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167条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1)者,柴胡桂枝汤主之(2)。[146]

桂枝去皮 黄芩一两半 人参一两半 甘草一两,炙 半夏二合半,洗 芍药一两半 大枣六枚,擘 生姜一两半,切 柴胡四两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人参汤,作如桂枝法,加半夏、柴胡、黄芩,复如柴胡法。今用人参作半剂。

讲解〕本条论述太少并病的证治。

(1)伤寒六七日,……未去: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为太阳表证。烦痛即甚痛。微呕,较喜呕为轻;心下支结,为心下有支撑凝结之感,较胸胁苦满为轻。此皆少阳受邪,枢机不利之证。与太阳病之发热、恶寒、支节烦疼相比较,太阳证重而少阳证轻,故再次强调“外证未去”。

(2)柴胡桂枝汤主之:证属太少同病,汗则犯少阳禁忌,和则不足以祛太阳表邪,故用本方太少同治。本方即小柴胡汤与桂枝汤剂量各半的合方。以桂枝汤调和营卫,外解太阳之邪,小柴胡汤内和少阳枢机,以调肝胆之气。此发表和里并用之法,也为治疗少阳病权变法之一。

临证意义

(1)本方外解太阳之表,内解少阳之邪,有调和营卫,清利肝胆,统治表里三焦,调和阴阳气血之功,为临床常用方剂之一,治疗范围颇广,如肝木乘侮脾土而心腹挛痛者;风湿痹证而兼胸胁苦满,脉弦者;自觉有气遍窜全身,痛苦难言,所谓“肝气窜”者:西医诊断所谓慢性肝炎,肝脾肿大以及早期肝硬化等病症,用之治疗,多有效验。

(2)《广东医学•祖国医学版》1983年第一期载一产后高热治验案:刘XX,女,21岁。患者于5月3日足月顺产一男婴。5月6日上午六时,突然寒战,头昏痛,体温达40.4°C。化验:红血球401万,血色素78%,白血球17200。分类计数:中性80﹪,酸性2﹪,淋巴18﹪。用青霉素、链霉素后体温稍降,但当日下午,又发寒战,两腿抽搐疼痛,头昏痛,口唇发绀,体温达41.2°C,大汗稍缓后又寒战一阵。血压98/60mmHg,血液查疟原虫阴性。即请中医科急会诊。

主诉:上午突发寒战,继之高烧,冷汗甚多,头昏两侧太阳穴痛,目胀,全身疼痛不适,口苦而干,欲呕,大便整日未行,小便尚畅,诊其脉浮数,舌浅红,苔白微腻。为产后外感风寒,太少两阳合病之候。以解肌透表,调和营卫,兼以和解少阳之法治疗。处方:桂枝、白芍、甘草、生姜、柴胡、黄芩各二钱,沙参三钱,半夏一钱半,葛根三钱,大枣四枚。一次服。

服药后次日,身痛已解,头痛减,不恶风冷,体温恢复正常(36°C),但自汗甚多,口苦而干,间或欲呕,不思饮食,二便流畅,脉浮数而滑,舌红而苔腻微黄。此表已解,余证未清,仍宗原法减葛根,加丹参、麦冬、花粉、知母各三钱,一次服。

三诊时,自觉诸症悉除,胃纳渐佳,无不适感,体温稳定在36°C左右,停用中药,于翌日痊愈出院。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1),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2),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3)。[147]

柴胡半斤 桂枝三两,去皮 干姜二两 栝蒌根四两 黄芩三两 牡蛎二两,熬 甘草二两,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讲解〕本条论述伤寒汗下后,邪陷少阳,津液不足,阳气郁遏之证治。

(1)伤寒五六日,……下之:伤寒邪在表,如发汗得法,则邪去病解。今汗不得法,邪气未解,又复下之,表邪内陷,因而为病。

(2)胸胁满微结,……心烦:表邪内陷,出现胸胁发满之证,则知病传少阳之经。“胸胁满微结”,指少阳之邪所结甚微。胸胁之满不甚,往来寒热,心烦,皆少阳主证。少阳气机郁滞,三焦决渎失职,则见小便不利。少阳相火内郁,律液受伤则见口渴。因非水停,故不作呕。少阳气郁,三焦不畅,阳气不能宣达,津液不能周遍,故见“但头汗出”。证属少阳不和,三焦不利,津液被伤自明。

(3)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治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一则和解少阳枢机之邪,一则通阳化气,滋润津液。本方系小柴胡汤加减化裁而成,柴芩合用,清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因津伤口渴不呕,故去半夏而加栝蒌根,以生津清热止烦渴;桂枝、甘草、干姜同用,辛甘合化,通阳气以生津液;加牡蛎取其软坚散结。此方乃疏解少阳,温阳生津之方,药证相符,则少阳得和,枢机畅利,诸证悉除。方后云“初服微烦,复服汗出”,这是药后表里阳气畅通,津液布达,正复邪退之象。

临证意义〕本方功在和解少阳,温阳生津,适于治疗少阳郁结,太阴脾家虚寒的证候。此与大柴胡汤治少阳不和而兼胃家实热的证候相比,实有寒热虚实对比鉴别之义。少阳外邻阳明,内接太阴,当少阳波及太阴时,常可见到胸胁满痛,口苦,口渴,心烦,腹胀,纳呆以及大便溏薄等肝胆郁热又兼脾胃虚寒之证。用本方治疗这种寒热错杂,虚实兼见的肝脾证候,疗效卓著。此外,对于寒多热少之疟疾,以及口渴欲饮的糖尿病等,若见有少阳主证者,用本方治疗,每见功效。


