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脏

生理学名词。

①心、肝两脏属阳,称为阳脏。

②泛指阳盛体质之人。《景岳全书》卷一:“阳脏者,必平生喜冷畏热,即朝夕食冷,一无所病,此其阳有余也。”

阳易

病名。阴阳易之男传于女者。《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四:“其男子病新差,未平复,而妇人与之交接,得病名曰阳易。里急,腰踝连腹内痛。”治以猳鼠粪汤。参见阴阳易条。

阳烨

唐代(?)人。履贯欠详。着《膳夫经手录》四卷,此乃食疗类之著作,但未见行世。

阳虚自汗

病证名。因阳气虚弱,腠理不密所致自汗证。见《赤水玄珠·汗门》。证见畏寒,倦怠,汗出觉冷。治宜温阳固表,用芪附汤、黄芪建中汤等方。参见自汗条。

阳虚证

证名。阳气虚衰所出现的病证。出《素问·调经论》。因素体阳气虚弱,或病邪损伤阳气所致。多见于慢性疾患。证见面色(白光)白,短气懒言,精神倦怠,四肢不温,尿清便溏,舌淡苔薄,脉细弱或大而无力。治宜益气温阳,用补中益气汤、理中丸、保元汤等方。亦指阴寒内盛,阳气衰微的病证,多见于重危病证。证见四肢逆冷,下利清谷,恶寒蜷卧,喘息头汗,脉微欲绝等。治宜回阳救逆,用四逆汤、参附龙牡汤等方。

阳虚则外寒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阳气虚不能温煦体表,出现外寒证候。《素问·调经论》:“阳虚则外寒,……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今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寒气独留于外,故寒栗。”

阳虚阴盛

阴阳学说术语。阴阳相互制约,保持相对平衡。阳虚则不能制阴,故阴偏盛。常见于肾阳虚不能温养脏腑所致的阴寒内盛证候。症见形寒肢冷、痰饮、水肿、泄泻等。

阳虚眩晕

病证名。因阳气不足,清阳不能升达头部所致眩晕。见《世医得效方》卷三。证见头晕头痛,恶寒,耳鸣耳聋;或眩晕欲倒,气短自汗,手足冷,脉沉细;或晨起头晕,片时自定。治宜温阳补气,用三五七散、参附汤、正元散、黑锡丹等方。参虚阳上浮眩晕条。

阳虚小便不利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卷四。因肝肾阳虚,施泄无权,关门不利所致。证见小便滴沥不畅,或全然不通,憎寒喜暖,手足逆冷,小腹冷,脉沉迟。治宜温阳为主,用金匮肾气丸、八味丸、理中汤之类。参见小便不利条。

阳虚头痛

病证名。阳气不足,无力升举所致的头痛。《景岳全书·杂病谟》:“阳虚头痛,即气虚之属也,亦久病者有之。其证必戚戚悠悠,或羞明,或畏寒,或倦怠,或食饮不甘,脉必微细,头必沉沉,遇阴则痛,逢寒亦痛。”参见气虚头痛条。

阳虚水泛

病证名。水液正常代谢,依赖阳气温运气化。如脾阳不足,则运化水湿功能失职;如肾阳不足,则蒸腾气化功能减退,导致水液运行障碍,蓄积体内,泛滥于脏腑与躯体之间成为水肿、痰饮等证。《医宗必读》:“水虽制于脾,实则统于肾,肾本水脏,而元阳寓焉。命门火衰,既不能自制阴寒,又不能温养脾土,则阴不以阳而精化为水,故水肿之证多属火衰也。”常见于慢性肾炎、肾变性、心性水肿等。治宜通阳利水或温肾行水。

阳虚失血

病证名。主要指脾肾阳虚所致失血证。《金匮翼·诸血统论》:“阳虚失血者,脾胃气虚,不能固护阴气也。《仁斋直指》云,血遇热则宣流,故止血多用凉剂。然亦有气虚挟寒,阴阳不相为守,荣气虚散,血亦错行,所谓阳虚阴必走是耳。外证必有虚冷之状,其血色必黯黑而不鲜。”治宜温中,使血自归经络,用理中汤加南木香,或甘草干姜汤。《医略六书》谓本证乃“肾中阳虚,下寒上热”所致,用八味丸引火归元以止血。如阳虚大吐血成升斗者,初用花蕊石散以化之,随用独参汤以补之,继用四君、八珍等调之(见《医学心悟》)。参见吐血、内伤吐血条。

