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则

明•张介宾撰。成书于1624年。

《小儿则》收载于《景岳全书》中,是一部小儿病专著。共分上、下二卷。上卷(第四十卷),为总论、初涎法、护养法、初生儿看病法、脉法、声音、颜色、药饵之误、小儿诊治大法等,通论小儿的抚育、保健及诊治概要;并论及初生儿脐风、发搐、夜啼、发热等病证。下卷(第四十一卷),论述了小儿霍乱、吐泻、五疳、癫痫、腹胀腹痛、痞块、尿白、盗汗等十个常见病证,并对小儿变蒸进行了阐述。

书中论治,广收博采,辨析详尽,颇具独见。在生理上,张氏继承了前人关于小儿五脏六腑“全而未壮”、“有如水面之泡,草头之露”等机体幼嫩,脏腑机能未臻成熟完善的思想;并提出了小儿“元气未充”、“气血未坚”、“真阴未足”等观点,认为小儿在气、血、精、津、液等方面,都处于“未足”状态,并不主张小儿为“纯阳”之体的说法。

在病因上,张氏认为小儿致病因素单纯,且在疾病过程中无精神负担,神气安静,因而轻病不药可愈,重病只要处理及时,用药恰当,护理得宜,亦能迅速痊愈。指出:“盖小儿之病,非外感风寒,则为内伤饮食,以至惊风吐泻及寒热疳痫之类,不过数种,且脏气清灵,随拨随应,但能确得其本而撮取之,则一药可愈。非若男妇损伤积痼癡顽者之比”。其中“脏气清灵,随拨随应”则集中地概括了小儿生机蓬勃、活力充沛、反应敏捷及病后容易恢复的生理病理特点,对现实具有指导意义。

在诊法上,张氏认为小儿病因单纯,病证较少,故临证分析当辨清寒、热、虚、实,而“四者之中尤惟虚实二字最为紧要”。并把“内察其脉候,外观其形气,中审其病情”作为辨别虚实的关键。对于小儿诊脉,他认为“小儿形体既具,经脉已全,所以初出胞胎便有脉息可辨”。但小儿脉象则较成人简单,只察“强弱缓急”。以强弱辨虚实,缓急判邪正。反对“单以一脉凿言一病”的机械做法;反对用察指纹来代替诊脉及仅凭指纹的颜色来确定病因和性质。认为观察小儿虎口指纹,只能在危重之时辨别病证的轻重,推测预后的凶吉。指出了察指纹在儿科临床诊断上的局限性。同时,主张察脉与其他诊察方法相结合,强调四诊合参。指出:“凡诊小儿既其言语不通,尤当以脉为主,而参以形色声音,则万无一失矣”。并认为这种诊法是“最活最妙之心法”。

在治法用药上,张氏基于小儿“真阴不足”、“元气未充”的特点,故在治疗中处处顾护正气,立方遣药多从调补脾肾着手。指出:“小儿气血未充,而一生盛衰之基全在幼时……药饵尤当慎也”。对于病证属实,正气不衰者,其治法“宜精简轻锐,适当其可,及病则已,毫毋犯正气”。并认为“有是病而用是药则病受之矣,无是病而用是药则元气受之矣”。反对临证心中无数,辨证不明而滥用“散风、消食、清痰、降火、行滞、利水之剂”。提倡治病用药“中病即止,非可过也”。谨防“病已伤之而医复伐之”的弊端发生。他还指出“小儿以胃气为主”,对于“大黄、芒硝、黑丑、芫花、大戟、三棱、莪术之类的苦寒攻下,峻猛有毒之品,非必不得已皆不可轻易投也”。至于轻粉损心,朱砂损神,皆伤脾败阳之药,使实者变虚,弱者变生诸病,不可不慎。此外,在全篇所列一百九十七方中补益剂占多数,也体现出张氏重视扶正的学术思想。

张氏医学造诣很深,其虽不以儿科著称,但本篇也可称为是一篇很好的儿科著作。后世曾有《小儿则》单行本刊行,以广流传。

本书收载于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年《景岳全书》影印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