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林神彀》

综合性医书。四卷。明·龚廷贤撰。刊于1591年。内容包括临床各科病证证治。多编成歌诀,论述较简略。但选方颇多,包括一部分内府秘方。现存多种明、清刻本。

《云笈七签》

道教著作。北宋张君房辑。一百二十二卷。天禧三年(1019年)张君房编成《大宋天宫宝藏》后,又撮其精要,包括经教宗旨、仙真位籍、斋戒科仪、服食炼气、养神守一、内外丹法、方药符图、赞颂诗词、神仙传记等,辑成本书。道教称书箱为“云笈”,道书分为三洞四辅,总称“七签”,故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赞此书:“类例既明,指归略毕,纲条科格,无不兼赅。《道藏》菁华,亦大略具于是矣。”其中收存了大量汉唐以来的养生文献。如收载气功著作达百种以上,功种功法有五百种。不少养生方药也很有价值。收入《道藏》第677至702册,《道藏辑要》参集、井集及《四部丛刊》。

云川道人

清代医家。佚去真实姓名,生平履贯亦欠详。着有《绛囊撮要》五卷,刊于乾隆九年,现有多种版本行世。

瀹指

病名。指指甲肉之急性感染者。出《圣济总录》卷一百三十七。即代指。详见该条。

越林

清代医僧。字逸林,号逸舲上人。浙江乌程(今吴兴)人。精医术,富藏书,与当时张千里、吴古年齐名,有“浙西三大医家”之称。着有《逸舲医案》。弟子丁授堂、施寅初,亦有医名。

越经传

指伤寒不按六经的次序传变。见《东垣十书》、《此事难知》等书。参传经条。

岳美中(1900-1982年)

近现代医学家。原名钟秀,号锄云。河北滦县人。早年攻读文史,25岁时因病而发愤学医。行医于冀北、鲁西一带,曾组织“锄云医社”,疗疾执教。1949年后,历任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内科主任及研究生班主任、教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第五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医药卫生组副组长,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对仲景学说有较高造诣。尤长于肾病、肝病、老年病等治疗。晚年致力于培养中医高级人才。着有《岳美中医案集》、《岳美中医话集》、《岳美中老中医治疗老年病的经验》等。

岳坤宗(1797-1874年)

清代医家。字克顺,号青垣。福建仙游人。先世五代业医,从父(忄享)济学,亦精医,尤擅长伤寒、妇科证治。尝与名医陈修园畅论医道,深受器重。后充县官医。性孝友,尚勤俭,诊病不分贫富贵贱,亦不计酬,送匾额甚多。着《临床诊疗》、《针灸》等,未见传世。子杰明,侄峦明均承其业。

岳含珍

清代医家。字玉也。博山(今属山东淄博市)人。清初以武功授昭勇将军等职。不久返乡,博览医书,潜心著述。撰有《灵素区别》、《针灸阐奇》等,未见流传。

岳甫嘉

明代医家。字仲仁,号妙一居士。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初业儒,因多病而嗜医药,遂专攻岐黄之术。自疗获效,复疗家人亦效,遂四方求治者甚众。诊治不为报酬,贫病就医者尤多。崇祯四年(1631年),其子登甲榜,迎养于官署。见有专操堕胎术而牟利者,以为与“天地好生之德”相悖,遂汇集二十余载之心得,撰成《妙一斋医学正印编》(1635年),现仅存《医学正印种子编·男女科》,论述影响男子不育、女子不孕的证治。

郁厥

病证名。因热升风动所致郁冒而厥之证。即血厥,亦称郁冒。《类证治裁·厥症》:“郁厥亦血厥症。平居无疾,忽默默无知,目闭口噤,恶闻人声,移时方寤,由热升风动,郁冒而厥,妇人多有之。羚羊角散。”参见血厥条。

郁结血崩

病证名。见《傅青主女科》卷上。血崩证型之一。多因孕妇郁怒伤肝,肝郁则化火,肝伤则血不藏,火热迫血妄行而崩下,症见血崩,伴口舌干渴,呕吐吞酸等症,治宜开郁平肝,方用平肝开郁止血汤(白芍、柴胡、白术、丹皮、生地、当归、黑芥穗、三七根、甘草)。

郁火积滞呕吐

证名。因火郁气滞所致呕吐证。清·罗应章《经验医库·郁火积滞呕吐症》:“郁火积滞呕吐,五心烦热,咽干口渴,有汗,神强气壮,面赤红活,脉沉滑数疾。”治宜泄火散郁,用栀连二陈汤。

