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3
寸口脉,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腑,迟为在脏;假令脉迟,此为在脏也。
〔讲解〕本条以四种常见之脉,应表里脏腑之诊。
浮沉,以脉之举按言,浮为阳而沉为阴,故浮主表证而沉主里证;迟数,以脉之至数言,数为阳而迟为阴,故数为病在腑,而迟为病在脏。至于“假令脉迟,此为在脏”一语,突出反映了作者重视脏病脉诊之外,又对以下之寸口、趺阳、少阴三部脉法作了引线之笔。
趺阳脉(1)浮而涩,少阴脉如经(2)者,其病在脾,法当下利。何以知之?若脉浮大者,气实血虚也。今趺阳脉浮而涩,故知脾气不足,胃气虚也;以少阴脉弦而浮一作沉。才见,此为调脉(3),故称如经也。若反滑而数者,故知当屎脓也。《玉函》作溺。
〔讲解〕本条论趺阳、少阴二脉以候中、下二焦病证之法。
(1)趺阳脉:指足背前、足二趾后之动脉,为足阳明胃经所过,以候中焦脾胃之气的盛衰和病证。
(2)少阴脉如经:少阴脉亦称太溪脉,指足内踝后、根骨上的动脉,为足少阴肾经所过,以候下焦肾气的盛衰和病证。“如经”,即如常,正常无病象。
(3)调脉:言脉气调和而无病象。
少阴脉如常,知下焦无病。趺阳脉浮而涩,是脾胃气虚,虚则谷不化,故当见不利。若浮而大则主气实血虚,与浮而涩所主之脾胃虚弱迴异。对“少阴脉弦而浮”何以称“调脉”,金•成无己曾注云,“少阴肾脉也,肾为肺之子,为肝之母,浮为肺脉,弦为肝脉,少阴脉弦而浮,为子母相生,故云调脉。”若少阴脉滑而数者,则主邪热在下焦,火热下伤阴络,血腐为脓,则有便脓血的可能。
按:诊趺阳而知水谷之利出于脾;诊太谿而知脓血之利来于少阴,今仅独取寸口致使古诊法不能得以更好地发扬。
寸口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荣,荣卫俱病,骨节烦疼,当发其汗也。
〔讲解〕本条论风寒伤人的病理变化及其脉象特点。“烦疼”,即剧痛,甚疼。《周礼•司隸》汉郑玄注有“烦犹剧也”,本论“烦渴”,“烦惊”之“烦”,皆作此解。
脉浮为病在表,脉紧主伤于寒邪,故浮紧为风寒之邪客表。风邪伤卫,寒邪伤营,则使营卫气血凝涩而不利,所以证见骨节烦疼。“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以麻黄汤之类辛温发汗,当属可行。
按:明人方有执提倡风伤卫,寒伤营,风寒同病证属大青龙的三纲鼎立之说,实与本条有关。今之医家,则多不以此说为然。
趺阳脉迟而缓,胃气如经也。趺阳脉浮而数,浮则伤胃,数则动脾,此非本病,医特下之所为也。荣卫内陷,其数先微,脉反但浮,其人必大便鞭,气噫而除(1)。何以言之?本以数脉动脾,其数先微,故知脾气不治,大便鞕,气噫而除。今脉反浮,其数改微。邪气独留,心中则饥,邪热不杀谷(2),潮热发渴,数脉当迟缓,脉因前后度数如法,病者则饥,数脉不时,则生恶疮也。
〔讲解〕本条以趺阳脉脉象之变化,来分析误下之病机。
(1)气噫而除:指嗳气之后,心下痞满得以消除。“噫”(爱),同“嗳”,即嗳气。
(2)邪热不杀谷:指胃中太过的邪热不能消化水谷。“杀”消化,克化。
