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刺

刺法名。即偶刺。见该条。

阴阳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含有朴素的辨证观点。最初的含义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者为阳,背日者为阴。由此引申为气候的冷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用以代表事物对立和相互消长的正反两方面,进而阐述事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古代医家将阴阳学说与医疗实践相结合,用以解释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阐明脏腑组织的部位和属性,区分药物性能,诊断疾病性质等,逐步发展为具有中医学特色的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内容包括:

①阴阳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概括了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②阴阳相互对立并制约。《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类经附翼·医易》:“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

③阴阳相互依存,互根互用。《医贯砭·阴阳论》:“阴阳又各互为其根,阳根于阴,阴根于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④阴阳相互消长并转化。阴阳之间处于动态平衡。“阴消阳长”,“阳消阴长”。《灵枢·论疾诊尺》:“四时之变,寒暑之胜,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阴主寒,阳主热。故寒甚则热,热甚则寒。故曰寒生热,热生寒。此阴阳之变也。”《素问·生气通天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阴阳学说贯穿于中医学的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药理等各个方面,是一种朴素的辨证思想和说理工具。

阴眼

指尿道外口。

阴血

即血液。血液有形而属阴,故名。《灵枢·通天》:“太阴之人,多阴而无阳,其阴血浊,其卫气涩。”参血条。

阴癣

病名。癣之发于股、阴囊部者。见《外治寿世方》卷三。又名股癣。多因风热湿邪侵于肌肤,蕴郁日久而发病。证见患部始有丘疹,或呈小水疱,渐向周围浸润扩大而成红斑,边缘清晰,表面多布有薄屑,时时剧痒难忍。好发部位多在大腿之股内侧,不治多可蔓延到阴囊、臀部、甚则至肛门周围。治疗以外治法为佳,可选用癣药水。或用雄黄末浸入陈醋中,外擦局部。多系霉菌感染之股癣。

阴虚证

证名。津液精血不足所出现的病证。出《素问·调经论》。由真阴虚衰、热病伤阴或久病耗伤阴液等因所致。《景岳全书·传忠录》:“阴虚者,水亏也,为亡血失血,为戴阳,为骨蒸劳热。”证见形体消瘦,骨蒸潮热,盗汗遗泄,五心烦热,头眩耳鸣,口燥咽干,面红颧涩,舌红少津或红绛光剥,脉虚细而数。肺胃阴虚者,宜养阴生津;心脾阴亏者,宜滋阴补血益气;肝肾阴耗者,宜填补精髓。选用沙参麦冬汤、大补阴丸、黑归脾丸、归芍地黄汤、左归饮等方。

阴虚则内热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因劳倦造成的形气不足,上焦不通,胃气郁于胸中,阴气相对虚弱,出现内热证候。《素问·调经论》:“帝曰:阴虚生内热奈何?岐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

阴虚阳亢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精血或津液亏虚,真阴不足,阳气失于制约而浮越,呈相对亢盛状态。症见骨蒸潮热,颧红盗汗,五心烦热,烦躁易怒,遗精多梦,形体消瘦,性欲亢进,舌红而干,脉细数等。治宜育阴潜阳。

阴虚阳浮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真阴不足,不能制阳,导致阳气浮越于上的病机。症见头目眩晕,面色潮红,唇若涂丹,目赤耳鸣,喉痛咽干,牙痛等,治宜滋阴降火。

阴虚牙痛

病证名。系指因肝肾阴虚所致的牙痛症。症见牙齿隐隐作疼,面赤颧红,五心烦热,舌红,苔黄,脉细数。治宜滋阴清热,方用知柏地黄汤加减。参见虚火牙痛条。

阴虚眩晕

病证名。阴虚精亏血少所致的眩晕。《杂症会心录·眩运》:“如纵欲无节而伤阴,脱血过多而伤阴,痈脓大溃而伤阴,崩淋产后而伤阴,金石破伤、失血痛极而伤阴,老年精衰、劳倦日积而伤阴,大醉之后、湿热相乘而伤阴,……盖蒂固则真水闭藏,根摇则上虚眩仆,此阴虚之运也。”证见头目眩晕。五心烦热,面红升火,潮热盗汗,脉细数。治宜滋阴降火,用知柏地黄汤;滋阴降火汤等方。参见虚晕、肾虚眩晕条。

阴虚小便不利

病证名。由肺、肝、肾阴不足所致小便不利。见《症因脉治》卷四。肺阴不足则水无化源,肝阴不足则不能施泄,肾阴不足则水竭于下,皆导致小便不利。主要症状为小便不通,内热神衰,肌肉黑瘦,下午咳嗽,脉多细数。治宜养阴为主,肺阴不足用生脉散或人参固本丸,肝阴不足用海藏四物汤,肾阴不足用知柏天地煎加龟板胶,肝肾俱虚用肝肾丸。参见小便不利条。

