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带下病证门
〔自学时数〕4学时
〔面授时数〕1学时
〔目的要求〕
1.了解带下病的范围以及常见带下病。
2.熟悉带下病的定义和调护。
3.掌握带下病的病因病机以及常见证候的辨证治疗。
概说:带下病是指带下量多,或色、质、气味发生变化,并伴有全身症状者,称为带下病。
带下,始见于《素问•骨空论》“任脉病,……女子带下瘕聚。”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是泛指妇人经、带、胎、产、诸疾而言,由于这些疾病都发生在带脉以下,故称为带下。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云:“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夫人,即为带下医。又如《金匮要略心典》谓:“带下者,带脉之下,古人列经脉为病,凡三十六种,皆谓之带下病,非今人所谓赤白带下也。”另一种是指妇女阴道内分泌少量白色或无色、无臭透明状粘液,如带绵绵而下,称带下。如《女科证治•约旨》谓:“阴中有物淋漓下降,绵绵不断,即谓带下也。”这是指一般生理性带下。如带下量、色、质、气味发生异常改变,即为“带下病”。带下病是妇女常见的多发病,张山雷笺正时说:“孟英谓女子生而带下,不足为病,即所谓津津常润者本属无多,亦不秽恶,是以世俗有十女九带之谚,诚不必药,……如其太过,或五色稠杂及腥秽者斯为病候。”这就明确指出带下病与生理性带下的区别。带下病是本门讨论的内容,临床上常见者为白带、黄带、赤带、赤白带几种。
带下病首见于《内经》,其后历代医家各有发展,明清以后对本病的认识渐臻完善。在病因方面提出了湿热、脾虚、风冷、湿痰、七情、房室损伤等在致病中的作用。认识到带下病的发生与脾肾二脏、任带二脉有关。确立了一整套辨证论治原则和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带下病的病因,概括起来可分外感、内伤两类,外感有感受寒湿、湿热之分;内伤多责之于脾虚、肾虚。但多数医家认为湿为带下病主因,因带下病主症为带下量多,带为阴湿之物,故认为带下病多属湿邪为患,与脾肾二脏功能失调和任带二脉失于固约有密切关系。由于饮食失节或劳倦过度,或忧思气结,脾脏受损,引起脾虚运化失职,水湿内停,湿注为带。《医学心悟》云:“带下症,……不外脾虚有湿。”因此脾虚湿陷是带下病最主要的病机。如土湿木郁,郁而化火或肝热乘脾,或湿郁肝经,下注任脉,亦可见带下黄白量多。然湿毒、病虫则多属外邪入侵所致。
肾为水火之脏,主藏精气,且胞脉系于肾,如因七情损伤,五志化火,相火内炽,肾气受损,不能藏精,迫液外泄亦可导致带下赤白;若先天不足,肾气虚衰,脾土失于温煦,湿浊不化,亦可导致带下绵绵。
带下病的辨证,一般认为多系湿邪为患,若湿郁化热或外感湿热、湿毒蕴结下焦而成者,此皆属实证;如先天不足或久病伤及脾肾,脾失健运,湿浊下注,肾失固摄,精液下脱者,则属于虚证。然临床上常可见到脾肾两虚,复感湿热,或湿热未尽正气已虚的复杂局面,当根据临证时带下的量、色、质、气味及全身症状综合分析进行诊断。
辨证要点是带下色白质稀者属脾虚;色白质稠者多为脾虚痰湿;色白质清如水,伴有畏寒肢冷则为肾阳虚衰,寒湿内盛。带下色黄量多质稠臭秽者多为湿热下注;如黄绿如脓、质稠气臭者属于肝经湿热;如黄绿如脓而且量多质稠恶臭难当者多系湿毒外侵之重症。带下赤色者多为阴虚内热;若淡红不鲜、质清如水则属气虚不摄。临证时应根据全身证候,综合分析,力求辨清寒热虚实。
带下病的治疗以治湿为主,主要根据带下量、色、质的变化,结合其它症状,辨其虚实寒热,分别选用清热利湿、泻火解毒、健脾燥湿、疏肝理脾、滋肾涩精、温肾固摄等法,灵活运用。
带下病的预后一般良好,若带下日久,正气渐虚则可导致不孕。对赤带、赤白带、五色带更应引起重视,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否则“胞宫内溃”五脏俱虚则后果勘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