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条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
〔讲解〕本条为太阳病的提纲,论述了太阳表证的脉证特点。
浮脉是表证的主脉,其脉如水漂木,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太阳受邪,正邪交争于体表,气血拒邪于外,故脉来亦应之而浮。“头项强痛”,即头痛项强。“强”(jiang疆)是不柔和的意思。太阳经脉行于头项,邪束太阳,经气不利,故见头痛及后项部活动不柔和之证。“恶寒”就是怕冷。“恶寒”之前用一“而”字,有“而且一定”的意思,以强调恶寒一证在太阳表证中的必见性。风寒之邪外伤太阳之气,使卫气不能温煦体表,故见恶寒。
〔临证意义〕太阳被外邪所伤,见证莫确于脉浮,头项强痛和恶寒三证。本条先论脉而后论证,本论又有“脉浮者,可发汗”;“今脉浮,故在外”之说,足见脉浮对诊断表证的重要性。因此在临证中无论病之新久,病情如何复杂,只要见到浮脉,都要首先考虑是否有表证存在。曾诊一学生,患荨麻疹三月,前医用凉血、散风、燥湿、止痒多剂不愈。诊其脉浮,证见身痒夜甚,辨为表邪不解所致,遂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并嘱药后温复取汗,三剂即愈。一男性肾炎患者,病已半年,周身搔痒不可忍耐,切其脉浮,遂辨为湿热客表之证,也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发汗而愈。但脉浮也有不主表的时候,这毕竟是少数情况,而且与证候合参,就不难鉴别。头项是太阳经的专位,故头项强痛就是太阳病的一个重要标志,本论有八处提及此证,皆与太阳病有关。本证也是和阳明经脉受邪的额头疼痛,少阳经脉受邪的头角疼痛相鉴别的关键。人有所伤,必有所恶,故伤风则恶风,伤寒则恶寒,伤食则恶食。风寒在表,必恶风寒,故有“有一分恶寒,就有一分表证”的说法。本论常以恶寒之有无来辨表证之去留,如“恶寒者,表未解也。” “不恶寒但热者,实也。”这进而又关系到治法上或汗或下的选择。可见“恶寒”一证对辨表证也至关重要。
本条所述一脉两证,都是太阳病的特征,但临床又应脉证合参,不要孤立看待,如其人脉浮又有恶寒,或是头项强痛又见脉浮,方可断为太阳病。以下凡言“太阳病”,多包括本条脉证。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2]
〔讲解〕本条是太阳中风的脉证提纲。
发热是风阳之邪伤及卫阳,卫阳起而抗邪,正邪相争的结果。汗出则因卫阳被伤,卫外失司,风性疏泄,遂使营阴不能内守,因而外越所致。卫阳被伤,温煦失司,加之汗出肌疏,不胜风袭,故见恶风。恶风与恶寒有别,当风则恶,无风则安的则叫恶风;如身居密室,复被向火而犹怕冷不减的则叫恶寒。但论中有时恶风与恶寒也常互用。这里的脉缓,指脉搏来而弛缓,是与紧脉相对而言的,不是专指至数之迟缓。本条冠以“太阳病”三字,当包括太阳表证之纲脉在内。脉浮主邪在表,脉缓则主汗出而营阴不足。因而太阳中风之脉当是浮缓。中风即伤于风。在这里是太阳病的一个证候名称,和后世所说的猝然晕倒,口眼㖞斜,偏瘫失语的中风病不同。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3]
〔讲解〕本条为太阳伤寒的脉证提纲。
太阳伤寒初起,有的人可能已见发热,有的人可能还没有发热,但必然见到恶寒。太阳伤寒是寒邪束表之证,寒为阴邪,最易伤人阳气,卫阳被伤,温煦失司,故恶寒尤重而先见,虽身居密室,复被向火,也怕冷不减。寒性凝敛,表闭无汗,卫阳必郁,待阳气郁到一定程度才可见到发热,故伤寒之发热在后,中风之发热在先。但亦有素体阳盛,感寒发病即很快出现阳郁发热的,故以“或已发热,或未发热”未定之词,以表示发热或早或晚。体痛即全身疼痛,是太阳伤寒主证之一。寒主痛,寒邪使营卫气血涩滞不利,故见此证。呕逆即恶心呕吐,这是表邪外束,而使里气失和,胃气上逆的反映。
脉阴阳俱紧,“阴阳”指尺脉、寸脉而言,实际包括寸关尺三部之脉。在“太阳病”前提下言脉阴阳俱紧,实指寸关尺俱浮紧,脉浮主邪气在表,脉紧主寒、主痛、主邪实,是寒邪束表,营阴郁滞,筋脉拘紧的反映。此所言伤寒,乃指狭义伤寒,为太阳表证的类型之一,与中风相对。