阳虚喉痹

病名。系指患喉痹日久导致阳气虚弱,畏寒倦怠、手足不温的病证。见《景岳全书·杂证谟》喉痹日久,过于攻伤胃气,中气内虚,疼痛外逼,导致元阳浮越。症见面色潮红没有光泽,脉浮而散或弱而涩,声如鼾睡,痰如拽据。治宜回阳救逆,方用独参汤浓煎缓饮。若痰多者,加竹沥、姜草。病情缓解后。再视全身情况进行调理。

阳虚发热

病证名。因阳气虚衰而致格阳、戴阳证的真寒假热症象。见《丹溪心法·发热》。《医碥》卷一:“阳虚谓肾火虚也。阳虚应寒,何以反发热?则以虚而有寒,寒在内而格阳于外,故外热;寒在下而戴阳于上,故上热也。此为无根之火,乃虚焰耳。证见烦躁,欲坐卧泥水中,面赤如微酣,或两颧浅红,游移不定,渴欲饮水,或咽喉痛而索水置前却不能饮,肌表虽大热而重按之则不热,或反觉冷,且两足必冷,小便清白,下利清谷,脉沉细或浮数无力,按之欲散。治宜温热之剂,温其中而阳内返,温其下而火归元。误投寒凉立死。”参见发热、阳浮发热条。

阳虚恶寒

证名。因阳虚火衰所致恶寒证。《证治汇补·恶寒章》:“阳虚恶寒,以阳气能温分肉而充皮毛,肥腠理而司阖辟,内伤房欲,火衰恶寒,即热之不热,是无火也。其症必兼蜷卧,足冷,濈濈自汗,两尺沉细。”《景岳全书·杂证谟》:“其证则未冷先寒,或手足清厥,或身为寒栗,或脾胃不健,或肚腹不实,或小水频数,或阳道不壮,或每多恐畏,或眼耳少神,是皆阳虚生寒也。”治宜温补元气,其微者选用五君子煎、理阴煎、六气煎、温胃饮、寿脾煎;其甚者宜大补元煎、右归饮、右归丸、四味回阳饮、六味回阳饮、海藏八味地黄丸之类主之。参见恶寒、内伤恶寒条。

阳虚喘

病证名。见《中国医学大辞典》。《类证治裁·喘症》:“肾阳虚而气脱,孤阳浮越,面赤烦躁,火不归元,七味地黄丸加人参、麦冬。肾不纳气,身动即喘,阴阳枢纽失交,急须镇摄,肾气汤加沉香,从阴引阳;都气丸入青铅,从阳引阴。”《杂症会心录·喘症》:“第内伤之喘,有阴虚阳虚之异。”面色(白光)白,口不渴,大便泄,手足冷者,属阳虚。治宜温肾平喘,方用八味地黄汤,亦可加入人参、紫河车、枸杞子、菟丝子、杜仲、鹿角胶之属。参见真元耗损喘、虚冷上气喘、虚喘等条。

阳虚

病证名。指阳气不足,机能衰退的证候。《素问·调经论》::“阳虚则外寒。”多因素体阳气虚弱;或外感阴寒之邪,阳气受损;或年老阳衰;或房室过度,损伤肾阳。常见症为形寒肢冷,腰膝冷痛,尿清便溏或下利清谷,倦怠乏力,面色(白光)白,或小便不利,阳痿早泄,脉弱无力等。治宜温补阳气。

阳邪

病因病理学名词。

①六淫病邪中的风、暑、燥、火等四种邪气。因其致病多表现为阳热证候,易伤阴津,本性属阳,故名。

②指侵犯人体阳经的邪气。

阳消

病名。因火盛所致的消渴病。见《景岳全书·杂证谟》。消渴病以阳消居多。详消渴条。

阳痫

病名。

①痫证之偏于阳热者。《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五:“病先身热,瘛疭,惊啼唤而后发痫,脉浮者为阳痫。”《杂病源流犀烛·诸痫源流》:“阳痫必由痰热客心胃,闻惊而作,甚则不闻惊亦作。宜用寒凉药。”方用妙香散等。

②即急惊风。《证治准绳·幼科》:“阳痫乃急惊也。”

③惊风一月或一季必三度发者。《证治准绳·幼科》:“阳痫者,因感惊风三次发搐,不与去风下痰则再发。然三次者,非一日三次也,或一月或一季,一发惊搐,必经三度,故曰三次。所谓惊风三发便为痫,即此义也。”证见身热自汗,两目上视,嚼沫咬牙,手足掣搦,面色红紫,六脉浮数,先予疏解,用百能散加五和汤;次予下痰,用水晶丹或半夏丸。参见痫条。

