瞳神散大
瞳神开大,不能敛聚,故称为瞳神散大。病名见于《证治准绳》,《银海精微》称为“辘轳展开”,认为是“肝受风而不展辘轳(黄仁)”引起,儿童则多系“急慢惊风受之”。《原机启微》称本病为“气为怒伤散而不聚之病”,《眼科捷径》又称为“瞳神开大”。
瞳神极度开大,黄仁仅为窄窄一周,甚则一周如线,似无黄仁;瞳神几与黑睛等大,乍视之似无瞳神。如此黄仁与瞳神通混不分者,《银海精微》称为“通瞳”。
瞳神散大证以瞳神开大、视物模糊为主证,当与绿风内障、黑风内障相区别。绿风内障、黑风内障亦有瞳神散大,然二者多伴眼胀难忍,头痛恶心,眼硬如石,且有抱轮红赤或白睛红赤等,瞳神散大证则多无上述症状。即使因久患头风导致的瞳神散大,发病前虽可先见头痛恶心之症,眼珠也并无明显的胀痛红赤,与绿风内障、黑风内障是不同的。
〔病因病机〕
多因七情内伤,如暴怒忿郁,损及肝脾,气为怒伤,或突受惊恐,惊则气乱,恐则气下,气机逆乱,而不能收摄,精气不能敛聚,故瞳神散大;或因多食辛热炙煿嗜烟恣酒,聚湿生痰,积热生火,引动肝风,风火痰热上攻脑髓,阴精耗散而致;或因劳心竭思,房事不节,耗伤真阴,水不制火,虚火上炎,蒸灼瞳神而成;或为头额外伤、目为物伤,血瘀络滞,目中真气失和,致瞳神不能敛聚,故而散大。亦有因伤寒、疟疾等痰火热证及经产败血等,邪热郁久,蒸灼阴津,不能滋养目中真精,而致瞳神耗散者。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本病之初,患者多因瞳神散大而视物模糊,怕日羞明。黄仁可缩至黑睛周边,不能展伸,甚则环周如细线,阳看不能变小,视物昏矇不清。久则气定膏散,难以复敛。末则瞳神可因睛珠混浊而色变灰白或黄白,神光全无。
本病缘久患头风,风痰火热攻目而致瞳神散坏,或由伤寒、疟疾、产后败血等邪热蒸灼而致者,多属难治之证,常常导致失明。此类患者多有病史可询,且常伴头痛之证,不难辨别;本病之轻证,瞳神散大不甚,亦无异常气色,视物尚清或稍有昏矇,多为精血不足,虚火上炎,或过食辛辣,积热上攻所致,及早治疗,预后一般良好。瞳神开大较甚,目视昏矇,但犹能模糊辨别人物者,宜详查病机,早行救治,瞳神或可复聚。迟则瞳神难收,神光全损。
(二)论治要点
瞳神散大证以肝风痰火为害最多,其它类型亦每有所见。本病宜急治,收敛瞳神,以复神光,否则病延日久,气定膏损,瞳神则难收敛。特别是肝风痰火攻害,兼有头部胀痛者,为害最甚。如《证治准绳》云:“若初起即收可复,缓则气定膏散,不复收敛。未起内障颜色而止是散大者,直收瞳神,瞳神收而光自生矣。……病既急者,以收瞳神为先,瞳神但得收复,目即有生意。……凡头风攻散者又难收。如他证譬诸伤寒、疟疾、痰火等热证炎燥之火,热邪蒸坏神膏,内障来迟,而收亦易敛;若风攻则内障即来,且难收敛,而光亦损耳。”
收敛瞳神,则宜酸宜敛,故而五味子、酸枣仁、白芍、山萸肉、金樱子每为常用之药。但必须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酌情选加,方可见效。千金磁朱丸能重镇安神,是治疗瞳子散大的常用成药,可与各型的基本方剂合用。而茺蔚子、青葙子能散瞳神,本病当予禁忌。
(三)常见证治
(1)肝脾两伤,气郁化火:
证候:多缘内伤七情而发,证见瞳神散大,胸闷胁痛,烦躁易怒,嗳气少食,舌红苔薄,脉弦数。
治法:清肝解郁,理气调中。
