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纲目
明•楼英(字全善)撰,刊于1565年。
本书四十卷,卷一至卷九为阴阳脏腑部,分述诊法、治法、寒热、劳瘵、久疟诸证证治、刺灸、调摄等内容。卷十至卷廿九为各脏腑有关病证的证治,其中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外科、五官科等病证。卷三十至卷三十三为伤寒部,以伤寒病证为主,兼述温病、暑病、瘟疫等。卷三十四至卷三十九为妇、儿科病证治。卷四十为运气部。每部之中治法方药,又各有区别。治法皆以正门为主,支门为辅。例如心痛为正门,其下卒心痛、胎前心痛、产后心痛等便为支门。治法则以心痛正门为主,而卒心痛、胎前、产后则旁考以佐之。凡门分上下者,其上为《内经》的原法,其下则为后贤的续法。至于有病在本条,而方见于别条的,就详载目录,以备检阅。又有方名而无药名的,另外补遗,以备参考。凡《经》衍文错简、脱简者,均以理考而予释正;传失《经》旨,众论有矛盾的,各正之以《经》加以明辨。这样就可使读者曲畅旁通,精粗相因,巨细毕举,同病异法如指诸掌。所以被誉为“医学类书中之最有法度者。”
楼氏辨证论治重视脏腑病机。例如咳嗽,认为“有一咳即出痰者,脾胜湿而痰滑也;有连咳十数不能出痰者,肺燥胜痰湿也;滑者,宜南星、半夏、皂角灰之属燥其脾,若利气之剂所当忌也;湿者宜枳壳、紫苏、杏仁之属利其肺,若燥肺之剂所当忌也。”又如癃闭,认为合而言之为一病,分言之有暴与久之分,因为闭者,暴病为溺闭,滴点不出。俗名“小便不通”;癃者久病为溺癃,淋沥点滴而出,一日数十次或百次。并认为“小便不通,腹下痛,状如覆碗,痛闷难忍者,乃胃干涸,膻中气不下”所致。治疗主张用木香、沉香酒调下;或八正散,甚者宜上涌之,令气通达,便自通利。并说:“小腹痛胀,如覆碗为实。其法有二:气壅塞于下者,用吐法以提之;血瘀于下者,用桃仁之类以破之。”这是从脏腑气机进行辨证论治。可见楼氏分病辨证,重视病机。
本书采集的资料丰富,对总结继承明以前各家学说,及指导临床辨证施治;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可供临床参考。
1937年世界书局有铅印本出版。198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有点校本出版,流行较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