阳溪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别名中魁。属手阳明大肠经。经(火)穴。在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向上翘起时,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布有桡神经浅支,头静脉、桡动脉本干及其腕背支。主治头痛,目赤肿痛,齿痛,咽喉肿痛,耳聋,手腕痛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阳物细小

证名。阴茎短而细小之证。多因肝气不足所致。《辨证录·种嗣门》:“男子有天生阳物细小而不得子者,人以为天定之也,谁知人工亦可以造作乎。……盖人之阳物修伟者,因其肝气之有余;阳物细小者,由于肝气之不足。”以肾为肝之母,心为肝之子,补肝而不补其肾,则肝之气无所生,补肝而不补其心,则肝之气有所耗,皆不能助肝以伸其筋,助筋以壮其势。故必三经同补,补肝壮筋,兼益心肾,用夺天丹、展阳神丹等方。

阳物

①人体器官名。即阴茎。《外科正宗·下疳》:“男为房术所伤,蕴毒所致,初起阳物痒痛……不时兴举。”详阴茎条。

②泛指属于阳性的事物。如火、太阳、雷电等。《素问·方盛衰论》:“心气虚,则梦救火阳物。”张志聪注:“龙也,乃龙雷之火游行也。”

阳痿

病名。未到肾衰年龄而出现阴茎不举或举而不坚者。见《景岳全书·杂证谟》。又称阴痿。痿亦作萎。因房室过度,命门火衰,抑郁伤肝,思虑惊恐损伤心脾,肝经湿热,阴湿伤阳等所致。命门火衰者,伴见滑精,腰酸,畏寒肢冷,脉沉细,治宜温肾补元,用右归丸、赞育丹。心脾亏损者,常伴见神疲乏力,心悸失眠等症,治宜培养心脾,用归脾汤、妙香散、七福饮。精神抑郁,阳痿不起者,治宜舒肝解郁,用达郁汤、逍遥散。肝经湿热者,伴见小便热赤,下肢酸困,脉沉滑,或睾丸冷,阴汗如水,小便后有余沥臊气,尻臀及前阴冷,恶寒喜热,膝冷等,治宜清利湿热,或兼清养,用龙胆泻肝汤、柴胡胜湿汤、知柏八味丸。又有肝肾阴伤,虚火妄动者,证见阴茎易举,举而不坚,早泄滑精,心烦口干,脉多细数,治宜滋阴降火,用知柏八味丸、大补阴丸。参见阴萎条。

阳维穴

①阳维脉交会穴。据《针灸甲乙经》等书记载,下肢部交会足太阳经的金门、足少阳经的阳交(郄);肩部交会手太阳经的臑俞、手少阳经的天髎、足少阳经的肩井;头部交会足少阳经的风池、脑空、承灵、正营、目窗、临泣、阳白、本神,督脉的哑门、风府。

③外关穴。《针经指南》载:“外关通阳维”,为八脉八穴之一。

阳维脉病

阳维脉经气异常出现的病证。《难经·二十九难》:“阳维维于阳,阴维维于阴,阴阳不能相维,则怅然失志,溶溶不能自相持。阳维为病,苦寒热。”《脉经》卷二:“诊得阴维脉浮者,蹔起目眩,阳盛实,苦肩息,洒洒如寒。”《杂病源流犀烛·阳维阴维脉病源流》治以桂枝汤、麻黄汤、黄芪建中汤等方。

阳维脉

奇经八脉之一。见《素问·刺腰痛论》:“阳维之脉,脉与太阳合腨下间,去地一尺所。”《难经·二十八难》载:“阳维起于诸阳会也。”《奇经八脉考》具体指出:“阳维起于诸阳之会,其脉发于足太阳金门穴,在外踝下一寸五分;上外踝七寸,会足少阳于阳交,为阳维之郄;循膝外廉,上髀厌,抵少腹侧,会足少阳于居髎;循胁肋,斜上肘上,会手阳明、手足少阳于臂臑;过肩前,与手少阳会于臑会、天髎;却会于手足少阳、足阳明于肩井;入肩后,会手太阳、阳蹻于臑俞;上循耳后,会手足少阳于风池;上脑空、承灵、正营、目窗、临泣;下额,与手足少阳、阳明五脉会于阳白;循头入耳,上至本神而止。凡二十二穴。”此说与《针灸甲乙经》所载交会穴不完全相同。阳维脉联络各阳经,与阴维脉共同起溢蓄气血的作用。其病变主要表现为发冷、发热、外感热病等表证。

