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内伤的辨证诊断

根据暴力作用的部位、损伤的内在对象、受伤的时间长短,临床上可分为头、胸、胁肋、腹、腰背等部位内伤。分伤气、伤血、伤脏腑,其中以伤气、伤血为多见。

(一)伤气 “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是机体活动的动力。伤气后而气机的运行失常,通常有气闭与气滞之分。气闭多因骤然损伤而使气机闭塞不通,以致不省人事。气滞则多因损伤而致气机不利,临床以痛无定处,范围较广,压痛点不固定为其特征,常见有胸闷、气急、胀满、游走窜痛等证候。

(二)伤血 “血为水谷之精华”,“脉为血之府”,血在经脉之中,行而不居,循运周身内外,滋养脏腑肢体百骸,一旦损伤,经脉受损,影响血的正常循行灌输,或溢体外,或瘀滞于体内而形成瘀血、亡血等证。

1.瘀血:伤后血脉不得循经流注,不得宣通,滞留局限于部分体内而形成瘀血停滞,或谓局限性血肿形成,疼痛和压痛部位固定,此多属伤血症的轻型。

2.亡血:伤后较大的血脉破裂,血速而猛溢脉外或溢于体内脏腑经络之间,或及血自诸窍而溢出于体外,而为伤血症重型。临床上可表现为吐血、便血、衄血、尿血,甚至因出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

3.气血两伤:唐容川《血证论》说:“气为血之帅,血随之而运行,血为气之守,气得而静谧,气结则血凝,气虚则血脱,气迫则血走”。气与血是相互依存的,当机体遭受损伤时,亦难将两者绝然分开。内伤症多肿痛并作,出现气血两伤证候,且两种证候的出现亦有先后;一般伤气之先,伤血在后,故为气伤及血证,反之则为血伤气症,治疗当亦应有所偏重为宜。

4.伤脏腑:人体脏腑是化生气血之源,脏腑又依赖气血的温煦濡养,机体一切生命活动均依靠各脏腑不同功能分工协调维持,一旦遭受损伤,轻为伤脏腑精气,机能失调,出现各种不同证候,重为脏腑器质性损伤,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故临证时尤应审慎周详,不能稍有疏忽。一般可分开放性和闭合性两类:开放性损伤主要由枪炮、弹片、刺刀者其它锐器等引起;闭合性损伤多属钝器伤,如跌撞、坠落、挤压、打击等,也有因骨折断端压迫或刺伤脏器所致。按发生部位不同又可分为头部内伤、胸部内伤和腹部内伤等。根据机体遭受损伤的经穴部位、性质、轻重,所致脏腑、经络气血功能失调而产生一系列的临床各种证候而进行辨证诊断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