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医妇科学的发展史

中医妇科学同祖国医学其他学科一样,均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在祖国医学的形成和发展中逐渐建立与充实起来的,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一、秦汉以前(公元前2197年〜公元前221年)

中医妇科学萌芽于夏、商、周时代,最早见于殷墟岀土的甲骨文中,记载的二十一种疾病中,就有“疾育”之病名,同时在甲骨文的卜辞中还有“真,子母其毓?不井(死)”是占卜孕妇和胎儿吉凶的记载。

公元前十一世纪(商末周初〉的《山海经》中载药一百二十余种,其中就有“种子”、“避孕”方面的药物。如《山海经•中山经》说“幼鸟食之宜子孙”,“黄棘之实服之不字”,(字,孕也)又如《山海经•南山经》云“鹿蜀佩之宜子孙”。

同时代的文学作品《诗经》载药五十余种,如“釆采芣莒,薄言采之” 芣莒就是车前子;“东门之墠,芦茹在阪”芦茹即是茜草,中谷有蓷,嘆其乾暴”也即坤草;“爱采唐矣!沫之乡矣”唐即菟丝子;“陟彼北山,言釆其杞,”杞即枸杞子。说明商周以前民间已掌握了许多妇科方面的用药知识。

《史记》和《左传》记载了三个难产病例:夏修己背折生禹;殷简狄胸折生契;郑庄公寤生惊姜氏。

《列女传》中已有有关“胎教”的记载了。如:“太任,王季娶以为妃。……及其有身,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能以胎教子,而生文王。”可见古人已注意到母亲的精神情绪,对胎儿发育是有相当影响的。

由此可知:古人对“种子”“难产”“避孕”以及“胎教”等妇科疾病、已取得了一定经验。

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随着医学的发展,已出现了专门治疗妇科疾病的医学家,如医和、医缓、扁鹊,《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说:“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赵贵妇人,即为带下医”。其为最早的妇科医生。

《左传》中还有“过期妊娠,和双胎的论断,以及优婚优育的记载。如《左传•僖公十七年》有:“梁嬴孕过期,卜招其父与其子卜之。其子曰:“将生一男一女”。又《左传•廿三年》说:“男女同姓,其生不蕃。”(蕃,繁殖之意)明确提出近亲结婚有害于后代的繁衍。比达尔论文及这一论点要早2500多年!

成书于战国时代的我国现存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中,较详细的阐述了女子发育和衰老的生理过程,正确的记述了月经产生的机理以及孕育原理,至今仍指导着临床,书中还初步论述了一些妇女疾病,如:不月、不孕、血枯、血崩、带下、白淫、瘕聚、肠覃、石瘕等妇科疾患的病名和成因,以及妊娠的诊断方法,妊娠期用药治疗原则,还记录了祖国医学第一张妇科方剂,即四乌鲗骨一芦茹丸。可知早在战国以前,祖国医学对妇科方面已有相当深刻的认识了。为中医妇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秦汉时期妇产科学有了进一步发展。秦代已有了妇产科病案记载。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太仓公淳于意(约生于公元前216~150年),首录“诊籍”,其中多为内、妇科疾病。其治疗“内寒,月事不下”及“怀子不乳”的病案,都是妇产科最早的病案。

汉代,在医事制度上设有“女医”,并出现了我国最早的妇产科专著。如《汉书•许皇后传》说:“(公元前71年)许皇后当娠病,女医淳于衍者,霍氏所爱,尝入宫侍皇后疾。”

在汉马王堆出土文物中,已有《胎产书》,对孕妇的养生提出一些见解,说明了当时人们对妊娠、胎产卫生已有一定认识。

又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当时已出现了第一部妇产科专著《妇人婴儿方》,惜已散佚。伤寒论原序里说:撰用《胎臚药录》,胎,指怀孕,臚,是腹前,可见是一部妇科专书。《随志》载张仲景著有《疗妇人方》二卷。陈自明称:“民间有妇人伤寒方,称为仲景所撰,王叔和为之序”。这些都是妇科专书,可惜均巳散佚,这是祖国医学的一个重大损失。现存医学文献中,把妇科另立一门的,要算后汉张仲景(公元150-219年)所著的《金匮要略》为最早,书中三篇专论妇科病,论述了妊娠呕吐,妊娠腹痛,妊娠出血,妊娠水肿,提出了产后“三症”即:“痉”、郁冒”、“大便难”产后腹痛,产后发热,呕逆、下利,还研究了热入血室,脏燥、经闭、痛经、漏下、转胞、带下、阴疮、阴吹等。其中很多经验、方药,及一些重要理论一直指导着妇产科的临床实践。