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1),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鞕(2),脉细(3)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4)。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5)。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6),可与小柴胡汤(7)。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8)。[148]

讲解〕本条论述阳微结与纯阴结的脉证鉴别。

(1)伤寒五六日,……足冷:伤寒五六日,表仍不解,故见微恶寒。手足冷与头汗出,阳郁所致。阳气郁而不达四肢,故手足冷;热不得外越,郁而上蒸,故仅见头汗出。

(2)心下满,……便鞕:此为热结里实之象。胃家实,故心下满闷,不欲进食,大便则硬。

(3)脉细:从下文脉沉来看,此处当为脉沉细,这是气机郁滞,气血流行不畅的反映。

(4)此为阳微结,……里也:热结在里,大便硬,称为“阳结”。外有轻微表证,内有阳明热实,又有少阳枢机不利,故仲景自注曰“必有表复有里也”,此即“阳微结”。所谓阳微结,是阳热内结较浅,而外邪犹未尽入里之谓。

(5)汗出为阳微,……外也:头汗出,为阳气微结于里,郁蒸于上所致,这是和纯阴结不同之处。假如纯阴结,邪气全部入里,不得有表证,此时若见汗出,当虑其有亡阳之危候。今既见太阳表证,又有阳明里实证,故称之为半在里半在外。

(6)脉虽沉紧,……阴也:若见脉沉紧,也不得误认为是少阴病,因为阴不得有汗出。假令少阴病见汗,多属亡阳液脱,故知非少阴病,实为阳微结所致。

(7)可与小柴胡汤:阳微结虽然是外有太阳表证,内有阳明实证,病位半在外半在里,其关键乃是少阳枢机郁结,表气不通,里气不和,故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枢机通利,表解里和,其病自愈。

(8)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服药后,病人仍感身心不爽,当属胃气不和,多见心烦,大便不下等证,可给调和胃气的调胃承气汤,待大便通畅,胃气和降,其病当愈。

临证意义〕本条就阳微结与纯阴结作了鉴别。前者为腑病,后者属脏病,一阳一阴,不难辨认。阳微结与纯阴结均为古代的证候名称,现在较少应用。

通过对这两种证候的鉴别,可知阳气郁结往往可见类似阴寒的见证,即所谓“阳证似阴”。如第〔350〕条脉滑而厥的白虎汤证,第318条阳郁不伸的四逆散证,均必须综观全局,权衡六经,脉证合参,详审病机,才能探得疾病本质,不被假象所迷惑。例如本条阳微结,若误诊为纯阴结的少阴证,妄投姜、附温补,犹如负薪救火,必致僨事。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1)。若心下满而鞕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2)。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3)。[149]

半夏半升,洗 黄芩 干姜 人参 甘草炙,各三两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须大陷胸汤者,方用前第二法。一方用半夏一升。

讲解〕本条论述少阳病误下后,出现三种不同转归的证治。

(1)伤寒五六日,……而解:伤寒五六日,是邪气传经之期,证见呕而发热,即是少阳病之特征,故云柴胡汤证具。柴胡证本当禁下,若以他药攻下,多可致变证百出,今幸误下后其人正气尚盛,证情未变,柴胡证仍在,故可再与柴胡汤疏解少阳之邪。虽已下之,犹未铸成大错。但毕竟因下后正气有所损伤,所以药后正气在药力协助之下,奋力驱邪,多可出现战振,然后见发热汗出而解,亦即战汗作解。此言第一种转归。

(2)若心下满而鞕痛者,……主之:此言第二种转归,少阳误下之后,若内陷之邪热与素有之痰水相结,则出现心下满而硬痛的结胸证,治疗当用大陷胸汤泻热逐水。

(3)但满而不痛者,……心汤:此言第三种转归。误下后出现心下满而不痛之证,此非结胸,而是宿证。这是由于误下后脾胃之气受损,邪气乘虚内陷,寒热之气壅于中焦,脾胃之气失于升降,气机壅滞痞塞所致。这已和少阳半表半里之气不和无关,故柴胡不中与之;而当以半夏泻心汤降逆开结消痞。

以方测证,本证当见心下痞塞,噁心呕吐,下利等,且当以呕为主。本方以半夏为主药,并以之名方,即取其降逆止呕和胃消痞之意。痞由寒热之气壅塞中焦而成,故用芩、连苦寒而降,清热以和胃;辛温之干姜配半夏,温脾开结以散寒;佐人参、炙甘草、大枣之甘温,补中益气,以助脾胃斡旋健运之力。诸药辛开、苦降、甘补,合为降逆和中消痞之剂。

临证意义

(1)结胸与心下痞,其病因、病机、证候绝然不同,本条以硬痛为结胸,不痛为心下痞,这是辨证要点,当注意鉴别。

(2)据《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载:“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可知本证当见呕吐,肠鸣,下利,心下痞。本方用药以半夏为主,半夏为蠲痰化饮圣药,能治心下坚痞,故亦称其为痰气痞。曾治某司机,素嗜饮酒,患心下痞,并时时噁心呕吐,大便不调,脉弦滑,舌苔白等证。辨为酒湿生痰,痰浊成痞。服本方一剂后,大便泻下白色粘液甚多,心下痞坚之证即十去其七,凡四剂而痊愈。可见“痰气痞”的说法与临证甚合。

