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肱骨内上髁骨折
肱骨内上髁骨折,又名臑骨下端内岐骨折、肱骨内上髁骨骺分离。常见于青少年。肱骨内上髁部附着强有力的前臂的屈肌群,肘关节尺侧副韧带也附着于该处,这些肌群的强烈收缩,是产生骨折的主要原因。其后方有尺神经沟,尺神经由此通过,故骨折易损伤尺神经。其骨化中心5岁儿童出现,18〜20岁闭合,儿童时期外伤常易发生骨骺分离。
〔病因病机〕
伤肢遭受直接和间接暴力均可产生骨折,但此种骨折在临床上以间接暴力多见。如跌倒时,由于前臂的过度外展,手掌着地前臂屈肌急骤收缩,肱骨内上髁被屈肌群牵拉而撕脱,骨折块向前下方移位,过重的暴力,甚至产生骨块旋转,肘关节脱位或内侧关节囊撕裂,骨折块嵌夹在关节内。直接暴力打击或撞碰于肱骨内髁处而产生的骨折者,但甚少见。根据骨折块的移位情况,可分为四种类型:
1.无移位型:无移位或有极轻度分离,其所受暴力较轻,骨折局部筋膜未破裂(图5—29(1))。
2.轻度移位:有明显分离或轻度旋转移位,因局部筋膜部分撕裂,骨折块仍位于肘关节平面以上(图5—29(2))。
3.嵌入关节型:骨折块有较大移位,且被嵌入关节内,这是由于伤肢遭受较大的外翻力,肘内侧关节囊撕裂,肘内侧关节间隙张开,使完全撕脱的骨块被屈肌腱牵拉到肘关节水平位,被关节腔的负压力吸肱尺关节腔内(图5—29(3))。
4.嵌入并关节脱位型:骨折块较大的移位,同时并肘关节向后外侧脱位,撕脱之肱骨内上髁被拉向肱骨滑车内,骨折面朝向肱骨滑车,此类骨折易被忽略,常易误为单纯肘关节脱位给予复位,以致骨折块被钳夹在尺骨半月切迹和肱骨滑车之间(图5—29(4))。
〔诊断〕
肘关节内侧肿胀,皮下瘀血,局部触痛,肘内侧牵拉性疼痛,肘关节活动功能受限,可触及活动的骨折块及锐利骨折部,6岁以下儿童骨骺尚未出现,X线检査一般为阴性,只要临床符合即可确诊。
〔治疗〕
无移位的肱骨内上髁骨折,可外敷消肿膏,用小夹板或石膏托固定于肘屈曲凹90°即可。骨折明显移位,但骨块翻转不超过90°者,用手法整复,纸垫、小夹板超关节外固定。整复不需麻醉,先在内上髁周围轻轻按摩,迫使局部肿胀消退,摸清楚骨折块及骨折部(图5—30)。然后屈曲肘关节135°左右,前臂呈中立位,术者用拇、食指固定骨折块,拇指自骨折块下方向上方推挤,使其复位。对位满意后在骨折部外敷消肿膏,绷带包缠3〜4周,用小夹板、纸垫固定。其外侧用塔形垫,内侧夹板下端固定以有缺口的梯形垫,使缺口对准骨折块(图5—31),在固定过程中,不应放松对骨折块的挤压。布带捆好后,透视检査复位后的情况,只要骨折面相对,待血肿吸收后,骨折面即可相接。术后每天检查,调整扎带的松紧度,2〜3周解除夹板,练肘关节功能。
对嵌入并关节脱之3、4型骨折,骨折块向关节内移位,影响肘关节功能,必须先使关节间隙内的骨折块逸出,而转化为1、2型骨折,再按1、2型骨折处理。
以右侧为例,术者左手握住伤肢前臂外侧近肘关节处、右手握伤肢掌指关节处,使伤肢前臂旋后,肘关节处于肘屈130〜140°之间,此时术者左手固定肘外侧略向内推、使肘关节内侧间隙口张开,右手使伤肢腕、指关节背伸,并使肘关节外翻伸直,上述三个手法同时在一瞬间进行,利用前臂屈肌群的骤然牵拉力及尺骨半月切迹关节面内移位的作用,使关节内骨块逸出,如复位成功,可按2型整复手法处理。此法操作时切勿用力过猛,必要时可反复数次进行,一般均能将3、4型骨折轻化为1、2型后,再按2型骨折处理。
如手法整复不成功,可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术。陈旧性肱骨内上髁骨折,无骨性连接,也可考虑手术治疗。若无神经损伤症状,虽有移位,不影响关节功能,则不需再进行手术治疗。
固定与功能锻炼:基本与肱骨外髁骨折相同,不同的是在安置纸垫时,内侧板安置梯形垫,缺口对准骨折块,外侧板安置塔形坠于髁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