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眼 眼丹
针眼是指发生在睑弦上的局限性小疖,民间常以针刺破出脓或针挑背上红点而愈,故名。针眼之名首见于《诸病源候论•针眼候》,其云:“人有眼内䀝头忽结成疤,三五日间,便生脓汁,世呼为偷针。”后世又称为土疳(《证治准绳》)、土疡(《目经大成》)等。
眼丹则是整个胞睑焮红漫肿,继而化脓的疮毒。《外科大成》对本病描述道:“眼丹生于眼胞,红热肿痛,由脾胃二经风热所致。若风盛则浮肿易散,热甚则坚肿难消……俟脓成则针之,贝叶膏贴之收口。”《医宗金鉴·外科心法》和《中国医学大辞典》亦有类似记载。针眼与眼丹均是发生于胞睑部位的化脓性病变,发病因素大致相同,只在病变范围上有所差异,故而合并讨论。至于《外科正宗》所载的“眼丹”,虽亦肿胀作脓,然明言“此乃睛明穴内空难敛,成漏者多。”类似于“漏睛疮”;《外科启玄》所载的“眼丹”,证候为“赤肿甚,不作脓”,类似于眼科医籍中所谓“胞肿如桃证”。两者均有专篇论述。
针眼和漏睛疮之毒邪蔓延,亦可引起胞睑的大部或全部红赤肿痛,此时须与眼丹鉴别。针眼导致的胞睑赤肿,可于睑弦部察及红色颗粒或局限性脓点;漏睛疮导致的胞睑赤肿每于大眦侧偏重,后则局限于睛明穴处,终可在该处溃脓而破口;眼丹发病则整个胞睑红肿无头,脓成后指压有波动感,溃口亦多不居于胞睑之边缘或大眦部;三者易于鉴别。
眼丹尚须与胞肿如桃相鉴别,后者胞睑赤肿而皮肤光亮,鲜有化脓者,两者是不同的。
〔病因病机〕
本病有因风热相搏,客于胞睑者;有因过食辛辣炙煿等物以致脾胃蕴积热毒,上攻于目者。二者均可致营卫失调,气血凝滞,津液被灼而变生疮疖。针眼反复发作者,常为发病后治疗不彻底,余邪未尽;或为素体虚弱,易感风热邪毒之故。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针眼初起,在胞睑某部微红微肿,刺痒不舒,继而形成局限性硬结,形似麦粒,三五日后,便生脓液,于睑弦之睫毛根部出现黄白色脓点(图12)。轻者硬结细小,可自行消散,重则溃后排脓始愈。若热毒扩散,可致整个胞睑红肿,形似眼丹,亦可致胞睑周围及颜面漫肿,甚则头目剧痛,出现疔毒走黄之凶症。针眼有惯发性,多生于一目,但也有两目同时而发,或一目肿核消后,他目又起。
眼丹较针眼为重,整个胞睑漫肿,边界不清,触之肿硬,疼痛拒按。其肿软下垂者易消,焮红色紫而坚硬者难消,每易酿成脓液,溃透眼胞。眼丹及针眼之重证,均可于耳前或颌下触及臖核,光滑而有压痛。病人亦可伴有寒热头痛等全身症状。
两病在发病早期,均可见胞睑微肿,或见肿软下垂,或有颗粒发起,伴见恶寒发热头痛等症,此为风毒外束之证;若肿而坚硬,焮热赤紫,疼痛拒按,伴口渴喜饮,便秘溲赤者为脾胃蕴热,火毒上攻所致;针眼之顶部发白,中央部稍软,或眼丹变软局部按之有波动感者,即为脓已成熟,脓出即可痊愈。一般情况下,速溃者易敛,迟溃者难敛,或可成漏而经久不愈。久不敛口或肿核经久难消者,多为脾胃不健,气血虚弱所致。针眼每有此愈彼起,反复发作者,常为原患针眼而邪毒未消,脾胃蕴伏之热毒不时上攻胞睑所致;或为正气本弱,易于感受外邪而成,临床宜细致分辨,详察病机而施治。
(二)论治要点:
以上证候针眼和眼丹均常见风毒外束或热毒上攻之类型,针眼亦常见因脾胃伏热而反复发作者。对针眼和眼丹的治疗,原则上对未成脓者,应以清热消肿为主,促其消散,这是最理想的治法,也是此两病初期的治疗总纲。荆防败毒散、仙方活命饮、泻黄散和清胃散,均有消肿解毒之功,可根据具体证情而选用;若有大便干者可选内疏黄连汤〔34〕;发病中期,肿势已成,已无消散之望,但尚未溃破的,可选用透脓托毒之法,促其早日液化成脓,并外溃而泄毒,用仙方活命饮即可;已成脓者,当切开排浓,使其早愈。后期治疗宜彻底,切忌导致邪毒蕴伏而使针眼反复发作。针眼因余邪未清,或气血不足而邪气易客胞睑,导致病情反复发作,日久不愈者诚不鲜见。所以,清脾散和托里消毒散亦系针眼常用之方药。
须特别注意的是,此两病酿脓之后,切忌妄行压挤,以免脓毒扩散,导致疔毒走黄。
(三)常见证治
1.内治:
(1)风毒外束:
证候:针眼初起,局部微有红肿痒痛,或是眼丹肿软下垂,痒痛并作。或伴头痛、发热、恶寒、全身不适等,舌苔薄白,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
方例:荆防败毒散〔150〕或仙方活命饮〔74〕。前方适用于风寒外束者;后方适用于热毒较甚而外兼风热者。
