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汗法
1.汗法的意义和作用
汗法,即解表法,主要是指用辛散轻宣的方药,组成适当的方剂来开泄腠理,逐邪外出的一种方法。因为外邪侵犯人体,大多始于皮毛,然后,由表入里。当邪在皮毛肌表,还没有入里之时,就应采用汗法,使邪从外解,从而控制疾病的转变,达到早期治愈的目的,此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善治者,治皮毛”、”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之意。
汗法的主要作用,是驱逐外表的病邪,因此主要适用于表证。此外,由于汗法能调和营卫,使病邪和一部分水分从肌表排出,因此,在某些水肿和疮疡的初期以及痘疹将透未透之时,具有表证特征者,也可以使用汗法。
2.汗法的运用
同是病邪在表,由于感受邪气有不同,证有表寒、表热之分;由于各人体质不同,或素有宿疾,以致内外合邪表里同病。故汗法又分为辛凉解表、辛温解表、扶正解表三法。
辛凉解表:适用于表热证。症见发热重,恶寒轻,口中渴,咽部红或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代表方剂为银翘散、桑菊饮。
辛温解表:适用于表寒证。症见恶寒重,发热,无汗或自汗,头痛、鼻塞、肢体痠痛,口中和,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代表方剂为麻黄汤、桂枝汤、荆防败毒散。
扶正解表:适用于素体虚弱,复感外邪者。根据不同的病变类型,此法又可分为益气解表、滋阴解表、助阳解表三种具体治法。益气解表法:适用于素体气虚、复感外邪者,症见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痠痛,胸膈痞满,鼻塞声重,咳嗽有痰,无汗,舌苔白腻,脉浮而沉取无力;或平素反复感冒,多汗、有气虚表现者。代表方剂为人参败毒散。滋阴解表法:适用于素体阴虚、复感外邪者,症见头痛身热,微恶风寒,咳嗽咽干,痰稠难出,无汗或有汗亦不多,口渴心烦,舌赤脉数。代表方剂为加减葳蕤汤。助阳解表法:适用于素体阳虚,感受外邪,症见热轻寒重,四肢不温,头痛无汗,周身疲乏无力,似睡不睡,脉沉微细。代表方剂为麻黄附子细辛汤。
3.应用汗法的注意事项
发汗适度:取汗应自然,不应急暴,服药后,最好盖薄被取暖,使津津微汗,稍久则手足四末亦有汗,遍身通达,如此则外邪可散。若过汗致汗流如水,既易伤阴,又易损阳。
发汗注意时间环境:发汗除根据病情及体质,尚须注意时间环境,寒冬宜发,夏暑宜清,尤其夏季当慎用辛温发汗法。
发汗禁忌:表邪已尽,麻疹已透,疮疡已溃,吐泻失水,热病后期津亏,暑热证等,禁用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