。曾任西川(今新疆吐鲁番盆地一带)节度使要籍。善治痈疽疮肿,其经验撰成《疗痈疽要诀》、《疮肿论》各一卷,均已佚散。

《喻选古方试验》

医方著作。旧题清·喻嘉言选辑,王兆杏录。四卷。刊于1838年。作者选录《本草纲目》中的附方,予以分类编辑而成。卷一合药分剂法则、服药、宜忌及通治方;卷二——四分为头病、目病、面病、鼻病等92种病证的单验方。此外,王氏对于一些耳闻目见、试用有效的单方验方亦予附录。现有清刻本及《珍本医书集成》本。

《喻氏医书三种》

医学丛书。清·喻昌撰。刊于1763年。包括《医门法律》、《尚论篇》、《寓意草》。各详该条。

喻化鹏

明代医家。字图南。丰城(今属江西)人。精岐黄术,游医于宝庆(今湖南邵阳)。精研切脉、望色、听声、察形之术。诊病态度严肃谨慎,遇有疑难病证,常静夜深思,晨起即赴病家处理,不分贫富,一视同仁。所得诊酬多用于购置奇方秘论,以利提高医术。着有《医经翼XX》、《医余诗草》等,均已佚失。

喻昌(1585-约1664年)

明末清初医家。字嘉言。新建(今属江西)人。新建古称西昌,故晚年号西昌老人。明崇祯三年(1630年)以副榜贡生入都,因上言国事不就而皈依佛门为僧,兼事岐黄,往来于南昌、靖安等地,后侨居常熟。晚年潜心著述,开堂讲授医学,在常熟颇有医名。其治学推崇《伤寒论》,在方有执《伤寒论条辨》基础上,将《伤寒论》条文重行分类归纳,于三纲鼎立说多有阐发。晚年将其在伤寒方面之研究着成《尚论篇》八卷,详论伤寒六经证治,春月温病,夏秋暑湿热诸病及脉法、治法等。尚着有《寓意草》、《医门法律》等,以上三书合刊本称《喻氏三书》。

欲降反升

反治法之一。即欲通利下降,反而使用升提的方法。如小便不通用宣肺提气法治疗,使肺气通利,水道自利。是一种提壶挈盖的方法。

域中

经穴别名。见《医学入门》。即彧中。参见该条。

浴面

导引方法名。又名摩面、擦面、干洗脸等。方法为:双手擦热,贴在面下部,两手中指分别放在鼻翼两侧迎香穴处,向上推擦,经睛明、攒竹至前额发际处,然后两手分开推擦至额角后而下,经耳门穴而返回下面部。《寿世青编·十二段动功》:“浴面:将两手自相摩热,覆面擦之。”《理瀹骈文》:“晨起擦面,非徒为光泽也,和气血而升阳益胃也。”有畅通气血、祛风散寒、提神醒脑之效,常用以防治感冒、鼻炎、头痛、失眠等症。

浴儿法

新生儿保健法。出《备急千金要方》。用桃、槐、桑、梅、柳五枝煎汤,洗浴初生儿,去除污秽,清洁皮肤,以防皮肤病和疮疖的发生。洗浴时,要避风,时间要适当,不可令其久坐水中恣意洗浴,以免冬天受凉,夏天受热,注意保持脐带的干燥。如在澡水中加少许猪胆汁,既可去污秽,又可滋润肌肤,还能清热解毒,预防疮疡。

①洗澡。《素问·五脏生成》:“肾痹,得之沐浴清水而卧。”

②形容汗出多。《灵枢·百病始生》:“若入房汗出浴,则伤肾。”

③治法之一。用药煎水洗患部或全身。多用于风寒、跌仆初期,以达到发散外邪,通经活脉,化瘀止痛的目的。《素问·至真要大论》:“寒者热之……上之下之,摩之浴之。”