(2)热毒上攻:
证候:疮形坚硬,焮热疼痛,红肿带紫,伴口渴喜饮,便秘溲赤,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泻火解毒。
方例:泻黄散〔139〕合清胃散〔198〕。
(3)气血不足:
证候:胞睑肿硬,红肿不甚,微痒微痛,或脓汁不多,或经久难消,或针眼反复发作,此愈彼起,伴面色㿠白,胃纳欠佳,气短乏力,大便不实,舌质淡,脉细无力,
治法:健脾益气养血,托里排脓。
方例:托里消毒散〔88〕。
(4)脾胃伏热:
证候:原患针眼,余邪未清,脾胃蕴伏热毒,致针眼之硬结虽然缩小,但久不消散,或易反复发作,此伏彼起,或伴口燥唇干,口气热臭,渴欲凉饮,舌红少苔等证。
治法:清脾散热
方例:清脾散〔202〕。
2.外治:
(1)针眼未酿脓者,局部可用湿热敷以助消散。两病均可用茶清和蜜,调如意金黄散〔100〕敷患处,或用紫金锭〔237〕磨汁,频涂患处皮肤,以消肿止痛。
(2)已成脓者,当切开排脓。若脓头在眼睑外面者,切口应与睑弦平行;脓头位于睑内面者,切口应与睑弦垂直。
(3)针挑法:对针眼,可在肺俞或膏肓穴附近皮肤上,找出红点一个或数个,消毒后,用毫针挑破,挤出粘液或血水。
(4)针刺疗法:常用穴:攒竹、睛明、丝竹空、瞳子髎、阳白、鱼腰、四白、承泣、合谷、列缺、外关等。但须注意,眼部取穴应在红肿区以外,手法宜用泻法。亦可酌选太阳、合谷、上星等穴点刺出血。
(四)临证权变
针眼反复发作,此伏彼起,或眼丹溃后脓汁清稀,久不敛口者,亦常见气血不足与脾胃伏热相兼的证候,证见面白无华,神疲短气,口干舌燥,溲赤便干等,可用清脾散合四君子汤〔61〕或八珍汤〔13〕加减治之。
两病因于挤压而毒邪扩散,入于血分,或内攻脏腑,出现胞睑或头面漫肿,局部紫胀剧痛,或伴寒热头痛,胸闷烦躁,甚至恶心呕吐,壮热神昏等疔毒走黄逆证者,属于邪入血分,内攻脏腑的危险证候,严重的可危及生命,应急以犀角地黄汤〔240〕合五味消毒饮〔29〕、黄连解毒汤〔212〕加减以急救之。
针眼亦有久不溃破而遗留肿核者,可按眼胞痰核处理(详见下节)。
〔调护〕
平时勿用不洁之手或手帕擦眼,勿过食辛辣之物,以免脾胃积热,发生针眼与眼丹;既则更应忌食辛辣,以免证情加剧,或导致针眼反复发作。
〔应用例案〕
张XX,女,24岁。于1955年11月26日就诊。主诉:左眼红肿已七天,疼痛剧烈,口干,便燥。
检查:左眼上睑高度红肿,偏小眦部有化脓现象,并波及白睛红赤;小眦部呈蓄水状,如鱼胞隆起,舌苔黄厚,脉沉弦而慢。
诊断:重型土疳证。以清热解毒消肿汤(金银花15克、蒲公英15克、天花粉9克、黄芩9克、赤芍9克、生地9克、荆芥9克、防风9克、甘草3克)去生地,加桑白皮6克,枳壳6克,大黄6克。连服两剂,于11月28日复诊,红肿渐消,疼痛减轻。继服上方两剂,11月30日三诊,红肿全消而愈。(《中医眼科临床实践》)。
按:本例土疳证,因邪毒较盛,以致左眼整个上睑高度红肿,颇似眼丹。然小眦部有局限性脓点乃系诊断土疳证的关键。因患眼上睑高度红肿,兼口干便燥,故为脾胃热毒上攻而致。故用清热解毒消肿汤疏风清热,解毒消肿,加大黄、枳壳清泻脾胃热毒。此方与内疏黄连汤方义相近,但因肿势波及白睛,致小眦部白睛红赤,且如鱼胞状肿起,则属热毒侵肺。所以方中用桑白皮、荆芥、防风清散邪热,服之疗效颇捷。
〔简便验方〕
(1)生南星末9克、鲜生地黄15克,共捣烂为膏,贴太阳穴,针眼即消。(《审视瑶函》)
(2)蒲公英60克、菊花15克,水煎。头煎内服,二煎薰患眼,每次15〜20分钟,日两、三次。(《常见病简易疗法》)。
〔文献摘录〕
《证治准绳》:“土疳证,谓脾上生毒,俗呼偷针眼是也。有一目生又一目者,有止生一目者。有邪微不出脓血而愈者,有犯触辛热燥腻、风沙烟火,为漏、为吊败者,有窍未实,因风乘虚而入,头脑俱肿,目亦赤痛者。其病不一,当随宜治之。……世传眼眦初生小疱,视其背上即细红点如疮,以针刺破,眼时即瘥,故名偷针。实解太阳经结热也。”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眼丹》:“此证由脾胃湿热,受风而成,红肿疼痛。若肿软下垂,不能视物者,偏于风盛也,浮肿易消;若焮红色紫坚硬者,偏于热盛也,肿硬难消。……此证宜速溃,迟则溃深,穿透眼胞,成漏难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