趺阳脉迟而和缓,则反映胃气正常而无病。今趺阳脉浮而数,浮以候腑病,浮而无力,则为伤胃。沉以候脏病,数而按之无力,则为脾伤。此因医误用攻下所致,以至营卫之气内陷,邪随之入里,则使脉数先微,成为脾弱之证。若浮脉不因下衰,而仍然不变的,反映了胃中邪气独留,而使大便成硬。若是沉数无力之脉,则主脾气弱而运化不及,不能消化谷食,故病人虽知饥而不能食,而且胸脘痞满得到嗳气而后为快。此时,若医者前后施治如法,则浮数之脉自当变为迟缓,是知脾胃之脉如经而为病愈。如是,则其人必知饥思食,其病自然痊瘳。如果医者施治失宜,而数脉始终不去的,则热邪必淫于血脉而生恶疮。
按:趺阳之脉专候脾胃,脉缓则和,脉数则病。浮脉不去,主胃家阳气盛,多为里实;数脉不退而伤及阴血时,则可有生恶疮之变。此皆误下之后,使营卫之邪内陷所致。
师曰:病人脉微而涩者,此为医所病也。大发其汗,又数大下之,其人亡血,病当恶寒,后乃发热,无休止时。夏月盛热,欲著复衣,冬月盛寒,欲裸其身。所以然者,阳微则恶寒,阴弱则发热,此医发其汗,使阳气微,又大下之,令阴气弱。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故欲著复衣。十一月之时,阳气在里,胃中烦热,以阴气内弱,不能胜热,故欲裸其身。又阴脉迟涩,故知亡血也。
〔讲解〕本条论误治之后使气血阴阳不足的各种脉证。
脉微为阳气虚衰,脉涩为阴血不足,若微涩共见,则主阴阳气血两虚。此证是因医生误治而来,如大发其汗则伤其在表之阳气,又数大下之,则损其在里之阴血。今阳气衰微,则不能以胜阴,故发生恶寒;阴血不足,则阴不能胜阳,故后乃发热。因阳虚阴弱而致寒热无休止时,则可见夏月盛热,反恶寒而欲著复衣,冬月盛寒,反烦热而欲裸其身。盖因夏令之时,阴生于内,阳浮于表,则胃中虚冷,而不胜阴寒,故欲著复衣;冬令之时,一阳生于内,阳气在里,阴气内弱,不能胜热,则胃中烦热不堪,故欲裸其身,阳脉以候气,阴脉以候血,阴脉迟涩是为营血不足,故知其人亡血。
按:本条把脉迟涩,知亡血写在结尾,其意在于汗下之后,必然伤阴亡血,况又见阴脉迟涩,故可判断无误。然据临床所见,凡诸脉弦细而涩,按之无力者,往往出现恶寒而振慄,且时发燥热,必得裸居寒处,或饮冰水,则便如故。由此可见,本条举例以论其理而已,非必遇夏乃寒,遇冬而方热也。
脉浮而大,心下反鞭,有热属脏(1)者,攻之(2)不令发汗,属腑(3)者,不令溲数,溲数则大便鞭。汗多则热愈,汗少则便难,脉迟尚未可攻。
〔讲解〕本条论可攻与不可攻及发汗利小便之禁忌。
(1)属脏:泛指病在里。
(2)攻之:泛指用药物攻逐邪气,不局限于泻下一法。《太阳病篇》有“攻表宜桂枝汤”语,可证解表亦可谓“攻”。
(3)属腑:指病属阳明胃家。
脉浮而大,为两阳相搏,热盛之征,又见心下痞硬,则主热结于里而不在表,治疗当用攻热开结之法,而不可发汗。倘热结于阳明胃腑,则不可利小便而使尿多,尿多津液偏渗,大便必硬结。至于邪气在表之发热,发汗透则热退病愈,汗出不彻则邪气不解。邪气入里化热,结于阳明则便难。便难故然可用下法,但若兼见脉迟,则为里气不足,亦不可冒然攻下。
脉浮而洪,身汗如油(1),喘而不休,水浆不下,形体不仁(2),乍静乍乱(3),此为命绝也。又未知何脏先受其灾,若汗出发润(4),喘不休者,此为肺先绝也。阳反独留(5),形体如烟熏,直视(6)摇头者,此为心先绝也。唇吻反青,四肢絷习者(7),此为肝绝也。环口黧黑(8),柔汗(9)发黄者,此为脾绝也。溲便遗失,狂言,目反(10)直视者,此为肾绝也。又未知何脏阴阳前绝,若阳气前绝,阴气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青;阴气前绝,阳气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赤,腋下温,心下热也。