郁火恶寒

证名。因火郁清道,至阳气不得外越所致的恶寒证。《证治汇补·恶寒章》:“郁火恶寒,有素病虚热,忽觉恶寒,须臾战栗,如丧神守,此火郁清道,抑遏阳气于脾土,不得外越,故手足厥冷,乃火极似水,热极反兼水化,自觉其寒,非真寒也。”证见恶寒,四肢厥冷,兼见口苦、溺赤、脉数。治宜升阳散火,用升阳散火汤,或火郁汤等。参见恶寒条。

郁火

病证名。

①泛指阳气郁结化火的证候。症见头痛,目赤,口疮,身热,大便秘结,小便赤,舌红苔黄,脉数实等。

②指情志抑郁,引起脏腑功能失调,出现内热证。症见头痛,胁痛,失眠,易怒,舌尖红,口苦,脉弦数等。

郁冈斋医学笔尘

医学笔记。明·王肯堂撰。钱季寅辑。钱氏选辑王肯堂《郁冈斋笔尘》(属笔记性质的著作)中有关医药的论述,包括医学理论、证治及临床验案、效方等内容而成此书。全书论述虽无系统,但确不乏个人创见。作为参考书可以给人以启发。现存明刻本和1929年上海中医书局铅印本。

《育婴秘诀》

儿科著作。四卷。又名《万氏家传育婴秘诀发微赋》、《育婴家秘》。明·万全撰。约刊于16世纪中期。本书首载幼科发微赋一篇,阐论儿科诊治要点;卷一叙述有关保胎、养胎、小儿诊法及五脏症治;卷二论胎疾、脐风、变蒸及惊痫等症;卷三-四论述儿科的四时外感及内伤杂症;末附医案问答。每证之前均编成歌诀。现有《万密斋医书十种》本。

育阴潜阳

治疗学术语。又称滋阴潜阳。指用滋阴潜阳的药物治疗肝肾阴虚而肝阳上亢的方法。症见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失眠多梦,腰膝酸软,烦躁易怒,舌红,脉弦细数等。用熟地、枸杞、龟板、旱莲草等滋养肝肾之阴;用龙骨、牡蛎、磁石、石决明等潜阳。方如大补阴丸、镇肝熄风汤。

①动物生育,繁殖。《素问·五常政大论》:“岁有胎孕不育。”

②植物生长。《素问·五常政大论》:“气布而蕃育。”

聿修堂医学丛书

日本·丹波元简及其子元胤、元坚所辑注的中国医药学著作12种,附小阪氏著作1种,计为13种。1884年杨守敬氏购得原板辑印,内容包括《素问识》、《难经疏证》、《伤寒论辑义》、《伤寒论述义》、《伤寒论广要》、《金匮要略辑义》、《金匮述义》、《药治通义》、《脉学辑要》、《救急选方》、《医剩》、《医略抄》,《医穴纂要》。丹波氏父子治学谨严,对中国古典医籍的考证、注释较为详明。现存上海石印本和上海中医书局铅印本。

荥输治外经

取穴法之一。指各经的荥穴和输穴主治外行经脉所过处的病证。《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太素》注:“五藏六府荥输未至于内,故但疗外经之病”;《类经》注:“荥输气脉浮浅,故可治外经之病。”参见合治内府条。

迎香毒

病名。系指迎香穴附近焮肿作痛的病证。《疔疮要诀》认为:“此疔发于脾肾肺火,生鼻孔两旁根。”阳明热毒结聚于此也发此病。治宜清热解毒。方用清胃散、黄连解毒汤等加减。

迎香疔

病名。疔肿之发于迎香穴附近者。见《治疔大全》。多因手阳明风热之毒蕴结而成。证见:初起时但见局部小泡,麻痒而微痛,一、二日后即见结成核肿,质坚肿硬,或连及腮唇,不即治常致全身寒热,甚则并发疔毒走黄之危症,慎之。证治参见疔疮条。

迎香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另名冲阳。属手阳明大肠经。手、足阳明之会。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布有面神经与眶下神经的吻合支及面动、静脉和眶下动脉。主治鼻塞,鼻衄,鼻渊,鼻息肉,口眼斜,面痒浮肿,及胆道蛔虫症等。斜刺0.2-0.3寸,或沿皮刺0.5-1寸。