彧中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千金要方》作或中,《医学入门》作域中。属足少阴肾经。在胸部,当第1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布有第一肋间神经及其前皮支,锁骨上神经前支,第一肋间动、静脉。主治咳嗽,气喘,胸痛,不嗜食等。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艾炷灸3-5半;或艾条灸5-10分钟。

郁中

经外穴名。《经穴汇解》:“郁中:耳前两边。按《云林神谷》曰:灸吼吼神法,患者耳前两边,名郁中,二穴。《寿世保元》耳前作胸中,未知熟是。”《经外奇穴图谱》定位在面部,耳轮棘前缘一穴,耳垂下缘相平处一穴。

郁证

证名。郁滞不得发越之证的总称。简称郁。见《赤水玄珠·郁证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有木郁、火郁、土郁、金郁、水郁、属五气之郁,后世合称五郁。《丹溪心法》分为气郁、血郁、湿郁、热郁、痰郁、食郁、总称六郁。《张氏医通》卷三:“郁证多缘于志虑不伸,而气先受病。”七情郁证多因情志不畅所致,有怒郁、思郁、忧郁、悲郁、惊郁、恐郁、称内郁。六气郁证有风郁、寒郁、湿郁、热郁等,称外郁。辨证有虚实之分。实证有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痰气郁结等数种。肝气郁结者,证见精神抑郁,或胸闷胁痛,腹胀嗳气,不思饮食,脉弦细。治宜疏肝理气,用四逆散。气郁化火上逆者,证见头痛头晕,胸闷胁胀,口苦口干,苔黄舌红,脉弦数,治宜清肝泻火,用加味逍遥散。痰气郁结者,证见咽中似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治宜利气化痰,选用半夏厚朴汤、归脾汤等方。虚证分为久郁伤神和阴虚火旺两类。久郁伤神者,证见精神恍惚,悲忧善哭,疲乏无力,治宜养心安神,用甘麦大枣汤。阴虚火旺者,证见眩晕心悸,心烦易怒,失眠,治宜滋阴清火,养血柔肝,用滋水清肝饮等方。参见有关各条。

郁燠(ào奥)

病因病理学名词。郁,蕴积。燠,热甚。指郁火内盛。《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其运热,其化暄郁燠。”

郁痰

病证名。因七情郁结,肺脾气滞,郁而生痰之证。又名结痰、顽痰、老痰。《症因脉治》卷二:“郁痰即结痰,顽痰。”证见胸满饱胀,九窍闭涩,懊憹烦闷,或咽中结核,睡卧不宁,或肠胃不爽,饮食有妨,或气逆不利,倚肩喘息。寒郁者宜辛散,用香芎二陈汤;热郁者宜清解,用栀连二陈汤;肺经郁痰,用节斋化痰丸加昆布、胆星。《证治汇补·痰症章》谓痰留于胃脘,证见吞酸嘈杂,呕吐少食,噎膈嗳气,名曰郁痰。猝受惊恐,心虚停痰者,亦称郁痰,证见惊惕心跳,甚则欲厥等。火痰郁久可致郁痰。《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郁痰即火痰郁于心肺间,久则凝滞胸膈,稠粘难咯,多毛焦,咽干口燥,咳嗽喘促,色白如枯骨。”《医学入门》称为燥痰。审因辨证,治以解郁、化痰、清热、润燥等法,选用节斋化痰丸、抑痰丸、霞天膏、清火豁痰丸、瓜蒌枳实汤等方。

郁嗽

病证名。水亏邪火犯肺的咳嗽。一名火嗽。《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病源流》:“郁嗽,即火嗽也。”证见脉数面赤,或肺胀喘急,睡卧不安,痰少,甚者干咳无痰(见《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病源流》)。治宜清肺止咳,用清化丸、清金降火汤。参见郁咳、咳嗽条。