阳维病

阳维脉所发生的病候。《难经·二十九难》:“阳维维于阳,阴维维于阴,阴阳不能自相维,则怅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收持。”“阳维为病苦寒热,阴维为病苦心痛。”吕广注:“怅然者,其人惊,惊则维脉缓,故令人身不能收持;惊则失志,善忘,恍惚也。阳为卫,故寒热,……”与阴维病相对。参见该条。

阳维

①阳维脉。见该条。

②经外穴名。《千金翼方》:“耳风聋雷鸣,灸阳维五十壮。在耳后,引耳令前,弦弦筋上是。”在耳廓根部,用手拉耳向前时,当耳根后出现的弦筋上是穴。主治耳鸣,耳聋。直刺0.1-0.2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

阳旺而痛内障

证名。指眼珠从午夜至午前作痛的证候。《眼科纂要》卷五:“午前痛(自午逆上至子为阳),阳旺又当阳,痛久也能生白翳,急宜抑火。”方用菊睛丸等加减。参见目痛条。

阳缩不伸

证名。男子阴茎内缩之证。见《得心集医案·痿证门》。即茎缩,属阴缩范畴。详阴缩条。

阳损及阴

病因病理学术语。由于阳气不足而导致阴精代生不足的病机。如水肿、腰酸、膝冷等肾阳虚的证候,发展日久,阳气不能温煦,气化失职,导致阴精的产生和摄取不足,出现烦躁、咽干、喉痛、齿龈出血、耳鸣、盗汗、颧红、潮热等肾阴不足的证候。治宜阴阳双补,以补阳为主。

阳燧锭灸

灸法的一种。见《针灸逢源》。阳隧锭,由硫黄加上其他药物混合制成,放在穴位上燃点施灸。《理瀹骈文》载有制法:用硫黄一两五钱,铜勺化开,照次序入川乌、草乌、蟾蜍、朱砂等细末各一钱,僵蚕一条(研细末),冰片、麝香二分,搅匀后倾入磁盆内,荡转成片。近代有制成灸药方,方用陈艾一斤,清水二斤放入铜锅中,煮成艾汁四两,去渣,拌入硫黄四两,延胡索细粉三钱(此时应减小火力,如火力过猛则烧毁,过小则凝结),然后离火,使药汁速凝,再徐徐加温熔化,加入牛黄三分、朱砂二钱,用竹片拌匀,倒入瓷盆中,使它凝成饼状,剪成麦粒大小,放入瓷瓶内收藏。使用时取一片置于穴位上,点燃,灸后穴上即起一水泡。本法用于风湿痹痛,关节扭伤,手足挛急等病证。

阳燧

古时用铜质制成的凹面镜。用以聚集日光,点燃艾炷施灸。《本草纲目》卷主:“阳燧,火镜也。以铜铸成,其面凹,摩热向日,以艾承之,则得火。”

阳水

病证名。水肿病之属实证者。因外感风、寒、湿、热、暑邪等所致。《丹溪心法·水肿》:“若遍身肿,烦渴、小便赤涩、大便闭,此属阳水。”《医学入门·水肿》:“阳水多外因,涉水冒雨,或兼风寒、暑气而见阳证。”治宜发汗、利水、攻下等法。若肺气失宣,三焦壅滞,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病见恶寒发热,咳嗽咽痛,面部浮肿,小便短少,苔薄脉浮等证,治宜疏风宣肺,清热利水,用越婢汤、五皮饮等方。若见浮肿不退,烦热口渴,小便赤涩,大便秘结,腹胀满,苔黄脉数等证,为湿热壅盛,治宜清热逐水,用八正散、疏凿饮子等。参见水肿、遍身肿条。

阳衰不能抗阴之病

病证名。明·倪维德《原机启微》认为:“人有昼视通明,夜视罔见,虽有火光月色,终为不能睹物者,……此阳衰不能抗阴之病,谚所谓雀盲者也”。由于白昼阳盛,虽阳衰亦能明视,夜则阴盛,故阳气虚衰不能抗阴而夜视罔见。治宜温补肾阳。方用右归丸加减。详见雀目条。