迎西证

病证名。出《证治准绳·杂病》。多因肝虚受克所致。证见患者每于西、北风起,触迎之则二目涩痛而泪出,尤以秋、冬季节发者较多。治宜补肝之不足,抑肺之有余。

迎随补泻

针刺补泻法之一。又称针向补泻。指以针尖方向与经脉之间的逆(迎)顺(随)关系来分别补泻的办法。《灵枢·终始》:“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和随,气可令和。”后世医家据此加以发挥,认为迎随即指经络循行的顺逆。《针灸大成》:“至于经脉为流行之道,手三阳经,从手上头,手三阴经,从胸至手,足三阳经,从头下足,足三阴经,从足入腹。故手三阳泻者,针芒望外(针尖向四肢),逆而迎之;补者,针芒望内(针尖向头身),顺而追之,余者仿此。乃是因其气血往来,而顺逆行针也。”即顺(随)着经脉循行方向进针的为补法,逆(迎)着经脉循行方向进针的为泻法。也有以顺着经脉的循行方向取穴,依次用针的为补法,逆着经脉循行方向取穴,依次用针的为泻法者。

迎风洒泪症

病证名。系指遇风即泪出之病证。《银海精微》:“迎风洒泪者何也?曰肝之虚也。是亦脑冷迎风泪遂出,拭却还生,夏月即少,冬月即多,后若经二、三年间,不以冬夏皆有。此疾乃泪通于肝,肝属木,目乃肝之外候,为肝虚风动则泪流,故迎风泪出。”证治参见迎风冷泪条。

迎风热泪

病证名。系指不论季节遇风则流热泪的病证。见《证治准绳·杂病》。本病多由肝肾津液不足,窍虚不密风邪引泪外出而致。治宜滋补肝肾,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减。

迎风流泪

病证名。系指遇风则流泪,甚者如雨的病证。见《眼科捷径》。本病多由肝肾不足或肝经郁热所致。临床所见有流冷泪与流热泪之别,详见迎风冷泪和迎风热泪条。

迎风冷泪

病证名。系指遇风则冷泪频流的病证。见《古今医统》。多由肝肾两虚,精血亏耗所致。治宜补益肝肾,可选用左归丸或菊睛丸等加减。

易虚易实

小学病理特点之一。出《小儿药证直诀》。小儿在生理上既阳气兴旺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又属稚阴稚阳,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所以感邪之后,病邪容易蕴积泛滥,出现实证热证。如急惊风、呕吐腹泻等证。但往往邪盛伤正,表现为虚证寒证。这种邪正消长,虚实寒热传化,在儿科临床上非常多见。因此,治疗上不可偏补偏消,药品药量均宜权衡适当,中病即止,不可过量,免伤正气。参见易寒易热条。

易水学派

金元时期的医学派别。其代表人物为张元素。因张氏家居易水(今河北省易县)故名。该学派具有创新思想,认为“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今病不相能也。”反对泥于古方的保安思想。该学派还重视致病的内因,尤其注意加强人体脾胃功能以驱除疾病。此派学说后由著名医家李杲加以发挥而创立了“补土派”成为金元四大学派之一。

《易氏医案》

医案著作。一卷。十八则。明·易大艮撰于1644年。作者认为“治病贵先识病性”,故每证必据脉求因,审因辨证,推究传变,定方用药。治法以开郁为先,补益随后,案末附有自制经验方11首。现存清刻本,又本书收入《医林指月》丛书中。

易经

清代医家。字干长。湖北武昌人。康熙(1662-1722)年间迁居竹山。自幼博学,为人温雅,善岐黄术。撰有《脉诀纂要》、《伤寒辨似》,今佚。

《易筋经》

导引功法名着。托名南北朝时印度高僧达摩传(一说托名唐初李靖传)。流派甚多,主要有三种:“衙门藏版”《易筋经》(附《洗髓经》一卷,故又名《洗髓易筋经》)十二势;《中外卫生要旨》三套二十二势;《少林内功秘传》二十四势。二十四势。十二势分韦驮献杵(又分一、二、三势)、摘星换斗、倒拽九牛尾、出爪亮翅、九鬼拔马刀、三盘落地、青龙探爪、卧虎扑食、打躬、掉尾等功法,各详见该条。

易寒易热

小儿病理特点之一。出《小儿药证直诀》。小儿肺胃娇弱,最易从口鼻感受病邪而患时行热病。《幼科要略》认为小儿“所患热病最多”,因为“六气之邪,皆从火化;饮食停留,郁蒸化热;惊恐由迫,五志动极皆阳。”又因小儿稚阴未长,发病时容易出现阴伤阳亢的热证,同时小儿“稚阳未充”,发病时亦易出现阳衰的寒证。小儿患病,既易亢奋,又易衰竭,身体的调节机能差,临床表现就有易寒易热的变化。参见易虚易实条。