伟大的医学家华佗,是我国最早的外科专家,他发明了麻醉药(麻沸散)、创伤药(神膏),并成功地进行了开腹手术。他对妇产科也有很大的贡献。《后汉书》华佗传中记载了他精湛的医技,成功地进行了摘除死胎的手术。书中说“有李将军者,妻病,呼佗视脉。佗曰:伤身而胎不去。将军言:闻实伤身,胎己去矣。佗曰:按脉,胎未去也。将军不以为然。妻稍瘥,百余日复动,更呼佗。佗曰:脉理如前,是两胎,先生者去血多,故后儿不得出也。胎既已死,血脉不复归,必燥著母脊,乃为下针。并令进汤。妇因欲产而不通,佗日:死胎枯燥,势不自生。使人探之,果得死胎,人形果识,但其胎已黑。佗之绝技,皆类此也”。可见,当时外科学和妇产科已发展到相当水平。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华佗之外科技术亡佚。这确实是千古憾事。

东汉时期,药物学也有了很大发展,并有专著,《神农本草经》即是我国历史上现存第一部药物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物学。书中记载了许多妇产科用药,如:地黄、当归、芍药、川芎、丹参、桃仁、牛膝、阿胶、茜根、王不留、地榆等;还记载了牛膝坠胎,当归治妇人漏下绝子等,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三、晋隋时期(公元220~公元618年)

这一时期主要是脉学和病源症候学的成就推动了妇产科学的发展。

晋朝王叔和在《内经》的基础上,对女子的生理现象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在他所著《脉经》中说:经水三月一来的叫“居经”,一年一次的叫“避年”。并指出“尺中不绝,胎脉方真”,详细说明了经水不利的脉象,和产时离经脉:“其脉浮,设腹痛引腰脊,为今欲生也。”又云“妇人欲生,其脉离经,夜半觉,日中生也。”此外,还论及了其他妇产科病的简要脉证。

南齐褚澄著《褚氏遗书》一卷(十篇),内设求嗣一门,提出了结婚及孕育的最佳年龄。如说:“合男女必当其年,男虽十六而精通,必三十而娶,女虽十四而天癸至,必二十而嫁,皆欲阴阳完实,然后交而孕,孕而育,育而为子,坚壮强寿。”又说:“合男女多则沥枯虚人,产乳众则血枯杀人”。这些论点符合优生优育的要求。书中并论述了寡妇尼僧的治法不同于一般妇女,启发了后世对妇女的心理变态的注意。

南齐•徐文伯著有妇科专为《疗妇人瘕》。据《南史•张郃传》记载,徐文伯医术高明,诊一妇人有孕,并以针刺引产成功。书中说:“文伯曰:腹有两子,一男一女,……请针之,立落。便泻足太阴,补手阳明,胎便应针而落,两儿相继出,如其言”。由此可见当时妇产科发展之一斑。

北齐•徐之才的《逐月养胎法》明确提出了:妊娠一月,“饮食精熟,酸美受御,”“不为力事,寝必安静”;妊娠二月,“居必静处,男子勿劳”;妊娠三月,“未有定象,见物而化,”“欲子美好,数视壁玉,欲子贤良,端坐清虚”;妊娠四月,“食宜稻粳,羹宜鱼雁”,“当静形体,和心志,节饮食”;妊娠五月,“时必晏起,沐沿浣衣”,“其食稻麦,其羹牛羊”;妊娠六月,“身欲微劳,无得静处,出游于野,数观走犬及视走马,食宜鸷鸟猛兽之肉,是谓变腠理纫筋”;妊娠七月,“劳身摇肢,无使定止”,“居处必燥,饮食必寒”;妊娠八月,“和心静息,无使气极”,“无食燥物,无辄失食,无怒大起”;妊娠九月,“饮醴食甘,缓带自持”,“无处湿冷,无著炙衣”;妊娠十月,“五脏具备、六腑齐通,纳天地气于丹田,故使关节人神皆备,但俟时而生。”这些详细记载了观察胎儿发育情况,以及孕妇围产期的保健,对优生优育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