阴虚胃脘痛

证名。由病延日久,或郁火伤阴所致胃脘痛。见《医宗己任篇·四明心法》。证见脘痛时作,缠绵难愈,舌红口干,时或嘈杂,大便干结等。治宜养阴和胃,佐以泄肝,方用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切忌香燥疏气。参见胃脘痛条。

阴虚痿

病证名。由久病或房欲不节,肝肾不足,阴虚火旺,伤及筋骨所致。见《证治汇补·痿躄章》。其证自觉两足极热,上冲腿膝,酸弱痿软,行步艰难,不能久立。可伴见头昏目眩,舌质红,脉细数等。治宜滋阴清火,补益肝肾。《景岳全书·杂证谟》治阴虚兼热者,用加味四物汤、虎胫骨丸、丹溪补阴丸、滋阴八味丸。《类证治裁》治肝肾阴虚,足热枯痿者,用滋阴大补丸。参见痿条。

阴虚吐血

病证名。见《医学心悟》。指肾阴亏虚,肝火炽盛所引起的吐血。治宜壮水制火而滋其化源。《血证论》卷二:“色欲过度,阴虚火旺,其证夜则发热,盗汗梦交,耳鸣不寐,六脉细数芤革。宜地黄汤加蒲黄、藕节、阿胶、五味治之。”此外,如凉血地黄汤、清火滋阴汤(《寿世保元·吐血》)、四生丸、十灰散等方亦可选用。本证可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等疾病。参见吐血、内伤吐血条。

阴虚头痛

病证名。阴血及阴精亏损所致的头痛。《景岳全书·杂证谟》:“阴虚头痛,即血虚之属也,凡久病者多有之。”由阴虚火动所致。证见头痛而兼心烦内热,面红升火,失眠,舌红,脉弦细数。治宜滋阴降火,用滋阴八味煎、玉女煎等方。如阴虚而火不旺者,治当滋阴补血,用六味地黄丸、四物汤、左归饮等方。多见于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症、紧张性头痛等病。参见头痛条。

阴虚乳蛾

病名。系指咽喉灼痛,晨轻日重、夜晚尤甚,伴有舌红、苔黄、脉细数的病证。本病乃因肝肾阴虚,虚火上灼咽喉所致。治宜滋阴降火,方用知柏地黄汤加减。若见咽喉干疼,发声不彰,口干少津等症者,多为热伤肺胃之阴所致。治宜清热养阴。可用清胃散合养阴清肺汤加减化裁。虚火得清,阴液得以上润咽喉,则乳蛾自消。

阴虚呕吐

病证名。阴虚阳气上逆所致的呕吐。《证治汇补·胸膈门》:“诸阳气浮,无所依从,呕咳上气,此阴虚成呕。”治宜滋阴降气,用六味地黄汤加石斛、沉香等药。

阴虚内热

病证名。又称阴虚发热。指由于体内阴液亏虚,水不制火所致的发热证。症见两颧红赤,形体消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夜热早凉,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养阴清热,或滋阴降火。用青蒿鳖甲汤、百合固金汤等。

阴虚痢疾

病证名。痢疾而见阴液耗伤者。见《张氏医通》卷七。证见发热烦渴,至夜转剧,恶食,痢下五色,脓血稠粘,滑泄无度,或下鲜血,脐下急痛。治宜救阴泄热,用驻车丸、阿胶丸、阿胶连梅丸、千金黄连汤、黄连阿胶汤等方。

阴虚劳复

病证名。病愈因劳复发而兼肾阴虚者。见《重订广温热论·温热复症疗法》。由温热伤阴,肾液已亏,稍加劳动,微挟风寒,其病复作。证见头痛发热恶风,舌燥口渴,六脉浮数无力。宜七味葱白汤,清润而微汗之;或金水六君煎去半夏,用生地,加川斛、丹皮、豆豉、葱白,滋养阴液以汗之。如兼呕恶,当留半夏,加竹茹以和胃;如兼咳嗽,加旋复花、甜杏仁以降气;如兼虚火上冒,目赤颧红,大渴烦躁,呕恶不纳,宜养阴镇逆,用金水六君煎加麦冬、代赭石。参见劳复条。

阴虚夹痰喘

病证名。阴血虚耗,痰气阻碍气道所致的气喘。见《丹溪心法·喘》。多因血虚阳无所依附而上奔,痰阻肺失清肃而气不下降所致。证见气从脐下直冲清道,痰喘不平。治疗宜分别缓急。急则治标,宜玄霜雪梨膏;缓则治本,宜滋阴清化膏。亦可用天门冬、桑皮、贝母、马兜铃、地骨皮、麦门冬、枇杷叶等药(见《证治准绳·杂病》)。