〔临证意义〕太阳表证,由于感邪有不同,体质有差异,发病则又有不同类型。一是中风,一是伤寒。中风为风阳伤卫阳,卫外失司,营阴外泄,营卫不和,以发热,汗出,恶风,脉浮而弛缓为主证。伤寒为寒邪直透营卫,卫闭营郁,以恶寒,发热,无汗,体痛,脉浮紧为主证。本条虽未明言伤寒无汗,但从必恶寒,体痛,脉阴阳俱紧已揭示出寒邪外束,卫气闭郁的病机,无汗一证。不言自明。中风与伤寒,以汗之有无,脉之缓紧为辨证眼目。至于中风之发热,身热而肌肤潮润;伤寒之发热,身热而皮肤干燥。中风之恶风寒轻,伤寒之恶风寒重,也都有辨证鉴别的意义。
中风因汗出营伤,后世称其为太阳病表虚证。伤寒因表闭无汗,后世称其为太阳病表实证。但这里,虚与实也是相对而言的,所谓表虚证,自然与表气虚、表气不固,而见自汗出,易感外邪的玉屏风散证不能相提并论,中风是因卫强而荣弱,邪盛而致虚,而玉屏风散证则纯属卫气不足。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4]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5]
〔讲解〕这两条通过对脉证的分析,辨别太阳之邪传与不传。
“伤寒”泛指被外邪所伤。“一日”与“二三日”则来自《素问•热论》日病一经之说。伤寒一日,依《热论》所云,当是太阳受邪。“脉若静”,即脉证若相应而静止不变,如中风见浮缓;伤寒见浮紧,尚无特殊变化,则为不传之征,故云“不传”。“颇”是略微、稍微之义。《广雅》卷三云:“颇,少也。”清•王念孙《疏证》云“颇者,略之少也。”故“颇欲吐”即稍微有呕吐之意,这反映邪气有入少阳的苗头。少阳病为邪伤少阳而致胆热气郁之证。肝胆郁热最易犯胃,胃失和降必见呕吐。故“喜呕”则为少阳病主证之一。本论每以呕吐之有无来说明少阳病之有无。 如“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干呕不能食”等,是以呕吐标志少阳病已成。又常以其人“不呕”来除外少阳病的存在。“躁”是肢体躁扰不宁;“烦”是心中烦闷不舒。烦多因热扰心神而致,躁常因心烦而致,故常烦躁并称。“躁烦”,即或见烦躁,这是邪气入里化热,阳明有热的标志。“脉数急”与脉“静”相对而言,指脉有急数之象,为邪气入里化热之兆。“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皆为邪气入里之征,故虽外感一日,亦为邪气欲传之象,而外感二三日,若依《热论》当阳明、少阳受病,但若阳明、少阳之证不出现、亦属不传。
〔临证意义〕外感热病,常是变化多端,传变迅速,故后世有“走马看伤寒”之说。医者预知传与不传,治疗时便可掌握主动权,这两条指出,伤寒一日,病有传的;伤寒二三日,病也有未离太阳而不传的,说明辨传与不传,不在患病日数的多寡,而在于看临床脉证是否有所变化。医者应随时观察病情,紧紧抓住传变的脉证反映,才可防患于未然。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1)。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2)。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癎,时痸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曰,再逆促命期(3)。[6]
〔讲解〕本条为太阳温病提纲,并论述了风温脉证及误治后的诸种变证。
(1)太阳病,……温病:此所言太阳病,乃指外感病之初起邪在浅表部位者。温病之成因,或是外感温热邪气,或是伏邪化热外发,故起病之初即以发热为显著。温热邪气最易伤人阴液,故起病即见阴伤津亏之口渴,这是与风寒之邪易伤人阳气完全不同之处。而伤寒、中风病在太阳,则不见口渴,只有当表邪入里化热,传入阳明时,才可见“渴”。中风恶风,伤寒恶寒,皆因风寒伤人阳气所致。今是温病,无风寒之邪可言,故不恶寒。但风为百病之长,温热邪气伤人之初,也有兼夹风邪为患者,病人常有短暂的微恶风寒,此时欲辨寒温,“口渴”之有无尤其显得重要。以发热、口渴而不恶风寒为主要特征的病证,即称温病,它属广义伤寒之列。本条在此主要是为和中风、伤寒相鉴别而设。
(2)若发汗已,……风温:若发热很高,汗出之后而身热灼手不退者,则名风温。风温在此当是一个病证的名称。注家亦有将其解为误治后“坏病”的,但本条有“风温为病”之句,《伤寒例》又把风温和温疟、温毒、温疫相提并论,似将其作一独立病证名称解释为妥,但与后世《温病学》所说的风温,又不相同。