〔讲解〕本条论五脏阴阳命绝脉证之表现。
(1)身汗如油:周身出粘汗。
(2)形体不仁:身体不知痛痒。
(3)乍静乍乱:形容患者突然安静,突然又烦躁不安。
(4)汗出发润:指汗出过多把头发浸湿。
(5)阳反独留:阳热之邪独留而不去。
(6)直视:目睛呆滞凝视,活动不灵活。
(7)四肢漐习:形容四肢手足振颤摇动不休的样子。
(8)环口黧黑:口周围的颜色黄黑,多主脾土衰败。
(9)柔汗:即冷汗。
(10)目反:即“戴眼”,两目上吊。
以上所论诸多不治之证,究其原因皆为邪气伤正,而正气不支所致。例如:脉浮而洪大,则主邪气太盛而病进;身汗如油,喘而不休,则为正气已脱,肺气已绝。四肢五脏,皆以胃气为本,病虽万端,但凡有胃气者则能生。今水浆不下,则知胃气已败,营卫已绝其源而不能充灌于肢体,则其人痛痒倶泯,而麻木不仁。此时衰弱之正气时而强与邪争,每是正负而邪胜,故其人乍静乍乱往来无定。此证正气已脱,胃气又败,营卫倶绝,惟有邪气独盛而不去,故知性命将不能保矣。肺为气之主,又为津液之帅,汗出发润,为津液脱;喘而不休,是气上脱而不归根。肺主气,心主血,气为阳,血为阴。阳反独留,见身大热,是血先绝而气犹在。形体如烟熏,为皮肤枯燥失于滋润,是血绝而不荣于身。两目直视,乃肝肾之阴绝于下而不能上灌瞳子;头为诸阳之会,其人摇头者,是阴绝之后而阳无根。唇吻反青,是肝之本色外现于脾所华之部;四肢为脾所主,肝绝则筋脉引急,为振动,若搐搦,时发引缩。脾主口唇,气绝则精华去,故环口黧黑,身出冷汗而发黄,此乃脾绝阳脱而真色出现。肾司开閤,以摄二便,溲便遗失,是肾气绝而不能约束。肾藏志,狂言,是志不守所致。骨之精为瞳子,目反直视,是肾气绝,骨之精不荣于瞳子所致。阳主热而色赤,阴主寒而色青,其人死而身色青,为阴未离于体,故曰阴气后竭;身色赤,腋下温,心下热,则阳未离于体,故曰阳气后竭。
按:本文所论五脏及命绝的脉证,带有普遍指导意义,极有参考价值。
寸口脉浮大,而医反下之,此为大逆(1)。浮则无血,大则为寒,寒气相搏,则为肠鸣。医乃不知而反饮冷水,令汗大出,水得寒气,冷必相搏,其人则䭇(2)。音噎,下同。
〔讲解〕本条论虚性的浮大脉,禁用攻下与寒凉。
(1)大逆:犹言大错,谓误治。清•王念孙《广雅疏证》卷五:“逆,乱也,乱亦错也。”
(2)䭇(yē噎):古“噎”字,气逆而噎塞。
寸口脉浮大,有虚实之别,从前后文义看,此之浮大,当属里虚之诊。若误用下法,则为误治。脉浮是气浮于表而血虚于里,故云浮则无血。脉大是阳弛于外而阴乘于里,故云大则为寒。特别是经过误下之后,阴寒凝塞,肠胃气机阻滞,寒气相搏而发为肠鸣。医者一误再误,反以浮大为阳实,或饮以冷水,则水寒相搏,浊气上逆,其人气闭食阻,而为咽喉噎塞之证。
按:凡诊得浮大之脉,须知按之有力者为实,按之无力者则为虚。若误认无力为实,治用下法,则变证百出。然亦有沉细之脉,似乎为虚,如果按之有力,则往往为邪阻气机而为里实之候。因此,脉不以象论,而在于其有力和无力。
趺阳脉浮,浮则为虚,浮虚相搏,故令气䭇,言胃气虚竭也。脉滑则为哕(1),此为医咎,责虚取实(2),守空迫血(3)。脉浮鼻中燥者,必衄也。
〔讲解〕本条辨误治之后胃虚气逆等证。
(1)哕(yuě):即呃逆,俗谓打呃忒。
(2)责虚取实:用治疗实证的方法去治疗虚证。
(3)守空迫血:对营血空虚之证仍采取易耗伤营血的治法。
