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
牙痛为口腔疾患中常见的症状。遇冷、热、酸等刺激时加剧。本症可见于多种牙病。
牙髓炎、冠周炎、龋齿等可参照本节治疗。
〔病因病机〕
本症有虚实之分。实痛为大肠、胃腑有热,或风邪外袭经络,郁于阳明而化火,火邪易循经上炎而引起牙痛。亦有多食甘酸,口腔不洁,垢秽蚀齿而作痛。虚痛为肾阴不足,虚火上炎亦可引起牙痛。
〔辨证论治〕
体针
症状 风火牙痛:牙痛甚而龈肿,兼形寒身热,舌苔薄白,脉浮数。实火牙痛:牙痛甚剧,兼有口臭,口渴,便秘,舌苔黄,脉弦。虚火牙痛:牙痛隐隐,时作时止,牙齿浮动,口不臭,舌尖红,脉细。
治则 清热止痛。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
处方 主穴:合谷 下关 颊车 配穴:风火牙痛配外关、风池;实火牙痛配内庭、劳宫;虚火牙痛配太溪、行间。
方义 手阳明之脉入下齿中,足阳明之脉入上齿中,故本方取合谷、下关、颊车等手足阳明经穴为主。配风池、外关疏风解表,以治风火牙痛;内庭泻胃火,劳宫清心火,以治实火牙痛; 太溪滋肾阴,行间降肝火,滋水涵木,以治虚火牙痛。如齲齿痛加二间、阳谷以清热止痛,龈肿加角孙、小海以清热消肿,头痛加太阳以通络止痛。
治法 毫针刺,虚补实泻,可左右交叉刺。留针30〜60分钟,留针期间,多次捻转或摇刮行针。每日针1〜2次。
耳针
取穴 上颌、下颌、屏尖、神门。
刺法 强刺激。捻转留针20〜30分钟,或埋揿针2〜3天。
〔应用例案〕
有老妇人旧患牙痛,人教将两手掌交叉,以中指头尽处为穴,灸七壮,永不痛。恐是外关穴也,穴在手少阳去腕后二寸陷中(《针灸资生经》)。
张XX,女,42岁。自诉:上牙痛已三天,痛剧难忍,以拳击头,哭泣不安,不能进食,服止痛片及清胃火之中药均无效。齿龈红肿,口苦口臭,舌质红,苔黄腻而燥,脉洪大。诊断胃火牙痛。治取患侧太阳穴,针透向下关,留针1小时,中间行针一次,用泻法,痛止起针。针后痛感大减,针二次牙痛痊愈(《针灸治验》)。
〔文献摘录〕
牙痛:合谷、内庭、浮白、阳白、三间(《针灸聚英》)。
上牙痛:下关、内庭;下牙痛:颊车、合谷。风火牙痛加风池,虚火牙痛加太溪,合并头痛加太阳,牙龈肿痛局部刺出血(《实用针灸学》)。
针刺治疗牙痛97例,其中急性及亚急性牙髓炎28例,根尖周围炎55例,冠周炎14例。常用穴位,每次均取单侧(双侧或同侧)或双侧合谷。此外,上牙痛加下关,上前牙痛再加四白或颧髎、人中等。下牙痛加下关、颊车,有时再加承浆;头痛加太阳,有时再加头维。针刺止痛效果:急性牙髓炎针刺当时完全止痛者占57%,基本止痛者占39%,疼痛减轻者占4%,急性根周炎,完全止痛者占35%;基本止痛者占38%,疼痛减轻者占20%,无效者占7%;急性冠周炎,完全止痛者占14%,基本止痛者占57%,疼痛减轻者占29%。从临床体会中认为针治牙痛,以合谷、下关效果最好。太阳穴对牙痛引起之头痛,几乎针到痛止(《针灸临床经验辑要》)。
釆用维生素B1于下关、合谷穴位注射,每穴1毫升,共治疗66例牙痛,均可立即止痛,其中12例止痛后数小时或次日复发,再行穴位注射,仍可立即止痛(《穴位注射疗法》)。
复习思考题
1.何谓牙痛?
2.牙痛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3.针刺治疗牙痛,为什么常常选用合谷、下关、颊车、内庭等腧穴?
4.风火牙痛和实火牙痛的症状各有何不同?
5.试述风火牙痛,实火牙痛的针刺选穴和方义。