阴虚火旺

病证名。指阴精亏损所致虚火旺盛。症见烦躁易怒,骨蒸潮热,口燥咽干,颧红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等。参见阴虚阳亢条。

阴虚黄喉

病名。系指口干无垢,口黄如淡金,腰酸膝软,唇红颧赤的病证。见《喉科种福》卷五。本病多由素体阴虚或久病导致肝肾阴虚,虚火上灼咽喉所致。治宜滋阴降火。方用知柏地黄汤等加减。若见面赤无泽,潮热烦躁,脉浮而散者,是阴液极度亏损导致阴不敛阳,阳浮于上之征象。可用大补阴丸和镇阴煎加减化裁以滋阴敛阳,阴阳平衡,则症状自消。

阴虚喉癣

病名。系指由阴虚导致产生咽喉红肿疼痛,生斑长癣之病证。《景岳全书》卷二十八认为:“喉癣症,凡阴虚劳损之人多有此病,其症则满喉生疮红痛,久不能愈,此实水亏虚火证也。”本病乃由肝肾阴虚,虚火上炎,阴液被灼所致。治宜滋阴降火。可用知柏地黄汤加减。本病应于胃火、杨梅疮毒等引起的喉癣相鉴别。参见喉癣条。

阴虚喉痛

病证名。见《喉科心法》:“患者平日常有齿痛舌痛,牙缝出血,咽干喉燥,耳呜、盗汗、梦遗,夜热夜咳。本病多由肾之真阴亏损所致。故治宜滋补肾阴、方用大补阴丸加减。

阴虚喉风

病名。系指因阴虚而致喉风的病证。见《喉科秘旨》卷上。一般可为两种类型。

①素体肝肾阴虚,虚火上灼咽喉所致。症见咽喉或两颊生斑若虾皮,唇红颧赤、腰膝酸软。治宜滋阴清热,方用知柏地黄汤加减。

②热伤肺胃之阴或久病肺胃阴虚,咽喉失于濡养所致。症见咽干口燥,干咳少痰,声音嘶哑。症见咽干口燥,干咳少痰,声音嘶哑、治宜甘寒生津、润肺益胃,方用沙参麦冬汤加减。

阴虚喉痹

病名。系指因肾阴亏损而致喉痹的病证。见《景岳全书·杂证谟》卷二十八。肾阴亏损,症见咽干少津,咽痛欲饮,腰膝酸软。治宜滋养肾阴,方用滋阴八味丸加减。本病也可由肺胃阴伤所致,治宜润肺养阴,方用养阴清肺汤加减。本病类似今之慢性咽炎。

阴虚发热

病证名。因精血津液等耗损所致的虚热。见《丹溪心法·发热》。《证治汇补·阴虚发热》:“有劳心好色,内伤真阴,阴血既伤,阳气独盛,发热不止,向晚更甚,或饮食如常,头胀时作,脉洪数无力,视其舌大而色赤者,阴虚也。”证见口干体瘦,食少懒倦,头痛时作时止,遗精盗汗,骨蒸肉烁,唇红颧赤,咳嗽痰血(《医碥》卷一)。治宜滋阴降火,选用四物汤加炒黄柏、黄芩、龟板,鳖甲散,青蒿鳖甲汤,大补阴丸,一阴煎等方。参见发热条。

阴虚发疟

病证名。《医钞类编》卷八:“阴虚发疟……发时其寒如冰,其热如烙,面赤如脂,渴欲饮水,热退则不渴。”治以六味地黄汤加柴胡、白芍、肉桂。参见虚疟条。

阴虚盗汗

病证名。由阴虚热扰,津液外泄所致盗汗。见《赤水玄珠·汗门》。《医略六书·内因门》:“盗汗属阴虚,阴虚则阳必凑之,阳蒸阴分,津液越出,而为盗汗也。”证见盗汗、烦热、口干。治宜养阴清热,用六味地黄丸、益阴汤。偏于火旺者,用当归六黄汤。参见盗汗条。

阴虚喘逆

病证名。阴血或阴精不足而阳失依附气逆上奔而喘。见《症因脉治·喘症论》。详阴虚喘条。

阴虚喘

病证名。阴虚阳浮所致的气喘。见《医学入门·痰类》。又名阴虚喘逆。《丹溪心法·喘》:“阴虚自小腹下火起冲于上、喘者,宜降心火、补阴。”或因阴血不足,五志厥阳之火上冲;或因肾精不足,相火上冲所致(《症因脉治·喘症论》)。证见气从小腹直冲于上,喘声重浊,撷肚抬身,乍进乍退,时止时作,或兼潮热、盗汗等。治宜滋阴养血或补益肾精。阴血不足者,用四物汤加味;阴精不足者,用家秘天地煎、家秘肝肾丸等方。