阳暑

病名。

①夏季感受暑热之邪所致的病证。一名动暑、中暍。《景岳全书·杂证谟》:“阳暑者,乃因暑而受热者也。在仲景即谓之中暍。凡以盛暑烈日之时,或于长途,或于田野,不辞劳苦,以致热毒伤阴,而病为头痛,烦躁,肌体大热,大渴,大汗,脉浮,气喘,或无气以动等证,此以暑月受热,故名阳暑。治宜察气之虚实,火之微甚,或补或清,以固其气。”若气不甚虚,但有火证者,宜白虎汤或益元散;若汗出脉虚浮,烦渴,有火而少气者,宜白虎加人参汤或竹叶石膏汤、桂苓甘露饮;若眩晕少气,虽烦渴而火不甚者,宜生脉散。参见暑病、动暑、中暍条。

②暑温的一种类型。《医门棒喝》初集:“暑温者,夏至后所感热邪也。古人分阴暑、阳暑。盖夏至以后,相火湿土,二气交会,合而为暑,或值时令热盛,或为禀体阳旺,而成阳暑之证,是暑而偏于火者。”参见暑病、口暍条。

③即中暑。见《六气感证要义》,详该条。

阳事

指阴茎或性机能。如“阳事不举”、“阳事衰弱”。《本草纲目》补骨脂条:“兴阳事,明耳目。”

阳盛则外热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外邪侵犯人体,卫外之阳气充盛,则与邪抗争于体表,不得宣泄,故外现热症。《素问·调经论》:“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

阳盛阴虚失血

病证名。《不居集》卷十三:“阳盛阴虚失血。口鼻出血,皆系阳盛阴虚,有升无降,血随气上,越出上窍。法当补阴益阳,则血自归经也。”阳盛阴虚失血除见口鼻出血外,还可见吐血、呕血、大便下血及妇女崩漏。

阳盛阴虚脉

重按沉取细而小,轻按反见实大的脉象。《难经·六难》:“沉之损小,浮之实大,故曰阳盛阴虚。”

阳盛阴伤

病证名。阳热过盛,往往耗伤阴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胜则阴病。”如气分热盛,治宜甘寒生津;胃肠热结,治宜急下存阴;营血热盛,治宜清营养阴,或兼凉血解毒。防止亢盛阳热耗伤阴津,是临证治疗时应遵循的重要原则。

阳盛格阴

病证名。又称格阴。指邪热内盛,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能外透,格阴于外。表现为四肢厥冷,脉象沉伏等假寒症状,但病人心胸烦热,不恶寒反恶热,为欲近衣被,其实质为真热假寒。《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阳气太盛,阴气不能相荣也。不相荣者,不相入也。既不相入,则格阴于外,故曰阳盛格阴也。”

阳盛

①阳热之邪炽盛。多见壮热、无汗、气粗、烦躁、口干等证候。

②阳气亢盛。《素问·调经论》:“阳盛生外热奈何?岐伯曰: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热,故外热。”

阳胜则阴病

病因病理学术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指阳热,阴指阴液。指阳热偏胜,则阴液耗伤,出现各种伤津、伤阴的病证。

阳胜则热

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气偏胜,则出现热证。

阳胜

病因病理学名词。即阳气亢盛。《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热。”参阳盛条。

阳生于阴

阴阳学说内容之一。阴阳互根互用,相互依存,各以对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从人体来说,阳气所代表的功能产生,必须依附于阴所代表的精血等物质为基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清·徐大椿《医贯砭·阴阳论》:“阴阳又各互为其根,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景岳全书·新方八略》:“此又阴阳相济之妙用也。故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参阴生于阳条。

阳生阴长

阴阳学说术语。指阴和阳能够相互促进生长。阴阳互根,相互依存,阴气的存在与滋长,离不开阳气的温煦与气化,以此说明自然界万物的生发。《素问·天元纪大论》:“天以阳生阴长。”参见阳生于阴、阴生于阳条。

阳痧

病名。

①痧证而见腹痛手足暖者。《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阳痧,腹痛而手足暖者是也。出血即安。或因郁气不通之故。”治宜荆芥汤。

②因热毒郁结所致之痧证。《痧症度针》卷上:“阳痧,即热毒郁结之痧。多因冒暑耕耘,趋炎奔起,或怒劳郁勃,或醉饱迎凉,皆能成痧。”证见头痛、眩运、恶心、腹痛、面赤、目红,甚则护心噤口,汗出如油。四肢必温暖,脉必暴数或沉伏。切不可饮热粥、热汤,尤最忌姜汤、烧酒之类。法当先刮后放,并鼻(口畜)卧龙丹,调服痧药,以开闭塞,而通结滞。或令饮冷水,亦可解毒回生。参见痧条。