易方

清末喉科医家。字坞樵,号倚松老人。湖南湘乡人。分喉病为经病与瘟疫两类,瘟疫喉症又按五色辨证。其治喉症禁用火攻,不用灸法。着《喉科种福》(1899年),录喉科证治,除用内服药外,兼行开关、洗口、敷拔、探吐诸法。

易大艮

明末医生。字思兰。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着《医案》一卷(1644年)。治案以据脉求因,层层设问以剖析病情、病因、病理变化及处方用药为特点,治法以开郁为先,继用补益,案末附自创方11首。收入《医林指月》。

①容易。《灵枢·行针》:“重阳之人,其神易动,其气易往也。”

②改变。《素问·玉版论要》:“女子右为逆,左为从;男子左为逆,右为从。易,重阳死,重阴死。”王冰注:“女子色见于左,男子色见于右,是变易也。”

③传变。《素问遗篇·刺法论》:“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

④通亦。《素问·骨空论》:“扁骨有渗理,凑无髓孔,易髓无空。”王冰注:“易,亦也。骨有孔则髓有孔,骨若无孔,髓亦无孔也。”

抑者散之

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治疗原则。对郁积壅滞的病证采用行散的治疗方法。出《素问·至真要大论》。

抑法

推拿手法名。即按法。《肘后备急方》卷五:“但令痛,以手摩将、抑按,日数度。”《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按者,谓以手往下抑之也。”详按法条。

阳中之阳

阴阳学说内容之一。阴阳具有无限可分性,任何事物都可概括为阴和阳两类,而阴和阳又可分别再分阴阳。《素问·阴阳离合论》:“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所谓阳中之阳,即指阳性事物又分阴阳的阳。《素问·金匮真言论》:“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

阳中之太阳

①指心。《灵枢·九针十二原》:“阳中之太阳,心也。”

②指手之三阳经络。《灵枢·阴阳系日月》:“手之阳者,阳中之太阳也。”

阳中之少阴

①指肺。《灵枢·九针十二原》:“阳中之少阴,肺也。”

②指手之三阴经络。《灵枢·阴阳系日月》:“手之阴者,阳中之少阴也。”

阳中隐阴

针刺手法名。出金·窦汉卿《金针赋》。为先补后泻法。其法先进针至浅部(0.5寸左右),行紧按慢提九次,觉微热,再进针至深部(1寸左右),行慢按紧提六次,此为一度。必要时可反复施术。适用于先寒后热,虚中夹实之症。

阳中伏阴

脉阴阳相乘相伏之象。如尺部虽见浮滑而长的阳脉,但有时夹有沉涩而短的阴脉,故称。《难经·二十难》:“脉虽时沉涩而短,此谓阳中伏阴也。”杨注:“尺中已浮滑而长,又时时沉涩而短,故曰阳中伏阴。”

阳支

十二地支各有阴阳所属,其中子、寅、辰、午、申、戍为阳。

阳证似阴

证名。真热假寒证的别称。《景岳全书·传忠录》:“寒热有真假者,阴症似阳,阳症似阴也。”因阳盛之极,阳气闭郁不能外达所致。《医宗必读·疑似之症须辨论》:“阳盛之际,往往发厥,厥则口鼻无气,手足逆冷,有似乎阴也。”《万病回春》:“阳症似阴者,初起身不热,头不痛,四肢厥冷,身寒怕寒,腹痛呕吐,泄泻蜷卧,好静沉默,不渴,脉沉迟细微。或兼见不欲衣被,大小便闭涩,或赤或黑。烦闷昏迷,不眠口渴,指甲时温。不问脉之浮沉迟数,但重按微有力者是也。”治当清热攻下,不可误作阴证治疗。参见真热假寒条。

阳证发斑

病证名。发斑属于实热性者。见《此事难知》。又名阳斑。《阴证略例》:“阳证发斑有四,有伤寒发斑,有时气发斑,有热病发斑,有温毒发斑,斑斑如锦纹,或发之面部,或发之胸背,或发之四末,色红赤者,胃热也,紫黑为胃烂也。一则下早,一则下之晚,乃外感热病而发斑也,当服元参、升麻、白虎等药。”方用犀角地黄汤、化斑汤、泻心汤、调胃承气汤等。参见斑、阳斑条。