阴虚

病证名。指阴液不足,不能滋润,不能制阳的证候。多见低热、手足心热、午后潮热、盗汗、口燥咽干、心烦失眠、头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等症,治以滋阴为主。若阴虚火旺者,宜养阴清热。

阴邪风证

证名。指内外障之有额板、眉棱骨部疼痛之表现者。见《证治准绳·杂病》:“额板眉棱骨痛也,发则多于六阴用事之时,元虚精弱者,则有内证(指内障)之患;若兼火者,则有外证(指外障)之病”。在临床中必须明确:因多种内外障眼疾均可出现此证,故在治疗中应详审病因,辨证用药。

阴邪

病因学名词。

①指六淫病邪中的寒和湿,与风、暑、燥、火等阳邪相对而言。其性质属阴,致病多损伤阳气,阻碍气化,故名。

②指侵犯人体阳经的邪气。

阴消

病名。真阳不足,气不化液所致的消渴病。见《景岳全书·杂证谟》。治宜温阳补火。参见消渴条。

阴痫

病名。

①兼见阴证的痫证。《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五:“病先身冷,不惊瘛,不啼唤,而病发时脉沉者为痫。”《杂病源流犀烛·诸痫源流》:“阴痫亦本痰热,缘医用寒药太过,损伤脾胃,变而成阴。”治宜温补燥湿,用五生丸、引神归星丹等。

②即慢惊风。《证治准绳·幼科》:“阴痫乃慢惊也。”“小儿急慢惊风,古谓阴阳痫也。急者属阳,阳盛而阴亏;慢者属阴,阴盛而阳亏。阳动而躁疾,阴静而迟缓,皆因脏腑虚而得之。”详见慢惊条。

③慢惊之后,痰迷心窍之症。《证治准绳·幼科》:“阴痫者,因慢惊后去痰不尽,痰入心包而得。”证见四肢逆冷,吐舌摇头,口嚼白沫,牙关紧闭但不甚,惊搐作啼,面色或黄或青,脉息沉微。治用固真汤加回生汤同煎。参见痫条。

阴郄

①经穴名。出《千金要方》。《针灸甲乙经》名手少阴郄。《外台秘要》作少阴郄。属手少阴心经。手少阴之郄穴。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0.5寸。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侧为尺神经及尺动脉。主治心痛,惊悸,盗汗,衄血,失音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②经穴别名。见《医学原始》。即长强。见该条。

阴痿

病证名。出《灵枢·经脉》。又称阳痿。详该条。

阴维穴

①经穴别名。所指有二:

①出《针灸甲乙经》。即大赫。见该条。

②出《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即内关。见该条。

③阴维脉交会穴。据《针灸甲乙经》等书记载,下肢部交会足少阴经的筑宾(郄);腹部交会足太阴经的冲门、府舍、大横、腹哀及足厥阴经的期门;颈部交会任脉的天突、廉泉。

阴维脉病

病证名。由阴维脉经气异常所致的病证。《难经·二十九难》:“阴维为病,苦心痛。”《脉经》卷二:“诊得阴维脉沉大而实者,苦胸中痛,肋下支满心痛。诊得阴维如贯珠者,男子两胁实,腰中痛,女子阴中痛,如疮状。”《杂病源流犀烛·阳维阴维病源流》:“按仲景法,太阴症则用理中汤,少阴症则用四逆汤,厥阴症则用当归四逆汤、吴茱萸汤。”

阴维脉

奇经八脉之一。见《素问·刺腰痛论》:“刺飞阳之脉,在内踝上五寸,少阴之前,与阴维之会。”和《难经·二十八难》:“阴维,起于诸阴交也。”后《奇经八脉考》具体为:“阴维起于诸阴之交,其脉发于足少阳筑骨穴,为阴维之郄,在内踝上五寸腨肉分中;上循股内廉,上行入少腹,会足太阴、厥阴、阳明于府舍;上会足太阴于大横、腹哀;循胁肋会足厥阴于期门;上胸膈挟咽,与任脉会于天突、廉泉;上至顶前而终。凡十四穴。”阴维脉有维系全身阴脉的作用,与阳维脉共同调节溢蓄全身的气血。其病变主要表现为心痛,胃痛,胸腹痛等里症。

阴维病

阴维脉所发生的病候。《难经》:“阳维为病苦寒热,阴维为病苦心痛。”吕广注:“阴为荣,荣为血,血者心,故心痛也。”《奇经八脉考》引张洁古释:“卫为阳主表,阳维受邪为病在表,故苦寒热;荣为阴主里,阴维受邪为病在里,故苦心痛。”参见阴维脉条。

阴脱

病名。出《千金要方》卷三。

①即阴挺。相当于子宫脱垂。《医学正传》:“产后阴脱,谓阴户中宫脱下也。”

