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芽时期

祖国医学眼科的萌芽时期远在上古,经历了我国历史上商、周、秦、汉诸代。这一时期,我们的祖先不断通过与眼病作斗争的实践,探索眼的解剖结构、生理病理,乃至向辨证论治的方向进步。我国在南北朝以前,还没有系统的眼科医著,有关眼和眼病的医药知识,最初多散见于各种书籍文献之中。以后,随着人们医药知识的不断积累和丰富,眼与眼病的知识,才在医药书籍中有了比较集中的记载和论述。

1.早期一般书籍文献中有关眼病医药的记载,从考察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可知,早在武丁时代(约公元前13〜14世纪),人们把眼病称之为“疾目”,眼病失明曰:“丧明”。如甲骨文卜辞中记载有“贞王弗疾目”、“大目不丧明”等。此是我国关于眼病的最早文字记录。

随着人们长期的生活和医疗实践,逐渐发现并记载了某些动、植物及矿物有治疗眼病的作用。如先秦古地理著作《山海经》中记录药物100多种,其中治疗眼病的药物就有7种。如䔄草,《山海经•中山经》曰:“泰室之山,……有草焉,其状如芣,白华黑实,泽如蘡薁,其名曰䔄草,服之不昧。”既对其形态作了描述,又介绍了治疗作用。除《山海经》外,《诗经》、《淮南子》等古籍书中也载有若干医治眼病的药物。

至春秋时期,已将盲人称为瞽人,如《书经》记载有“瞽奏鼓”。《诗经》记载有“矇瞍奏公”。据《毛传》称:“有眸子而无见曰矇,无眸子曰瞍。”这又将盲目分成了两类。

关于重瞳症,早在战国后期的著作《荀子•非相》中,就有“尧舜参眸子”之说。至汉代,《史记•项羽本纪》亦有“项羽重瞳子”的记载。这是世界上关于瞳孔异常的最早记载。

在治疗眼病方面,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在经过周都雒阳时,见当地尊敬爱护老人,就当了着重治疗耳、目、痹病的医生。故扁鹊可算是我国有史可据的,最早的一位治疗五官疾病的医生。

此外,其他一些古典文献中也有不少关于眼科的资料。其中《淮南子》载有:“目中有疵,不害于视,不可灼也。”说明汉代对眼病已有一些手术治疗。以后的《晋书》中记载:“帝目有瘤疾,使医割之。”这是有关割治目瘤的最早文献。

2.早期医药书籍中有关眼病医药的记载,约成书于战国末期的《黄帝内经》,不仅反映了我国古代医学的伟大成就,而且奠定了祖国医药学的发展基础,同时对眼与眼病的认识已有很大的进步。该书首次从解剖学的角度提出:目、眼、匡、内眦、外眦(锐眦)、约束、络、白眼、黑眼、瞳子、目系等名词,对眼与脏腑经络的关系,眼的生理功能,某些眼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证候,针刺疗法等,都作了初步的探讨和论述。书中还载有30余种眼部病症,如目赤、目痛、目似脱、视歧、善泪出等。关于眼病的治疗,则主要采用针刺疗法。虽然《内经》一书对眼及眼病的认识还不自成系统,但在两千年前能有这样的水平,却是非常先进的。它记述的理论,对后世中医眼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如眼与脏腑经络的关系、五轮八廓学说、眼病的辨证等许多基本理论,都是在《内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大约成书于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书中收录药物365种,其中眼科用药已达72味,可用于治疗胞睑、两眦、白睛、黑睛、瞳神等眼病及一些全身性疾病的眼部症状。长期临床实践证明,书中所载药物功效大多是正确的。如决明子主治青盲、赤白膜、眼赤痛、泪出;鞠花(菊花)主治目欲脱、泪出;菟丝子、蒺藜子、草蒿(青葙子)、茺蔚子明目等,疗效确实。该书提到十几种眼部病症,其中与《内经》相同或相似的有:目痛、目赤痛、目盲、目瞑、泪出、目似脱、面目浮肿、伤眦等;《内经》未载的有:多涕泪、目翳、目中淫肤、眼赤白膜、青盲等。这些记载也反映了当时眼科药物治疗的水平和对于眼病认识的提高。

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虽然主要讨论的是全身性疾病,但也记载了若干眼症,如目赤、目晕黄、目黯、目不识人等。尤其是从整体观念岀发,参合全身脉证辨证论治,这对眼科以后应用全身辨证的方法奠定了基础。

晋朝医家王叔和,在其所著《脉经》一书中已有眼科类证鉴别的萌芽。如谓目视䀮䀮有肾实、胆虚、肝伤三种;目痛有肾与膀胱俱实,肝与胆经气逆之别。另外,还有专节论述目病脉象,及利用眼部症状判断疾病预后等。且后者屡被后世医书所引用。

其它,如皇甫谧所著《针灸甲乙经》、葛洪所著《肘后救卒方》、龚庆宣所著《刘涓子鬼遗方》、陶弘景所著《肘后百一方》等,也都分别载有医治眼病的针灸疗法或方药。

总之,从商周至南北朝以前,我们的祖先对眼病的医药知识不断增加和积累,并开始把医治眼病的实践上升为理论,这是很大的进步。但是,关于眼病医药的理论尚不系统,也无收载和论述眼疾的专科医籍。所以说,在南北朝以前,中医眼科的基础理论与临床诊疗等均处于萌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