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肾主骨学说
(一)肾生髓长骨 肾的主要功能是藏精主水。人体生命的最基本物质是精,包括先天的精和后天的精,都贮藏于肾,并受肾调节。人体吸收水谷的水份也是由肾调节的。水份经肾,其精微的化生为津液,布输全身,其多余的经肾下注膀胱而排出体外。这是肾对人体生命物质的二大生化功能。《内经》指出肾不仅藏精主水,还生髓养骨这一功能,主要是由精和液完成的。
1.精生髓长骨:肾生髓长骨,是通过肾对精的调节起作用的。肾所藏的精,是先天之精,是主生长,繁殖。人类胚胎的形成,是生命之精的作用,有了生命之精,开始发育骨髓、脑髓,然后发育成骨骼、筋、肌肉、皮肤、毛发等。可见肾精既是人体生长、生殖的物质,也是生长发育骨髓的物质。骨髓发育,才能生长骨骼。而且由于肾精所化的气(卫气),是人体的抗病能力,因而骨的抗病能力也是肾精充养的。人体的骨骼生长发育是受肾精支配,其衰老退化也是受肾精调节的。人到了壮年肾精发展也到了高峰,四十岁以后,肾精逐渐衰减,骨髓也逐渐虚减,骨骼也逐步退化而衰老。
2.液养骨:前已论及,津液是生养骨髓,滋养骨骼的。而液对骨髓、骨骼的生养,需通过肾的作用。如果肾失去对水液的调节功能,津液不化,则骨髓失去液的滋养生长,骨骼就发生病变。故《素问•金匮真言论》有:“肾者,水也,而生于骨。肾不生,则髓不能满,故甚至骨也”。
肾主骨,是通过肾精对骨髓的生长,肾调节的水液对骨髓的滋养而生长、滋养骨骼。骨的生长、发育、强弱和退化与肾的功能息息相关。骨的生理、病理直接受到肾的主宰。
现代的研究表明,肾上腺分泌的激素有生长激素和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所分泌的激素,有调节体内水、电解质平衡。肾上腺髓质可产生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这些激素,是人体免疫功能。在对骨的修复研究也可知骨的生长修复与肾上腺所分泌的激素关系十分密切,有关这方面内容,与肾主骨的理论是不谋而合的。
最近研究认为肾脏是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的主要器官,它通过作用于干细胞的核酸代谢诱发血红蛋白合成并控制骨髓输送时间,直接调节骨髓中红细胞的生成。这些研究发现,都从微细观察中丰富发展了肾生髓主骨的理论。
3.肾气充实则骨有生气:《内经》在论述肾主骨的有关篇章中,都已阐明了肾气不足,则骨骼失养而发生病变。根据这一理论,后代医家在治疗创伤及骨病时,都运用补肾的方药。说明骨折的愈合,需肾精气滋养,肾气实,则骨骼有修复的功能。
对骨的病变如痹、痿、疽等,历代医家都进行辨证治疗。其中最重要的治法就是要调补肾气。指出“肾实则骨有生,疽不附骨矣。”阐明了肾气不仅是骨骼生长修复的能源,也是骨骼抗病能力的来源。
(二)腰为肾之府和肾主腰脚 不仅肾脏是附养于腰,而且与肾相表里的膀胱,所主生殖功能的器官(如女子胞等)也附养于腰。肾精所生的髓,所主的骨也是腰的组成部份。所以,《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腰者肾之府。”
肾主藏精,生髓养骨。肾精不足,“骨为干”的支撑力也减弱,首先影响到作为躯干中枢的腰力减弱而产生病变。肾精是主生殖功能的,生殖器官的病变,影响到肾,也影响到腰。总之,肾气平衡与否,肾精是否亏损,都反映到腰的生理、病理,而腰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往往与肾关系密切。历代医家在论述腰痛时都认为“如无外邪,则椎肾虚而已”。(《医学心悟•卷六》)“肾气一虚,腰必痛矣”(《古今医鉴》)。
《内经》从经络循环以及经筋的行走阐述了腰与下肢的关系,也论述肾精不足,则会出现腰痛下肢痿厥,指出肾精对腰脊及下肢的滋养作用。这些作用,是通过肾精对脊髓的滋养关系以及腰脊通过经筋与下肢的联系,说明肾精对下肢的生理、病理上的关系。另一方面,腰是承受下肢的。可以说,腰是下肢运动力的中心。所以,腰的病变,必然影响到下肢。《诸病源候论•腰痛不得俛仰候》说:“肾主腰脚”,就是指这方面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