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阳跷脉

(一)循行路线

〔原文〕《灵枢·寒热病》:“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正属目本(1),名曰眼系(2)。……在项中两筋间,入脑乃别阴跷、阳跷,阴阳相交……交于目锐(应作内)眦。”《难经·二十八难》:“阳跷脉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

〔注释〕(1)目本:意指眼的根部。

(2)眼系:即目系,指眼与脑的连系。

〔语译〕1.起于足跟外侧,2.经外踝上行腓骨后缘,沿股部外侧和胁后上肩,过颈部上挟口角,进入目内眦,与阴跷脉会合,再沿足太阳经上额,3.与足少阳经合于风池(图148)。

八、阳跷脉 - 图1

(二)病候举例 目痛从内眦始,不眠。

(三)交会腧穴 申脉、仆参、跗阳(足太阳经)、居髎(足少阳经)、臑俞(手太阳经)、肩髃、巨骨(手阳明经)、地仓、巨髎、承泣(足阳明经)、睛明(足太阳经)、风池(足少阳胆经),共十二穴。

(四)功能 跷脉的“跷”字,有举足行高和健步的含义。因跷脉从下肢外侧上头面,具有交通一身阴阳,调节肢体运动的功能,故能使下肢灵活跷捷。卫气的运行主要是通过阴阳跷脉而散布全身。卫气行于阳,阳跷盛,主目张不欲睡。说明跷脉的功能关系到人的活动与睡眠。

(五)主治 阳跷脉气失调,会出现肢体内侧肌肉弛缓而外侧拘急,说明与下肢运动有密切关系。腰背强直,腿肿,恶风,自汗,头痛,雷头风,目赤痛,眉棱骨痛,手足麻痹,拘急,厥逆,耳鸣、鼻衄,癫痫,骨节疼痛,遍身肿,满头出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