半夏泻心汤,冠于诸泻心汤之首,实为内科治疗胃脘病开辟了法门。尤其是虚实兼夹、寒热错杂证则可于诸泻心汤中随手拈来,往往获得奇效。现代医学所谓急性胃炎、胃肠炎、溃疡病,以及肝、胆等疾患,凡以呕、痞为主证者,运用半夏泻心汤加减,多能获效。


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鞕,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其人心烦。[150]

讲解〕本条论述太阳少阳并病误下而成结胸与下利不止的危候。

太阳病宜汗禁下,少阳病则汗下均忌,太少并病,当用小柴胡汤,以和解表里之邪。今误用下法,以致邪气化热内陷,与水饮相结而成结胸,故见心下硬。误下后,结胸成实,而反“下利不止,水浆不下”,乃是脾胃受损,中寒不运,清气下陷之候。结胸为实热,下利不止为虚寒,正虚邪实,正不胜邪,故其人“心烦”无主,证情颇为重笃。

临证意义

(1)对本条的注释,成无己有独特见解,他在《注解伤寒论》中说:“太阳少阳并病,为邪气在半表半里也,而反下之,二经之邪,乘虚而入,太阳表邪入里,结于胸中为结胸,心下鞕;少阳里邪乘虚下干肠胃,遂利不止。若邪结阴分,则饮食如故,而为藏结;此为阳邪内结,故水浆不下而心烦”。这种将本条分为两证的说法,可资参考。

(2)本证结胸,形似太阴,虚实并见,正虚邪实,颇难调治,仲景无方,后世诸家,或云死证,或云可治,诸说纷纭,今权衡虚实利弊,若投柴胡桂枝干姜汤,或可获效。


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1)。按之自濡,但气痞耳(2)。[151]

讲解〕本条论述痞证的成因和证候。

(1)脉浮而紧,……作痞:“复”犹反也,言误也。脉浮而紧,为太阳伤寒表实,治当发汗散寒,下则为误。今误用下法,“紧反入里”,提示邪气乘脾胃之虚而内陷入里,从而造成脾胃升降失常,气机壅滞,寒热交错的心下痞证。

(2)按之自濡,……痞耳:“濡”通“软”。痞是气机壅滞所致,非为有形之邪,只见心下痞满,按之柔软而不痛,故曰“但气痞耳”。

临证意义〕痞证患者,主诉胃脘部位痞满不适,如有物堵塞,按之则往往柔软。有少数患者上腹部可见鸡卵大小、可自行移动、忽起忽散的鼓包,以手按压,则觉濡软,并随即陷下,抬手复起,这也是痞证的特征,与结胸硬痛拒按者绝然不同。又心下痞证多不疼痛,故前云“但满而不痛”。但临床所见也有疼痛者,只是疼痛轻微,且多不拒按而已。


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1)。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鞕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2),十枣汤主之(3)。[152]

芫花 甘遂 大戟

上三味,等分,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讲解〕本条论述外感风邪,引动水饮而成悬饮的证治。

(1)太阳中风,……攻之:云太阳中风,当有太阳中风之证候,如头痛、发热、汗出等证。“下利呕逆”则因内有伏饮所致,水邪上犯胃腑则呕逆,下犯肠道则下利。表里之证俱见,当先发汗解其表,后再攻其里,这是治疗原则,不可失序。

(2)其人漐漐汗出……和也:此论悬饮为病的证治。从“不恶寒”知表邪巳解,诸证皆因水饮之邪内留所致。由于水饮之邪变动不居,故见证颇杂。水邪外走肌腠,时而影响营卫不和,则见“漐漐汗出,发作有时”;水邪上冒清阳,则见“头痛”;水结胁下,影响中焦气机不利,则“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为本证的主证,不仅指心下痞硬满牵引胁下作痛,也包括转侧、咳嗽、呼吸等皆可引起胁下作痛,这是水邪之巢位在于胁下,使局部气血壅滞,经脉不和所致。水饮犯胃,胃气上逆则“干呕”;水饮迫肺,肺气不利则“短气”。虽汗出,但不恶寒,故知表邪已解而里病未去。

(3)十枣汤主之:综上所述诸证,均是水饮内结,流窜上下,充斥表里,泛溢周身所致,故用十枣汤以峻逐水饮治其根本。

本方芫花、大戟、甘遂,均为苦寒逐水峻药,可攻逐胁下水巢,一鼓而下。又妙于用肥厚大枣十枚,甘温健脾和中,以顾护胃气,以监甘遂之猛,而补泻下后少气、少津液之不足。方后注云: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若下后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可见仲景用药审慎之精神,又云:“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意在借谷气以敦厚脾胃,此即“食养尽之”之意。

临证意义

(1)本方乃逐水峻剂。凡是水饮结于胁下,正旺邪实者,投之无不收效。故临床医家用本方治疗渗出性胸膜炎、胸腔积液、腹水等证,都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金匮要略》把本证称为“悬饮”,列为四饮之一,论述较详,当与此合参。

(2)、曹颖甫《经方实验录》载治疗张任夫悬饮一案,证药合拍,效果显著,兹录于后。

张任夫,水气凌心则悸,积于胁下则胁下痛,冒于上膈则胸中胀,脉来双弦,证属饮象,兼之干呕、短气,其为十枣汤证无疑。炙芫花五分,制甘遂五分,大戟五分。共研细末,分作两服,先用黑枣十枚煎烂,去滓,入药末略煎和服,服后得泻而愈。