方例:调气汤〔179〕冲服磁朱丸〔246〕。
(2)脾胃蕴热,阳明火炽:
证候:多系过食辛辣肥甘而致。证见瞳神散大,伴胃脘满闷,不思饮食,口干咽燥,舌红苔黄,脉滑实或沉数。
治法:清脾泻胃。
方例:泻黄散〔198〕。
(3)肝风痰火上攻:
证候:多缘久患头风或伤寒、疟疾等,痰火热毒挟肝风上攻而致。证见瞳神散大,视力急降,伴有头部胀痛,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等。
治法:清热化痰,平肝熄风。
方例:清痰饮〔200〕。
(4)肝肾阴亏,虚火上炎:
证候:瞳神散大,视物模糊,干涩不爽,腰膝酸软,耳鸣耳聋,遗精滑泄,舌红少苔,脉虚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
方例:泻肾汤〔135〕。
(5)瘀血阻络:
证候:多缘外伤而致。证见瞳神散大,或兼欹侧不圆,展缩失灵,甚则视物模糊昏矇,或有胞睑瘀血肿胀,血灌瞳神等证。
治法:初伤治宜和营疏风;继宜益气养血,收敛瞳神。
方例:初用除风益损汤〔170〕,继用益气养荣汤〔182〕。
(四)临证权变
本病之发多有火邪,火易伤阴,故而各证型均须注意其有无阴亏之象,若有则可选加生地、熟地、天冬、麦冬、白芍、知母、五味子诸味。
本病亦有因饮酒成癖,伤于酒毒而发者,酒性热而辛散,故致瞳神散大不收。可用葛花解醒汤〔233〕治之。
猝受惊恐所致的瞳神散大偶可见到,遇之可予远志丸〔112〕安神定志,气聚神安则瞳神自收。气血不足或久病阴血亏损,亦可致瞳神散大不收,此则可用前述益气养荣汤久服有效。
〔调护〕
1.饮食忌辛辣热物,肥甘炙煿。当戒烟忌酒。
2.调情志、免气怒,免致肝经郁火上攻。
3.治疗期间避房事,以免精伤而虚火上炎。
〔应用例案〕
撄宁生治一人,过食醋蒜猪肉煎饼,后饮酒大醉,卧于暖炕,次日瞳神散大,视无定,以小为大,以大为小,行步踏空,百治不效。予曰,瞳子散大,由食辛热太过然也。盖辛主散,热助火,辛热乘于脑中,故睛散,睛散则视物无的也。遂用芩连诸寒之药为君,归芎诸甘辛为臣,五味子酸为佐,人参、甘草、天冬、地骨皮为使,柴胡为肝窍之引,百剂而安。(《审视瑶函》)
〔文献摘录〕
《原机启微•气为怒伤散而不聚之病》:“七情内伤,脾胃先病。怒,七情之一也,胃病脾病,气亦病焉。……怒甚伤肝。伤脾胃则气不聚,伤肝则神水散。何则?神水亦气聚也。其病无眵泪痛痒、羞明紧涩之证,初但昏如雾露之中行,渐空中有黑花,又渐睹物成二体,久则光不收,遂为废矣。盖其神水渐散而又散,终而尽散故也。初渐之次,宜以千金磁朱丸主之,镇坠药也;石斛夜光丸主之,羡补药也;益阴肾气丸主之,壮水药也;有热者滋阴地黄丸主之。此病最难治,饵服上药,必要积以岁月,必要无饥饱劳役,必要驱七情五贼,必要德性纯粹,庶几易效,不然必废,废则终不复治。”
《眼科临证笔记》:“瞳神散大症,初起与青风内障症外观相同,但不反胃呕吐。余谓此症有三:一有因怒气伤肝,肝气不束而放大者;二有因饮酒大醉,三阳上冲而放大者;三有因气血虚脱,真阴亏损而放大者。总之,肾水不足,肝火旺盛,而风湿痰火因之而起,上攻于脑,以致瞳孔渐渐放大者多;因气血衰败,真阴耗散而致大者少。临症要审问发病之原因和治疗之过程,尚不致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