趺阳脉主脾胃疾患。“浮而为虚”,当是浮而无力之象。胃虚则气逆,因浊气上逆,故使气噎。至于脉滑则为哕,是因胃虚而不能敷布水津,水饮结于中焦,浊气不降,因而作哕。究其所因,皆因医以浮大为实而下之,“责虚取实”之误;又不晓浮是中空无血之理而认为表有邪反汗之,汗为血之液,发汗使营血枯竭,这实属“守空迫血”。既经误治,气血失绾,若脉浮而鼻中燥者,血乃从清道上出而为衄。
按:以上两条论寸口与趺阳脉浮大而虚,皆主气血不足之虚证。若不识其虚,反责虚取实,则发生或噎、或哕、或衄等证。由此可见辨脉之重要。
诸脉浮数,当发热而洒淅恶寒。若有痛处,饮食如常者,蓄积有脓也。
〔讲解〕本条辨痈脓初起的证候表现。
浮数之脉,伴有发热而洒淅恶寒,一般多是外感病。如果身体某处出现焮肿疼痛,审其饮食尚正常,则里无病,这是痈疡外发之候,切勿当作表证来治。
按:本条举发热恶寒若有痛处为疮疡初起之辨,可与《金匮要略》疮疡篇互相参考。
脉浮而迟,面热赤而战惕(1)者,六七日当汗出而解,反发热者差迟(2)。迟为无阳,不能作汗,其身必痒也。
〔讲解〕本条论汗不出,表邪不解的脉证。
(1)战惕:周身战抖,是邪正相争的反映。
(2)差迟:病愈之期延迟。“差”(chai相承亦读cuo)同“瘥”,病愈也。《方言》卷三云:“南楚病愈者谓之差。”
本条由上条脉浮数进而论及脉浮迟,对比发挥以推演辨脉之法。前所言“若脉浮而数,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虚,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发战也。”今脉浮迟,虽然脉浮主表,当从汗解,但迟为不足,所以不能汗解。“面热赤”和“反发热”,皆为阳气怫郁之候。如其人寒冷战惕,乃是欲作战汗之兆,而必待于六七日之后者,以脉迟正虚故也。所以尽管出现“反发热”之证,然迟脉终非数脉之比,不能及时汗出,故阳气郁于肌腠日久,则其身必痒。
寸口脉阴阳俱紧者,法当清邪(1)中于上焦,浊邪(2)中于下焦。清邪中上,名曰洁也;浊邪中下,名曰浑也。阴中于邪,必内慄(3)也。表气微虚,里气不守,故使邪中于阴也。阳中于邪,必发热头痛,项强颈挛,腰痛胫酸,所为阳中雾露之气。故曰清邪中上,浊邪中下。阴气为慄,足膝逆冷,便溺妄出。表气微虚,里气微急,三焦相溷(4),内外不通。上焦怫音佛,下同郁,脏气相熏,口烂食龂(5)也。中焦不治,胃气上冲,脾气不转,胃中为浊,荣卫不通,血凝不流。若胃气前通者,小便赤黄,与热相搏,因热作使,游于经络,出入脏府,热气所过,则为痈脓。若阴气前通者,阳气厥微,阴无所使,客气内入,嚏而出之,声嗢(6)乙骨切咽塞。寒厥相追,为热所拥,血凝自下,状如豚肝。阴阳俱厥,脾气孤弱,五液注下。下焦不盍,一作阖清便下重(7),令便数难,齐筑湫痛(8),命将难全。
〔讲解〕本条论清邪中上,浊邪中下之脉证,以及三焦相溷,内外不通之变化;重点指出中焦不治与邪气内陷之病机。
(1)清邪:指雾露之邪。
(2)浊邪:指水湿之邪。
(3)内傈:心中寒慄而㦗。
(4)溷(hùn混):混乱与污浊。
(5)食龂:齿龈糜烂。“食”通“蚀”,谓侵蚀。“龂”,齿本肉也,即牙龈,也作“龈”。
(6)声嗢(wà袜):出声混浊而不利。
(7)清便下重:排泄大便时有下重不畅之感。“清”同“圊”,厕也,此用如动词,作“排”、“便”解。本论“清血”、“清脓血”之“清”,义皆同此。
(8)齐筑湫痛:脐腹悸动凝痛。“齐”通“脐”。“筑”,捣也,此谓悸动如杵相击状。“湫”谓气聚集,“湫痛”,即气血凝滞不行而痛。
