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以脉象求病因
诊脉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记录一下脉象,而是为了脉证合参,为了审证求因,兹举一例说明:
丙辰年八月,里中一女人,年三十二。忽而仆倒无知,口流涎沫,胸仰,目睛上窜,厥冷,手足抽掣,症状如痫如痉。救醒后一、二时,又复如是。醒时自云:适才死去,见某人某人,某人则恨我何事,某人则骂我何语。盖皆既死之人也。未几又复如是。如是者五日,每一昼夜发五、六次,饮食不进,亦不能卧倒。初延医视之,议定是痰,用利痰之药不效。次日更一医,云是风,用天麻、僵蚕、钩藤、秦艽、防风等药不效。又更一医云是火,用芩连花粉山栀贝母之类更剧。第四日又更一医,云此乃血虚之故,血虚不能养筋,故筋脉抽掣,非痰非火非风也。成服其高见,谓此理确不可易矣。服养血药两日,究亦不效,举家及邻人俱谓鬼祟作祸,非药可疗。至第六日始邀余往,诊视六脉平和,正如无病之脉,心窃异之,不滑不浮不洪数,又并不涩,则所谓痰也、火也、血虚也,举非是矣。細一探讨,唯右关脉稍沉滞,按之有力,余思此,岂得之伤食乎?因问病起之先,可曾食冷物否?旁人答云:发病之前一日,曾食一冷粽。又问仍食何物,云下午时吃北瓜索面,亦冷了。余曰:是矣,以食厥也。遂用厚朴、枳壳、枳实、陈皮、半夏、木香、砂仁、草果、煨姜,一大剂,服之觉胸前气顺,是日遂不复发。晚间亦能卧,次早觉胸前高起一块,扪之甚痛。余曰:此食积方现耳。仍照前药再服一剂,次早高处亦平,痛亦减十之六七。仍照前药倍炮姜,加大黄钱半、微利一二行,胸腹泰然,诸症顿失。
可见,凡治病,须得病情,欲得病情,必须审脉。如此症极能惊人,审得病情,不过消导药一剂立效,再剂顿愈,易如拾芥,何其轻快也。非然从脉上审辨,不但猜痰、猜风、猜火、猜血虚,再猜百十件,亦猜不到食上。每见医人诊断时,手指一搭便起,果遂已审脉无差,神异若此乎,是未敢信也(《吴氏医案录》)。
提示:忽于病史,昧于脉理,仅凭臆断,焉能不错。吴氏据脉以悉本源,更征之以病史,而确为食伤,覆手而愈。可见,脉理之重要。此案最值得一提的是:“细一探讨,唯右关脉稍沉滞,按之有力,余思此,岂得之伤食乎?因问病起之先,可曾食冷物否?”从这段文字及其医案中可以分析出:吴氏第一轮诊脉时,得出的结果是“六脉平和,正如无病之脉”,心中暗暗思考这一反常的现象。因而第二轮诊脉时,特别仔细,探讨出右关沉滞有力,这一脉象说明什么原因呢?吴氏马上想到会不会是食伤脾胃引起的呢?为了印证这个判断的正确性,吴氏又不得不回过头第二次进行问诊,这次问诊集中问“病起之先,可曾食冷物否?”当问出患者连吃冷物时,吴氏才认定自己的思路是符合实际的,从而断定此病为食厥。有了正确的辨证,施治就有了正确的前提,因而取得了满意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