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饮子《宣明论方》
〔组成〕熟地黄(25克) 巴戟去心(15克) 山茱萸(15克) 石斛(15克) 肉苁蓉酒浸焙(15克) 附子炮(10克) 五味子(10克) 官桂(10克) 白茯苓(15克) 麦门冬去心(15克) 菖蒲(10克) 远志去心(10克) 生姜(5克) 大枣(5克) 薄荷(2克)
注:原方中各药为等分。
〔煎服法〕水煎服,取上药放入500毫升水中,煮取约250毫升,分二服,早晚各一次。
〔讲解〕本方源于《宣明论方》,主治喑痱证,是由于下元虚衰,虚火上炎,痰浊上泛,堵塞窍道所致。《内经》曰:“虚则补之”、“因其衰而彰之”,故治宜温补下元,开窍化痰。方中熟地、山茱萸补益肾阴,壮肾水济心火;巴戟、肉苁蓉、肉桂、附子温养肾阳,其中肉桂更能引火归源;真阴下虚,虚火上炎,心火暴盛,故用石斛、麦门冬滋阴液清虚火,并制桂、附之刚燥;虚火上炎,火动痰生,堵塞窍道,故用菖蒲、远志、茯苓交通心肾,调协水火,开窍化痰;五味子收敛浮阳;姜、枣调和营卫;薄荷利咽。综合本方,上下并治,标本兼顾,而以治下治本为主。诸药合用共奏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之功,使下元得以温养,浮阳得以摄纳,水火相济,虚火得清,痰浊得除,喑痱自愈。
本方药多温燥刚烈,不宜久服。如服用较久时,可以仙茅、淫羊藿代替桂、附。
如属气火上升,肝阳偏亢,突然舌强足废者本方切不可用。
本方所谓“中风”,虽可隶属于内风病范畴,但纯属极虚之证,而绝对不是肝阳亢极导致的中风(脑溢血),更不是具有之经形证的真中风。
〔临证应用〕本方为治喑痱之主方。如足废偏于肾阴虚而见骨节烦热者,可加桑枝、地骨皮、鳖甲以退虚热。
若偏于肾阳虚而见腰膝冷感者,可加淫羊藿、仙茅以温化肾阳。
兼气虚者,可加黄芪、党参以补气。
本方近代不单用于治喑痱,而是作为补肾的常用方剂。
若只见足废不用之症者,可去菖蒲、远志、薄荷等宣通开窍之品。
如纯属阴虚,痰火盛者,可去温燥的桂附,加贝母、竹沥、胆南星、天竺黄以清化热痰。
〔文献摘录〕张秉成:“夫中风一证,有真中,有类中。真中者,真为风邪所中也。类中者,不离阴虚、阳虚两条……。此方所云少阴气厥不至,气者阳也,其为肾脏阳虚无疑矣。故方中以熟地巴戟山茱萸苁蓉之类,大补肾脏之不足。而以桂附之辛热,协四味以温养真阳。但真阳下虚,必有浮阳上僭,故以石斛麦冬清之。火载痰升,故以茯苓渗之。然痰火上浮,必多堵塞窍道,菖蒲远志,能交通上下而宣窍避邪。五味以收其耗散之气,使正有信归。薄荷以收其不尽之邪,使风无留着。用姜枣者,和其营卫,匡正除邪耳。”(《成方便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