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脉传睛

赤脉传睛是指赤脉起自眦部,粗细多少不等,成缕而走串白睛的病证。本病名见于《银海精微》,该书还作了进一步划分:赤脉从大眦起者,称大眦赤脉传睛;从小眦发者,称小眦赤脉传睛。

本病必须是赤脉基始于眦部方是,若从它处而起,则非本证。应注意与赤丝虬脉、胬肉攀睛两病鉴别。赤丝虬脉系赤脉纵横于白睛表面,虬蟠旋曲,然非起自眦部,也不侵及黑睛;胬肉攀睛虽然也起于眦部,但其膜厚如肉,或有赤脉满布其上,常可攀及黑睛,严重者遮蔽瞳神。

〔病因病机〕

1.多因过食五辛厚味,致脾胃积热,或肝郁化火,上犯于心,心经蕴热,郁于眦部而发病。

2.竭视劳瞻,或思虑太过,或夜近灯火,耗伤心阴,虚火上炎,壅于眦部脉络。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本证初起,眦内涩痒,微痛不舒,赤脉呈细歧枝状自眦部发出,横向伸展,渐贯气轮。由于攀侵黑睛者较小,故一般不影响视力。依据其证候一般分为虚实两证。实证初起,自感眦部壅涩胀痛,或痛痒并作,眦肉高隆而色鲜,或眦帷红赤,赤脉粗大,色呈暗红,此属心火炽盛而兼受风邪。若侵入白睛,则见眵多粘稠,刺痛流泪,羞明难睁,或兼头痛心烦,溲赤便干,此为火邪凌肺。虚证初起,症状较轻,眦部微干微涩微痒,眦肉浮胀淡红,赤脉稀少且细,全身可见头晕心悸,少寐多梦,此为心阴不足,虚火上炎;若兼咽干耳鸣、腰酸等,则系肾亏于下,心火失济,上攻眦部。

(二)论治要点

本病之因,主要为火热所致,但火分虚实,主要应根据赤脉的色泽、粗细、多寡及全身的兼证等进行辨证。属实火者当以清心泻火为主,属虚火者则宜滋阴兼以清热。

(三)常见证治

1.内治:

(1)心火炽盛:

证候:赤脉粗大鲜红,自觉眦帷微痒涩胀,重者痛痒交作,眵多干结,头痛烦热,口干咽燥,或口舌生疮,大便燥结,小便黄赤,舌尖红,苔薄黄,脉数有力。

治法:清心泻火。

方例:泻心汤〔131〕合导赤散〔95〕

(2)虚火上炎:

证候:丝脉淡红,细小稀疏,自觉眼内隐涩,微痒不舒,兼见心烦少寐,咽干等,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

方例:补心汤〔102〕

2.外治:用黄连西瓜霜眼药水〔211〕。胆汁二连膏〔163〕、或八宝眼药〔12〕点眼,每日三次。

(四)临证权变

本病属实火者,若白睛赤脉粗大色红,可加桑白皮、丹皮以增强泻火凉血解毒之力。少数患者赤脉可侵及黑睛,宜加石决明、蝉蜕、决明子以清热退翳。属虚火者,亦有肾阴不足,心肾不交而心火上炎之证型,宜用知柏地黄丸〔148〕、滋阴地黄丸〔228〕等加减治之。

〔调护〕平素应饮食有节,忌食辛辣腥膻等发物,以免助热化火,加重病情。

〔应用例案〕

程XX,男,29岁,1964年10月1日初诊:双眼发红赤痛3月余。初起流泪、生眵、刺痛,逐步加重,曾用中西药均不见效。近10余天症状加剧。检查:眦肉红肿高胀,大小眦皆有赤丝伸入水轮,气轮赤丝满布,风轮昏暗,丝脉周围有朦胧薄翳,水轮稍暗,此为赤脉传睛。心、肺二经火盛克肝,有进而侵肾之势。方用退赤散(生地、木通、银花、黄芩、赤芍、丹皮、秦皮)加玄参6克,嘱其禁食腥辣,服药6剂。10月6日复诊,大眦肉仍胀,眦部赤脉仍盛,气轮赤丝减轻,风轮薄翳渐退,瞳神已现清晰,视物恢复正常。又进上方三剂。10月10日三诊:大眦肉渐低,赤脉退出风轮,云翳已尽,白睛略赤,已不结眵流泪。以导赤散加酒黄芩又进6剂。10月18日四诊:诸症皆除,双目恢复如常,停服中药,嘱其忌食腥辣一月。(《张皆春眼科证治》)。

按:本例患者,眦肉红肿高胀,赤丝伸入风轮,丝脉周围有薄翳,水轮稍暗。可知证属心火过盛,煎熬肾水,其源在心,心火降则水自生,瞳神自清,故治疗重在清心泻火,所用退赤散与泻心汤组方原则基本相同。嘱患者禁食腥辣,是免生热化火,助邪更盛之虞,使热清火退,气血通畅,则病可愈。

〔文献摘录〕

《秘传眼科龙木论》:“此眼初患之时,还以上眦渐生赤脉,奔来睛上。皆因三焦聚热冲肝膈壅热使然。治疗稍迟,以后恐损眼目”。

《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眦赤之证,赤脉起于大眦者,心经之实火也;赤脉起于小眦者,心经之虚热也”。

《银海精微》:“赤脉传睛之证,起于大眦者,心之实也,此心邪之侵肝也……小眦赤脉传睛者,心之虚也,与大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