②指阴户开而不闭。多由分娩损伤胞络或举动、房劳所致。甚则肿痛、小便淋漓,相当于子宫复旧不全,或伴有慢性炎症,或损及膀胱等。治宜补益气血,方用十全大补汤加五味子。小便淋漓者,方用丹栀逍遥散加车前子。外用蛇床子、五倍子煎汤熏洗。或中西医结合治疗。

阴头痈

病名。外生殖器阴头部位之痈肿。《外科证治全书》卷三:“阴头紫肿疼痛,名阴头痈。”治宜别甲煅为末,用鸡子清调匀敷贴肿部。

阴头

即阴茎头,又称龟头。《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

阴痛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又名阴中痛、阴户痛。包括小户嫁痛、嫁痛。多因肝郁脾虚、郁热挟湿下注,或中气下陷,系胞无力;或风邪客于下焦,与气血相搏,壅闭肝肾经络。症见阴痛,甚则痛极难忍。郁热挟湿下注者,兼见阴户肿胀疼痛,带多色黄,治宜和肝理脾,清热除湿,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味,外以四物汤料合乳香捣饼纳阴中;中气下陷者,兼见阴户坠痛,气短懒言,治宜补中益气,方用补中益气汤;风邪壅滞者,兼见肿胀痛甚,治宜祛风散瘀,方用菖蒲散(《寿世保元》:石菖蒲、当归、秦艽、吴茱萸)水煎空心服,外用艾叶、防风、大戟水煎熏洗局部。

阴挺下脱

病名。出《妇人大全良方》卷八。即阴挺。详该条。

阴挺出下脱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即阴挺。详该条。

阴挺

病证名。妇科常见疾病之一。指妇人阴道中有物突出。《景岳全书》:“妇人阴中突出如菌如芝,或挺出数寸,谓之阴挺。”包括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阴痔、阴脱等。又名阴突、阴茄、阴挺下脱、茄病、下(疒^番)、鸡冠疮等。《诸病源候论》卷四十:“阴挺出下脱候:胞络伤损,子脏虚冷、气下冲则令阴挺出,谓之下脱。亦有因产而用力偃气,而阴下脱者。”临床多见因素体虚弱,中气不足,因产用力,或劳力过度、抬高负重等致气虚下陷,系胞无力而阴挺下脱,或因产育过多,房事所伤等,致肾气亏虚,带脉失约,冲任不固而系胞无力;亦有因脾虚聚湿,日久化热,湿热下注或脱垂又感染湿热毒邪所致。气虚下陷者,兼见气短乏力,小腹空坠,宜补气升提,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方内升麻、炙黄芪用量须加大;肾虚者,兼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宜补肾益气,用大补元煎加鹿角胶、升麻、枳壳。湿热下注者,兼见脱出物表面溃疡,外阴肿胀疼痛,黄水淋漓,身热心烦,小便短赤,治宜清热利湿,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外治可用乌梅、蛇床子等煎水薰洗。参见子宫脱垂条。又:阴挺或指阴纵,详见各条。

阴廷

人体部位名。男子阴囊之后,会阴之前的部位。《身经通考·身经问答》:“下极之前,男为阴廷,女为窈漏。”

阴缩入腹

病证名。见《验方新编》。初生儿六七日后,阴囊收缩入腹,啼哭不止。多由感受寒邪所致。治宜温经散寒。用硫磺、吴茱萸各五钱,为细末,研大蒜调涂脐下,再以蛇床子,微炒布包熨脐部。

阴缩

证名。男女前阴器内缩之病证。《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肝脉……微大为肝痹阴缩,咳引小腹。”多因寒中厥阴所致者。证见男子阴茎、阴囊内容等缩入少腹,或妇女阴道内缩之证等。治宜温经散寒,内服用吴萸内消散,或当归四逆汤等;若因阳阴热邪陷入厥阴者,治宜急下存阴,可用承气汤等方;若因大吐泻后,元气虚陷,伴有四肢厥逆,面黑气喘,冷汗,甚则不省人事者,则宜回阳固脱之剂,内服选用大固阳汤,或四逆汤加人参、肉桂等。参见囊缩条。

阴损及阳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由于阴精亏损而累及阳气化生不足的病机。阴阳互根互生,一方不足将导致另一方受损。如盗汗、遗精、失血等证候耗损阴精,阳气化生所需物质基础不足,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出现阳虚证候,症见自汗、畏冷、下利清谷等。

阴水

病证名。水肿之属虚证者。因脾肺虚弱或肾经亏损等所致。《丹溪心法·水肿》:“若遍身肿,不烦渴,大便溏,不涩赤,此属阴水。”《类证治裁·肿胀》:“因肺脾肾虚致水溢者,为阴水。”脾阳虚弱者,证见下肢浮肿,按之凹陷不起,脘闷腹胀,纳减便溏,面色萎黄,四肢不温,小便短少,舌淡苔白滑,脉濡缓,治宜健脾利水,用实脾饮、木香流气饮等方。肾阳虚衰者,证见腰以下肿甚,畏寒肢冷,神疲气怯,面色(白光)白,腰脊酸重,舌胖色淡苔白,脉沉细弱,治宜温肾化水,用真武汤、金匮肾气丸等方。参见消肿、遍身肿条。