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1)。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2)。复加烧针,因胸烦(3)。面色青黄,肤瞤者,难治;今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4)。[153]

讲解〕本条论太阳病汗下后复加烧针而引起的变证,以及变证的预后。

(1)太阳病,……恶寒:太阳病,医发汗,本为正治,但因汗不得法,病必不除,故仍有发热恶寒之证。“遂”字当“仍”字体会。

(2)因复下之,……阴独:太阳病,一汗不解,本可再汗,医者辨证不清,反用了下法,一误再误,使脾胃受伤,表邪乘虚内陷,出现“心下痞”。因汗不得法而伤其表,复用下法又伤其里,乃致“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阴,里也;阳,表也。“竭”,指正气虚乏。表证罢为“无阳”;只见“心下痞”的里证为“阴独”,故曰“无阳则阴独”。

(3)复加烧针,因胸烦,误下成痞,本是脾胃受损,升降失司,气机壅塞之证,本应以和胃消痞为法,选用诸泻心汤类治之,但医者却用“烧针”以劫迫其汗,火气内扰于心,故见心胸发烦之证。

(4)面色青黄,……易愈:一误再误,已成坏病,不仅邪热壅聚中焦,而表里之气已虚,正虚邪实,预后难料。若见面色青黄不华,青为肝之色,黄为脾之色,是为肝气刑脾,木来克土之象,主肝、脾同病。又见肌肤瞤动,则是肺、脾两虚,肌肤失养所致。故知肝、脾、肺诸脏之气已大伤,实是“难治”。若面色微黄而不青,乃脾土之正色,标志中气尚未大伤;且脾主四肢,今手足温和,提示脾胃之气未衰,胃气未绝,故曰“易愈”。

临证意义〕本条望色与察手足寒暖,以推断阳气的盛衰和脾胃之气存亡的方法,对临床判断预后有实用价值,当注意掌握和运用。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1),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2)。[154]

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

上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臣亿等看详大黄黄连泻心汤。诸本皆二味,又后附子泻心汤,用大黄、黄连、黄芩、附子,恐是前方中亦有黄芩,后但加附子也。故后云附子泻心汤,本云加附子也。

讲解〕本条论述火气痞的脉证和治法。

(1)心下痞,……浮者:胃脘部位有痞塞不通之感,然用手按之则又濡软无物,说明心下痞塞并无实邪结聚。“其脉关上浮”,“关”主中焦,候脾胃;“浮”,在此泛指阳脉,如浮、大、洪、数、动、滑均属这一范畴。关上见阳脉,反映出“心下痞”之病因病机,为火热之邪痞于心下所致。这与结胸证之“寸浮关沉”;阳明腑实之“脉沉紧”,显然不同。

(2)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本条一证一脉,相互联系,属于火热邪气结聚心下,胃气不和成痞,故又有“火痞”或“火气痞”之称。治疗当以大黄黄连泻心汤,泻热消痞。

本方由大黄、黄连组成。大黄苦寒,有推陈致新,清热通便,荡涤肠胃之功;黄连苦寒,可清心胃火热而厚肠胃。然本证为无形邪热痞于心下,并无有形之实邪,故取清热荡实之药,另辟煎服方法,达到清热消痞之功。所谓“以麻沸汤渍之,须臾绞去滓”,是说二药并不煎煮,只是用开水浸泡片刻,然后去滓饮用。意在取二药苦寒轻清之气,以清中焦之邪热,薄其苦泄重浊之味,防止其直下肠胃而作泻。

临证意义

(1)本条言简意赅,但凭一证一脉,寥寥数言,便把火痞的病机、病位、病性,脉证、治则、方药概括在内,实是精当。但在临证时,尚可参考其他一些脉证,如火热上扰,可见心烦,甚或吐血、衄血、牙龈肿痛;火热迫于小肠则见小便黄赤;火热痞塞,影响肠胃之气不利,可见大便不爽。此外,舌质红绛,舌苔薄黄等,均可应用本方治疗。抓住主脉,参考他证,则可辨证准确,疗效显著。

(2)本方仅大黄、黄连二味,林亿于方后加按语认为本方应有黄芩。又《千金翼方》注云:“此方本有黄芩”。足见本方可加黄芩,以增强清热消痞之功。


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1)者,附子泻心汤主之(2)。[155]

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 黄芩一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别煮取汁

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内附子汁,分温再服。

讲解〕本条论述热痞兼表阳虚的证治。

(1)心痞下,……汗出,本条之心下痞承上条之“火痞”而言。火痞又兼见恶寒汗出,说明既有邪热痞于心下,又有表阳虚衰。阳虚则生外寒,阳虚不能摄阴,津液失于固护,故见恶寒而又汗出。阳气出于下焦,来源于肾,故本证可称为“上热下寒”之瘩。

(2)附子泻心汤主之:本证乃邪热壅于心下,阳气虚于肌表,故用附子泻心汤扶阳固表,泄热消痞。本方由附子、大黄、黄连、黄芩组成。专煎附子,取其辛温大热,气味淳厚,意在温肾阳以固表;另渍三黄,取其气薄,意在清心胃以消痞。一温阳,一清热,然温阳为本,清热为次,寒热并用,使阴阳调和,则诸证自愈。尤在泾说:“寒热异其气,生熟异其性,药虽同行,而功则各奏,乃先圣之妙用也”,其言甚是。