(3)风温为病……命期:“惊癎”是以抽搐为主要特征的病证,小儿曰“惊”,成人曰“癎”。“痸”(chi翅)谓抽掣,“疭”(zhong纵)谓伸纵,手足时掣时纵,缩伸不已,故名“痸疭”,即抽搐之义。本段言风温脉证及误治后的变证。脉阴阳俱浮,指寸关尺三部脉皆浮数有力,这是阳热之邪伤于体表,正邪相争之征。邪热逼迫津液外泄,则见自汗出。邪热伤气,则倦怠身重。热邪内扰心神,清窍为之不利,则见多眠睡、鼻塞而有鼾声,且语言难出。若被医者误用攻下之法,本已热盛津亏,误下必更夺阴液、津伤化源不充,则见小便涩少不利之证。下焦肝肾阴亏,阴精不能上注于目,则见目睛失养而致之直视呆滞之证。肾气被伤,关门不固;或是热盛神昏,膀胱失约,皆可见失溲,即小便自遗。前言小便不利,是言其量少,此言失溲,是言其不能约束,二者并不矛盾。如此热盛阴伤之证,若反用诸如火针、温针、火熏、熨、灸一类的火疗之法治之,以火治热,轻则火热熏灼肝胆,肝胆失其疏泄,使胆中精汁逆流而发身黄;重则肝风内动,时时抽搐,如惊如癎、若再以火熏之法治之,实属一误再误。一误尚可延续时日,再误则恐要促进病人死亡了。
〔临证意义〕本条所述温病与风温,是为与中风、伤寒相鉴别而设。中风、伤寒、温病、风温,都有发热,若兼有汗出恶风的,是中风;若兼有无汗恶寒的,是伤寒;不恶寒而口渴的,是温病;汗出与口渴并见,而一身灼热的,是风温。临证当注意鉴别区分。
本条未对温病和风温提出具体论治方法,但其所举温病伤阴耗液的证候和风温误下、误火之后耗液伤津动风之病变,却为后世创立温病学说给予了极大的启示。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1)。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2)。[7]
〔讲解〕本条通过寒热的不同证情,辨病发于阴或病发于阳,有以阴阳统摄六经辨证的意义。
(1)病有发热恶寒者,……阴也:注家对“发于阳”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是指太阳中风,中风初起即有发热恶风寒。二是指发于太阳,太阳病多是发热与恶寒并见。三是指发于阳经、发于三阳,是阳证,凡以发热为主要特征的,都是阳气抗邪有力的反映,所以都属阳证,是三阳经病。注家对“发于阴”也有三种说法。一是指太阳伤寒,太阳伤寒初起常以恶寒为著,而不见发热。二是指发于少阴、少阴病,阳气虚衰,故以无热畏寒为主要特征。三是指发于阴经,发于三阴,是阴证,凡以恶寒为主而不发热的,多是阳气虚衰,抗邪无力的反映,所以都属阴证,是三阴经病。此三说皆对临证有指导意义。
(2)发于阳,……故也:古人以奇数属阳为天,偶数属阴为地。又以一、二、三、四、五配水、火、木、金、土五行,称五行的生数,表示五行的初生。以六、七、八、九、十,配五行,称五行的成数,表示五行的长成。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六为水的成数,亦为地阴之数,故曰“阴数六”,七为火的成数,亦为天阳之数,故曰“阳数七”。六示水气足,七示火气足,阴阳水火之气足,则可以抗邪却病。所以病发于阴,待六日阴气足可愈;病发于阳,待七日阳气足可愈。
〔临证意义〕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因此辨病属阴证还是阳证,就成为辨证的总纲。本条以外感病最突出的症状发热和恶寒来辨病发阴阳,对六经辨证具有提纲挈领的意义。大凡外感病初起,以发热为主的,多是阳证;不发热而恶寒的则多是阴证。至于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是对疾病预后的一种预测,但阴阳和合,其病则愈之理却可指导治疗。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1),若欲作再经(2)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3)。[8]
〔讲解〕本条论述太阳病经尽自愈之期及预防传经的方法。
(1)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故也:“头痛”在此代表太阳病;“行其经尽”指太阳本经自然病程已经结束,全句意为太阳病七日以上自愈的,是本经自然病程已经结束的缘故。《易经•復卦》有“反复其道,七日来复”的卦辞,意思是天地间阳气的消长是以七日为一循环周期的,而天人相应,故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也有七日节律。太阳病七日以上,正是本经阳气来复的时候,故是正胜邪却而病自愈的良好时机。因此,七日亦可看作太阳病的自然病程,仲景则称“行其经尽”。
