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

疟疾以寒战壮热、出汗后热退如常人,休作有时为特征。是感受疟邪所引起的传染病,多发于夏秋之间,其它季节亦有散在发生。

发作时,寒热往来的称为正疟;但寒不热的称牡疟;但热不寒的称:瘅疟;热多寒少的称为温疟;发于岭南寒热不清的称为疟疾;久疟不愈胁下有痞块的称为疟母。

〔病因病机〕

本病的病因是感受疟邪所致。凡外感风寒暑湿,饮食所伤,劳倦过度,起居失宜等,均能导致正气虚弱,而诱发本病。

疟邪侵入人体,伏于半表半里,出入营卫之间。发病时,正邪交争,而寒热往来,人与阴争则寒,出与阳争则热。若正邪相离,疟邪伏藏,不与营卫相争,则寒热休止。邪在阳分则病浅,发作日早;邪陷阴分则病深,发作日迟,故疟疾有一日一发,二日一发,三日一发的不同。久疟不愈,反复发作,耗伤气血,导致气血瘀滞,结于胁下,形成痞块,则为疟母。

〔辨证论治〕

症状,寒热往来,汗出而息,休作有时为特征。病始阿欠乏力,毛孔栗起,旋即寒战鼓颔,肢体酸楚,继而内外皆热,体若燔炭,头痛如裂,面赤颧红,口渴引饮,而后汗出,热退身凉。如夹湿痰者,常伴有呕恶,脘痞,胸闷,咳嗽等症。如疟邪内陷,内热炽盛,可伴高热,神昏,嗜睡,痉厥等症。久疟不愈,发作休止无定时,面色不华或萎黄,神疲乏力,形体消瘦,胁下形成痞块。舌淡苔薄白或黄腻,偏热者舌质绛,偏寒者舌质淡。脉多弦,寒战时弦紧,发热时弦数,间歇时弦迟,久疟则弦细。

体针

治则 和解少阳,祛邪截疟。取督脉、手三阳经穴为主。

处方 大椎 后溪 间使 液门 曲池

方义 大椎属督脉,能振奋阳气,为截疟之要穴;后溪为手太阳经穴,能宣发太阳经气,祛邪外达;间使属于手厥阴经,为治疟的经验穴;液门是手少阳经穴,能和解少阳,治寒热往来;曲池是手阳明经穴,能清泻阳明,以退炽热。疟疾发作时,加十宣放血以泄热;湿痰加肺俞、丰隆以祛湿化痰;痉厥加内关、人中以镇静解痉;久疟加脾俞、胃俞、足三里以补后天之本;痞块加章门、痞根以消瘀除痞。

治法 新病和偏热者针用泻法,并可放血,久病和偏寒者针用补法,针后加灸。在疟疾发作前1~2小时针灸。

耳针

取穴 下屏尖、脑、屏间、肝、脾。

刺法 在发作前1~2小时时针刺,用较强刺激,留针1小时,连续针刺三天

〔应用例案〕

会陈下有病疟二年不愈者,只服温热之剂,渐至衰羸。命予药之,余见其羸,亦不敢便投寒凉之剂。乃取《内经·刺疟论》详之日:“诸症不已,刺十指间出血。”正当发时,余刺其十指出血,血止而寒热立止。咸骇其神(《儒门事亲》)。

李xx,女,32岁,自诉:三天来每日下午先寒战,继则高热头痛,胸闷呕吐痰涎,至黄昏汗出热退,口干而粘,喜热饮但饮不多,大便溏薄。查:舌苔白腻,脉象滑数;查血涂片,找到疟原虫。证属疟疾。

治以通阳截疟。乃取大椎、间使、后溪、足三里、脾俞治之。于发作前二小时施术,留针30分钟,每隔5分钟行针一次,每日治疗一次。经针一次已不发作,诸恙悉退;继针二次,以巩固疗效。五天后查血涂片,未找到疟原虫(摘自《现代针灸医案选》)。

〔文献摘录〕

疟先寒后热,取公孙、后溪、曲池、劳宫。疟先热后寒,取公孙、曲池、百劳、绝骨(《针灸大全》)。

刺疟者,必先问其病之所先发者,先刺之。先头痛及重者,先刺头上及两额、两眉间出血(头谓上星、百会,额谓悬颅,眉间谓攒竹等穴是也);先项背痛者,先刺之(风池、风府、大杼、神道);先腰脊痛者,先刺郄中出血;先手臂痛者,先刺手少阴、阳明、十指间;先足胫痠痛者,先刺足阳明、十指间出血(《针灸大成》)。

针刺治疗疟疾128例,取穴大椎、间使、陶道、合谷、后溪、内关、疟门(位于中指与无名指歧骨间的凹陷处),方法:在发作前2~3小时针刺,以泻法为主,留针30分钟,每隔5~10分钟行针一次,或持续进行20分钟的提插捻转后,留针30分钟;对体弱及针刺敏感者,取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留针1~2小时,每隔3~ 5分钟行针一次。结果:针刺一次治愈64例,二次治愈43例,三次治愈15例。在针刺治愈病例中,有个别者复发。留针时捻转得气针感持久者疗效高,疟疾发作前2~3小时针刺治愈率高,绝大多数可当时抑制发作(《针灸医学验集》)。

复习思考题

1.疟疾发病时的特征是什么?

2.简述疟疾的发病原因和机理。

3.简述疟疾的针刺处方、方义和治法。

4.根据疟疾发作时的症状特点,可分哪几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