阳杀阴藏

阴阳学说术语。杀,肃杀、收束;藏,封蛰,潜藏。阳气肃杀收束,则阴气封蛰潜藏。以此说明阴阳互根的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参见阳生阴长条。

阳入

生理学名词。指五态之人中偏于阳盛者。出《灵枢·通天》。太阳之人及少阳之人均属于此。参五态条。

阳窍

人体器官名。指人体面部的孔窍,眼、耳、口、鼻等。头面为诸阳之会,故称。《灵枢·脉度》:“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马莳注:“七窍者,阳窍也。”参七窍条。

阳蹻穴

①阳蹻脉交会穴。据《针灸甲乙经》等书记载,交会于足太阳经的申脉、仆参、跗阳(郄)、睛明;足少阳经的居髎、风池;足阳明经的地仓、巨髎、承泣;手阳明经的肩髎、巨骨;手太阳经的臑俞。

②申脉穴。《针经指南》载:“申脉通阳蹻”,为八脉八穴之一。

阳蹻脉病

阳蹻脉经气异常出现的病证。《素问·缪刺论》:“邪客于足阳蹻之脉,令人目痛从内眦始。”《难经·二十九难》:“阳蹻为病,阴缓而阳急。”《杂病源流犀烛·阳蹻阴蹻脉病源流》:“至其为病,阳蹻则阴缓而阳急。阳急则狂走,目不昧。”

阳蹻脉

奇经八脉之一。出《灵枢·寒热病》。其循行路线,据《难经·二十八难》载:“阳蹻脉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指明该脉自足根部外侧的申脉穴起始,经外踝上行腓骨后缘,沿股部外侧,经髋、胁、至肩膊外侧,沿颈上至口吻,至目内眦,与太阳、阴蹻脉会合,再上行经额,与足少阳经合于风池。该脉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失眠,目痛从内眦始等。

阳蹻病

阳蹻脉所发生的病候。阳蹻与阴蹻相对,关系清醒或睡眠及肢体的活动。《灵枢·寒热病》:“阳气盛则瞋目”(指张眼、觉醒);《难经·二十九难》:“阳蹻为病,阴缓而阳急”。指惊痫、瘫痪等症出现下肢伸肌紧张、足外翻等。

阳蹻

①阳蹻脉。见该条。

②申脉穴。《素问·气穴论》:“阴阳蹻四穴。”王冰注:“阳蹻穴是谓申脉,阳蹻所生,在外踝下陷者中。”《针灸大全》作申脉别名。

阳强舌

病证名。《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舌吐长不收,名曰阳强。”本病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宜审证求因,辨证用药。参见舌纵条。

阳强不密

指阳气过于亢盛不能固密。《素问·生气通天论》:“故阳强不能密,阳气乃绝。”阳气亢盛,不能固守其位,蒸迫阴津外泄,导致真阴亏损。

阳强

证名。阴茎长举不痿,不能泄精或精液自出。见《张氏医通·杂门》。又名强中。详该条。又指男女房劳后,吐舌不收。治宜大补真阴,如鳖甲、阿胶、元参、芝麻、牛角腮、猪脊髓、巴戟天、补骨脂、菟丝子、女贞子等。或用梅花冰片研细掺舌上。

阳气盛

①病证名。指阳气偏盛出现的热证。《灵枢·淫邪发梦》:“阳气盛则梦大火燔焫。”

②阳气旺盛充足。《灵枢·口问》:“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

阳气

生理学名词。与阴气相对。就功能与形态来说,阳气指功能;就脏腑机能来说,指六腑之气;就营卫之气来说,指卫气;就运动的方向和性质来说,则行于外表的、向上的、亢盛的、增强的、轻清的为阳气。《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阳疟

病名。

①指三阳疟。见《类证治裁·阴疟》。详见三阳疟条。

②指在表、在阳、在气、在腑之疟。见《医学入门·疟》参见疟疾条。

阳明主肉

生理学名词。因胃属阳明,为水谷之海,与肌肉荣养关系密切,故称阳明主肉。《素问·热论》:“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

阳明之阳

出《素问·皮部论》。即阳明经之阳络。又名害蜚。详该条。

阳明蓄血

病名。伤寒阳明热邪与宿瘀搏结而成的蓄血证。见《伤寒溯源集》。《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鞕,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

阳明为阖

经脉生理特点。出《灵枢·根结》。阳明主阳经之里,故为阖。

阳明头痛

病证名。

①伤寒阳明病见头痛者。《兰室秘藏·头痛门》:“阳明头痛,自汗发热,恶寒,脉浮缓长实者,升麻,葛根,石膏,白芷为主。”