隋代杰出的医学家巢元方等,于公元605年撰写了《诸病源候论》,其中包括妇人杂病诸候141论、妇人妊娠病诸候61论、将产病3论、难产病诸候7论、产后病诸候71论,末附养生导引诸法,全部以损伤冲任立论,对今天妇产科病机阐述仍有重要指导作用。该书还讨论分析了各种病因和临床见证,特别在带下三十六疾候中,能够认识到十二癥,不同于一般带下,对怀孕妇女,更主张提倡胎教。此外,对恶阻、子癎、难产以及产后恶露不尽、虚肿、风痉病和半产都作了详细的叙述,丰富了妇产科学新内容。该书明确妊娠期为十个阴历月左右,并提出了应设人工流产法。如《妊娠欲去胎候》云:“此谓妊娠之人羸瘦,或扶疾病,即不能养胎,兼害妊妇,故去之。”足可见这一时期的妇产科学,比之两汉时期,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四、唐宋时期(公元618~公元1279年)

唐宋时期医学制度逐渐趋于完备,唐代设立了“太医署”这是唐代最高医学教育机构和医疗机构,专门培养医药人才,又由国家修撰了药物书籍,同时临床医学日益兴盛,逐渐向专科化发展,宋代还设立了校正医书局,对许多重要文献作了慎重的考证,并且编纂了不少本草、医方等书籍,丰富了各科临床医学。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所著《千金要方》,成书于公元652年,内有妇人方上、中、下三卷,将妇产科一门列在卷首,这种编写体例是祖国医学一大创举。书中广泛讨论了求子、妊娠、产难、胞衣不出及月经、带下、杂病等,并有精辟独到的见解。如对临产门及产后护理等问题,他认为生育是自然的生理现象,旁人的紧张情绪,会影响产妇心理恐慌而造成难产,所以他提出:“凡欲产时,特忌多人瞻视,惟得三二人在旁待揔,产讫乃可告语诸人,若人众看之,无不难产耳。儿出讫,一切人及母皆忌问是男是女”。对产后护理,主张节慾,他说:“凡产后满百日,方可合会,不尔,至死虚羸,百病滋长,慎之”。另还记载有难产、横产、倒生不可出者诸方,及针刺引产的穴位、手法。孙氏对不孕不育患者,指出可能由于女方“子脏闭塞不受精,”亦可因“丈夫有五劳七伤,虚羸百疾”所致。并提出:"断脐不得以刀子割之”的科学见解,因铁器断脐,易使新生儿感染破伤风。

王焘的《外台秘要》,成书于公元752年,全书计40卷,其中妇人二卷,讨论了妊娠、难产、产后、崩中、带下、前阴诸疾,还记载了若干堕胎、断产的方法,可见在唐代已有人注意节制生育及优生优育问题。

《外台秘要》,还收集了唐代诸家和《千金》遗留未载的方剂很多,如张文仲《集验》、《小品》、《崔氏》、《许仁则》、《深师》等,他们的著述,多已亡失,而《外台》中却保留了一部分。