阴暑

病名。

①暑月受寒所致的病证。见《景岳全书》卷十五。由畏暑贪凉,不避寒气,或于深堂大厦,或于风地树阴,或以乍热乍寒之时,不谨衣被,寒邪袭于肌表所致。证见发热头痛,无汗恶寒,身形拘急,肢体酸痛。治宜温散为主。又有不慎口腹,过食生冷,以致寒凉伤脏,而为呕吐泻利腹痛等证,亦是因暑受寒。以寒邪在内,治宜温中为主。参见署病条。

②署温类型之一。《医门棒喝》初集:“暑温者,夏至后所感热邪也。古人分阴暑、阳暑。”“或值时令湿盛,或人禀体阳虚而成阴暑之证,是暑而偏于湿者。”参见暑病条。

阴市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阴鼎。属足阳明胃经。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骨外缘的连线上,髌底上3寸。布有股前皮神经,股外侧皮神经及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主治腿膝麻痹酸痛,屈伸不利,小腹胀痛,水肿,疝气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阴蚀疮

病名。出《肘后备急方》卷五。即阴蚀。详该条。

阴蚀

病名。出《神农本草经》石硫黄条。亦名阴中生疮、阴疮、阴(匿^虫)、(匿^虫)、阴蚀疮等。指妇女前阴部溃烂,黄水淋漓,或痛或痒,肿胀坠痛,或形成溃疡如虫蚀者,多伴有赤白带下等。多因七情郁火,损伤肝脾,湿热下注,或阴部破损,感受毒邪以致气血凝滞而成。治宜清热利湿解毒。方用萆薢渗湿汤,并用外治法:溻痒汤(《疡医大全》:苦参、狼牙、蛇床子、当归尾、威灵仙、鹤虱)煎汤熏洗。珍珠散(辽宁中医学院主编《妇产科学》:珍珠、雄黄、青黛、冰片、黄柏、儿茶),局部撒用。

阴湿鼓胀

病证名。因寒湿留着中焦所致的鼓胀证。《医门补要》卷中:“阴湿鼓胀,寒湿留着中焦,清阳不布,满腹坚胀,面黄,不渴,不食,脉沉迟,宜通阳汤。”参见鼓胀条。

阴虱疮

病名。外阴部虱所引致之皮肤病。见《外科证治全书》卷三。又名八脚虫疮。多因外阴部不洁,久日使阴虱寄生,搔抓致伤而成。多生于前阴之毛隙,初起见有阴虱叮咬吮血所致之红色或淡红色丘疹,奇痒难忍,搔抓破伤而感染成疮,中有紫点。治宜重视个人卫生,预防感染。若已成则应药物消除,外用百部适量酒浸外搽,或以银杏无忧散涂搽等法根治之。

阴盛则内寒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阴气内盛,寒邪积于胸中,脏腑气机不畅,阳气受伤,血脉凝涩,出现里寒证候。《素问·调经论》:“帝曰:阴盛生内寒奈何?岐伯曰: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涩,故中寒。”

阴盛阳虚

①病证名。指阴寒内盛,阳气受损而虚衰。症见形寒肢冷,尿清便溏,面色(白光)白,舌淡胖嫩,脉沉迟弱等。治宜温阳散寒。

②脉象名。《难经·六难》:“浮之损小,沉之实大,故曰阴盛阳虚。”是对阴盛阳虚脉象的描述。阳虚于外,故浮取则脉细小;阴盛于内,故沉取则脉实大。

阴盛格阳汗

证名。阴寒内盛,格拒阳气于外,而致自汗之证。《张氏医通·杂门》:“其证身冷自汗,阴躁,欲坐泥水中,脉浮而数,按之如无。”治用真武汤冷服(《张氏医通·杂门》)。参见绝汗条。

阴盛格阳

病证名。简称格阳。指体内阴寒过盛,格阳于外,阴阳寒热格拒,表现为内真寒外假热的证候。临床表现为身热,面红,口渴,脉大等假热症状;身虽热,反欲盖衣被;口虽渴,反欲热饮,或饮水不多;脉虽大,却按之无力;面虽红,却浮如妆,游移不定。同时可见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舌淡苔白等真寒症状。

阴盛

病证名。指阴寒偏盛。阴盛则阳虚,气化失职,出现厥逆、痰饮、水气等内寒证。《素问·调经论》:“阴盛则内寒。……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涩,故中寒。”

