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高血压病
高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血压髙于正常。高血压病是舒张压持续超过90毫米汞柱以上,或收缩压40岁以下超过140毫米汞柱,每増长10岁,收缩压讨增高10毫米汞柱而引起的疾病。高血压病又 分原发性和继发性的,原发性占80〜90%,继发性占10〜20%。继发性是某些疾病引起的一个症状,又称症状性高血压,故不在此论述。
- 辨病辨证
(1)辨病要点
髙血压病(原发性)分为缓进型和急进型两类。
1) 缓进型:起病缓慢,早期无明显症状,也可以出现头痛、眩晕、心悸等症。后期可出现心、脑、肾的改变,如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等。
2) 急进型:又称恶性高血压。约占高血压病的1〜5%。病情迅速发展,血压显著増高,舒张压持续在130〜140毫米汞柱以上,症状明显。多见于40岁以下中、青年人。容易出现高血压脑病、急性左心衰竭和肾功能衰竭等不良后果。
高血压病的分期标准:
一期:舒张压大部分时间波动于90〜100毫米汞柱之间,休息后降至正常;无脑、心、肾的器质性损伤。
二期:舒张压持续超过110毫米汞柱以上,但未发现脑、心、肾的器质性损伤;或舒张压大部分时间波动于90〜100毫米汞柱之间,并合并脑、心、肾轻度损伤中的二项或二项以上者。
三期:舒乘压持续超过120毫米汞柱,且合并脑、心、肾的中度以上损伤中的一项或一项以上;舒张压持续110〜120毫米汞柱的水平,合并脑、心、肾的中度以上损伤中的二项以上;合并或曾患脑血管并发症、心力衰竭或尿毒症而并无其它病因者。
(2)中医辨证
1) 肝火亢盛型:头痛头晕,耳鸣目眩,面红目赤,口干舌燥,性急易怒,腰酸肢麻,便干溲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或弦。 治祛清热泻肝,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2) 肝肾阴虚型:头痛头晕,耳鸣目眩,手足心热,心烦意乱,失眠多梦,腰酸尿频,咽干口苦,舌红苔白,脉弦数或弦细。治以滋补肝肾,用首乌延寿丹或杞菊地黄丸等方加减。
3) 阴阳两虚型:头晕目眩,心悸气短,步履不稳,失眠易惊,形寒肢冷,便溏纳差,遗精阳萎,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 细弱或细弦。治以滋阴补阳,用金匮肾气丸、大补元煎等方加 减。
4) 痰湿壅盛型:头目昏蒙,头痛如裹,胸闷脘痞,体多肥胖,肢倦嗜睡,口多痰涎,舌质红,苔白腻或黄,脉弦滑。治以 祛湿化痰,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或牛黄清心丸等方加减。
5) 气滞血瘀型:头晕目眩,夜晚较重,胸闷气短,偶发心痛,心悸怔忡,肢麻体软,失眠多梦,夜尿频数,舌质暗红或紫红,舌苔白,脉弦紧。治以益气活血、平肝安神,用血府逐瘀汤 或天王补心丹加减。
- 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成果
(1) 中医辨证施治用药及一些单味草药和成药均能降压,如小蓟每日30〜60克煎水代茶;臭梧桐每日15〜30克水煎服;吴茱萸研末,醋调敷涌泉,每日或隔日一次;桑寄生每日15〜30克煎水服;地龙每日9〜15克水煎服;猪毛菜煎水服;黄瓜秧每日30〜 80克煎水服;带根芹菜捣烂取汁,日服3〜4次,每次3〜4汤匙; 醋泡花生米一周,每日早晚服数粒;另外野菊花、萝布麻、杜仲、夏祜草、钩藤、汉防己等药也有降压的作用。成药有牛黄清心丸、 牛黄降压丸、牛黄解毒片、牛黄清脑片、杞菊地黄丸、复方羚羊降压片、舒心降压片、避风降压片等都可起到降压的作用。
(2) 西药对症治疗
一期髙血压:合理按排生活,适当选用镇静药物,如安宁、每次0.2克,每日三次,口服。或利眠宁,每次10毫克,每日三次,口服。
二期高血压,可采用多种降压药物的联合应用。如利血平,每次0.25毫克,每日2〜3次,口服;双氢克尿塞,每次12.5毫克,每日2〜3次,口服;安达血平,每次一片,每日三次,口服;或复方降压片,每次1〜2片,每日三次,口服。
三期高血压,或二期高血压服上述药物无效者,可加服硫酸胍乙啶,每次10〜25毫克,每日二次,口服;或用优降宁,每次10〜20毫克,每日三次,口服;或用甲基多巴,每次0.25克,每日三次,口服。
对出现高血压危象或急进型高血压者,要早期、积极、恰当地用利血平肌肉注射,每次1〜2毫克,24小时内可重复给药2〜3次,或用汉防己甲素90〜150毫克,加入25%葡萄糖液20〜 40毫升内静脉缓注。如颅内压增高可用20%甘露醇或25%山梨醇 250毫升静脉点滴等法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对改善头晕、急躁等高血压的症犹有明显的疗效,而且副作用小,疗效巩固,预后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