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垒元戎
元·王好古(号海藏)撰,成书于1291年。
王氏早年师事张元素,后复从学于李杲,于医学造诣甚深。本书以十二经为纲,皆首以伤寒,附以杂证,大旨祖长沙绪论。所论“伤寒不可汗、不可下、不可吐”篇中曰:“大法春宜吐、夏宜汗、秋宜下,以汗及吐、下汤剂皆中病而止”,寥寥几笔,却精辟地论述了运用汗、吐、下三法的原则,对后世医家很有启发。对三法的应用则曰:“若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宜附子汤”,“若少阴病脉细、沉、数,病在里,不可发汗,宜当归四逆汤”。“若四逆厥及虚家不可吐,厥者宜当归四逆汤,虚者附子汤”。“若咽中有动气,不可下,咽中闭塞不可下,宜乌扇汤”。“诸四逆厥者不可下,虚家亦然,厥宜当归四逆汤,虚者宜附子汤”。可见,王氏以十二经为纲,对伤寒、杂证的论述比较全面,对汗、吐、下之法运用准确、灵活,如无丰富临床经验不会有此建树,
本书原为十二卷,初撰于公元1291年,后因原稿亡佚,“予职州庠,杜门养拙,虀盐之暇,无可用心,想象始终,十得七八,试书首尾,仅得复完”。于1297年刊行。其自序云:“予自河南与诸友兄弟等日从事于患难之场,随病察诊,逐脉定方,开之劫之,薄之发之,以尽其宜,吐之补之,汗之下之,以极其当,攻守不常,出没无定,不啻胸中自有十万精锐,其敌可却,其胜可决,而其安可图,故曰《医垒元戎》,良医之用药,若临阵之用兵也”。王氏之论述是建立在高深的理论和丰富临床经验基础之上,故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本书世多传钞本,错漏伪字颇多。较好的版本为《济生抜萃》、《东垣十书》和《中国医学大成》本,均收载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