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露不绝

产后恶露持续20天以上仍淋漓不断者,称为“恶露不绝”,又称“恶露不尽”或“恶露不止”。

〔病因病机〕

本病发生的机理,主要是冲任损伤,气血运行失常所致。因冲为血海,任主胞宫,恶露为血所化,而血源于脏腑,注于冲任。若脏腑受病,冲任不固,则可导致恶露不绝。其病因有气虚、血热、血瘀等。

(一)气虚

体质素弱,元气不足,产时失血耗气,冲任虚损,正气愈虚。或因产后操劳过早,劳倦伤脾,气虚下陷,以致冲任不固,不能摄血,而致恶露不绝。

(二)血热

平素阴虚,复因产时失血,阴液更亏,营阴耗损,而致阴虚生内热。或因产后过服辛热温燥之品,或感受热邪,或肝郁化热,以致热扰弹任,适血下行,导致恶露不止。

(三)血瘀

产后胞脉空虚,寒邪乘虚入胞,与血相搏,瘀血内阻,或胞衣残留,影响冲任,血不归经,以致恶露淋漓,日久不净。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本病的辨证,应从恶露的量、质、色、臭气等辨别寒、热、虚、实。如色淡红、量多、质清稀、无臭气,多为气虚;色红或紫,质稠粘而臭秽,多为血热;色紫黯有块,多为血瘀。治疗遵虚者补之、瘀者攻之、热者清之的原则分别施治。

本病虽恶露量少,但由于出血久久不止,亦能因失血耗气,使气不摄血而令出血量增,加重阴血的亏耗。再因产后正气偏虚,血室正开,易导致寒、热、湿邪直犯阴中、胞中,邪气与余血浊液相结,形成正邪交争、湿热膠结、血瘀气滞,不仅恶露不绝难愈,且变生产后发热等,临证尤当警惕。

(二)论治要点

本病不论属虚、属实,终为冲任不固所致,治当固冲止血。固冲之法,气虚者,补气摄血,方用补中益气汤,(方药见月经先期)加艾叶炭;血瘀者,活血化瘀,方用生化汤(方见堕胎、小产、滑胎)加益母草、炒蒲黄;阴虚血热者,清热养阴,方用保阴煎(方见月经过多)加阿胶、旱莲草、乌贼骨。选方用药时,注意证虽属虚,勿补摄太过,以防止血留瘀;证虽属实,禁用破血之品,以恐动血耗血,宜选用既有摄血止血,或凉血止血作用,又兼有化瘀的药物,达到补虚不留瘀,祛瘀不伤正,使冲任功能正常而恶露自净之目的。

(三)常见证治

1.气虚:

证候:产后恶露过期不止,或淋漓不断,量多色淡、质稀薄,无臭气。小腹空坠、神疲倦怠懒言,面色㿠白,舌淡。脉缓弱无力。

治法:补气摄血。

方例: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加鹿角胶,艾叶炭。

2.血热:

(1)阴虚血热:

证候:恶露过期不止,量较多,色红,质常或稍稠粘,或闻臭秽气,头晕目眩,潮热盗汗,腰痠耳鸣、面色潮红,口燥咽干,舌质红,脉虚细而数。

治法:养阴、清热、止血。

方例:保阴煎(《景岳全书》)加阿胶、旱莲草、乌贼骨。

(2)肝郁血热:

证候:恶露过期不止,时多时少,色紫红,质粘稠,或挟有血块,乳房和胸胁、脘腹胀痛,心烦易怒,口苦咽干,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舒肝解郁,清热凉血。

方例:丹栀逍遥散(《内科摘要》)加生地、旱莲草、茜草根。

3.血瘀:

证候:产后恶露日久不止,淋漓涩滞不爽,量少,色紫黯挟血块,小腹疼痛拒按,血块下痛减缓,舌紫黯或边有紫点,脉弦涩或沉而有力。

治法:活血化瘀。

方例:生化汤(《傅青主女科》)加益母草、炒蒲黄。

(四)临证权变

产后恶露不止病因虽有气虚、血热、血瘀三种,但临床并非孤立存在。见气虚兼血瘀者,可在益气方中加乌贼骨、益母草、赤芍、川芎等活血祛瘀止血之品;若见血瘀挟有实热者,可在活血化瘀方中加蚤休、红藤、蒲公英、苡仁、茵陈、青蒿等清热利湿之品;血瘀兼气虚者,可在化瘀活血方中挟党参,黄芪;血热出现气阴两虚者,可在清热方中加人参、黄芪、太子参、生地、麦冬等补益气阴之味。

〔调护〕

(1)加强产褥期卫生宣教,注意外阴清洁,每天用温开水或1:5000高猛酸钾液坐浴或清洗阴部。纸垫选用柔软消毒卫生纸,经常换月经垫与内裤,减少邪毒入侵机会。

(2)卧床休息静养,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心情舒畅。

(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祛除秽浊之气,但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若血热证者,衣被不宜过暖。