阳证呃逆

病证名。呃逆之属实热者。见《类证活人书·问咳逆》。《杂病源流犀烛·呃逆源流》:“呃逆阳症,发热口苦,胸满脉数。”治宜清热降逆,用橘皮竹茹汤,或小柴胡汤加橘皮、竹茹。参见咳逆、呃逆条。

阳证

证名。疾病出现的阳盛证候。见《此事难知·辨阴阳二证》。凡表证、热证、实证多属阳证。常见发热恶寒,头痛身疼,烦躁口渴,面赤潮红,口唇燥裂,声高息粗,腹痛拒按,大便秘结或下利臭秽,小便短赤,舌红坚敛,苔黄垢糙、脉浮、数、洪、大、滑等。八纲辨证中之表证、热证、实证均属阳证,详见各条。

瘄后便脓

病证名。指麻疹后便下脓血。《瘄略》:“瘄后泄泻,而便脓血者,由邪热内陷,大忌止涩。最宜升发升提,虽元气不复,脾胃虚弱,不能轻用参耆,解其热,凉其肠,而病症自愈。”用葛根黄连黄芩汤等方治疗。

瘄门

穴名。又名哑门,位于后正中线入发际半寸处,属督脉。《素问·气穴论》:“瘄门一穴。”

原瘄要论

麻疹专着。一卷。清嘉庆年间袁氏(佚名)撰。刊于1828年。本书简要论述麻疹(即瘄)的诊断、治疗及合并症的防治等。并附虞氏麻疹治法一文。现有《中国医学大成》本。

熨痔法

外治法之一。指用药物煨热熨痔以止痛之方法。出《五十二病方》。《外台秘要》卷二六:“必效疗痔法,痔出头,或痛不堪忍方:取枳实、煻灰中煨之,及热熨病上,尽七枚痛立定。发即熨之,永除也。”现今临床已较少用。

熨引

热熨与导引。《素问·气血形态》:“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

熨目

自我推拿方法名。又名拭目,摩目,摩眼,揉眼。指用两手掌擦热后拭摩两眼。有明目作用。《圣济总录》卷一零三:“气血得温利则宣流,得寒则凝泣。肝藏血,上注于目。若肝经虚寒,则目多昏暗泪出之候。古方用温熨之法,盖欲发散血气,使之宣流尔。”

熨法

中医眼科外治方法名称。系指用布包炒热的食盐、葱白、艾叶等药物,待温度适宜后,贴熨患眼之眼睑或太阳穴等处的方法。《圣济总录》卷一一三:“温熨之法,盖欲发散血气,使之宣流。”本法适应于阴寒内盛的目疾疼痛等证。

愠愠

①郁闷不舒。《素问·玉机真脏论》:“太过则令人逆气而背痛,愠愠然。”

②通“蕴”。蕴积,蕴蓄。《素问·至真要大论》:“病已愠愠,而复已萌也。”

愠怒

恼怒。《灵枢·通天》:“见人有荣,乃反愠怒。”

晕针

病人由于针刺而产生的晕厥现象。《针灸大全·金针赋》:“其或晕针者,神气虚也。”临床针刺之时,患者因针刺而出现头晕,恶心,目眩,心悸,继而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厥逆,血压降低,脉搏散弱,甚至突然意识丧失者称晕针。多因患者体质虚弱,精神紧张,饥饿疲劳,或针刺体位不当,针体较粗,刺激过重,针感太强等而发生。一旦晕针,应首先将患者平卧,喂饮温开水或糖水,休息10-15分钟,一般可以恢复,必要时需给予中医药物抢救。临床上对初针的患者,进针前宜作解释令其消除顾虑、恐惧心理并选择适宜的针具和体位及避免强烈的刺激等。

晕陀罗中毒

病名。因药用或误服曼陀罗的花、叶、茎、根、子过量引起中毒。曼陀罗别名洋金花、枫茄花。症见面红烦躁,哭笑不止,谵语幻觉,口干肤燥,瞳孔散大,脉数等,严重者可致昏睡,肢强挛搐,甚至昏迷、死亡。宜中西医结合救治。中医治疗以清热解毒为主,常用绿豆衣、银花、连翘、甘草等药。民间有多食黄糖、口含米醋等解毒方法。

