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蛾(扁桃体结石)
以西医理论来说,凡扁桃体隐窝或其他腺窝内有钙或镁的磷酸盐或石灰酸盐的积聚,则即成结石。《喉科泄秘》解释谓:“白而硬者,石蛾也”。的确,这种结石,是色白而坚硬。
〔症状及检查〕
结石的存在,除具有慢性扁桃体炎各项症状之外,并无特殊症状。若并合感染,则将有疼痛、耳痛、吞咽困难等等。因有臭味的分泌物,故而口腔中长期产生怪味。
检查所见,结石的存在,常为一个,但也有多个,从米粒到山核桃大。显有充血现象。或有流脓的小瘘管,待少量稀薄脓液流出后,即可看到黄色或白色结石体。如用探针去探,则有硬物可触到,这就是结石。
有时埋藏较深,故《喉科秘钥》谓:“此症生乳蛾地位,少进寸许”。
〔诊断〕
如扁桃体或舌腭弓处有肉芽增生或流脓窦道,可触及沙沙声的硬物,大多为本病。有时也可借助于X线摄片以窥究竟。
〔常见证因〕
人身无处没有营血、津液的存在,用以濡养。在正常健康情况下,气血泰和,正气充沛,总是运行不息,生气盎然。一旦五脏违和,更其是肝胆郁火,能使气运失常,于是血滞则瘀,津败液腐则为嫌。痰之顽者如老痰、结痰之类,滞留过久,结成硬物。
〔辨证论治〕
论治要点
1.内治法:本症非内服药所能解决。如其内治的话,可取消痰软坚一法。常用代表方为海藻消石汤。药有:昆布、海藻、川甲、红花、桃仁、甘草、白芥子、元明粉、鸡内金、山豆根。
2.外治法:最有效的办法,是在局部麻醉之下,将扁桃体隐窝扩大,然后用镊子或钳子取出。
伴发慢性扁桃体炎者,则在不发作时期内把扁桃体摘除或烙灼,使它“皮之不存,毛将安附”而自行消失。
〔转归及预后〕
预后良好。
〔调护〕
1.保持口腔洁净。
2.有慢性扁桃体炎者,积极治疗。
〔文献摘录〕
1.先天性:《喉科指掌》:“或胎生,或……”。
2.禀质不充:《喉科秘旨》:“小儿形气未充,脏腑柔弱,易为外邪所感,……凝结不散”。
3.痰火:《喉科金钥》:“乃肝火老痰,结成恶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