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必读

明•李中梓(字士材)著,成书于1637年。

全书十卷。卷一为医论及图说,其中医论十四篇。卷二为脉诊、色诊。卷三、卷四论述常用药物三百五十余种。卷五论伤寒。卷六至卷十论内科杂病三十五种。各卷均先取《内经》条文,次采各家名论,并参以己见或医案举例。

李氏在书中明确提出“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和“气血俱要,补气在补血之先;阴阳并需,而养阳在滋阴之上”;“乙癸同源,肝肾同治”等著名论断。治先天本分水火,治后天本分饮食劳倦。水不足而火旺,用六味丸壮水以制阳光;火不足而水盛者,用八味丸益火。饮食伤者,虚中有实,用枳术丸消而补之;劳倦伤者,属虚用补中益气汤补之。其论中风一症,则辨别真类;泄泻之治,立法昭明;心胃之痛,详加注别;咳嗽腹痛,皆分别外感內伤;肿胀之症,分别虚实寒热。明•秦景明云“先生大意,多得之王宇泰准绳,而立论则宗薛氏十六种。”李氏宗薛己、张介宾之说,主张脾肾并重和阴阳并重,以阳气为主的学术思想,是温补派的著名代表。本书简明扼要,颇受初学者欢迎。但书中的观点新意不突出,且有些提法欠妥。如虚劳吐血条下,首列苏子降气汤,极为不可;又曰犀角之性,能升散一切有余之火,阴虚者则不得不诫等等,值得进一步研究。

本书有1957年上海卫生出版社铅印本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