晕痧

病名。痧证见头晕眼黑,昏迷跌倒者。《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晕痧,一时头眩眼暗,昏迷跌倒。乃毒痧所致,毒血一冲,必至败坏脏腑,其势甚急,不能少延。”因毒血与食积痰气,结聚于心腹胸膈,致经络不畅,气血不通。治法辨其食积痰血气阻,及暑热伏热秽气之类,或消或散。俟胸膈气血顺畅,则昏迷自醒,然后验其青紫筋以刺之。参见痧条。

晕厥

病名。突然头晕仆倒,神志模糊,肢冷的病证。《古今医案按·厥》:“今人所谓厥者,乃晕厥耳,亦兼手足逆冷,而其重在神昏若死也。”参见厥证条。

晕灸

病人在灸治过程中发生的晕厥现象。多因体质虚弱,情绪紧张,或艾炷过大,壮数太多,火力过猛所引起。《神灸经纶》:“着火有眩晕者,神气虚也,仍以冷物压灸处,其晕自苏。”临床表现与处理方法参见晕针条。

恽铁樵(1879-1935年)

近代医家。字树珏。江苏武进人。少孤贫,刻苦自励,奋志读书,13岁就读于私塾,通读儒家经典,后考入南洋公学,毕业后任教于长沙。曾在商务印书馆主编《小说月报》,享有文名。恽体素弱,经中、西医诊治,未奏效。又因长子病故,遂发愤学医,精研历代医书,又问业于汪莲石。1920年,辞主编之职,主攻医学。时余云岫撰《素灵商兑》,诋毁中医,恽氏作《群经见智录》与其论争。谓: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西洋医学以日新为贵,未必为一定法。中国旧说本经验而立,未必无可通之道。主张中西医汇通,各取所长。1925年创办铁樵中医函授学校,受业者达千余人。毕生著述甚富,且大多刊印于世。主要著作22种,编为《药盦医学丛书》。另有《铁樵函授医学讲义》。子道周、女慧庄,均通医理。

运针

针灸学名词。指针刺得气后,以捻转提插等运动针体的方法,使针感得以保持或加强。又称行针。可据病情需要采取持续运针法或间歇运针法。如需作长时间运针,尚可用针刺手法仪代替手工操作。

运星

即岁运当政之星。如土运土星,金运金星等。《素问·气交变大论》:“岁运太过,则运星北越,运气相得,则各行以道。”

运土入水

小儿推拿方法名。操作方法有:

①用运法由小儿拇指指腹部的脾经穴起,沿手掌的掌根和尺侧部,至小指指腹的肾经穴。因脾属土,肾属水,故名。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腹胀、腹泻、尿频、小便赤涩等症。《小儿按摩经·手诀》:“照前法(运水入土法)反回是也。肾水频数无统用之,又治小便赤涩。”

②由脾经穴运至手掌根部正中的坎宫穴。《幼科推拿秘书·推拿手法》:“土者脾土也,在大指;水者坎水也,在小天心穴上,运者从大指上推至坎宫。盖因丹田作胀、眼睁,为土盛水枯。运以滋之,大便结甚效。”

运水入土

小儿推拿方法名。操作方法有:

①用运法由小儿小指指腹部的肾经穴起,沿手掌的尺侧和掌根部,至大指指腹的脾经穴。因肾属水,脾属土,故名。《小儿按摩经·手诀》:“以一手从肾经推去,经兑、干、坎、艮土脾土按之,脾土太旺,水火不能既济,用之,盖治脾土虚弱。”用治脾胃虚弱,食谷不化等证。

②由肾经穴运至手掌大鱼际处(即八卦中的艮封穴)。《幼科推拿秘书·推拿手法名》:“土者胃土也,在(月反)门穴上,属艮宫;水者肾水也,在小指外边些。运者以我大指,从小儿小指侧巅,推往干、坎、艮也。此治能治大小便结,身弱肚起青筋,痢泻诸病。”

运气学说

古代探讨气象变化规律的一门知识。即运用五运和六气的节律性运动及其相互化合,来解释说明天体运动和气候变化的规律性,以及天体运动和气候变化对生物对人类的关系及影响。五运指木、火、土、金、水五行五方之气的运动;六气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变化要素。运气学说以六十年为一个周期,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配合,推算各年的五运、六气、主气、客气、司天、在泉、太过、不及等,观察运与气之间相互化生和承制的现象,预测每年气象特点及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影响规律。古代天文历法家、农家、医家、兵家、阴阳家都曾广泛应用运气学说。医家著作中较集中反映其内容的是《内经》中《素问·天元纪大论》以下七篇大论。