(4)加强饮食营养,若气虚者,可予鸡汤、桂圆汤等,若血热者可食梨、橘子、西瓜等水果,但宜温服。饮食总宜清淡,忌生冷辛辣油腻不易消化食物。

(5)恶露减少,身体趋向恢复时,可鼓励产妇适当起床活动,有助于气血运行和胞宫余浊的排除。

〔应用例案〕

例一、黄XX,女,36岁,已婚,农民。系第五胎足月顺产,产后月余恶露不净,量时多时少,色淡红,有时带小血块,少腹微痛,头晕心悸,面色㿠白,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涩。此系冲任损伤,产后气虚血滞,瘀血内阻。治宜益气行瘀,调和冲任。拟加味生化汤加党参。

党参12克 川芎4.5克 当归9克 桃仁6克 干姜炭3克 黑荆芥6克 炙甘草3克

复诊,服上方三剂,恶露停止,腹已不痛。但仍感头晕心悸,舌淡红而净,脉虚细。此流血日久,冲任损伤,气血虚弱,宜峻补气血,固益冲任。拟补血汤加减。方用:

炙黄芪15克 当归9克 党参24克

上方连服五剂,诸症悉减,随访一年,月经正常。(《福建省医案•刘尚保》)

:由于多产而致气血不足,冲任受损,气虚胞宫失摄,故产后月余恶露不净,量时多时少;气血不足则恶露色淡红;气为血帅,气虚则血行不畅,故见恶露时带小血块,少腹微痛;气虚血滞,新血亦不能上荣,致使心失所养,故见头晕心悸,面色㿠白,舌淡红。脉细涩亦为气虚血滞之征。故方中党参补气;当归、川芎养血活血行血;桃仁活血化瘀;干姜炭温经散寒;甘草和中缓痛,黑荆芥祛风和血。全方益气行瘀,调和冲任。所以服三剂后恶露已止,腹已不痛。瘀血虽去,但流血日久,冲任损伤,气血虚弱,故仍感头晕心悸,而舌淡红,脉虚细仍为气血不足之象。再峻补气血,固益冲任,方用补血汤加党参,气生血长而获痊愈。

例二、袁xx,女,27岁,成都XX信箱厂工人。诊断日期:1978年4月6日。症状:产后二十多天,腰痠痛,小腹胀,恶露淋沥不止,自汗出,口味不开,纳食少,睡眠差,梦多,小便色黄,口干,喜饮水。脉弦数,舌质红,无苔。诊断:产后恶露不绝。辨证:血热气滞,冲任亏损。治则:养阴清热,理气调冲止血。自制方:(王渭川验方)

生地12克 熟地12克 白芍12克 麦冬15克 山药20克 连翘12克 制香附10克 台乌10克 木香6克 女贞子20克 旱莲草24克 乌贼骨15克 茜草根15克 冬瓜仁20克 砂仁3克

疗效:上方服两剂后,产妇就觉舒服多了。连服六剂,诸症均解。(《王渭川妇科治疗经验》)

:产后阴液耗损,阴虚生内热,热扰冲任,迫血下行,故产后二十多天,腰痠痛,恶露淋沥不止。阴虚血热,气机不畅,气滞则小腹胀。产后血虚,阴不敛阳,虚阳外浮,卫表不密故自汗。热伤阴液,则口干,喜饮水,小便黄。虚热内扰,心神不宁,故梦多,眠差,纳少,口味不开。脉弦数,舌质红、无苔,皆为阴虚内热之征。所以王氏方中用生地、麦冬甘寒养阴清热;熟地、白芍、山药、养血柔肝滋肾;连翘、冬瓜仁、清热;香附、台乌、木香理气止痛调中;旱莲草、女贞子、茜草根、乌贼骨,养阴止血调和冲任;砂仁理气,配熟地,能使其滋而不腻。全方有养阴清热,理气调冲止血之功,故患者服后,诸症均解。

〔简便验方〕

1.益母草30克,红糖适量,用水煎服。

2.血余炭9克,温酒送服。

3.荆芥炭9克,温酒送服。

4.马齿苋30克,用水煎服。(以上均见成都中医学院妇科教研室编:《中医妇科学》)

5.百草霜、血余炭各等分,为细末,每次服3~6克,日二次,白开水冲服。(辽宁中医学院主编《妇产科学》)

6.血见愁6克,炒存性为细面,白开水一次吞服。

7.蒲黄9克、五灵脂9克、益母草30克、当归9克、日二次,水煎服。

8.山楂片60克、红花6克、黄酒适量,加水煎,一次服。(以上均见辽宁中医学院主编《妇产科学》)

〔文献摘录〕

《诸病源候论》:“至于产时,……或新产而取风凉,皆令风冷搏于血,致使血不宣消,蓄积在内,则有时血露淋漓不下尽。”

《胎产心法》:“产后恶露不止,……由于产时伤其经血,虚损不足,不能收摄。”

《医学心悟•恶露不绝》:“产后恶露不绝,大抵因产时、劳伤经脉所致也。其症,若肝气不和,不能藏血者,宜用逍遥散。若脾气虚弱,不能流血者,宜用归脾汤。若气血两虚,经络亏损者,宜用八珍汤。若瘀血停积,阻碍新血,不得归经者,其症腹痛拒按,宜用归芎汤,送下失笑丸,先去其瘀而后补其新,则血归经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