现存的第一部产科专著《产宝》,成书于唐大中初年,但此书早已散佚,至清代张金成自日本得到传本,重行刊印,就是现在通行的《经效产宝》,书分三卷,四十一门,260方。每门均前有医论,后有附方,记述了妇人妊娠至产后诸疾治法。首次提出“冲心”之症,并指出证有虚实。《经效产宝》一书,论述精当,对后来产科发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祖国医学发展至宋代,(公元960〜公元1279年),妇产科已成为独立专科。在医政上设置的九科之中,有产科一门。如《元丰备对》载有:太医局九科学生额三百人,……产科十人……。”同时出现了很多闻名的妇产科医师,如:张铭、郭稽中、杨子建、李师圣、陈自明等。在著作方面,宋代的妇产科专书也超过了以前的任何时代。如杨子建著《十产论》,书中详细记载了转正胎位的各种手法,对产科的贡献很大。如对肩产式的转胎法说:“凡推儿之法,先推儿身令直上,渐渐通以中指,摩其肩,推其上而正,渐渐引指攀其耳而正之,须是产母仰卧,然后推儿直上,徐徐正之,候其身正,门路皆顺,煎催生药一盏,令产母吃了,方可使产母用力,令儿下生,此名横产。”李师圣、郭稽中的《产音宝庆集》、朱端章的《产科备要》、薛仲轩的《坤元是宝》、齐仲甫的《女科百问》、陆子正的《胎产经验方》、无名氏的《产宝诸方》等书,论调经养血,安胎、妊娠病、催生、产后杂病等很是详备,全书九十一方,都是后世医家常釆用的,如朱丹溪的达生散,即从此方书人参饮子所化裁,张元素的束胎丸,系此书枳壳汤所蜕化,后人治产后血风有用独味荆芥者,就是此书的清金散,可见其价值相当可观。

上述诸书,大都偏于胎产方面,这是由于当时医事制度,把产科列为专科,而妇女其他疾病,却包括在大方脉之内,直到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出版,才概括了全科。作者三世医家,又为当时医学教授,在编写本书中参阅了古代和当时的很多医学著作,并周遊四方,旁搜博釆,结合家传经验,于1237年成书。全书十门288论,论后附方,并有验案,分别研究了各种妇科疾病的病因和症状,列为调经、众疾、求嗣、胎教、妊娠、坐月、产难、产后等。总之,《妇人大全良方》是我国第一部妇科专著,是当时的一部杰出著作,对后世医家影响颇为深广。

五、金元明清时期(公元1115~公元1911年)

金元时代(公元1115年~公元1368年)是我国医学的百家争鸣时期,其中以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张子和等四大医家为主。各家由于所在地区的具体环境不同,接触对象各殊,故对于妇科即有其各自的学术特点。开扩了对妇产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思路。《兰室秘藏》说:“妇人血崩,是肾水阴虚,不能镇守包络相火,故血走而崩也。”对目前月经病的治疗是有指导意义的;张子和说:“凡看妇人病,入门先问经;凡治妇病,不可轻用破气行血之药,恐有娠在疑似之间也;凡看产后病,须问恶露多少有无,此妇科要诀也。”这一见解确是非常宝贵的,为后世学者所遵循。此时之医学已将女子三十六病(三痼、五伤、七害、九痛、十二癥)。从内科中分出,而别立专论,并提出以补气血,养脾胃为主。《丹溪心法》中载有妊娠切脉法和验死胎法,是当代妇科学上新记录。《格致余论•受胎论》说:“阴阳交媾,胎孕乃凝,所藏之处,名曰子宫,一系在下,上有两岐,一达于左,一达于右。”第一次明确描写了妊娠子宫的形态。妇科专著有冀致君《产乳备要》和朱丹溪《产宝百问》。医政方面,元代设立了妇人杂病科和产科。从此妇科就从内科中分出,而成为独立的专科了。

明代(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的医事制度和医学教育设十三科,据明史《百官志》记载有妇人科。明代的医家,继承了宋、金、元诸家的理论和经验加以总结提高,出现了不少妇产科著作。如万密斋的《广嗣纪要》,对生育问题记述较详细,他提倡晚婚,主张节慾,认为女子平心宇以养其血气,男子清心寡欲,以养其精是种子之关键。薛己所著《薛己医按》全书大旨以命门真阴真阳立论,对妇产科理论亦有重要意义。其中《女科撮要》上卷论经水及外证,下卷专论胎产。另外,有张景岳的《妇人规》,提出“阳非有余,阴常不足”的理论,强调阴阳互相化生的规律。王肯堂著《证治准绳•女科》集明代以前之医学大成,博采众家之说加以发挥,尤其对妇产科论述甚详,内容丰富。武之望著《济阴纲目》基本上以《证治准绳》为蓝本,其内容更加完备,故流行颇广。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奇经八脉考》和《频湖脉学》,其对月经理论和奇经八脉的论述均甚详细。再者有楼英著的《医学纲目》、李梃著的《医学入门》、龚信著的《古今医鉴》等,对妇产科疾病亦有论述,大大地丰富了妇产科学的内容。