郁热头痛

证名。外寒束闭内热所致的头痛。《明医杂着·续医论》:“久头痛病,略感风寒便发,寒月须重绵厚帕包裹者,此属郁热,本热而标寒。”由郁热于里,毛窍常疏,风寒易入,寒邪外束,内热郁闭所致。证见头痛,略感风寒便发,心烦,头晕目花等。治宜泻火凉血,佐以辛温散表,用安神丸、川芎散、清空膏、菊花散等方。参见头痛条。

郁热失血

证名。表寒束闭,热郁于经,热邪迫血外溢之证。《金匮翼·诸血统论》:“郁热失血者,寒邪在表,闭热于经,血为热迫,而溢于络外也。勿用止血之药,但疏其表,郁热得舒,血亦自止。”若肺气已虚,客热不去,咳嗽咽干,吐血嗽血者,治宜甘润养血,佐以辛药凉肺,用大阿胶丸、大蓟饮子、龙脑鸡苏等方。参见外感吐血条。

郁热衄血

证名。因郁热在里所致的衄血证。见《丹溪心法·衄血》。因肝胆郁热,心肾之阴受损所致者,伴见胁痛口苦、烦躁不眠等症。治宜清火解郁,滋阴泄热,用河间生地黄散加减。外感邪热郁于阳明不得发越所致者。证见目痛鼻干不眠,或身热口渴,脉长而洪,无汗者用干葛解肌汤,有汗者用犀角地黄汤加升麻、干葛。本证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肝硬变、血液病及多种传染病过程中。参见衄血条。

郁气崩漏

病证名。崩漏证型之一。见《竹林女科证治》。多因孕妇素多抑郁或情志过极,伤肝化火,肝伤则冲任失调,火热则迫血妄行,以致经水不以时下,或适来适断,或暴下不止,肝郁伐脾,脾失统摄,症见气短食差,或下血更甚。治宜养血舒肝,健脾调冲,方用开郁四物汤(四物汤加香附、白术、黄芪、蒲黄、地榆、人参、升麻)加减。

郁气

病因病理学名词。

①即气郁。详该条。

②致郁之气。《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故岁宜苦以燥之温之,必折其郁气,以资其化源。”张景岳注:“故必折去其致郁之气,则郁者舒矣。”

郁冒

证名。

①昏冒神志不清的病证。《素问·至真要大论》:“郁冒不知人者,寒热之气乱于上也。”《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医学入门》卷四:“郁乃气不舒,冒乃神不清,俗谓之昏迷也。经曰:诸虚乘寒则为厥。郁冒不仁,言寒气乘虚中人,如物蒙罩其首,恍惚不省人事,比之眩昏更重。”

②指血厥。《普济本事方》卷七:“郁冒,亦名血厥。”参见厥证,郁厥、血厥条。

郁咳

病名。肾水不足,邪火犯肺而致咳嗽。又名火咳。《医学入门》卷五:“郁咳即火咳,久者干咳无痰。乃肾水焦枯,邪火独炎于肺。”治宜清肺止咳,泻白散加苦梗为君主之;久病宜敛,合用诃黎丸;肾虚者合用肾气丸;情志抑郁者合用霞天膏;肺燥皮枯,疮痒便闭者,治宜活血润燥,用生津饮。参见郁嗽、咳嗽条。

玉柱骨折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八十八。即天柱骨折。详该条。

玉枕疽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一。指有头疽生于脑后玉枕穴者。证治见有头疽条。

玉枕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在后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3寸,平枕外隆凸上缘的凹陷处。一说在脑户穴旁开1.5寸处(《循经考穴编》)。布有枕大神经分支和枕动、静脉。主治头痛,目眩,目痛,鼻塞,癫痫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玉英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玉堂。见该条。