阴胜则阳病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阴寒偏盛损伤阳气,过用酸苦涌泄之品亦可损伤阳气,导致阳气不足的病变发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阴胜则寒

病因病理学术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阴气偏胜,阳气偏衰,则出现寒证。详见阴盛则内寒条。

阴胜其阳

指阴阳俱病,而阴病甚于阳。《灵枢·寿夭刚柔》:“阴阳俱动,乍有形,乍无形,加以烦心,命曰阴胜其阳。”

阴胜而痛内障

证名。指眼珠从午后至午夜作痛的证候。《眼科纂要》卷五:“午后痛(自午)至亥(交子)始能停,此须补火回阳,后服柳红丸。”一般而言,日间目痛属阳,而夜间目痛属阴。今午后至午夜目痛,当属阴病。阴盛而目痛。治宜补气温阳,方用肾气丸、暖肝煎等加减。参见目痛条。

阴生于阳

阴阳学说术语。根据阴阳互根依存的道理,阴以阳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所谓“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全阴则阳气不极,全阳则阴气不穷”(王冰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从人体来说,阴所代表的精血津液等物质的化生,有赖于阳气的摄纳、运化、输布和固守。《素问·生气通天论》:“阳者,卫外而为固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在内,阳之守也。”《景岳全书·新方八阵》:“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阴疝

病名。疝证之一种。有两种不同病证均称阴疝。出《肘后救卒方》卷五,多因肝肾受寒所致,证见睾丸卒然收缩入腹中,急痛欲死,阴囊、睾丸肿大偏坠,或少腹两旁隆起有形,并兼有腹痛等。治宜温化行气,内服暖肝煎;若肾脏虚寒,水阴涸竭所发者,治宜内服蒺藜汤。此外,指多种寒疝之总称。出《圣济总录》卷九十四。即肠(疒^颓)、卵胀、气(疒^颓)、水(疒^颓)之合称。《证治准绳·杂病》卷六:“诸厥疝,即阴疝也”。《肘后救卒方》卷一:“此本在杂治中谓之寒疝,亦名阴疝”。厥疝。《宣明论》卷一:“阴疝牵引小腹痛,诸厥疝,即阴疝也。嘻欲劳痛,不可忍之。”由七情内郁或房事过度,厥阴受病所致。《医林绳墨》卷四:“或遇忧怒所感,郁而不发,反将房劳触动,结为阴疝者有之。”治宜理气解郁,用蒺藜汤、茴香楝实汤等方。参见厥疝条。

阴痧

病证名。

①痧证而见腹痛手足冷者。《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阴痧,腹痛而手足冷者是也,宜用火粹,或因秽气所触而致。”宜藿香汤。

②猝然而发的四种重危痧证。见《痧证指微·阴症》。其一,头面周身四肢俱冷,手足摇动,牙关咬紧,不言眼定,头摇脚掉,手足面容变黑色。如六脉全无,元气已脱,多不治。宜急刺人中穴,并舌尖、十手指尖、十脚趾尖及两曲池穴,刺出微血。其二,猝然身热暴躁,叫号不出,头摇脚掉,牙关紧闭,不言,眼定,身强,六脉全无,初则面红,渐渐紫暗,而变黑色者不治。宜先用麻油灌入,再以绿豆煮清汁一碗冷服。苏后能言,再刮臂臑、曲池、肩井、风府、膏肓、命门穴。其三先患伤寒未愈,又感痧邪,身手如冰,寒颤不语。脉息全无,面黑色,亦属逆症。所治刮刺同前,药用砂仁、木香、槟榔、青皮、广皮、灯心煎服。其四先患伤寒未愈,复感邪,腹痛泄泻,初不发热,渐渐发热,热极不语。刮针俱同前,仍服前药如芦粟梗五钱、石榴皮三钱、伏龙肝三钱、江鱼背脊刺三钱炙,俱炙干研末蜜丸,每日空心服二钱。

③即冷痧。《痧症度针》卷上:“阴痧,俗称冷痧。”详见冷痧条。参见痧条。

阴人

出《灵枢·通天》。指五态之人中偏于阴盛者。太阴之人及少阴之人均属阴人。参五态条。

阴热

证名。见《医钞类编》。指妇人阴部有灼热感的一种症状。可用泽兰叶煎汤熏洗。

阴茄

病名。《妇科易知》:“阴户出物如茄,亦阴挺之类也。”详见阴挺条。

阴窍

人体部位名。通常指尿道口和肛门等下窍。

阴蹻穴

①指照海穴。《素问·气穴论》王冰注:“……阳蹻穴在足内踝下,是谓照海。”或指交信。《素问·气府论》王冰注:“阴蹻一,谓交信穴也。”

