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气与血的关系

气属阳,血属阴。《难经·二十二难》说:“气主煦之,血主濡之”。对气与血在功能上的不同作了简明地概括。但是,在气与血之间,同时存在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密切关系。这种关系可具体分为气能生血、行血、摄血,与血为气之母四个方面:

(1)气能生血 气能生血,是说气与血有着生化的关系。血的生成,是气与气化功能的结果。血的主要成分,来源于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气。而水谷精气,又通过脾、心、肺等脏的气化作用,变化而赤形成血,所以说:气能生血。气旺则化生血的功能亦强;气虚,则生化无源,可导致血虚。

(2)气能行血 血属阴主静,血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血的运行,主要依靠心气的推动,肺气的宣发肃降,肝气的疏泄条达。所以,若气虚则血行无力;气滞则血脉瘀阻,气机逆乱,则血行无序,或血随气升,出现面红目赤,甚至吐血、衄血;或血随气陷,出现少腹坠胀、下血、崩漏等症。

(3) 气能摄血 气能摄血,是说气对血具有固摄作用,气可使血行于脉中而不外溢。若气虚固摄无权,则可导致各种出血的病症。如便血,崩漏,肌衄等等。

以上三方面均是“气为血之帅”的具体表现。

(4)血为气之母 血为气之母,是说气必须依附于血而存在,气需血的滋养。故又有“血为气舍”之说。中医学认为:无形之气必须依附于有形之血,而存在于体内。若气失依附,则浮散而外溢,出现“气脱”之证。所以,临床中常见血虚者,气亦易虚;血脱者,气亦随脱。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气和津液的关系,与气血关系相近。气对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起到了气化、温煦、推动与固摄的作用,而气在体内的存在,又需依附于津液。

(1)气能生津 津液的生成,有赖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故脾胃之气健旺,则津液生化有源;脾胃气衰,则津液不足,临床可见气津两伤之证。

(2) 气能行津 津液在体内的输布以及化为汗、尿的排泄,全赖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由于脾的运化水湿,肺的宣发肃降,肾的蒸腾化气,才能保证津液的正常代谢。如若气的升降出入失常,则津液的输布与排泄亦随之受阻,而出现水湿的停聚,临床上称之为“气不行水”或“气不化水”。反之,由于水湿的停滞,亦可造成气机的不畅,于临床上常称为“水停气滞”,二者常互为因果,从而形成水湿、痰饮等疾患。

(3)气能摄津,津能载气 津液的代谢,不仅有赖于气的推动与气化,同时亦有赖于气的固摄。只有气的固摄作用正常,津液才不致无故外逸。若气固摄无权,势必导致津液的外泄,出现多汗、漏汗、多尿、遗尿等证。同时由于气附于津液而运行体内,所谓“津能载气”,所以当津液大量外泄时,亦可出现“气随津脱”的病证。

(三)血与津液的关系

血与津液,皆为水谷精气所化生,津液又是血的组成部分,二者关系至密,故有“津血同源”之说。在病理变化时,血与津液每多相互影响,如津液亡脱,必然影响血的生化补充,出现阴血亏损的证候;反之,大量失血,亦可出现津液不足,口渴,尿少的证候。因此,对于失血的患者,临床不宜用汗、吐、下三法损伤津液;对于津液大亏的患者,亦不可轻用破血、逐血的峻剂。故《灵枢·营卫生会》有“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之说,这即是“津血同源”理论在临床上的实际应用。

复习思考题

1、何谓藏象?

2、“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是什么?

3、“藏象学说”的特点是什么?

4、“脏”与“腑”在功能特点上有何不同?

5、简述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6、为何说“小肠主液”?

7、简述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8、简述肺与大肠的关系。

9、简述脾的主要生理功能。

10、简述胃的生理特点。

11、为什么说“脾胃为后天之本”?

12、为什么说“肝体阴而用阳”?

13、简述肾的主要生理功能?

14、简述三焦的生理功能。

15、简述五脏间的相互关系。

16、你如何理解“六腑以通为用”?

17、女子胞的生理功能与哪些脏腑经络有关?

18、气有哪些生理功能?

19、气运动的基本形式是什么?

20、谈谈“营气”与“卫气”的关系。

21、血的生成与运行和哪些脏腑有关?

22、简述津液在体内的代谢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