玉翳遮睛

病证名。出《银海精微》。又名玉翳浮满、玉翳浮瞒、玉翳浮睛。起病多因肝经风热,病久反复者,又属肝肾不足。《银海精微》认为:“此同肝风攻充入脑,积热在于肝膈之间,久乃肾虚,致眼中常发热或赤痛。初则红肿赤脉穿睛,渐渐生白翳膜。初起如碎米,久则成片遮瞒乌睛,凝结如玉色,名曰玉翳遮睛。治之,宜服泻肝散、明目菊花散、通明补肾丸。”无赤痛羞明,仅存白玉色翳障遮满黑睛者,类似今之角膜白斑,药难奏效。

玉翳浮满

病证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

①属外障。指黑睛上翳如玉色,遮满瞳神。即玉翳遮睛,详该条。

②属内障。《审视瑶函》:“眼内障如水晶色,厚而光滑且清白,瞳子隐隐内中藏,视物蒙如云雾隔”,并谓“其名有三,曰水晶,曰玉翳浮满,曰冰瑕翳”。即水晶障翳症。详该条。

玉翳浮瞒

病证名。《银海精微》:“玉翳者,风充入脑,积热肝膈,发歇疼痛,失于调治,日久积累,血凝不散,结成白翳,遮满瞳睛,如玉色相似,立名玉翳遮瞒如此之状,有进有退,有红有泪,发歇未定。治法:用阴三阳二药次点一次。眼泪带药汪汪流出。如此之状甚,翳膜必能渐渐收卷……”参见玉翳遮睛条。

玉翳浮睛

病证名。《古今医统》:“此因热郁不退,使生白膜,如玉凝睛,或痛或肿,久则满睛失明。”即玉翳遮睛。详该条。

玉液

养生术语。含意有多种。

①外丹术指所炼制的丹药。《隋书》:“金丹玉液,长生之事,历代糜费,不可胜纪。”

②内丹术其说不一。一指口中津液。《黄庭内景经·口为章》务成子注:“口中津液为玉液。”一为内丹功中药物的别称。《还真集》卷上:“药物异名……玉液。”一指元神元气相合之称。《修真太极混元指玄图·秘传还丹诀》原注:“以肾真气合心中神水,而曰玉液。”一指肾精。《脉望》卷七:“玉液乃肾液也。”

③尚指经外奇穴玉液穴。位于舌系带右侧血脉上。

玉衔

出《千金要方》。即玉衡。详该条。

玉田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腰背不便,转筋,急痹筋挛,灸第二十一椎随年壮。”《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列作经外穴,名玉田。在第四骶椎棘突下凹陷处。主治难产,腰骶痛,及腓肠肌痉挛等。沿皮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玉堂

①解剖名称。《伤科补要》卷二:“玉堂,在口内上腭,一名上含,其窍即颃颞也。”详颃颞条。

②经穴名。出《难经·三十一难》。别名玉英。属任脉。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3肋间,布有第三肋间神经前皮支和乳房内动、静脉的前穿支。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呕吐,及心绞痛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玉笋症

病名。《喉科方论》:“此症发在牙关牙床肉上,形如三、五肉笋,徐徐发来。针刺不痛,此脏腑内伤。”古人认为该病是不治之症。故在临床中应谨慎辨证用药。

玉泉

①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中极。见该条。

②经外穴名。⑴《千金要方》:“男阴卵大,癫病,灸玉泉百壮,极之。穴在屈骨下阴,以其处卑,多不灸之。”即位于男性阴茎根上正中央、耻骨联合下缘处。

㈡出《幼幼新书》。在后头部,当枕外隆凸上缘,旁开头正中线1.5寸,再直下1寸处。主治喑钓不语等。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⑶养生用语。又称醴泉。《茅亭客话》:“玉泉者,舌下两脉津液是也。”参见“醴泉”条。

《玉楸药解》

药物学著作。八卷。清·黄元御撰。刊于1754年。本书分草、木、金石、果、禽兽、及鳞介鱼虫六部,共收药290种。内容论述简要,不尚旁征博引,颇多个人见解。黄元御自号玉楸子,故以为书名。现有《黄氏医学八种》本。