②头痛在阳明经脉循行部位者。《冷庐医话·头痛》:“属阳明者,上连目珠,痛在额前。”参见头痛、三阳头痛条。

阳明少阳合病

病证名。阳明与少阳合病,以下利为主症,既有阳明病的身热,不恶寒反恶热,自汗,腹满等症,又有少阳病的口苦,咽干,目眩等症。《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即为伤寒合病的一种。参合病条。

阳明三急下证

阳明病急须应用下法的三种证型。即急下法适用于汗多津越于外,腹满津结于内,目睛不慧津枯于内三种情况。《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阳明三急下

指急性热病传至阳明腑实阶段的三种急下证候。即《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阳明衄

病证名。即鼻衄。《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衄发……从秋至冬,为阳明衄。”治宜清胃泻火,方用清胃散或玉女煎加减。参见鼻衄条。

阳明厥

病证名。六经厥之一。《素问·阳明脉解》:“阳明厥则喘而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七:“妄言,走呼,腹满,面赤,名阳明厥。”参见六经厥、厥证条。

阳明痉

病证名。阳明病所见痉证。《证治准绳·杂病》:“若头低视下,手足牵引,肘膝相构,阳明痉也。”《类证治裁·痉症》:“属里者,痉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齘齿,属阳明,若便鞕,可与大承气汤。”参见痉条。

阳明经证

证名。即阳明经病。见《医学心悟》。详阳明经病条。

阳明经脚气

病名。风寒暑湿流注足阳明胃经而成的脚气。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三。证见寒热,呻欠,口鼻干,腹胀,髀膝膑中循胻外廉、下足跗入中趾内间皆痛。若风胜者自汗、寒胜者无汗痛甚,暑胜者热烦,湿胜者重着肿满。治宜微利之,用大黄左经汤等方。

阳明经病

病证名。又称阳明经证。以身大热,大汗出,大烦渴,脉洪大为主要特征,治以白虎汤清热益阴。《医学心悟》所载阳明本经证,“阳明经病,目痛,鼻干,唇焦,漱水有欲咽,脉长”,治以葛根汤(与《伤寒论》葛根汤药物组成不同),其说可供参考。参阳明病条。

阳明腑证

即阳明府病。见《医学心悟》。详阳明府病条。

阳明腑病

病名。亦称阳明腑证。证见潮热、自汗、谵语、发渴,不恶寒反恶热,揭去衣被,扬手掷足,或发斑、发黄,狂乱,大便燥实不通,或手足乍冷乍温,腹满硬痛,喘急。治宜攻下燥实。《医宗金鉴·订正伤寒论注》:“其治阳明府病,虽均为可下,然不无轻重之分。故或以三承气汤下之,或麻仁丸通之,或蜜煎、胆汁导之,量其病而治之可也。”参见阳明病、阳明经病条。

阳明瘅疟

病证名。即温疟、瘅疟。《症因脉治》卷四:“阳明瘅疟,《内经》名瘅疟,仲景名温疟。”其证但热不寒,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吐呕,面赤口渴,虽热已而六脉仍数大。宜用白虎加桂枝汤。参见瘅疟、温疟、疟疾条。

阳明病外证

阳明病的外在证候,即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等证。《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阳明病属里热实证,由于里热外蒸,可见内外俱热证候。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是阳明病经病、腑病所共有。《伤寒来苏集》:“四证是阳明外证之提纲。”参见阳明病、阳明经病、阳明府病条。

阳明病

病名。以胃家实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变。六经病之一。《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胃家指肠胃而言,实为邪气实。阳明病一般主里、热、实证。辨证有经证、府证之分。阳明经证系因无形邪热炽盛于经,证见身大热,汗大出,大烦渴,脉洪大等,治宜清热保津,用白虎汤等方。阳明府证为有形燥实热结于腑,证见潮热、谵语、腹满痛、不大便、脉沉实等,治当攻下燥实,清除热结,用三承气汤等方。

阳明

①经脉名称之一。指足阳明胃经和手阳明大肠经。与太阳经互为表里。《灵枢·根结》:“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素问·血气形志》:“阳明常多气多血。”参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

②两阳合明。是阳气最盛阶段。《素问·至真要大论》:“阳明何谓也?岐伯曰:两阳合明也。”

③五运六气中的六气之一。指阳明燥金之气。《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阳明所至为燥生。”

