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本经小结
1.本经受手太阴之交,经脉走行方向是从手走头,与手太阴肺经相表里,全经计有20个经穴,体表起于商阳,止于逆香,络在偏历,郄会温溜。本经取穴要点是,应掌握第二掌指关节前后、掌骨间、筋骨间、屈肘纹头、胸锁乳突肌与喉结以及三角肌等解剖标志。如于第二掌指关节前后取二间、三间;在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中点取合谷;腕部拇伸长、短肌腱之间取阳溪;屈肘桡侧横纹头取曲池;颈部与喉结平齐,在胸锁乳突肌之间取扶突;于三角肌前下缘与肱骨的交点处取臂臑;于肩峰前缘直下骨下陷当患者手臂平举,肩端大骨下缘即现一凹陷,于陷处取 肩髃。
2.本经生理功能与病理反应,应注意属大肠络肺,通过横膈,经锁骨上窝,达颈项。由于大肠属金,合于秋气,其生理特点是多气多血,卯时气血最旺。外邪侵入,经气有所变动,壅滞不通,可发生循行所到之处——下齿疼痛,颈部肿大,肩背账痛,大指次指痛不用;凡实邪为患侧见齿衄,耳聋,属虚则见牙齿发冷,胸膈闭塞,故本经腧穴主要用于头面、肠胃,以及神志、皮肤等病变。如手三里、上廉、下廉、二间、三间、阳溪、温溜多用于胃腹作胀,恶心呕吐,腹泻肠鸣;商阳、迎香、偏历能宣肺解表,多用于喘息,气满胸中,咳嗽短气;合谷用于一切面部疾患;温溜能止衄血;迎香可治面痒,鼻塞不通;臂臑用治目疾;阳溪可治癫、狂、痫;曲池善止癫狂善惊,又主一切皮肤瘙痒,疥疮及发热疾患。
3.刺合谷透劳宫要使手指呈半握拳状,取2寸长毫针,针尖向小指侧缓慢进针,以防伤动脉,引起血肿;一般刺1.5寸即可产生向上放散性针感,可上达肘臂,下达指端。巨骨不可深刺,防伤肺脏,造成气胸。扶突、天鼎位于颈部,要缓慢进针,避开动脉,以免刺破颈动脉。
复习思考题
1.手阳明大肠经脉的循行路线及络属是什么?
2.本经臑穴主治功能有哪些规律?
3.怎样取天鼎、扶突;针刺要注意什么?
4.怎样取本经上肢穴位,应掌握哪些定位标志?
5.怎样取合谷、曲池,这几穴有哪些主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