临证意义

(1)本证是寒热错杂之证,其病理机转,或上焦蕴热,阳气不能下达而成下寒;或是先有肾阳虚衰之下寒,而复生心下痞。总之是中焦气机痞寒,阴阳之气失于斡旋,上下失于通调而生寒热错杂之证。

(2)萧琢如《遯园医案》载一上热下寒之胸满,腰以下恶风证验案,兹录于后,以供参考。

宁乡学生某,得外感数月,屡变不愈。延诊时,自云:胸满,上身热而汗出,腰以下恶风。时夏历六月,以被围绕,取视前所服方,皆时俗清利,搔不着痒之品,舌苔淡黄,脉弦,与附子泻心汤。阅二日复诊,云药完二剂,疾如失矣,为疏善后方而归。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1)。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2)。一方云:忍之一日乃愈(3)。[156]

讲解〕本条论述水痞的证治。

(1)本以下之,……心汤:本条乃因误下之后而形成的心下痞证,故用泻心汤治疗,理应药到病除。

(2)痞不解,……主之:但服用泻心汤后,痞证不解,就要进一步辨证求因,从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和前述第〔70〕条之烦渴小便不利的蓄水证相同,水蓄于内,气化不行,故小便不利;气不化津,津液不能输布上承,故口中燥渴。水气痞塞中焦,胃气不利,故作“心下痞”。其痞因水而作,所以又称“水痞”。治用五苓散化气行水,则渴止痞除。

(3)一方云,……乃愈:本证渴与痞皆因蓄水而致。倘能忍渴不饮,外水不入,内水渐渐得化,其痞或可自愈。从文字看,疑为校勘者补入,然亦有临床意义。

临证意义

(1)水痞与火痞,因、机、证、治各异,鉴别如下表:

证名 火痞 水痞
病因病机 无形火热邪气,滞塞中焦 水饮内蓄,膀胱气化不行,中焦气机滞塞
证候 心下痞,心烦或口渴,吐血、衄血,便干、舌红、苔黄 心下痞,口渴甚,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舌淡苔水滑
治则 清热消痞 化气利水消痞
用方 大黄黄连泻心汤 五苓散

(2)程郊倩在《伤寒论后条辨》说:“五苓散有降有升,最能交通上下,宣通气化,兼行表里之邪,心邪不必从心泻而从小肠泻,又其法也。此证渴者,切忌饮冷,须服姜汤妙”。所论甚是。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鞕,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1)者,生姜泻心汤主之(2)。[157]

生姜四两,切 甘草三两,炙 人参三两 干姜一两 黄芩三两 半夏半升,洗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擘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附子泻心汤,本云加附子。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同体别名耳。生姜泻心汤,本云理中人参黄芩汤,去桂枝、术,加黄连,并泻肝法。

讲解〕本条继上条之水痞,又论述水气痞的证治。

(1)伤寒汗出解之后,……下利:本证起自外感,汗出表解之后,中焦脾胃受损,旋运失司,以致升降紊乱,寒热错杂,气机痞塞,而见心下痞硬之证,故云“胃中不和”。此言痞硬,当是自觉痞塞硬满,而非按之石硬。胃虚气不降,谷不化,则见“干噫食臭”,即噫气有饮食的馊腐味。脾虚水湿不运,清气不升则见肠鸣下利。所谓“胁下有水气”,乃指水饮内盛之病机而言,其症状可有水走肠间,漉漉有声,或小便不利等。故名以水气痞或饮气痞。

(2)生姜泻心汤主之:证属脾胃不和,气机痞塞,兼有饮邪,故治用生姜泻心汤和胃降逆,消水散痞。

本方即半夏泻心汤减少干姜用量,加入生姜组成。方宗半夏泻心汤意,辛开苦降甘补之中,而重用生姜,宣散水饮之痞结。半夏泻心汤重用干姜,意在温化,守而不走;生姜泻心汤重用生姜,意在宣散,走而不守。故前方治疗痞夹痰气;后方治疗痞夹水气。

临证意义〕生姜泻心汤治水饮之功卓著,《医宗金鉴》认为本方加入茯苓,以加强利水的作用。经实践证明,凡见心下痞,干噫食臭,腹中肠鸣下利,心下痞硬,两胁疼痛,或下肢浮肿,小便不多者均可用本方治疗。

近人常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胃下垂、胃功能紊乱等疾患。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鞕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1)。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2)。此非结热,但以胃中空虚,客气上逆,故使鞕也(3)。甘草泻心汤主之(4)。[158]

甘草四两,炙 黄芩三两 干姜三两 半夏半升,洗 大枣二十枚,擘 黄连—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臣亿等谨按:上生姜泻心汤法,本云理中人参黄芩汤,令详泻心以疗痞。痞气因发阴而生,是半夏、生姜、甘草泻心三方,皆本于理中也。其方必各有人参,今甘草泻心汤中无者,脱落之也。又按《千金》并《外台秘要》治伤寒䘌食,用此方,皆有人参,知脱落无疑。

讲解〕本条论述误下脾虚,痞利俱甚的证治。

(1)伤寒中风,……得安:表证误下,中气被伤,客热内扰,故成此证。中气不足,旋运失司,气机痞塞则心下痞硬而满。脾气不升,水谷不运,胃气大伤,腐熟无权,则下利至甚,日数十行,且肠鸣谷不化。胃虚气逆。又伴客热上扰,则见干呕,心烦不得安。

