胁痛
胁痛是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灵枢·五邪》指出:“邪在肝,则胁中痛。”《素问·缪刺论》说:“邪客于足少阳之络,令人胁痛不得息”。说明胁痛与肝胆关系密切。
肝脏、胆囊、胸膜等急、慢性疾患,以及肋间神经痛等病证,可参照本节治疗。
〔病因病机〕
肝居胁下,其脉布于两胁,胆附于肝,其脉循于胁,若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肝失条达,经脉受阻;或伤于酒食,积湿生热,移于肝胆;或外感湿热,郁于少阳,枢机不利;或跌仆闪挫,胁肋脉络损伤,停瘀不化,均可导致肝胆疏泄功能失职,经脉气机阻滞,血运不畅而发生胁痛。若病久不愈,精血亏损,肝络失养;或因湿热久羁,郁火伤阴,络脉失濡,亦可发生胁痛。
〔辨证论治〕
体针
(一)肝郁胁痛
症状 胁痛以胀痛为主,痛无定外,疼痛常因情志波动而发作。伴有胸闷不舒、善怒、纳呆、嗳气泛酸等证,舌苔薄白,脉象弦劲。
治则 疏肝理气,解郁止痛。取足厥阴、少阳经穴为主,任脉及背俞穴为辅。
处方 肝俞 期门 侠溪 中庭
方义 期门为肝之募穴,配肝俞为俞募配穴法,有疏肝理气、解郁止痛之功;侠溪为胆之荥穴,配中庭善解少阳之郁火,止胸胁疼痛。泛酸加胃俞健脾消积止酸;少寐加神门以宁心安神。
治法 毫针刺,用泻法。背俞穴要注意方向和深度,以防刺伤相关脏器。
(二)湿热胁痛
症状 右侧胁下作痛,如刺如灼,急性发作时伴有恶寒发热,口苦,心烦,恶心呕吐,厌食油腻,或有目黄身黄,小便短黄,舌苔黄腻,脉象弦数。
治则 清热化湿,疏肝利胆。取足厥阴、手足少阳经穴为主。
处方 期门 日月 支沟 阳陵泉 太冲
方义 期门、日月是肝胆之气募集之处,有疏泄肝胆经气,使气血畅通,奏理气止痛之功;支沟、阳陵泉、太冲,泻之能和解少阳而清热化湿,是治疗胁痛常用穴。热重加大椎以清热;呕恶腹胀加中脘、足三里以健胃止呕;心烦加郄门以宁心安神。
治法 毫针刺,用泻法,胸部穴位宜斜刺。
(三)瘀血胁痛
症状 胁痛有定处,持续不断,有慢性胁痛或趺仆损伤病史胁下胀痛拒按,或胁下有痞块,舌质紫暗,或偶见瘀点、瘀斑,脉弦或沉涩。
治则 活血通络,行气止痛。取足厥阴、少阳经穴为主,足太阴和背俞穴为辅。
处方 行间 大包 京门 膈俞 三阴交
方义 膈俞为血会,配三阴交以活血消瘀;大包是脾之大络,配京门以通络止痛;行间疏肝行气,气行则血行,血行则络通,而胁痛可止。跌仆损伤,可结合痛部取穴。
治法 毫针刺,用泻法。
(四)阴虚胁痛
症状 胁痛隐隐,痛无定处,每因劳累或体位变动时疼痛加重,面色少华,颧红,低热,自汗,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
治则 滋阴养血,和络定痛。取足太阴脾、阳明及手少阴经穴为主。
处方 血海 三阴交 阴郄 心俞
方义 阴郄配心俞敛汗以养阴;血海配三阴交补阴以养血,阴血充沛,络脉得以濡养,而胁痛可平。
治法 毫针刺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
耳针
取穴 胸、神门、肝。
刺法 取患侧2~3穴,留针20~30分钟。实证用强刺激,虚证用轻刺激。
水针
用10%葡萄糖液10毫升,或加维生素B12注射液1毫升,注射于相应节段的夹脊穴,直刺达肋间神经根部附近,待有明显针感后,将针稍向上提再注入药液。取穴宜与胁肋痛点成水平,可分几个点注射。适用于肋间神经痛。
皮肤针
用皮肤针轻轻叩击胁肋部痛点,及与痛点成水平的背俞穴上中下三个俞穴,并加拔火罐,适用于劳伤胁痛。
〔应用例案〕
杨××,男,33岁。患心脏病行二尖瓣狭分离术,术后一般情况良好,惟后遗肋间神经痛,为持续性刺痛,甚则不能安眠,服镇痛药效果不佳。乃于手术后十四天采用针刺治疗。取穴:心俞、支沟、神门,每天一次。针治第二次后,胸部疼痛即显著减轻,计11次胁肋疼痛完全消失而愈(江苏省中医院门诊病历)。
〔文献摘录〕
伤寒胁痛:支沟、章门、阳陵泉、委中(出血)(《针灸大成》)。
胸胁痛:天井、支沟、间使、大陵、三里、曲泉、足临泣(《神应经》)。
针刺胁痛以阳陵泉、支沟穴为主,配以期门,日月,肝俞穴。每日或间日针刺1次。病程短的或病情轻者单用主穴,久病或病情复杂者加配穴。进针的次序先针阳陵泉,后针支沟,得气后继续捻针,最好使针感放散到胸胁部。共治疗40例,均见好转或接近痊愈(《针灸处方集》)。
针刺治疗肋间神经痛44例,主穴:支沟、蠡沟、阳陵泉、内关、相应节段的夹脊穴。以强刺激泻法为主,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捻针1次,每日1次,6次为1疗程。针后治愈33例,显效8例,无效3例(《针灸医学验集》)。
复习思考题
1.胁痛与哪些脏腑关系密切?常见于哪些疾病?
2.何谓胁痛?其发病原因是什么?
3.胁痛分几种类型?其症状特点如何?
4.简述肝郁胁痛和湿热胁痛针灸处方和方义。
5.简述瘀血胁痛和阴虚胁痛的针灸治则和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