寸口的寸尺两脉,或浮沉两候,叫做阳脉与阴脉。若阳脉紧,主清邪中于上焦;阴脉紧,主浊邪中于下焦。上焦属阳,名之曰洁、曰清;下焦属阴,名之曰浑,曰浊。此乃“水流湿,火就燥”。各从其类之理。因此,在上焦的病变,则见发热、头痛,以及项强、颈挛、腰痛、胫痠等循太阳经脉诸证。如果患者表里之气虚弱,抗邪无力,以致邪入于阴,从阴化寒,则发生心中寒傈,足膝逆冷,二便遗失的情况。但是病机的演化常在变化之中,如阳病在上至其极而反下行,阴病在下至其极而反上行。由此可见,病邪乘表虚而外侵,或乘里虚而内迫,则可造成三焦之邪相混,内之气不通的局面。如果上焦怫郁不通,内热熏灼,可以引起口腔与牙龈糜烂;如果胃气冲逆,脾气不能转输精微,则中焦机能失常,营卫失于通调,气血不能充分流注,从而导致了病情的加剧。如果是卫气先得通畅,则小便黄赤;邪热溢于经络,必血凝肉腐而为痈脓;如果营气先得畅通,因阳气在外为阴之使,今阳气厥微,阴无所使,阳气微,则不能卫外,寒气因而客之。鼻者肺之窍,肺主声,寒客于肺则嚏而出之,声嗢咽塞。寒为外邪,厥为内邪,外内之邪合并,相逐为热,则血凝不流。今为热所拥,使凝血自下,形色如豚肝。上焦阳气厥,下焦阴气厥,二气俱厥,不相顺接,则脾气独弱,不能行化气血,滋养五脏,致五脏俱虚,而五液注下。下焦不阖,大便次数频繁而下重,脐腹部拘急凝痛,病至这一地步,对其生命来讲是很难保全了。
按:本条首言清邪中(音仲)上,浊邪中下,次言邪气走窜表里上下之证,特别是中焦脾胃功能失常,而致疾病恶化的因果关系,反映了中州脾胃盛衰对疾病传变与预后的重要影响。
脉阴阳俱紧者,口中气出,唇干口燥,踡卧(1)足冷,鼻中涕出,舌上胎滑(2),勿妄治也。到七日以来,其人微发热,手足温者,此为欲解;或到八日以上,反大发热者,此为难治。设使恶寒者,必欲呕也;腹内痛者,必欲利也。
〔讲解〕本条论凡病表里阴阳混淆未清之时,应耐心观察,慎勿妄投药饵。
(1)踡卧:指病人身体踡屈不伸而卧于床。
(2)胎滑:指舌上出现腻滑的白胎,“胎”,今通以“苔”字代。
阳脉见紧,因肺窍不利,鼻中涕出,以口出气,遂致唇干口燥。当是表闭寒束之象;阴脉见紧,踡卧足冷,舌上苔滑,又是阳虚里寒的脉证。值此阴阳表里证候混淆,病势捉摸不定,应当精思明辨,妥善处理,切忌惶张用事。如病势偏重于里,则宜先救里,后治表,或采用温阳和解表两治法;如病势偏重于表者,也可采用解表而兼顾其里的治法。所谓“勿妄治”,并非袖手坐待。“设使恶寒者,必欲呕也”;“腹内痛者,必欲利也”,则强调了表里证候的鉴别要点。以上证候,如经七八日以后,见发热,手足温和,是正气渐旺邪气将退之象,故为欲解。如果反大热,则是邪气偏盛,病情仍在继续发展,故曰难治。
按:本条与上条均为脉阴阳俱紧,然上条病重,本条病情较轻,但病机演变多端,仍有欲解或难治的几种可能。
脉阴阳俱紧,至于吐利,其脉独不解;紧去入安,此为欲解。若脉迟至六七日不欲食,此为晚发(1),水故也,为未解;食自可者为欲解。病六七日,手足三部脉(2)皆至,大烦而口噤(3)不能言,其人躁扰者,必欲解也。若脉和,其人大烦,目重(4),脸内际黄者,此欲解也(5)。
〔讲解〕本条根椐脉证表现来分析疾病的预后。
(1)晚发:迟发、后发的病证。
(2)手足三部脉:指寸口,趺阳、太溪三部脉。
(3)口禁:口难张开
(4)目重:目胞重坠难睁。
(5)脸内际黄者此欲解也:本条所论为水气病人,其人面部多显黧黑之水色,若在脸的中部呈现黄润之土色,则为脾胃之气已复,水气将退,正能胜邪之兆,故为欲解。