(2)医见心下痞,……益甚:医见“心下痞硬满”,误以为实邪未尽,而再投攻下之剂,则使脾胃之气一虚再虚,故痞塞诸证益重。

(3)此非结热,……鞕也:此为自注句,说明“心下痞硬满”并非燥热内结之证,而是胃气虚弱,失于斡旋,升降失常,气机滞塞,上热下寒,邪气上逆所致。

(4)甘草泻心汤主之:本证腹泻为重,谷不化,下利日数十行,突出脾胃气虚的特点,故治疗这种痞利俱甚之证,则应和胃补中,消痞止利,用甘草泻心汤为宜,方以甘草为君,意在扶脾胃气之虚。

临证意义〕赵本甘草泻心汤原方中没有人参,根据半夏、生姜泻心汤均有人参;又《金匮要略》、《千金翼方》、《外台秘要》所载之甘草泻心汤也均有人参;而本条论述的证候,为痞利俱甚,中虚为重,故人参乃是本方当用之药,林亿校语云甚是。


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鞕(1),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2),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3)。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4)。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5)。[159]

赤石脂禹余粮汤(6)

赤石脂一斤,碎 太一禹余粮一斤,碎

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讲解〕本条概括论述治利四法。

(1)伤寒服汤药,……痞鞕:证本伤寒而妄投汤药泻下,因而损伤了脾胃之气,脾胃之气既伤,运化无权,清浊不分,故“下利不止”;中焦升降紊乱,气机壅塞,则“心下痞硬”。正如经云:“清气在下,则生飱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治疗当和胃消痞,用泻心汤类,此治利一法。

(2)服泻心汤已,……不止:本来服用泻心汤则病可愈,而医者误认为心下痞为实邪,反用攻下之法,则下利益甚。

(3)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医见下利不止,又认为中焦虚寒,而投理中汤以温中焦之虚寒,此治利二法。如用此法利益甚,则知证非中虚。

(4)理中者,……主之:理中汤是治疗中焦虚寒的方剂,服理中汤后而利仍不止,此属下焦肾气受伤,固摄无权,关门不固,滑脱不禁之下利,则当用收涩固脱的赤石脂禹余粮汤治之,此治利三法。

(5)复不止者,……小便:若下利仍然不止,可结合利小便之法,使大肠之水湿多从小便分利而去,则下利自止。此治利四法。

(6)赤石脂禹余粮汤:本方由赤石脂与禹余粮二药组成,二药均有收涩固脱之功,且赤石脂尚有温摄下焦之力,故对久泄滑脱之证,确有其效,即所谓“涩可去脱”之法。

临证意义

(1)柯韵伯在《伤寒附翼》中论述赤石脂禹余粮汤时说:“大肠之不固,仍责在胃;关门之不闭,仍责在脾。……二石皆土之精气所结,味甘归脾,气冲和而性凝静。” “石脂色赤入丙,助火以生土;余粮色黄入戊,实胃而涩肠,用以治下焦之标实,以培中宫之本也。此症土虚而火不虚,故不宜于姜附。”指出了本方与理中、四逆之异。

(2)赤石脂禹余粮汤在临床上不仅治久利滑脱,还可治疗中气下陷之咳则遗尿、脱肛、子宫脱出等证。

(3)本条从分析病机入手,着重讨论下利的若干治法,以示人设法御变,而非以药试病。例如,寒热错杂,痞利俱甚者,用甘草泻心汤和胃消痞止利;太阴虚寒下利者,用理中汤温中健脾止利;久利滑脱,关门不固者,用赤石脂禹余粮汤固涩止利;水液偏渗,清浊不分者,则用五苓散利水止利。学者宜举一反三,结合以前介绍过的葛根汤证、葛根芩连汤证,和将要介绍的黄芩汤、桂枝人参汤、四逆汤证,以及热结旁流等证,以了解各种下利的病理特点与内在联系,对下利一证的辨证论治则可得心应手。


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1)。八九日,心下痞鞕,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2)。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3)。[160]

讲解〕本条论述表证误治,损伤阳气,以致水气上冲;阳气不能化津,使筋脉失养而成痿证的病变。

(1)伤寒吐下后发汗,……甚微:伤寒本应先汗为宜,今用吐下,已属误治;其后又用发汗,则徒伤阳气而戕伐脾胃。阳气虚则阴邪扰之,而发生虚烦,阳气太虚,故脉来甚微。

(2)八九日……眩冒:时过八九日,中气益虚,下焦阴浊之气上逆,窃居阳位,而成“心下痞硬”;水气留于胁下,而使胁下作痛;浊阴之气上逆,故有气上冲咽喉之感;清阳之气不能上升,头目失养,则发生眩冒。

(3)经脉动惕者,……成痿:由于阳气受损,不能化生津液,使全身筋脉失于温煦濡养;而水气又淫泆其中,故发生筋惕肉瞤之变。此证失于治疗,肢体失于荣养,则痿而不用。

临证意义〕本条与前第〔67〕条苓桂术甘汤颇有相同之处,仔细辨认,对于临证大有裨益。

苓桂术甘汤证是以水气上冲为主,故见脉沉紧,而本条则以阳气虚衰为主,故见脉甚微。本条阳虚不能化生津液,则阴津阳气皆虚,故有虚烦,心下痞硬,眩冒,经脉惕瞤,久而成痿等证。苓桂术甘汤仅由水气变动不居,而有心下逆满,起则头眩,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摇,然并不成痿。