②阴蹻脉交会穴。据《针灸甲乙经》等书记载,交会于足少阴经的照海,交信(郄),上与阳蹻会合于足太阳经的睛明。

阴蹻脉病

病证名。由阴蹻脉经气异常所致的病症。《灵枢·热病》:“目中赤痛,从内眦始,取之阴蹻。”《难经·二十九经》:“阴蹻为病,阳缓而阴急。”《奇经八脉考》:“寸口脉后部左右弹者,阴蹻也,动苦癫痫,寒热,皮肤淫痹。又为少腹痛,里急,腰及髋窌下相连,阴中痛,男子阴疝,女子漏下不止。”

阴蹻脉

奇经八脉之一。见《灵枢·脉度》:“(阴)蹻脉者,上阴之别,起于然骨之后,上内踝之上,直上循阴服;入阴,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頄,属目内眦。合于太阳、阳蹻而上行。”该脉主要分布在腹部和颈部,其功能为交通一身阴阳之气,关系到人的活动与睡眠。其病变主要表现为肢体外侧的肌肉弛缓而内侧拘急,以及嗜睡等。

阴蹻病

阴蹻脉所发生的病候。阴蹻与阳蹻相对,关系睡眠和肢体活动。《灵枢·寒热病》:“阴气盛则瞑目。”指闭眼、入睡;《难经·二十九难》:“阴蹻为病,阳缓而阴急。”指惊痫、瘫痪等证出现下肢屈肌紧张、足内翻等。

阴强舌

病证名。出《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舌缩短不能言,名曰阴强之症。舌者,心之官也……心病者,舌卷短,颧赤。参见舌卷条。

阴器

人体器官名。外生殖器。为足厥阴肝经所过之处,其功能和发育状况又与肾气盛衰有关。故阴器病症,多从肝肾论治。《素问·热论》:“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素问·骨空论》:“督脉者……其络循阴器合篡间绕篡后。”

阴气

与阳气相对。就功能与形态来说,阴气指形质;就脏腑机能来说,指五脏之气;就营卫之气来说,指营气;就运动方向和性质来说,则行于内的、向下的、抑制的、减弱的、重浊的为阴气。《素问·痹论》:“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

阴平阳秘

阴阳学说术语。指阴气平和,阳气固密,阴阳平和协调保持相对平衡,则身体健康,精神愉快。《素问·生气通天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阴俳

喑俳的别称。见《医略十三篇·类中风》。详喑痱条。

阴疟

病名。

①指三阴疟。《类证治裁·阴疟》:“疟邪伏于募原,浅者客三阳经,深者入三阴经,……以伏邪深入三阴,故名阴疟也。”

②统称在里、在阴、在脏之疟。见《医学入门·疟》。参见阳疟条。

阴囊下横纹

经外穴名。《肘后备急方》:“治卒中急风,闷乱欲死方……,若眼反,口噤,腹中切痛者,灸阴囊下第一横理十四壮。”《类经图翼》列作经外穴,名阴囊下横纹。在阴囊下第一横纹之中点处。

阴囊忽肿

病证名。阴囊之急性肿痛之病证。见《寿世保元》卷八。多因风邪或虫蚁咬伤而引起。证见局部骤然肿痛。治宜祛风解毒之剂。内服可选五苓散,或灯草煎,外用蝉退半两煎水外洗。

阴囊汗

证名。见《丹溪心法附余·盗汗》。阴汗之一种。详阴汗条。

阴囊

人体部位名。男性外阴部下垂的囊状物,内有睾丸、副睾和精索等器官。

阴门痒

病证名。见吴梅庵《秘传内府经验女科》。即阴部瘙痒。详阴痒条。

阴门不闭

病名。见《张氏医通》卷十。即产门不闭。详该条。

阴门

解剖名称。见《石室秘录》。指妇女的阴道外口。

阴脉之海

任脉。十二经脉中的手、足三阴经脉、阴维脉和冲脉均会于任脉,该脉有总调一身阴气的作用,因称阴脉之海。《十四经发挥》:“任脉起于中极之下……属阴脉之海。”

阴脉

①解剖结构名。指阴经之脉。包括手足三阴经、任脉、阴维脉、阴蹻脉等。《难经·三十七难》:“邪在五脏,则阴脉不和。”

②脉学名。指沉、迟、细、小、涩、结等脉象称为阴脉。

③经穴别名。见《医学原始》,即长强,见该条。

阴络伤则血内溢

病因病理学术语。阴络,指下部的、属里的络脉。血内溢,指体内胃肠道出血。大肠湿热下注,伤及血络,或脾虚不摄,血不循经,可见大便下血。《灵枢·百病始生》:“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

阴络

解剖结构名。

①指手足三阴经分出的络脉。

②下行的或位置较深的络脉。《灵枢·百病始生》:“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

阴卵

指睾丸。《素问·骨空论》:“腰痛不可以转摇,急引阴卵,刺八髎与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