脉阴阳俱紧,主邪气盛,若见吐利,则邪有出路而有去的可能,去则其病为愈。如其脉仍紧,则知邪气未去,里尚未和,病犹未愈。所以说紧脉去,正始安。如脉不紧,反有迟象,则是内有水气的反映;如果预测其病是否为愈,应以欲食不欲食的胃气盛衰为依据,能食者,则病愈;如果病至六七日时,卒然发生大烦,口噤不能言语,并且躁扰不安,似乎病情发生了恶化,但从脉象上来看,手足三部脉至数如常,而无偏颇可言,则知这是正气与邪气进行交争的表现,是病将愈的佳兆。若结合望诊而见到脸内际黄等,是为胃气昌盛之色,则病愈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按:“紧去入安”,《王函》“入”作“人”,可从。“脸内际黄”,成本“脸”作“睑”,并注云:“《脉经》曰,病人两目眦有黄色起者,其病方愈。病以脉为主,若目黄大烦,脉不和者,邪胜也,其病为进;目黄大烦,而脉和者,为正气已和,故云欲解。”此说可供参考。
脉浮而数,浮为风,数为虚,风为热,虚为寒,风虚相搏,则洒淅恶寒也。
〔讲解〕本条辨风邪在表的脉证与机理。风伤于卫,卫阳与邪抗争,所以为热。卫伤则气虚,温煦失司,所以为寒。卫与风搏,则见发热、恶寒之证。
按:本条所述风邪伤卫之脉证,亦反映了卫盛营虚之病机,因此除发热恶寒外,汗出之证亦在不言中。
脉浮而滑,浮为阳,滑为实,阳实相搏,其脉数疾,卫气失度。浮滑之脉数疾,发热汗出者,此为不治。
〔讲解〕本条论阳热之邪不衰,阴液精气耗竭之危证。
“卫气失度”,指卫气因受邪而循行失去常度。脉浮而滑,为两阳相搏之脉,是邪热盛实的反映。若脉由浮滑转为数疾(一息七至),卫气受邪而失其常度,证见发热汗出,汗出之后热又不衰,则为阳热之邪肆无忌惮,而阴不能制阳,病名“阴阳交”,此为不治之证,
按:《素问•评热病论》云:“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阴阳交,交者死也。”可作本条之参考。
伤寒欬逆上气(1),其脉散(2)者死,谓其形损故也。
〔讲解〕本条承上条论脉散正败者死,以互相对比发明。
(1)欬逆上气:谓肺气不得肃降而见咳喘气逆之证。“欬”同“咳”,咳嗽。
(2)脉散:指脉去来无定,散漫无根,按之即无。
本条之所以将常见之咳逆上气,判为死证,关键在于“散脉”和“形损”两候。散脉即举之浮散,按之如无,来去模糊,而散漫无根。此脉一见,多为正气浇漓,肾根已拔之候。同时兼见大骨枯槁,大肉陷下等形损之变,故为伤寒危及肺肾、元气败之死证。
小结
以上原文主要论述了浮沉迟数四大常见脉象所反映的表里脏腑之病患。又重点论述了手足三部脉法,从少阴如经,趺阳如经,而谈到趺阳脉不和、少阴脉不和之病变;风寒之邪外伤营卫之脉法,阳气衰微、阴血不足、阴阳两虚之脉证。又论述了命绝之脉与五脏气绝以及阴阳前绝后竭之见证。还论述了浮大之脉有虚实之别,及责虚取实、守空迫血之误治所致之证。清邪中上,浊邪中下,三焦相溷,内外不通,而营卫为之闭郁。如脾气孤弱,胃气衰败,则命将难全等诸般预后,也有述及。
复习思考题
1.表里脏腑之诊的脉法为何?
2.试述趺阳如经之脉,少阴如经之脉,以及趺阳病脉与少阴病脉。
3.趺阳脉浮而数,医用下法,从其脉证变化推论可能有哪些证候出现?
4.为什么患病之后,夏月盛热,欲着复衣;冬月盛寒,反欲裸其身?
5.命绝与五脏气绝之脉证为何?请讲述其理?
6.如何辨痈肿初发之脉证?
7.脉散与形损为什么属于死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