本条仲景未出方治,似可用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二方面温阳利水,并能平冲降逆。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鞕,噫气不除(1)者。旋复代赭汤主之(2)。[161]

旋复花三两 人参二两 生姜五两 代赭一两 甘草三两,炙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讲解〕本条论述胃虚饮逆作痞的证治。

(1)伤寒发汗,……不除:伤寒发汗,或吐或下,表证虽解,却因汗、吐、下时用药不当内伤中气,遂使脾胃失和,腐熟运化功能减低,而致痰饮内生。痰浊阻滞气机,则“心下痞硬”,清浊升降失序,胃气上逆,则噫气不止。且虽有噫气,而心下痞硬之证仍不能缓解,故知是痰浊有形之邪中阻所致。以方测证,还当挟有肝气之上逆。

(2)旋复代赭汤主之:本证既为脾胃不和,饮气上冲,而且兼有土虚木乘,肝气上逆,故用旋复代赭汤调和肝胃,消散痰饮,镇肝降逆为法。

本方以旋复花为主药,因其质轻辛散,乃可上行,味咸又能下降,且有宣气、降逆、化痰之功;代赭石质重,有镇肝降逆的作用;半夏、生姜辛温之品,和胃降逆,去痰化饮;人参、大枣,炙甘草甘温补中益气,扶正驱邪。诸药相伍,疏肝和胃,镇肝降逆,化痰蠲饮,扶正驱邪,俾浊阴得泄,痞硬自除;中气复振,噫气可解。

因病变主要在于脾胃,故重用生姜之辛散,以健胃化饮消痞,用少量代赭石降逆镇肝,作用在于中焦,而不大量使用,以免直抵下焦。取去滓重煎法,与小柴胡汤义同。

临证意义〕本方为化饮下气,镇肝扶脾之剂,对于肝气挟痰饮上冲之或吐或呃诸证,皆可使用。近来不断有临床报道,用本方治疗眩晕、呕吐者,(包括急性、慢性胃炎,美尼耳氏综合症、脑膜炎后遗眩晕症)能获良好效果。


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162]

麻黄四两,去节 杏仁五十个,去皮、尖 甘草二两,炙 石膏半斤,碎,绵裹

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黄耳杯。

讲解〕本条论邪热壅肺的证治,与第〔63〕条所述证治相同,所不同者,此为误下所致,彼为误汗后所致。详释见前。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1)。利下不止,心下痞鞕(2),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3)。[163]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四两,炙 白术三两 人参三两 干姜三两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内桂,更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讲解〕本条为虚寒性协热下利的证治。

(1)太阳病,……而利:太阳病外证未除,即使兼见里证,也应先解表后治里,此屡用攻下,一误再误,表证未解而致里气大伤,脾虚胃弱,运化无权,清浊不分,故而下利。这种既有太阳表证,又有太阴虚寒下利的病证,称之为“协热利”、“协热”指协同表热而言。

(2)利下不止,心下痞鞕:利下不止是因脾胃虚寒所致,脾胃虚则寒湿内生;阻碍气机则发生痞塞,故见“心下痞硬”。

(3)表里不解者,……主之:此时既有太阳表证未解,又有心下痞硬,下利不止之里证,故以桂枝人参汤,温中解表,表里同治。

本方即理中汤(亦名人参汤)加桂枝而成,用干姜、白术温中燥湿;人参、甘草补中益气;桂枝以解太阳在表之邪。本方煎服要求先煮人参汤之四味药,取其味厚浓淳,温补其里;然后下桂枝,取其辛温之气以解其表,不可五药同时煎煮。

临证意义

(1)协热利就是在兼有表热的情况下又有里证之下利,本论共有二条论及。前第〔34〕条葛根黄芩黄连汤证为热在阳明。此为寒在太阴,二者同中有异,务须鉴别。本条是表里皆寒的协热利,表邪未解而里气已伤,构成虚寒下利与表邪不解,而且因中气无力斡旋,寒湿滞塞而心下作痞;第〔34〕条是太阳病误下,构成表里皆热之协热利,显然与本条不同。

(2)本条与前〔158〕条之甘草泻心汤证,同有心下痞硬和下利。甘草泻心汤证,由于太阳病误下,脾气被伤,运化无权因而下利,里气虚寒,表邪内陷,寒热错杂,气机阻滞而见“心下痞硬”。本条则为表证仍在,表热里寒,故叫“协热下利”;由于里寒气阻而心下成痞,绝无心烦不得安之证为异。

(3)第〔161〕条旋复代赭汤证,也有心下痞硬一证,其特点为噫气不除,则与本证不同,而且也不见下利。


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164]

讲解〕本条论太阳病误治成痞而表证未解的先后缓急治法。

证因大下后,反发汗,汗下失序而致,从“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来看,当为脾胃气虚,复受邪热所扰的热痞,而“恶寒”尚在,则提示表邪未解。表里同病。当遵先表后里的原则,先解其表,后攻其里。以证因误治所致,正气受挫,故解表选桂枝汤为宜,攻痞则选大黄黄连泻心汤。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鞕,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165]