玉门头

经外穴名。别名女阴缝。《千金要方》治诸横邪癫狂针灸图诀:“第十一针阴下缝,灸三壮。女人即玉门头,名鬼藏。”《经外奇穴图谱》定位在“女性外生殖器部,阴蒂头是穴。主治妇人阴疮,癫狂。针3分,艾条灸3至7分钟。”

玉门不闭

病证名。出《经效产宝》卷中“产后腰痛羸瘦补益玉门不闭方论”。即产门不闭。详该条。

玉门

解剖部位名。出《脉经》卷九:“带下有三门:一曰胞门,二曰龙门,三曰玉门。已产属胞门,未产属龙门,未嫁女属玉门。”则玉门指未婚女子的阴道外口。现泛指阴道外口。

玉龙歌

针灸歌赋名。全名《一百二十穴玉龙歌》。出《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开头称:“扁鹊授我玉龙歌,玉龙一试绝沉疴。”七言韵语,首尾共八十六段。其用穴经验有参考价值。《针灸聚英》:“俗以《玉龙歌》为扁鹊所撰,盖后人依托为之者。”《针灸大成》等书载此,文字略异。

《玉龙赋》

针灸歌赋名。撰人不详。内容据《玉龙歌》而文字简括,便于诵习。《针灸聚英》:“……《玉龙赋》又总辑其要旨尔。”参见《玉龙歌》条。

玉梁骨伤

病名。见《医宗金鉴》卷八十八。即颞下颌窝处损伤。多由跌仆损伤所致。症见耳部肿痛,耳中流血,甚则骨肉俱伤,头痛头晕,不省人事。治宜活血、止血、安神、镇痛。内服正骨紫金丹、云南白药,外用葱汤淋洗,贴混元膏。

玉梁骨

解剖结构名。指下颌骨的关节突。《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玉梁骨,即耳门骨。其处上即曲颊,下即颊车,两骨之合钳也。”

玉粒分经

病证名。亦作玉粒分精。见《杂病证治准绳》第七册,此症或生于脾,或生于气轮。生于气轮者,金火亢承之证,燥热为重;生于脾者,湿热为重,由土之燥滞,其形圆小而颗坚,淡黄色或白肉色。当辨其所生部分而治之,故曰玉粒分经。”本病亦有轻而自愈者。若恣食辛燥等,则症情加重,可变为漏。治法:发于睑内者,宜清热泻脾,用清脾散加减;生于白睛者,宜清泻肺热,即泻白散加减。

玉茎

解剖结构名。即阴茎。《儒门事亲》:“睾丸,囊中之丸,虽主外肾,非厥阴环而引之,则玉茎无由伸缩。”详阴茎条。

《玉机微义》

综合性医书。五十卷。明·徐彦纯撰,刘宗厚续增。书成于1396年。徐氏原著撰于洪武初(1368),书名《医学折衷》,立论以《内经》为本,旁采金元诸家学说以阐析中风、痿证、伤风、痰饮、滞下、泄泻、疟、头痛、头眩、咳逆、痞满、吐酸、痓、疠风、风痫、破伤风、损伤,计17门。刘氏除对徐氏原撰17门病证内容有所补充外,又较有系统。此书流传颇广,影响亦大,现存大量明清刻本及日本刻本,仿其体例续增咳嗽、热、火、暑、湿、燥、寒、疮疡、气、血、内伤、虚损、喉痹、眼目、牙齿、腰痛、心痛、黄疸、痹、妇人、小儿等共33门,改名《玉机微义》。全书以内科杂病为主,分门详述,有论有按,证方俱备。

玉环俞

经穴别名。见《中国针灸学》。即白环俞。见该条。

玉户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作五户。即天突。见该条。

玉衡

婴儿娩出后清洁口腔的一种方法。又名玉衔。《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小儿初生,先以棉裹指,拭儿口中舌上青泥恶血,此为之玉衡。”