(2)欲作再经:即邪气欲传他经,太阳病七日如不愈,则反映邪气较盛,虽有阳气来复,但不足以祛邪外解,就有内传他经的可能。
(3)针足阳明,……则愈:针刺足阳明的穴位。注家有人主张刺足三里穴,有人主张刺趺阳脉穴,但总以足阳明经脉上的穴位为是。阳明为水谷之海,三阳之屏障,通过针刺,使其经气流通,抗邪之力增强,故有预防传变的作用。
〔临证意义〕本条提出的太阳病七日自愈,揭示了人体生命活动和病理变化中存在着的一个七日节律的问题,这已被现代生命科学所证实。人体内分泌活动,脏器移植后的排异反应,一些传染病如肠伤寒的自然病程,都存在着明显的七日节律。了解到这样一个规律。就可以不失时机地进行治疗,促进疾病痊愈。当然这一七日节律也不是绝对不变的,如果用药得当,还可以截断病程,而早日使病得解。
针刺足阳明经的穴位,有增强抵抗力,抗邪却病的效果。近年来国内有人观察到灸足三里穴可以提高老年人头发中锌的含量,这是免疫力增强的表现。日本有人灸足三里穴,也达到了延年益寿的效果。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9]
〔讲解〕本条据天人相应的理论来推测太阳病作解的最有利时间。
欲解时是指邪气可能作解的时间,“上”有前的意思。“从巳至未上”就是巳,午、未三个时辰之内,即上午九时至下午三时以前。此时天与人体都是太阳之气最旺,《内经》称之为“阳中之太阳”,“太阳乘王”,这就为太阳病的正复邪退创造了最有利的时机。
〔临证意义〕六经病都有欲解时,其机理虽不尽相同,但皆本于天人相应的理论。临床治疗,是否在欲解时内用药效果最好,仍待进一步研究验证。
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10]
〔讲解〕本条预测太阳病表邪已解而正气未复者痊愈的日期。
风家,泛指易患太阳表病之人。这类人大多素体较弱,故与一般太阳病患者不同,而称为“风家”。“不了了”即精神和身体还不爽快,这是大邪已去,正气未复的表现,所以说“表解而不了了”。这就需要调养一段时间,预测至十二日正气恢复,病即可痊愈。此言“十二日”是约略之辞,不必拘泥。
〔临证意义〕本条提示外感病邪解以后,有需要调养一段时日,以待正气完全恢复的情况。临床遇到这种情况,自当嘱病人节饮食,慎起居,避风寒,勿扰正气,医者也不必再用攻邪之药,待正气恢复,自可痊愈。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1)。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2)。[11]
〔讲解〕本条通过病人的喜恶,辨病证寒热的真假。
(1)病人身大热,……髓也:“身大热”是指外见身热,“欲得衣”是指想要加衣复被,向温就火。“皮肤”指外表,言其浅;“骨髓”指内里,言其深。外见身热,本应扬手掷足,揭衣去被,今反畏寒而“欲得衣”,这是热在外表,寒在内里的缘故。热是表象,寒是本质,多由于阴寒盛于内,虚阳浮于外所致,证属真寒假热。
(2)身大寒,……髓也:病人身大寒,诸如手足厥冷等,外见一派寒象,反不怕冷而不欲加衣近暖,这是寒在外表,热在内里的缘故。寒是表象,热是本质,多由于阳热之邪内伏,使阳气内郁而不能外达所致,证属真热假寒。
〔临证意义〕前有以寒热辨阴阳,可谓六经之总纲。今又以欲与。不欲辨寒热,以补充说明寒热也有真与假。前者为常,后者为变,知常达变,方可使临证少出疏漏。
“欲”与“不欲”,是病人的主观意愿,临证辨寒热之真假,了解病人的主观意愿固然重要,但也应观察其他客观证候。凡真寒假热者,当有口淡不渴,溲白便溏,甚则下利清谷,脉微欲绝。凡真热假寒者,虽有四肢厥逆,也当见脘腹灼热,苔燥口渴,溲赤便结等。如此四诊合参,仔细辨识,真假寒热,不难识别。
小结
〔1〕至〔11〕条,论述了太阳病提纲,讲的是太阳表证的共性。又论述了太阳中风,太阳伤寒提纲,讲的是太阳表证的分类。温病,风温为与中风、伤寒鉴别而设。传与不传,自愈日,欲解时以及预防传变的方法,讲的是太阳病的预后转归。以寒热辨阴阳为六经辨证的总纲,以欲与不欲辨寒热之真伪,提示了辨证不仅要看现象,更要探求本质。这部分内容可以看成太阳病的总论部分。
复习思考题
1.为什么“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可以作为太阳病的提纲?
2.为什么说太阳中风的病机是“卫强营弱”,太阳伤寒的病机是“卫闭营郁”?二证的临床表现有何异同?鉴别要点是什么?
3.预防太阳之邪传变,为什么要“刺足阳明”?
4.以寒热辨阴阳的辨证意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