运气胁痛

病证名。一种以胁肋刺痛为主要见证的流行性传染病。见《医学纲目》卷十四。又名刺肋伤寒、痧胀。《症因脉治·胁痛论》:“运气胁痛之症,病起于仓卒,暴发寒热,胁肋刺痛,沿门相似,或在一边,或在两边,痛之不已,胀及遍身,甚则指甲紫黑而死。此天行岁运,胜复之气加临,所谓天灾流行之疫症。”运气胁痛之治,宜疏散为先。若少阳司政,以柴胡汤加减主之;少阴司政,独活败毒散对泻心汤;阳明司政,干葛石膏汤主之。外用针刺委中、三里穴出血。若痛甚,指甲黑者,即刺十指出血。若咳嗽痰声,无论左右,为肺邪胁痛,宜泻青各半汤,并刺少商穴。参见胁痛、外感胁痛条。

运气同化

运气术语。指运与气属于同类而化合,成为影响该年气候与发病的因素之一。如木同风化,火同暑化,土同湿化,金同燥化,水同寒化。天符、同天符、岁会、同岁会、太乙天符等均属运气同化。各详该条。

运气喘

病证名。岁运失常,气候变化所致的气喘。见《医学纲目·喘》。由岁金太过而致者,证见咳嗽气逆,肩背痛,喘喝以声,胸凭仰息等,当治以温剂。由岁火太过、火攻肺虚而致者,证见喘咳肺胀,呼吸响鸣,寒热,少气,大腹膨胀等,治以咸寒之剂。由木火太过,风火为逆者,证见气逆不平,治有清泄风火。

运气按摩

气功学术语。系一种功法。指气功医师运用体内之气,通过手指或手掌等部位发功,作用于患者经络、穴位或病变部位而治疗疾病。《灵剑子·胎息秘要歌诀》有“布气与他人攻疾”的记载。《抱朴子内篇》、《诸病源候论》等中也有较具体的介绍。

运气

①宋代太医局对医生的考试项目之一。主要研究一年四时气候因素之变化规律及其对人体之影响。

②指五运六气。五运指木、火、土、金、水五行的运气;六气指风、寒、热、湿、火、燥六种气候的流转。其演绎方法是据甲、乙、丙、本、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以定运,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以定气。

运脾

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治法。用健脾燥湿的药物治疗湿邪困脾,加强脾脏运化功能的方法。脾主运化,运化水谷精微,湿重困脾,脾失健运,症见脘痞腹胀,口淡无味,食少纳呆,倦怠乏力,面色萎黄,恶心欲吐,大便溏泄,或四肢浮肿,小便短少,舌苔白腻,脉濡缓等。宜用平胃散、藿朴夏苓汤等方。常用药物有苍术、厚朴、藿香、佩兰、砂仁、茯苓等。

运膏肓

自我按摩方法名。肘部屈曲,转摇肩关节,带动肩胛骨,以作用于背部的膏肓穴。《理瀹骈文》:“两肩扭转,运动膏肓穴,除一身疾。”

运法

推拿手法名。

①用手指指腹或掌根在穴位上作轻柔缓慢的环形移动。该法仅在体表皮肤上旋围摩擦,不带动深层肌肉组织。常用于头额、腹部及手掌部。《厘正按摩要术·立法》:“运则行之,谓四面旋绕而运动之也。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俾血脉流动,筋络宣通。”《推拿仙术》:“运者医人用右手大指推也……周环旋转故谓之运。”

②用手活动患者的可动关节。《寿世青编·十二段动功》:“运膏肓:此穴在背上第四椎下脊两旁各三寸,药力所不到。将两肩扭转二七次,治一身诸疾。”参见摇法条。

运动水土

自我按摩方法名。“水”指肾,“土”指脾。指食后缓行,同时用手在两侧胁肋上下轻轻按摩,再摩擦腰部,使其发热。能助消化、疏肝胆、通血脉。《圣济总录》卷一百九十九:“食毕须勉强行步,以手摩两胁上下良久,又转手摩肾堂令热,此养生家谓之运动水土。水土即脾肾也。”

①运动,行动。《素问·厥论》:“少阳之厥……(骨行)不可以运。”

②指气运。《素问·六节脏象论》:“天地之动,阴阳之化,其于万物,孰少孰多,可得闻乎?”