讲解〕本条论述少阳兼阳明热结的证治。

伤寒发热,汗出热不解,当是阳明热结之证,里热盛,迫津外出则汗出。心中痞硬则是少阳枢机不利,阳明邪热内结,气机壅遏所致。肝胆气火交郁,内迫胃肠,胃气上逆则呕吐,热邪下迫则下利。既是阳明、少阳有热之证,其下利肛热,粘秽不爽,腹痛下重可知。故证属少阳不和而兼阳明热结。治用大柴胡汤,既可清解少阳之邪,又可清泄阳明热结,二阳热实得以清泄,气机条畅,诸证自愈,为阳明少阳两解之法。

临证意义〕大柴胡证汤与桂枝人参汤证皆有心中或心下痞硬,下利证,但本证发热而不恶寒,下利粘秽不爽,以呕吐为主证,属阳明、少阳郁热结滞,治以祛邪为主,和解与泄里并施;彼证以发热、恶寒、下利稀溏为主证,属太阳、太阴同病,表里皆寒,治以扶正为主,解表与温里同用。两相对比,有表里寒热虚实之别。


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鞕,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1),当吐之,宜瓜蒂散(1)。[166]

瓜蒂一分,熬黄 赤小豆一分

上二味,各别捣筛,为散已,合治之,取一钱匕。以香豉一合,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合散,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诸亡血虚家,不可与瓜蒂散。

讲解〕本条论述痰实阻于胸膈的证治。

(1)病如桂枝证,……寒也:“胸有寒”,为本条病机所在,寒在此指痰饮阴寒之邪,古无“痰”字,每以“淡”字代之,亦用“寒”字代。痰饮之邪阻于胸膈,气机不利。则胸中痞硬。正邪相争,正气欲驱痰饮之邪上涌而出,但又不得出,故见“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言寸脉微浮、关尺不浮则意在言外,此不主表,乃主胸中痰饮之邪被正气所拒而有上越之势。痰饮壅遏阳气,阳气被郁。或有发热、汗出等类似桂枝汤证的表现,然以其并无头痛、项强之太阳经脉受邪之征,故知并非表证。本证亦可作中风类证看,以与桂枝汤证相鉴别。

(2)当吐之,宜瓜蒂散:痰实阻于胸膈,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指出的“其高者,因而越之”的治疗原则,因势利导,用瓜蒂散涌吐痰邪。

瓜蒂散由瓜蒂和赤小豆组成,二味等量,制作散剂,并用香豉煮汤冲服。瓜蒂味极苦,性升而催吐力最强,为催吐要药。赤小豆味苦酸,功能利水消肿,两相配合,有酸苦涌泄之功。香豉轻清宣泄,以其煮汤合散,有助催吐之力。本方涌吐力强,适合痰涎壅实胸中之证。涌吐之后,上焦得通,三焦随之而畅,故取效甚捷。

本方涌吐之力峻猛。若确属痰涎实邪阻塞胸膈,服本方后,不见呕吐,或稍加量再服,或以鹅翎等探喉催吐,或少加糖水,以促其吐。得吐乃止,不可多服。痰涎实邪若已吐出,大邪已去,但吐势不减,可服少许姜汁或葱白汤饮服止之。吐法虽能去邪,也易伤正,最易伤胃气及津液,故年老体弱,诸亡血家不可妄用。

临证意义〕吐法为汗、吐、下三法之一,仲景创立此方,治疗胸中痰实,欲吐不吐之证,最为得力。至金元时期,张子和著《儒门事亲》,对吐法极为推崇,论述较为全面;同时期的朱丹溪也曾用吐法治疗小便不通,获得良好效果。尔后医者用汗、下二法较多,吐法运用渐少。吐法既然确有实效,汗、下二法不能取代,所以我们应该很好地继承这种传统治法。


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此名藏结。死。[167]

讲解〕本条论述三阴脏结死证。

病者素日在胁下就有痞积,并连于脐旁部位,说明了其病位深,时日久,范围大。“阴筋”指男生殖器。痞积疼痛发作,从胁控引少腹,甚至筋脉挛急,使“阴筋”内缩。胁下为脾经分野,脐旁为脾经所主,少腹属下焦,为肝肾所居,肝脉络阴器,肾开窍于二阴。故上述证候为肝、脾、肾三脏阳衰,阴寒凝滞,筋脉拘急所致,证情危笃,故为藏结之死证。

临证意义〕此证属阳微阴盛之藏结危证,文中虽曰“死”,若能及时用大艾团重灸气海、丹田,或可救治。


小结

从第〔149〕条至第〔167〕条,(第〔162〕条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除外)共17条,集中讨论了痞证的辨证论治。

痞证以心下痞塞,按之不痛为主要特点。其成因每每由脾胃气虚,旋运失司,复受邪扰,寒热交错,中州气机壅塞,升降失调所致。以和胃消痞为其治疗大法,如诸泻心汤均可随证选用。

此外,胃虚挟饮,肝气上逆作痞的旋复代赭汤证;协表热而下利作痞的桂枝人参汤证;膀胱气化不利,水气停蓄作痞的五苓散证;悬饮作痞的十枣汤证;痰实阻于胸膈作痞的五苓散证等,都很有代表性,对于临证颇有指导意义。

痞证的预后,介绍了三条,第〔153〕条表里俱虚之痞,以观察面色,试手足温凉决定预后顺逆;第〔160〕条阳虚而阴不足之痞,若筋脉动惕者,则久而成痿;第〔167〕条阳衰阴盛之痞,预后主死。为学者判断痞证的顺逆,预测生死提供了实用的方法。

复习思考题

1.结胸证与痞证有何异同?

2.五个泻心汤所治痞证应如何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