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经
明·张介宾(号景岳)著。刊于1624年。
本书是将《素问》、《灵枢》二书的原文,就其内容性质,从类分门,因而称为《类经》。书凡三十二卷,分为摄生、阴阳、脏象、脉色、经络、标本、气味、论治、疾病、针刺、运气、会通十二类,类下又分为三百六十多节,分别引摘了《素》《灵》原文,纲目清晰,条理分明,较《内经》更为系统。
本书是一部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著作。张氏不惜冒“割裂经文”之谤,将《素问》《灵枢》原文,大胆地进行整理,做了大量的汇辑工作。并在引证前贤论说之余,常按己意,附以病案,如于论汗、下、温清治法之后曰:“唯补之字,则所系尤切,而人多不知之。夫用补之法,岂止因于中气,盖实兼乎表里。如表邪不解,屡散之而汗不出者,中虚无汗,阴气不能达也。盖汗即水也,水既不足,汗从何来?人知汗出阳分,升阳可以散表,而不知汗出于阴,补阴最能发汗,今有饮水而汗出者,即其义也。又如内热不解,屡清之而火不退者,阴不足也。邪气有余,正不胜邪,病必留连不解,有如是者,不可攻邪,但当实其中气,使正气内强,逼邪外出,所谓温中有散寒之意,此不散寒而表自解,不攻邪而邪自退,尤非人所知也。仲景立三百九十七法,而脉证之虚寒一百有余,定一百一十三方,而用人参者三十,用桂、附五十有余。人之挟虚伤寒者十尝六、七,而传诵伤寒无补法者,十之八、九,虚而不补,且复攻之,余目睹其受害者盖不可胜记矣,心切悲之,故力辨于此,欲以救时弊耳,非好补也。”这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说服力的议论。
又如虚实阴阳论说及虚损治法,独僻蹊径,是景岳学说的精髓。“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是阴阳论治的要旨。景岳常以地、芍配附、桂,使刚柔相济,阴阳平调,虽非创见,但有发挥。张氏又据《内经》先后天之论,治病常以扶植元气为主,不同意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此不但阐发了经旨,而且对临床实践有很大的指导价值。
综观《类经》全书,张氏多从易理、五运六气、脏腑阴阳气血的理论来阐发经文蕴义,颇能启迪后人。
本书以1980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排印本较为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