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本经小结
1.本经体表起于长强,止于龈交,经脉走行方向是从下而上行脊柱内部,经脊正中,上项,达巅,至前额、鼻柱,止于上齿龈缝中,与任脉有腹背关系,全经计有28个经穴。本经取穴要点是,应根据尾骶骨、脊椎棘突间、发际、人中沟,以及齿龈等解剖标志。腰背部腧穴,均在各脊柱棘突之间,腰阳关穴在第4腰椎棘突下,平髂嵴;至阳在第7胸椎棘突下,平肩胛骨下角;身柱在第3胸椎棘突下,平肩胛岗高点连线。其余经穴可按椎数定位取穴。头部经穴可按前后发际折量为12寸,用骨度折量法取穴。面部素髎在鼻尖中央。
2.本经生理功能与病理反应,应注意它是奇经八脉中的一个主要经脉,起于少腹下的会阴部,循脊柱中央上行,抵风府,入脑以会诸阳,达巅,沿头额下额至鼻柱,止于龈交。由于它联系手足三阳经,全身阳经之经气皆交会于大椎,故素有“为阳脉的都纲”和“阳脉之海”之称。故本经腧穴主要用于急救,热病,神志病,脊柱强痛以及肛肠等疾患。如人中、素髎、百会可用治急救,有清神志疏厥逆、开关窍的作用,凡一切猝然昏倒,不省人事者皆可取用。大椎、陶道、至阳可治各种热病及午后潮热诸疾;人中、哑门,风府用治癫狂;百会、长强可止痫发;腰俞、腰阳关、中枢、身柱、人中有壮腰补肾,疏利关节之效,可用治脊柱强痛,扭伤腰痛之疾。其它肛肠疾患可刺长强;脱肛,阴挺可取百会固摄。总之,命门以下的腧穴主二便和生殖器病,筋缩以下主胃病,大椎以下疗肺疾,哑门、风府主喉、舌疾,神庭以下主头部病,龈交主口齿病。
3.刺长强须沿尾骨前缘向上呈45度角斜刺,避免刺到直肠。脊柱棘突之间各穴,因颈椎和腰椎棘突比较平直,可以平刺;胸椎棘突伸向下方,应向上斜刺,一般深度在0.5~1寸之间,不可过深,防伤脊髓,引起瘫痪。哑门、风府不可向上方斜刺,以免误刺入枕骨大孔,损伤延髓,应向下方缓慢刺入。
复习思考题
1.督脉是怎样在体表循行的?
2.督脉的症候是什么?
3.针刺哑门、风府应注意什么?
4.怎样取百会,它有哪些功能?
5.怎样取刺大椎,它有哪些功能?
6.怎样刺人中,它有哪些功能?
7.胸、腰椎棘突上下分布有哪些经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