③运转。《灵枢·脾胃》:“其注于回肠者,外附于脐上,回运环十六曲。”

④晕,眩晕。

孕珠

生理学名词。出《五十朋赋》。指妊娠之始。

孕痈

病名。出《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五“龚颜德孕痈方第十。”指孕妇腹内生痈。多因邪热蕴结,气血壅滞所致。宜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方用千金牡丹皮汤,或神效栝楼散。可参内痈治疗法,然须注意防止坠胎。

孕妇尿出

病证名。出杨志一《生育问题》。即妊娠遗尿。详该条。

孕悲

病证名。《胎产合璧》:“孕妇脏躁,无故悲泣,名曰孕悲。”治疗参见脏躁条。

生理学名词。《素问·骨空论》:“督脉者……此生病,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其女子不孕,癃痔,遗溺,嗌干。”孕当指妊娠,详该条。

伤损。《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有故无殒,亦无殒也。”《淮南·览冥》高注:“殒,坏也。”

云障

病证名。系指黑睛生翳如云片状者。清·黄岩《眼科纂要》卷四:“眼初发,赤肿若难开,云障渐生失条理,久则血凝不散结成灾,玉翳白皑皑,肝病积热冲入眼胞来。”治宜清肝明目祛痰,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参见翳条。

云翳

病证名。见《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宿翳呈片状,或似淡烟,或如浮云,故称云翳,一般以翳满而浮,色白淡嫩,未掩及瞳神者为轻,翳久色黄深厚,掩蔽瞳神者为重。治宜结合全身情况,审症求因,辨证用药。详宿翳条。

云雾移睛证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多因肝肾不足,气血虚衰,瘀血滞积或其他全身性疾病所引起。系指眼外观正常,自视眼前似有云雾浮移的病证。《审视瑶函》:“谓人自见目外有如蝇蛇、旗旆、蛱蝶、绦环等状之物,色或青黑粉白微黄,看在于眼外空中飞扬缭乱,仰视则上,俯视则下也。乃玄府有伤,络间精液耗涩,郁滞清纯之气,而为内障之患。”类今之玻璃体混浊。因肝肾不足引起者,宜滋补肝肾,用杞菊地黄丸或驻景丸加减,因气血虚衰所致,宜益气养血,用芎归补血汤或八珍汤加减;因于瘀血滞积目内者,宜活血、化瘀、消滞,用桃红四物汤或血府逐瘀汤加减等。

《云岐子脉诀》

脉学著作。全称《云岐子七表八里九道脉诀论并治法》。元·张璧撰。撰年不详。此书参考《内经》、《脉经》、仲景脉法理论,结合后世有关论述及其家传脉学,分述七表八里九道脉主病及方治,颇多个人识见。后辑入《济生拔粹》。现存《济生拔粹》本。

《云岐子论经络迎随补泻法》

针灸著作。又名《洁古云岐针法》,一卷。金·张璧撰(按:张璧即云岐子,其父为张洁古)。本书主要论述针法补泻和部分针刺治疗经验,文字简略。内有:论迎随补泻、经络取原(穴)法、王海藏拔原例、经络腧穴配合法,以及针刺伤寒,热痛诸法,洁古刺诸痛法等短论。现有涵芬楼影印本。《济生拔粹》本,195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

《云岐子保命集论类要》

伤寒著作。又名《伤寒保命集》。二卷。元·张璧撰。书中分述伤寒六经痛证。伤寒主方、变方及其适应症。辨别伤寒与温病。介绍伤寒症候的刺法,伤寒杂证,伤寒传变诸证和一些较常见的内科杂病的证治。主治明确,选方大多可取。末附小儿病证。后编入《济生拔粹》中。现存明宣德钱氏刻本,《济生拔萃》本及丛书集成本。

云门

经穴名。出《素问·水热穴论》。属手太阴肺经。在胸前壁的外上方,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凹陷处,距前正中线6寸。布有锁骨上神经中、后支,胸前神经分支,臂丛外侧束和头静脉,胸、肩峰动、静脉,下方有腋动脉。主治咳嗽,气喘,胸痛,肩背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岳昌源

清代医家。字鲁山,号泗庵。浙江吴兴人。精医术。康熙年间(1662-1722年)删补王肯堂《医学津梁》(原名《医镜删补》)六卷,又重订其《胎产证治》。另着《经野医案》十二卷,《医学要领》、《伤寒六经论》各两卷,均佚。

月运

出清·吕种玉《言鲭》。即月经。详该条。

月饮疮

病证名。出《肘后方》卷五。即旋耳疮。详该条。

月汛

名词。出《赤水玄珠》。指月经。详该条。

月行

出《医说》引《琐碎录》。一指月经,二指经期。

月信不行

病证名。出《世医得效方》卷十五。即经闭。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