《玉函经》

脉学著作。又名《广成先生玉函经》。三卷(一作1卷)。原题唐·杜光庭撰(或认为是托名著作)。本书论述脉理,编为“生死歌诀”上、中、下三篇。重点阐析脉证关系以及脉象的生理、病理情况。后世的流通本,一般认为是宋·崔嘉彦引述古典医籍结合个人见解的注释本。但近年来已有人提出不同见解。认为崔嘉彦虽于脉学颇多贡献,但却与《玉函经》无涉。

《玉函方》

方书名。一百卷。晋·葛洪撰。葛氏疗病,主张用简便易得之方,反对用贵重难求之药。因此,广为选集民间草药和效方验方,撰成此书。自谓“篱陌之间,顾眄皆药;众急之病,无不毕备”(《抱朴子·内篇》卷三))。堪彰本书特色,惜佚。

玉房蒸

病名。二十三蒸之一。《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玉房蒸,男则遗沥漏精,女则月候不调。”

玉房俞

经穴别名。见《中国针灸学》。即白环俞。见该条。

玉顶疽

病名。出《疡科心得集》卷上。即百会疽。见该条。

玉池

人体解剖名称。指口,道家语。《黄庭内景经》:“口为玉池太和宫。”如《医宗金鉴》中玉池散方治齿(匿^虫)口臭。

玉抱肚法

药物敷贴法之一。《针灸资生经》:“治心腹冷痛玉抱肚法:针砂四两,炒似烟出,入白矾半两,硇砂、粉霜各半钱,新水拌匀微湿。以皮纸贴安怀中,候热发,置脐中、气海、石门、关元穴,大补本元。或置其他冷处,汗出立差。此药燥则不热,再以新水拌再热,可用十余次。如药力尽,却曝干,再入矾等,依旧热。舍弟叔浩传一方,只有针砂、泥矾,功效亦同。”

语言蹇涩

证名。舌体转动不灵,说话艰难或吐字不清的症象。亦称语言蹇吃、口不能言。因风邪乘袭,痰涎壅盛所致。为中风主证之一。《中藏经·论治中风偏枯之法》:“人病中风偏枯,其脉数而面干黑黧,手足不遂,语言蹇涩。”《万病回春·中风》:“其半身不遂,口眼斜,语言蹇涩,或瘫痪不伸,或舌强不语,痰涎壅盛,不省人事,牙关紧急,此皆中藏也。”

语言蹇吃

证名。即语言蹇涩。《诸病源候论·蹇吃候》:“若府藏虚损,经络受邪,亦令语言蹇吃。”详见语言蹇涩条。

语声重浊

病状名。简称声重。说话或咳嗽的声调因病变影响而低沉含混。多因外感风寒或湿痰内阻,使气道不畅。《素问·脉要精微论》:“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

语迟

五迟之一。出《小儿药证直诀》。小儿二三岁一般能说简单的话,如到四五岁还不能说话则为语迟。言为心声,肾脉系舌本,小儿先天肾虚,心气不和,为形成语迟的主要原因。但也有由后天脾胃亏损,津气不能上荣所致者,肾气不足者,用六味地黄丸加菖蒲、远志;心气不足者,用补心丹;脾胃虚弱者,用补中益气汤。并要注意锻炼。如听觉亦差,应检查是否有先天性聋哑。

雨水

气象学名词。

①天上降落的水滴。

②二十四节气之一。《素问·刺法论》:“于雨水日后,三浴以药泄汗。”

雨气

雨水之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雨气通于肾。”吴昆注:“雨,水也;肾为水,雨其类也,故雨气通于肾。”

雨癞

病名。癞证分类之一种。《诸病源候论》卷二:“雨癞者,斑驳或白或赤,眉须坠落亦可治,多年难治。”

