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门
〔定位〕在后发际正中,入发际5分凹陷中(图139)。
〔解剖〕在项韧带和项肌中,深部为弓间韧带和脊髓,有枕动、静脉分支及棘间静脉丛;布有第三颈神经和枕大神经支。
〔功能〕疏风通络,开窍醒脑。
〔主治〕暴瘖,中风,舌强不语,癫狂,痫症,后头痛,项强,鼻衄。
〔刺灸〕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行针时不宜大幅度捻转、提插。禁灸。
〔讲述〕出《素问·气穴论》。别称舌厌、舌横。哑指失语,昔时认为误灸此穴,令人喑哑不能言,而针此穴主治舌缓,口不能言,是治哑之关键“门”,因名。《甲乙》:治项强,舌缓,喑不能言。临床常配涌泉治中风失音,不语;配廉泉、听宫、翳风、合谷治聋哑;配人中、百会、合谷治癔病性失语。本穴适当第1与第2颈椎之间,它的深部有脊椎骨内为靠近延髓的下缘与脑脊髓的上部,《甲乙》说:刺入四分,《铜人》说:针入二分。今时临床剌本穴,要慎重,手法要熟练,必须缓慢进针,针尖向口的方向刺入,一般针下感到有两层阻力:第一阻力是项韧带,当阻力过后出现空松感,此时针已进入椎骨内的硬膜外腔;如再深刺,则可达到柔软的阻力,证明针尖已刺到硬脊膜,约刺1~1.5寸左右,到此切切不宜再深刺,同时针尖不宜朝上刺,以免伤及延髓。如深刺,病人即出现闪电样针感,以及惊跳、慌恐、昏倒,不省人事;醒后如出现头昏、头痛时,注意是否蛛网膜出血所造成,应适当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