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白血病
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恶性常见病,其特征为造白细胞组织呈现 异常的弥漫性増生,及周围血液中白细胞有量和质的改变,即白细 胞数常显著地增加,且有幼稚细胞出现。白血病按病程的缓急和 细胞的成熟程度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按细胞类型又 分为颗粒细胞性、淋巴细胞性、单核细胞性的白血病三种。
- 辨病辨证
(1)辨病要点
1) 临床表现:不同种类的白血病所表现的症状不同。如急 性白血病,起病急,有发热、出血、贫血等症状,类似急性感染 性疾病。而慢性白血病,一般起病较慢,临床以乏力、贫血为 主,常伴有肝、脾及淋巴结肿大。其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 粒)多见于青壮年,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淋)以老年人为 主。而慢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常伴有咽喉部感染及皮肤浸润等 情况。
2) 血象检查:急性自血病在分类中幼稚细胞可高达90%以 上,白细胞总数常大量增加或略有增加,红细胞及血小板则显著 减少;慢性白血病的白细胞总数显著增加,甚至高达几十万,尤 其以颗粒细胞性白血病为甚,并且可见各期幼稚细胞都有增加。 而慢性淋巴性白血病,则大多数是成熟的淋巴细胞。
3) 骨髓象:急性白血病的幼稚细胞明显增多,其中主要是 原始细胞,而巨核细胞及血小板减少;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明显增 生的细胞中。充满着各期幼稚的颗粒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明显増生的细胞中,绝大多数是成熟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性白 血病明显增生的细胞中,可见到幼稚单核细胞的比值明显地增 加。 但在临床上又是错综复杂的,所以往往难以鉴别。因此白血病的前期诊断就更加复杂困难了。
(2)中医辨证
白血病在中医文献中没有这个病名,根据它的临床表现,大致属于“虚痨”、“虚损”、“血证”、“温病”、“急劳”、 “热劳”等范畴。
发病多由于正气不足、外感瘟毒所患,临床表现错综复杂, 寒热虚实,难以一证概括。但总的原则是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治标予以清瘟解毒,用清营汤、犀角地黄汤、化斑汤等方加减; 治本予以扶正固本,用八珍汤、十全大补汤、六味地黄丸、归脾 汤、补中益气汤等方加减。
另外本病辨证分型,一般地分为阳虚型、阴虚型、痰血积聚 型、瘟毒型、痰热型等。临床辨证论治时,依据病情的变化,往 往有所侧重。如急性白血病初起,多表现为热毒:故应以清热解 毒为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常有肝脾肿大,故可按?瘕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常见颈、腋、腹股沟等处淋巴结肿大,故又可 参照痰核治之。
2.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成果
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本病提高疗效的主要手段,不少资料 报道,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纯的化疗。目前化疗有很大 发展,常用的药有长春新碱(VCR)、氨甲喋呤(MTX)、 6—巯基嘌呤(6 -MP)、溶癌呤(AT 1438),环磷醜胺(CP)、 丙脒腙(M-GAG)、阿糖胞苷(Ara-C)、柔红霉素(DNR)、 羟基脲(HU)、阿霉素(AD)、马利蓝、合520、DBM等十多 种。过去一般采用各种药物轮流交替的所谓“序贯疗法”。但总 的疗效不甚满意,近些年采用多种药物联合配伍,在临床疗效上 有很大提高,再加上中医辨证施治,进一步提高了疗效,如天津 一心中医院用HAMPT方案结合中医中药治疗,使急性粒细胞白 血病完全缓解率提高至65.5%。再有中国医学科学院用当归芦 荟丸(当归、芦荟、龙胆草、黄连、黄芩、黄柏、扼子、大 黄、青黛、木香、麝香)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取得了成果,经进一步研究,认为其中青黛一味药是其主要的有效成分,后再从 青黛中提取出有效成分靛玉红,并进行人工合成。用靛玉红治疗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314例,完全缓解82例(26.11%) ,部分缓解105例(33.44%)、有效 87 例(27.71%),无效 40 例(12.74% ),,总有效率为87.26%。随后用青黛和雄黄,以9 : 1或7 :3的 比例制成青黄片或散,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54例,总缓解率为 98%,疗效较单用青黛有显著地提髙。靛玉红、青黄散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有效率,与国内外公认的马利兰相近,但其对骨 髓抑制、使血小板减少的副作用又较马利兰轻。
另外,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中成药还有六神丸、牛黄解毒片、梅花点舌丹等药。西药强的松治疗尚血病仍然还是一种不 可缺少的激素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