雨府

雨水聚集之处。《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趋雨府,湿化乃敷。”王冰注:“太阴之所在也。”张景岳注:“土厚湿聚之处。”

羽客

古代养生常用语。道士的别称。传说战国时燕昭王曾召大臣甘需,想学长生之术,甘需给了他一件羽毛做的衣服,后人遂称道士为羽客。

①五音之一。肾音羽,其音尖利柔细。《素问·金匮真言论》:“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其音羽。”

②羽毛。《素问·五脏生成》:“黑如乌羽者生。”

③指鸟类。《素问·五运行大论》:“南方生热……其虫羽。”

宇文士及(?-642年)

隋间官吏。字仁人,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文帝诏尚南阳公主,封尚辇奉御。后随唐太宗征讨有功,封新城县公,太宗以宗宝女妻之。后颇受宠而历任官职。辑有《妆台方》(一作《妆台记》),已佚。

宇陀·元丹贡布(708-833年)

唐代藏医学家。又名宇陀宁玛·元丹贡布,藏族,西藏堆龙给那(今西藏堆龙德庆)人。藏医世家出身,自幼在家庭环境熏陶下成长,曾于内地入藏汉族医生东松冈哇处受业,后又多次到天竺、尼泊尔及内地游学,学问大增。藏王赤松德赞尝召其至桑鸢寺与其他侍医答辨获胜,名噪遐迩。由赤松德赞聘为其王朝保健医生。他曾研读其前代存留下来的医着《医学大典》、《无畏的武器》、《月王药诊》及天竺的古印度吠陀医着。经廿多载研究及实践,广泛吸收汉族医学、印度医学及大食医学的精华,结合个人的长期体会,着成《四部医典》(藏名《据悉》一书)。其书涉及藏医学之理论基础、诊断、胚胎、解剖、临床各科、治疗原则、方药、养生等等内容,是一部奠基性的藏医学著作,其影响所及,至今仍然是学习藏医的必读课本。宇陀宁玛由是而被后代所敬重,尊为医圣、第二个药王菩萨。其著作尚有《脉学师承记》、《原药十八种》,还有一些其他托名之作。

伛偻

病证名。背曲身蜷不得直伸。《灵枢·厥病》:“伛偻者,肾心痛也,先取京骨、昆仑。”

伛(yū雨)

病证名。曲背、驼背。《素问·刺禁论》:“刺脊间,中髓为伛。”针刺脊骨间隙,易误刺伤脊髓,导致伛偻曲背,临床需慎重。

髃骨伤

病名。指肩胛骨因外伤而损折者。见《医宗金鉴》卷八八。有:“若被跌伤,手必屈转向后,骨缝裂开,不能抬举,亦不能向前,惟扭于肋后而已……。”症见伤处肿胀疼痛,甚者臂肘亦肿,或肱骨头离位突出。对于有移位骨折者则应施行手法整复,给予固定;无移位者,仅作固定即可。内治可服七厘散、复元活血汤;肿消痛减后改服接骨丸、正骨紫金丹;后期恢复时服补筋丸。外治用海桐皮汤外洗患处,并配合进行功能锻炼。

髃骨骱失

病名。指肩关节因外伤而脱臼者。见《伤科补要》卷二。详肩胛骨出条。

髃骨骱

解剖部位名。指肩关节处,该关节由肩胛盂部与肱骨头构成。见《伤科补要》卷二。

髃骨

骨名。指肱骨头。《医宗金鉴》:“髃骨者,肩端之骨也,即肩胛骨头向之上棱骨也。”《灵枢·经筋》:“大肠手阳明之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

髃(yú,音于)

肩髃的简称。指肩关节的上方。《灵枢·经筋》:“手太阴之筋,……出缺盆,结肩前髃。”一说肩前乳骨,或为锁骨。

虞仲伦

清代医家。字貂南,浙江奉化人。生平欠详,尝辑《医方简易》一书行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