此期,妇产科著虽多,但大多数著述局限于对前人论述的整理,很少在理论上有重大的进展。

清代(公元1636年〜1911年)把妇人杂病科和产科合并为妇人科,通称为女科。妇产科之著述也相当多,流传亦广泛。其中《傅青主女科》系傅山所著,书中从辨证到治疗均以肝、脾、肾三脏立论,其论述简明扼要,理法严谨,方药简捷有效,作者不拘泥古人,而有独到见的。对后世影响很大。肖慎斋的《女科经论》主要是辑前人之论,内容丰富完善,并有个人见解,但只有论述,未备方药。函斋居士著《达生篇》一卷,主要论述胎前、临产、产后、产后调护、难产救治等,其论平易浅显,通俗易学。陈修园的《女科要旨》,论述临证之经验和心得体会。沈尧封著的《女科辑要》,及无名氏的《竹林女科》多侧重于临床应用,颇有独特见的。吴谦等编著的《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集清前妇产科之大成,体例规范、通俗,易于诵记,立论亦中肯,切合临床实用。其他尙有陈士铎的《石室秘录》、徐大椿的《兰台轨范》、叶天士的《叶天士女科》、沈金鳌的《女科玉尺》、吴道源的《女科切要》、陈莲舫《妇科秘诀大全》等。另专论胎产的有:阎成斋的《胎产心法》、汪樸斋的《产科心法》,单养贤的《胎产全书》、张曜孙的《产学集》、傅山的《产后编》其对胎产病立方,能够时时顾到病人的脾胃及气血,主张邪气虽盛也不能单用攻法。再后有王清任《医林改错》、唐容川著《血证论》,他们对气血的论述,以及治疗血证的具体四个步骤:止血、消瘀、宁血、补血,均对妇产科学的治疗与发展有较大影响。

六、民国初年至解故前(公元1911—公元1949年)

清末时期由于西洋医学的输入,对祖国医学有一定影响,当时中西汇通的代表如唐容川、张锡纯等,他们虽无妇科专著,但对妇科病均有论述,张氏之《医学衷中参西录》内有《妇女科》与《女科方》的内容,比较重视调理脾肾、活血化瘀,如理冲汤(丸)、安冲汤、固冲场,以及寿胎丸等,运用于临床效果均很显著。严鸿志《女科精要》、《女科证治约旨)、《女科医案选粹》,均有一定参考价值。张山雷《沈氏女科辑要笺正》其中有张氏的注释、验案,王孟英的按语等,对妇产科有其独到见解、论述精详,多有新见。总之,清代妇产科专著,现存不下数十种,不一一赘述。

七、新中国成立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医事业得到了很大发展,中医妇科学进一步得到了整理和提高。

解放后在党的中医政策指导下,全国建立了一大批中医医疗、教学和科研机构。1956年全国五大中医学院建立,于1959年南京中医学院出版了《简明中医妇科学》,而后连续编写岀版了五版高等中医院校统编教材。此外,尙有不少院校、函授院校,编写了不同层次的妇科学教材。历代中医珍本古籍也得到整理,重新刊行妇产科专书,如《妇人规》、《妇人大全良方》、《傅青主女科》、《女科要旨》等。同时,专题论著,与日俱增。如卓雨农的《中医妇科治疗学》、徐荣斋的《妇科知要》、钱伯煊的《钱伯煊妇科医案》、《中医妇科证治》、《哈荔田医案医话集》、《朱小南妇科经验选》、《刘奉五妇科经验》等、妇科经验,均得到了交流和推广。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科研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如60年代以山西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中西结合治疗宫外孕”使部分患者免于手术;1978年江西省妇女保健院的“中药药物锥切治疗早期宫颈癌”;1964年,上海第一医学院脏象专题研究组的《肾的研究》,其中关于“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病的治疗法则与病理机制的探讨”及“妊娠中毒症中医辨证分类及治疗法则的探讨”、“针灸诱发排卵,治疗胎位不正”等等,对妇产科学的医、教、研做出了重要贡献。

综上所述,中医妇产科学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繁行昌盛作出了不朽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