④热病发展的一个层次。《素问·热论》:“伤寒……二日阳明受之”。《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又有太阳阳明、正阳阳明、少阳阳明之分。

阳眄

汉代医家。履贯不详,尝着有《药方》二十八卷,未见传世。

阳脉之海

督脉。《十四经发挥》:“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属阳脉之海也。”指出督脉与十二经脉中的手、足三阳经均交会,有统率阳经和调节一身阳气的作用。

阳脉

脉学名词。

①阳经之脉。包括手足三阳经、督阳维、阳蹻等经脉。《灵枢·脉度》:“阴脉荣其藏,阳脉荣其府,如环之无端。”说明阴脉主要是营运五脏的精气,阳脉主要是营运六腑的精气,表里内外,互相贯通,如圆环一样,终而复始地循环,维持机体正常的功能活动。《素问·水热穴论》:“所谓盛经者,阳脉也。”

②指脉象中的大、浮、数、动、滑脉等。《伤寒论·辨脉法》:“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

阳络伤则血外溢

病因病理学术语。阳络,指上部、属表的络脉。血外溢,指咯血、鼻血、牙龈出血等。多属肺胃阳热炽盛而络脉损伤所致。《灵枢·百病始生》:“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并证》:“极热伤络。”

阳络

解剖结构名。

①指手足三阳经分出的脉络。

②指位于体表或上行的络脉。《灵枢·百病始生》:“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

③特指足阳明胃经的络脉。《素问·调经论》:“形有余,则泻其阳经;不足,则补其阳络。”王冰注:“并胃之经络。”

阳漏

病证名。昼重夜轻之漏证。又名肥积。《杂病证治准绳》:“不论(眼之)何部分生漏,但日间胀痛流水,其色黄赤,遇夜则稍可,非若他漏长流也,治当补正气,清金火。”其治宜益气清热之剂,方用人参漏芦散加减。

阳陇

陇,隆盛。指阳气之极盛。《灵枢·营卫生会》:“日中而阳陇。”谓中午是阳气最隆盛之时。

阳陵泉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少阳胆经。合(土)穴。八会穴之筋会。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当腓总神经分为腓浅和腓深神经处,并有膝下外侧动、静脉。主治胁肋痛,口苦,呕吐,黄疸,便秘,半身不遂,下肢痿痹,膝肿痛,及肝炎,胆囊炎,胆道蛔虫症,坐骨神经痛,膝关节炎等。直刺1-1.5寸。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15分钟。

阳陵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即膝阳关。参见该条。

阳厥

病证名。

①热盛而致手足厥冷,甚至不省人事的病证。一名热厥。《景岳全书·杂证谟》:“阳厥者,热厥也。”《药症忌宜》:“阳厥即热厥,其证四肢厥逆,身热面赤,唇燥大渴,口干舌苦,目闭或不闭,小便赤涩短少,大便燥结,不省人事。”《丹溪心法·厥》:“阳厥者,是热深则厥。盖阳极则发厥也,不可作阴证而用热药治之,精魂绝而死矣。急宜大小承气汤,随其轻重治之。”

②足少阳经经气厥逆所致的病证。《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阳厥。”

③因突受过度刺激而善怒的病证。《素问·病能论》:“有病怒狂者,此病安生?……阳气者,因暴折而难决,故善怒也,病名曰阳厥。”治以生铁落饮。

阳绝

脉学名。即脉搏只见于寸部,而关尺两部均无脉动。《伤寒论·平脉法》:“寸脉不至关,为阳绝。”

阳疽

病证名。发于足背部之痈疽。《疡科选粹》卷一:“发于足趺名曰阳疽。”证治参见脚发条。

阳痉

病名。一作阳痓。

①指刚痓,即刚痉。《丹溪心法·痓》:“阳痓曰刚,无汗。”参见刚痉条。

②指痉病无四肢厥冷者。《证治准绳·杂病》:“痉既以有汗无汗辨刚柔,又以厥逆不厥逆辨阴阳。仲景虽曰痉皆身热足寒,然阳痉不厥逆。”治宜清热、凉血、祛风,用羚羊角散、麦门冬散等方。参见痉条。

阳精

自然界温热的精气。《素问·五常政大论》:“东南方,阳也。阳者其精降于下”;“阳精所降,其人夭。”

阳经

解剖结构名。又称阳脉。经脉之中属阳者,包括手足三阳经、督脉、阳维脉、阳蹻脉等。《素问·调经论》:“形有余则泻其阳经。”

阳筋

推拿穴位名。即青筋。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